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关关系的学科。
二、人文地理学传统范式: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1.人地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
讨如何适应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2.区域研究:从地域的观点: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空间性和时间性)
3.空间分析:关注区位和空间变化,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的“地方性”和“空间性”,探
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过程的形成机理,预测发展趋势
三、近代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①环境学派: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国家的支配作用
②人地关系学派:
白兰士:人类对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
白吕纳:细化了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视实地考察和小区域研究
③区域学派
赫特纳:研究空间分布;区域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哈特向:人的世界和非人文世界之间的关联=人地关系;描述和解释区域之间差异
④景观学派
施吕特尔: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原始景观转变成人文景观的过程
索尔:文化景观:人类文化与景观的关系;人类根据其文化标准改变自然形成文化景观⑤区位理论学派
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廖什:市场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
⑥政治地理学派
麦金德:全球作为整体探讨世界政治活动规律—大陆腹地说(世界岛、腹地、边缘)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分类:
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
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举例:语言、民族),自然状态形成
②功能文化区:内部存在功能联系而中心位置及边界线确切的文化区(例:国家城市农
场学区),形成受政治、经济等影响
③乡土文化区: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的地区。
(例:美国迪克西)
与特定历史、文化有关。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扩展扩散:
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空间连续性)例:东汉造纸术:中国—阿拉伯—欧洲
①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例:电视、传染病。
②等级扩散: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例:购物中心
③刺激扩散: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例:土著人驯鹿(2)迁移扩散:
拥有某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使得文化扩散(空间不连续)例如:唐人街、牛街等
特点:空间上具有距离衰减特点、时间上呈现周期规律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1)定义:研究地域文化系统(人-文化-环境)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文化、
文化-环境之间、各种过程之间)
(2)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
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人类行为动机)
④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
(3)文化(人类活动产物)与地理环境(物质基础)的相互关系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生产方式、民族文化)
④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定义: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5、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
景观: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
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人文景观)
五、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拉采尔、森普尔):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可能论/或然论(白兰士、白吕纳):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适应论(罗克斯比):
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
4、生态论(巴罗斯):借助生态学观点分析人地关系,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5、环境感知论:
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人的行为受环境感知(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支配
6、文化决定论:人通过文化起决定作用
7、和谐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第二部分人口地理学
一、人口结构
1、定义: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的各因素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2、性别结构
(1)定义: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重
(2)衡量指标:①性别比: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②男性(或女性)比重= 男性(或女性人口)/ 总人口*100%
3、年龄结构
(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百分比)。
人口年龄构成与出生、死亡、迁移等过程有关
(2)划分年龄层次的常用指标
①基本年龄组:以1岁为组距
②常见年龄组:按5岁或10岁为组距
③主要年龄组:幼年组0-14,成年组15-64,老年组65岁以上
④特殊年龄组:从需要出发,根据人口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为若干年龄层次(3)衡量指标
①人口比重
少年儿童比重=0-14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老年人口比重=≥65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②老少比:
计算::=≥65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数*100%
分类:年轻型人口:老少比低于15%的人口
老年型人口:高于30%的人口
成年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的
地位:老少比增长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老少比越大,老龄化程度越高
③抚养比(抚养系数):少年儿童人口或(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率
少年儿童抚养比=0-14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老年抚养比=≥65岁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总抚养比(抚养系数)=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
④年龄中位数:
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
均数,它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
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
(4)人口的年龄结构的类型图
①年轻型:
“山”字型,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
大,未来育龄人群大,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人口增长速度快;青年人的
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问题严重
②成年型:
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部分人数急剧减少,呈“钟”型,未来人口变化不大
③老年型:中年以上人口占的比重大,下窄上宽,呈“瓮坛”型。
未来育龄组人群小,出
生率低,死亡率高,未来人口增长缓慢,乃至停滞或减少。
未来面临问题:老年
人赡养、医疗问题,年轻人负担重
(5)人口老龄化:
①概念: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
