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链接: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真题链接㈠】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
“你去过马山?”
“去过。
”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
【试题】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
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
共4分)
【中考真题链接㈡】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
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
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桥车出现在桥头边。
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
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
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
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
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
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
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
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
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
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
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
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
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
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
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
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
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
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
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
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低楼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
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
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
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试题】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
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4分)
【答案】
①教子有方:在具体行动中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善良有爱心:同情乞讨男子,让孩子给他送早餐、送钱;当孩子拥抱男子时,不阻拦。
(意思对即可。
一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
共4分)
【中考真题链接㈢】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
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试题】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4分)
【答案】
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元钱。
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
(意思对即可。
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l分,分析1分。
共4分。
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中考真题链接㈣】
赵三贴
刘剑飞
①清末民初,谯城南门里有一赵家正骨堂,主堂大夫姓赵,擅接骨,尤擅配制膏药,人称“赵三贴”。
②这赵三贴长得白白胖胖,又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
可甭看其身胖体拙,手上功夫却是了得,碰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笑眯眯看着对方,伸出胖手这么一摸,里面怎么回事,立马心知肚明。
而后,谈笑间,趁人不备,忽而双手如电,分抓断骨两端,一推一送一按一揉,但闻咔咔几响,不待那人喊疼,断骨就已接上。
随即,再往伤处敷一贴膏药,上两块夹板,就算完事。
临走时,照例给伤者另拿两贴膏药,嘱咐好七天一换。
回去了,不出二十一天,伤处自愈,准能行动如常。
人们无不啧啧称奇,于是送他绰号“赵三贴”。
③有一年,镖局的杨镖头外出护镖,路遇悍匪,被打得四肢齐断、奄奄一息。
看了几个大夫,均是摇头叹息。
后来找到赵三贴,接上断骨,贴了膏药,到了一个月头上,就能打拳练棒了。
杨镖头很是感激,花重金为赵家正骨堂做一牌匾,并请书法名家题写了“赵三贴”三个大字。
自此,赵三贴名声更盛。
④自古道:同行是冤家。
在城北也有一家治骨伤的老字号,主家姓孙,人称“孙接骨”。
自从赵三贴名声大盛后,这孙家的生意就日渐冷清。
孙接骨就恨上了赵三贴,逢人便讲赵三贴是江湖野医,根本不懂接骨续骨之正法。
赵三贴听到传言也不生气,依然乐呵呵地配药接骨。
⑤一日上午,赵家正骨堂突然闹嚷嚷抬进一个伤者。
这人正是街面上的一个混混儿,名叫马三。
但见他左脚低垂,小腿红肿,显然是左小腿骨断了。
⑥正位,接骨,贴膏药。
正当赵三贴准备上夹板时,马三吸溜着嘴,阴阳怪气地道:都说你赵三贴擅接骨、膏药神,马爷我这腿,你确保能接好吗?
⑦赵三贴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道:一贴正骨、二贴生肌、三贴闭合,不出三七二十一天,定能让你走路。
⑧呵,好大的口气!马三一撇嘴,到时我这腿要是不好,可要砸你的招牌!
⑨赵三贴就知道是遇上找碴的了,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⑩二十一天后的下晌,十多个无赖抬着马三,骂骂咧咧地闯进赵家正骨堂。
⑪一进门,马三就指着赵三贴大骂,你他娘的什么赵三贴?说什么二十一天准能行走,现在你给我睁眼瞧瞧,老子的腿接好了吗?
⑫赵三贴一愣,走上前细看马三的伤处,但见左腿依然红肿,一只脚无力地垂着,竟是没接上!待伸手去摸断骨的部位,不禁心中一惊,豆大的汗珠顺额头流下。
⑬弟兄们,给我砸!马三一声喊,众无赖早已跑出堂外,摘掉写有“赵三贴”的那面牌匾,稀里哗啦,一通猛砸。
⑭赵三贴也不讲话,脸上依然带着笑,抄起一把大扫帚,慢悠悠地清扫地上的碎匾。
⑮再说孙接骨,听说赵家招牌被砸,高兴得又是放鞭炮又是换匾,发誓要研制一种骨伤新药,盖过赵三贴。
⑯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孙接骨带着徒弟,去城西六十里的龙山采药。
孙接骨从崖上摔下,竟硬生生把脊椎骨给摔折了。
其徒弟再三施救,也没能将他的断骨续上。
正当孙家人哭天抢地、一筹莫展时,赵三贴竟背着药箱,上门治伤来了。
⑰经此一事,孙接骨是又惭愧又感激。
伤愈后,在芍香楼订一桌酒席,答谢赵三贴。
席间,孙接骨说起当年马三找碴闹事,砸赵家的招牌,皆是他花钱收买,幕后指使的。
⑱赵三贴一笑,这事你不说我也知晓。
当初马三的断骨本是齐碴,伤在膝下四寸;第二次再来找我,断的却是斜碴,伤在膝下五寸,显然是外力挫伤所致。
而细观挫断其腿骨的手法,正是你孙家的分筋挫骨手。
只是,当时有些震惊,这生生将人闭合之骨再次挫断,也未免太有违医道了!
