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外资企业总会与东道国的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互动”,互动本身就产生技术溢出,但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差异表明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不同。
理清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和吸收因素,可以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
外资企业的因素主要包括外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独资化”倾向、外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外资企业市场竟争策略、外资企业实行核心技术锁定等。
内资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接触者和受用者,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也主要是通过企业来表现的,所以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直接决定了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
影响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水平差距、人力资本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经济的开放度等。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提高本土企业的研发水平、形成有利于人才流动的市场环境、积极加入外资企业的研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等是我国企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国际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以下简称FDI)迅速增加并且成为当今世界国际间技术扩散的主要方式。
通过吸收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来引进先进技术的模式,也越来越被发展中国家所推崇,吸引外资以引进技术的间接效应,
即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如何辨析FDI中的技术溢出、技术扩散、技术转移等概念、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路径如何表现、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为现阶段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在介绍技术溢出、技术扩散、技术转移的联系与区别以及FDI技术溢出效应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从外资企业(传送方)、内资企业(接受方)两个角度,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联动、外资企业对技术溢出的限制、内资企业对溢出效应的吸收等因素分析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路径;接着也是从外资企业、内资企业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
最后,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提出提高我国企业有效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措施。
2 FDI技术溢出效应相关理论
2.1 技术溢出相关概念辨析
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规律、特征,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已成为理论界、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对技术溢出与技术扩散、技术转移等概念混用的情况,所以首先从理论上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
技术溢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效应,是技术领先者带来的,却难以从中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效应通常是非情愿或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具体表现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而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全部获取收益的情形。
技术溢出的前提是主体之间掌握的技术不同或者技术水平不同。
一般认为跨国公司掌握较多的技术,其技术水平也较高,因此,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企业具有技术溢出效应。
[1]
罗默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指出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因此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内生的技术进步。
科高则认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这是技术信息差异的增函数;二是来源于竟争,这主要取决于跨国公司与当地厂商的币场特征及其相互影响。
而旺和布洛姆斯特罗姆注意到了当地厂商和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决策行为对技术溢出的影响。
假定跨国公司子公司能意识到技术扩散的成本,而当地厂商也能意识到溢出的存在,因此无论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还是当地企业都可能通过其投资决策影响溢出水平,跨国公司对新技术的投资越多则溢出越多.当地企业对学习的投资越多则其吸收溢出的能力就越强。
可见,除了原有的溢出效应外,还存在着一种取决于当地厂商和跨国公司子公司投资决策的溢出效应,这种影响是累积的,具有正反馈性质。
[2]
技术扩散可简单定义为技术通过一定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的传播采
用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斯通曼把一项新的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称为技术扩散,而吉认为技术扩散应是给新使用者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技术新应用。
一些学者认为技术扩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在模仿的基础上还有不断的自主创新活动,巴林森认为比传授知识和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将能力和意愿嫁接到当地的工程和设计能力上去,使之具有进行技术变革的能力。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讲,技术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技术扩散甚至比技术创新本身更重要,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取得社会效益的源泉因为,一项新技术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它的扩散,新技术只有大规模地进行扩散,整个社会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新技术的出现会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社会效应,那些还没有采用新技术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会纷纷模仿,通过反求工程模仿或者通过币场途径购买该项新技术来模仿,以期获得超额利润。
从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在区分技术扩散与技术溢出时,应该以技术溢出方为出发点,把技术扩散的外部效应作为技术溢出,即把技术主体不能直接收益的技术扩散称为技术溢出,通过正式契约实施的技术转让是技术扩散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不属于技术溢出。
因此,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的一个构成部分。
对于技术转移的定义,主要说法有三种:一是指系统知识从产生知识的地方向使用知识的地方的转移,根据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对技术转移的定义:“技术转移是指关于产品制造、生产工艺或提供服务系统的知识转移,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二是指技术运动各环节之间的转移,这种观点认为,技术转移是技术信息经过一些阶段、一系列环节的顺序发展过程,如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商业化各环节间的转移。
三是指现有技术的新应用,把技术转移看作是技术在社会范围内获得更广泛应用,认为技术转移就是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包括其在国内和向国外的推广。
因此,技术转移可简单定义为技术从技术供方通过某种途径向技术受方转移运动的过程。
这种运动既可以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也可以是在不同领域、部门之间进行,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技术能力的转移。