增长的动态过程
②界定依据:
一是把老年人定位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若大于10%,则为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二是定位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则大于7% 。
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的比例低于30%并逐渐缩小
③问题:养老负担问题
二、人口转型理论
(西方:高高低→低低低)图
1、概念: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
型(即高高低)向现代人口再生
产类型(即低低低)的过渡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①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③后期扩张: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
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④低位静止: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
三、人口空间分布:
1、概念: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大规律
①人口分布的极不平衡、②人口分布的邻海性、③低地和平原指向性、④城镇指向性
3、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1)世界人口88.5%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只占11.5%
(2)按大洲/地区而言,亚欧两洲合计人口占72.5%(其中亚洲人口占60.66%),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2% 。
(3)从国家看,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2个: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菲律宾(2015年)
4、人口密度分布
(1)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
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的大部分;北美洲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区。
这四个地区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集中了世界总人口的2/3以上(2)胡焕庸线:划分我国密度人口的对比线
5、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海拔、土壤(农业)、水体(灌溉、航运)、矿产(能源、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史前、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3)历史因素: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稠密、安土重迁、故土难离
(4)政治因素:战争、殖民
四、人口迁移
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
2、分类: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永久性/季节性迁移,个人/集体迁移,自愿/被迫迁移,
自发/组织移民…
3、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统计分类
(1)流动人口(人口监测):居住半年以下
(2)常住人口(人口普查):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含半年)的人口4、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1)拉文斯坦迁移法则
①大部分移民是短距离迁移,长距离迁移一般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
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乡村-集镇-小城市-大城市。
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总会存在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
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⑤短距离迁移女性居多,长距离迁移男性居多。
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⑦主要从农业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动机以经济为主。
(2)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①互补性:市场上的有效供需,②可移动性:运输成本问题,③干预机会:是否存在替代者(3)“推-拉”理论
①影响迁移行为的因素:与迁入地有关的因素、与迁出地有关的因素、中间障碍、个人
②迁移原因: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形成“推力”(排斥力),迁入地必有积极因素形成
“拉力”(吸引力)
迁出地的推力因素: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
工资水平低、生活条件差等
迁入地的拉力因素: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文化设施、交通条件、较高工资、
较好生活、较好的受教育机会
③迁移的抉择:权衡两地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迁出地的引力:家人团聚、熟悉社区环境、长期社交网络等
迁入地的排斥力:竞争激烈、单身生活苦恼等
(4)迁移率理论-罗杰斯曲线(美国)
①从年龄结构考察人口迁移概率:一般
在幼儿阶段较高,到初等义务教育阶
段下降较快,但该阶段结束又迅速上
升,到20-30岁达到顶峰,之后缓慢
下降。
到50-60岁退休年龄阶段,又
形成一个小的迁移高峰
②年龄越小、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往往更倾向于迁移
第三部分农业地理学
一、农业
定义: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农业是生活必需品的来源(2)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来源(3)农业是工业的重要市场(4)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5)农业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6)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7)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三、农业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1、自然:受自然环境限制,可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农业对地形、
植被、大气的影响。
2、社会:提供食品和服装、利于身体健康、促进人口增长,生产单位群体变小、促进家庭
发展、定居、聚居促进村落出现,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四、农业景观
1、定义:是人类在自然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形成的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包括农田景观、
农村聚落和建筑形式、土地利用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时间上也有变化。
2、农业景观反应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反应所在地的社会人文环境。
3、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
观光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它以农业活动为基础,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是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自然素材、人工素材、事件素材。
观光农业园区景观的形态十分丰富,分为物理、生态和文化形态。
第四部分工业地理
一、产业类型及其分布(世界主要工业地带)
1、产业类型
(1)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基本直接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分布影响产业布局。
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2)第二产业及其分布——制造业:
北美工业带、欧洲工业带、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日本工业带、其他国家工业区。
能源、运输、技术等条件,区域联盟影响)
(3)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第三产业、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第五产业文化产业
2、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