⑲喝了一口酒,赵三贴又道:其实,孙兄不知,我们行医之人,招牌不在店门,全在病人的心里。
故此,你虽让人砸了我的招牌,却无法砸去病人对我的信任。
⑳一旁的孙接骨,早已听得又羞又愧……
【试题】阅读全文,简要概括赵三贴的性格特点。
(4分)
【答案】乐观随和;宽宏大度;自信谈定,正直善良。
【中考真题链接㈤】
海子爷与老雪狼
郭雪波
①漠北。
苦寒之地,有一大泽,老百姓管它叫天海子。
天海子西畔一隅,扎着一座地窖子,里边住着海子爷。
②可以这么说,天海子周边百里就剩海子爷这么一位两条腿的活物了。
当初大迁徙,儿孙们跪着求他,一块儿走了吧。
海子爷晃脑袋说,不。
儿子说,这儿已没法活人了。
海子爷说,我有法活,开春儿我就往海子边儿撒草籽儿插树条子。
儿子没辙,留足过冬食物抹着泪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可没有熬到过年,一场沙尘暴就把他的房子卷翻了,老汉便挨着天海子挖了一个地窖子穴居起来,就如一只老狼苦守着这片被弃的土地。
③天海子边崖下有一洞穴,洞口上遮着沙蓬子。
海子爷每天那经过都要吹吹口哨。
那丛沙蓬子下便有了动静,若有若无的两点绿光十分微弱地在那里闪动。
海子爷的嘴角呈现出微笑,心说:老伙计,还活着,活着就好。
④如往常一般,海子爷到天海子冰面,就往冰窟的深水放鱼钩鱼线。
等着鱼儿咬钩。
今天的头条鱼,半个时辰之后才上钩。
海子爷从钩上取下那条鱼往身侧土筐里扔,习惯地回头望了望,想到不远处蹲着的老雪狼,兀自笑了。
每当扔头条鱼时,他都会这样。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
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
那老狼一瘸一瘸的,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
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
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
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
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⑥想到这些,海子爷便心生感叹。
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
这些年,他们仿佛就成了一对彼此熟悉的伴儿守在这片荒漠。
⑦海子爷每天钓完鱼,路过老雪狼的岩洞,总要从筐里拣出一条鱼,扔过去。
老雪狼待他走远,便从那丛沙蓬子后走出来,找到那条鱼,冲着海子爷的背影呜呜嚎两声,便转回穴内。
今天也不例外。
⑧当日夜里,北风刮得紧。
天海子边传来老雪狼的哀嚎。
一早醒来,想到老雪狼昨夜的哀嚎,他放心不下要去看看。
到了洞口,海子爷依旧吹起口哨,似有似无的绿点过了好久才出现,他松下心来。
⑨他下到天海子的冰面,凿了两个冰窟把鱼线放下去。
可等了半天鱼就是不咬钩,海子爷冻得坐不住了,装备收线回家。
突然,鱼线哧溜溜往水里窜,海子爷大喊一声“好大的鱼!”他拼命拽住线不松手。
大鱼拼命地往水下逃窜。
他猛地一个趔趄,便被那根鱼线倒拽进了冰窟里。
海子爷从水下挣扎着冒出头,攀住冰窟边沿,攀爬,滑落,他的四肢开始变得僵直、麻木,海子爷有些无望了。
突然,他的衣袖被什么紧紧地拽住了,抬头一看,竟是那只老雪狼。
此时,老雪狼一双昏花模糊的老眼冒出很强的绿光,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⑩“谢谢你,老伙计!”海子爷冻紫的嘴巴张了张。
⑪唿儿——唿儿。
老雪狼的喉咙里滚动有声,显然催促着海子爷赶紧使劲爬。
可他麻木的四肢已经不太听使唤。
老雪狼恼怒起来。
呜呜低吼着,咆哮着,又拉又拽。
老雪狼不走,也不松口,只一个姿势,低着头,弓着腰身,撅着屁股,拼命拽拉渐渐下沉的海子爷。
慢慢地,它的身体变得僵硬,它的尖嘴自咬上海子爷的袖子就没有松开过。
姿势也没有改变过。
渐渐地,它的身躯连着海子爷一起被冻硬冻僵,纹丝不动了。
⑫海子爷和老雪狼就成为一对连体的活标本,仿佛是一对冰雕矗立在天海子空旷的冰面上,成为天海子的一部分,守护着这片天和地。
【试题】小说中的“海子爷”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①海子爷是一个倔强的人。
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
②海子爷是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
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它的生存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
③海子爷是一个坚守故乡的人。
从“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
【中考真题链接㈥】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习来,也闻不到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