技术溢出与技术转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两者都是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在地理空间或不同领域之间的运动。
区别主要是:(1)技术转移主要是一种有意识的自主经济行为,并且技术的受方往往是一个明确的对象,而技术溢出非情愿或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且技术受方往往是不确定的多个。
(2)技术转移最早是为解决南北差距而提出来的,更强调技术在国际间的移动,并且以技术被受方掌握而结束。
技术溢出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而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全部获取收益的情形。
HlomstrOm将FDl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
其理论基础源于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国内学者认为,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
[3]
根据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东道国企业往往具有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知识优势,所以跨国公司创建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拥有专有知识和技能的所有权优势。
然而,由于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频繁接触,其专有知识和技能可能不通过市场交易就转移到东道国的企业中,即发生技术溢出效应。
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途径有模仿、竞争、联系以及人力资本流动等。
跨国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培养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方面往往具有很高的积极性,所以,行业间的溢出可能是技术溢出的一个更重要的方面。
FDI对东道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大量外商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东道国企业施加极大的生存压力,这产生了竞争效应;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产业、新市场的创新性等的开拓和运用,产生示范效应;对合资企业内部中方管理、技术人员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理念的培训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动,产生人员培训效应。
[4]总之,东道国的企业通过各种有形、无形的作用途径等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吸收,有力地促进了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东道国家的技术进步。
国家间的技术外溢受地理的限制,它们的外溢效应随空间距离的扩大而下降。
技术密集型企业往往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形成积聚,这种积聚有利于彼此充分吸收其他竟争者的技术外溢,同时也有利于这些企业利用积聚带来的研发网络化的优势,从而长期保持其竟争力。
为了使技术寻求成为可能,投资企业必须首先拥有知识吸收能力和构建网络的联系能力。
企业必须先对自身的吸收能力进行投资,积累知识、技能和组织经验。
这种投资也有利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的网络化要求企业在加强对内部基础研究投人的同时,要积极而广泛地与各种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具有良好的联系能力。
企业对自身上述两种能力的认识程度和对东道国当地企业的了解和交往情况,是影响投资预期的重要因素。
3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路径分析
3.1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联动
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外资公司进入东道国以后,而总是会与东道国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联动”,不可能完全孤立于东道国企业。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活动就可以理解成联动,正是联动本身会产生技术溢出。
外资公
司在某些时候出于对自身战略的考虑,对某些层面的联动进行制约。
而在外资公司无意愿控制或即使有控制意愿却无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技术非市场渠道的传播;如果东道国企业对这种技术有吸收意愿和吸收能力的话,那么技术溢出就会发生。
技术溢出的完整路径可以如图1所示。
图1 FDI技术溢出的路径
3.2 外资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
事实上外资企业所关注的并非技术溢出本身,而是溢出对自身的影响。
所以外资企业并不会对任何形式的技术溢出都会加以控制,只有对影响其核心技术垄断等负面影响的技术溢出加以控制。
另外,从控制的效果来看,它不仅取决于控制意图还取决于控制能力,而且控制能力可以从根本上影响到控制效果。
如表1所示,按照控制意图大小,控制能力的强弱,可以划分成A、B、C、D四个区域。
每个区域所表示的FDI技术溢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显然有A<B<C<D。
表1 控制意图、控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
控制意图
控制能力大小
强
弱A
C B
D
3.3 内资企业对技术溢出的吸收
由于有技术路径的依赖、投资的不可逆转性等原因,同外资企业的控制意图一样,内资企业也并不总是对任何形式的先进技术都会加以吸收。
即使内资企业有吸收愿望,但如果技术差距过大,以至于外资企业使用的先进技术对于内资企业来说是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溢出也不可能发生。
当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小时,技术溢出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差距扩大到某一水平以至于当地厂商无法在现有的经验、教育水平及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技术加以吸收时,溢出将随技术差距的变化背道而驰。
由此,我们可得到吸收能力和吸收愿望的不同组合对技术溢出的影响。
从表2所示,按照吸收意愿的有无,吸收能力的强弱,可以划分成A、B、C、D四个区域。
每个区域所表示的FDI技术溢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显然各区域所表示的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大小存在A>B>C>D。
表2 吸收能力、吸收愿望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
吸收愿望
吸收能力有无
强
弱A
C B
D
4 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分析了FDI技术溢出的路径,可以明白FDI技术溢出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是产生在外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信息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活动里。
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表明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不同。
理清影响国际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和吸收因素,我们可以从外资公司(传送方)、内资企业(接受方)来分析其中原因。
4.1 外资企业的自身因素
外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前提就是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因此理论上,各国学者普遍认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技术外溢的潜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外商自接投资都具备相同的技术外溢能力。
外资企业作为技术溢出源,目标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实现技术转移。
外资企业利润最大化总体目标的实现往往直观的表现在多种投资动机上,依赖于在海外经营的多方面努力。
如为保持和开拓国外市场而支撑海外生
产的努力,为获取垄断利润而维持市场垄断地位的努力,以及为降低成本而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的努力等。
外资企业投资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资源指向型、市场指向型、效率导向型和战略资产导向型。
前三者可以归纳为利用资产型(外资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资产产生经济),后一种类型属于扩充资产型(外资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全球化战略以获得技术和组织能力等关键资产,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外商自接投资都利用资源型,即资源指向型、市场指向型、效率导向型。
