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劝学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劝学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材助读】
1.本文为什么以“劝学”为题?
2.对于学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预习反馈:
1、强记字音:
中()輮()舆()
有()槁暴()砺()
参省()臾()跂()
楫()生()蛟()
跬()骐骥()驽()
锲()镂()跪()
蟮()螯()
2、荀子其人: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他既是一位思想家,具有一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一位文学家,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最后,他又是一位教育家。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

【课堂探究】
学生活动1:研习第一节,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自主探究: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并概括
小组合作: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展示交流:由学生上黑板进行解读,展示学生能力。

归纳总结:中心句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作者使用比喻论证说明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和提高自己。

学生活动2:研习第二节,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自主探究: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小组合作:你觉得人的成长是由后天还是先天决定的?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合作探究成果。

归纳总结:作者用比喻论证证明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人的成长更多的是由后天决定的。

学生活动3:研习第三节,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自主探究:找出第三段中心句。

小组合作: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才能有成效?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合作探究成果。

归纳总结: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于积累、坚持和专心。

作者用比喻和对比论证说明了这一点。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蓼.(liǎo)蓝靛.(diàn)青其曲中.(zhǒng)规参省.(xǐng)
B.跂.(qì)而望埃.(āi)土金就砺.(lì) 骐骥.(jì)
C.跬.(kuǐ)步舆.(yú)马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
D.用心躁.(zào)也须臾.(yú)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A.假舆/马者 B.故/木受绳则直
C.善/假于物也 D.吾尝/跂而望矣
3.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
B.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跬.步跬:一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忽略
5.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吾日三省吾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6~9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7.说说下列句子主要的修辞手法。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8.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置疑和意译两种。

直译要求原文文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翻译时可辅以意译。


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
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
【归纳总结】
1、定语后置句略解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张博《五人墓碑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4)数词作定语有时也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就)吃掉一石的粮食
注意: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2、本文设喻的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问题拓展】
(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
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
11.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
是,
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二)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答:
⑵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