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入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主要还是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一旦外资企业的投资目的确定之后,外资企业会根据投资目的选择适合的技术。
外资企业的投资动机不同,决定了其技术溢出的潜力也不同,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4.1.1 对外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随着WT0框架下市场准入承诺的逐步兑现以及外资企业内向型投资力度的加大,以独资企业为模式的外商投资占整个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个倾向无疑更加有利于外资企业实现其全球战略。
以跨国公司为例,在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格局下,当地的外商独资企业是这个网络的一个节点。
该类企业的技术投入是跨国公司母国全球技术战略安排下在特定地区的体现,因此技术转让的界限、程度和范围都是由跨国公司母国按照总体性的技术战略导向而严格规定。
就现有的状况看独资企
业内的研究开发活动更加倾向于对母公司产品进行基于当地市场特征的改造,而非带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开发活动。
因此,以市场导向为投资动机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本身更强化了当地产业在产业的国际化价值链上所处的低端水平。
4.1.2外资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趋势是随着大型生产性外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扩大,其它国家的配套企业也进行跟随式的投资,出现了产业链的连锁转移,如制造业企业转移后,会带动包括物流、后勤服务相关配套产业的跟随性转移。
所以外资企业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步转变为企业集团、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外资企业的投资动向在产业内部关联上也发生了变化。
[5]外资企业拥有优势的主要领域—高新技术,由于这此领域对于质量、可靠性和交货有十分严格的标准,东道国供应向可能无法达到该标准。
并且外国投资者和国外公司大多已建立了供应关系,它们不愿意断绝这些交往,特别是对于所要的投入和长期建立起来的技术联系纽带更是如此。
此外,新的了公司一般对当地能力缺乏了解,并且在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方面面临着较高的障碍。
这个趋势致使东道国本地产业链中出现了核心外资企业与配套外资企业相继投资的现象,一个显著的结果是国外产业内部的价值链网络关系被整体复制到中国在这个网络中进行技术转移与合作,而本土企业则被排斥在网络之外。
目前,外资企业与东道国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正逐渐弱化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
4.1.3外资企业市场竟争策略
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竟争会刺激当地厂商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
资源,推动本土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技术溢出效应存体现于行业竟争中,并非是外资进入导致行业内的技术转移增加,而是竟争加剧导致当地企业效率提高,所以竟争是导致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重要途径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某些重要的产品市场上地位突出,一两家企业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独占和寡头市场结构中,一些外资企业确实存在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典型的表现是不开发也不引进先进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慢。
但随着竟争因素的增强,它们不得不改变已有的策略,转而投入较高的技术。
4.1.4 外资企业实行核心技术锁定
所谓技术锁定一般是指具有核心技术的外资企业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
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土艺、包装广告、营销网络等关键部分设置些难以破解其诀窍的障碍,使东道国在木地化生产过程中难以破解,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
技术锁定是FDI保持其技术优势的重要策略,这同时也就影响了FDI技术的溢出效应。
[6]
4.2 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
内资企业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接触者和受用者,FDI技术溢出效应也主要是通过企业来表现的,所以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直接决定了技
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从企业的自身吸收能力角度也能较好地解释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果。
企业层次的吸收能力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是研发成果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二是企业研发投入增强了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和模仿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
而国家的吸收能力就是学习和使用发达国家已经存在的先进技术和有关实践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内各经济单位对现有技术或知识的获取及内生化。
如果东道国不存在吸收能力的话,FDI所带来的技术流入,将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没有影响或影响极小。
许多学者试图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来解释FDI技术外溢假设检验结果的差异,并从多个角度解释吸收能力的概念、内涵及影响作用,从东道国经济的自身角度内生了FDI技术外溢效应。
(6)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不会自动地提高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外溢的效果是与当地企业吸纳能力相联系的,影响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大致可归纳如下:
4.2.1 技术水平差距
在国际技术溢出过程中,技术外溢效果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相关。
只有在外资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相对较简单和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小时,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变得比较明显。
当外资企业与当地企业技术差距过大时,东道国企业难以消化吸收,技术外溢
效应反而不明显。
对于许多技术水平相对很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当地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并不一定适合于东道国生产,因而未必会带来技术溢出效应。
但对于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外溢,由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为接近,东道国的企业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学习、吸收能力,投资企业的技术能够较快地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并很快地为当地企业所模仿利用。
4.2.2 人力资本水平
东道国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东道国拥有经过良好训
练的人力资本,东道国吸收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力资本水平。
一个国家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来自国内的人力资本存录。
人力资本越高,往往技术进步的进程更明显。
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效果比较明显而欠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效果不明撤,其原因就是欠发达国家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吸收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人力资源流动对技术溢出的影响描述为:外资生产性投资增加—人力资源平均水平提高—劳动力流动—FDI 技术溢出。
但这一过程并非总是顺畅的,为了控制技术溢出,企业就要防止人员流动过于频繁。
[7]另外,技术本身也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以完全以具体化的形式出现,需要努力才能掌握,这就限制了其吸收能力。
4.2.3 科学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