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3、全球生产制造业的集中分布:集中在三个区域:北美、欧洲(西中欧+东欧)、东亚(1)北美的工业区
(2)欧洲工业区
(3)俄罗斯工业区
(4)日本工业区
(5)其他国家工业区
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资源条件(原料/产品重量、新鲜原料)、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数量、质量、价格,环节分工)、环境条件、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GPN)
2、工业分布新变化:全球产业转移(产业链转移)
第六部分旅游地理
1、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定义:旅游地文化:一定地理空间上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2)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①物质要素: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
②行为要素: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
③心理要素: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旅游相关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
道德情操,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3)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地域性: 自然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具有促进和限制作用——注重地方特色和乡土
气息的体现,设计与突出有自身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②大众性: 商品性和娱乐性,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需要雅文化的支持和引导,具有一
定的文化品位
③综合性: 以文化交流、文化消费为基础,包括多种形态的旅游资
源,又借助于日益丰
富的旅游媒体的综合性大众文化
④直观性: 通过科技手段,将旅游地直观性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其外在的直观性特征结合
⑤季节性: 雾凇、海市蜃楼、冰灯;淡旺季
2、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经济、环境影响)
(1)经济影响:
①经济特征: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品、零散的综合产品、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②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③促进收支平衡:非贸易外汇收入,创汇能力强,扩大国际交流
④拉动就业:直接、间接,季节变化
⑤提高税收:企业及个人所得税、进口关税、机场税、营业税、奢侈品税、签证手续费
⑥经济结构:改善地区经济结构
⑦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过度发展、过分依赖旅游业、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2)环境影响:
①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
②促进环境保护:修复、改造、自然资源保护、行政和规划控制
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植物、野生动物、水、大气、地质
④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建筑污染、带状发展和蔓延、基础设施超负荷、与本地居民隔离、
交通堵塞(宾馆集中)
第七部分聚落与城市地理
1、城市化:
(1)定义: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
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2)四个方面含义:
①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②人口集中(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③城市人口比例增加④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2、城市化进程:
(1)内部市区城市化:
城心地区城市化是内心型城市化(向立体发展的趋势)中间市区城市化极为稳定,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表现动态性特点)。
(2)外围市区城市化:
对外交通设施延伸、工业扩展、住宅扩散与城市化。
(3)郊区城市化:
土地利用集约化(作物、劳动、土地商品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
(4)逆城市化阶段:
人口和工商业中心从城市向中小城镇、乡村地域扩散,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3、城市化机制:
(1)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原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4、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世界: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③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④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中国:
①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②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③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④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5、城市地域结构
(1)定义: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2)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①集聚力: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商业;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知名度
造成问题:人口过多,交通堵塞,空气污染恶化,人口从中心移向郊区,出现离散力。
②离散力:
经济条件:原富有地区经济效益下降;高成本与负担(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
社会条件:市中心衰落声望下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吸引力增强
③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运动的力量。
④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集聚力、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开发区域。
而摩擦力的方向是阻止城市空间增长(或衰退)运动的方向。
6、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
特点:多位高层建筑,交通汇集量大
②过渡带:特点:商业与住宅相混合
③工人住宅带(产业工人集中住宅区,比过渡带条件好)
④中产阶级住宅带(白领阶级住宅区)
⑤通勤带(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2)扇形模型(美国经济学家霍伊特):美国城市租金按扇形或楔形分布原因①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彼此连成一个扇形。
②其次,高租金住宅区多选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
(3)多核模型(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
原因: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而各种功能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所以在空间上呈现出这种特殊的空间地区结构。
第九部分文化地理
一、文化地理
1、定义: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类:
(1)物质文化地理:生产、生活、建筑文化
(2)精神文化地理:语言、宗教、艺术地理
二、生活文化地理(分类:按人的需要层次:)
1、基本生活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
2、非基本生活文化:分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岁时文化
三、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1、方法: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
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
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
2、分级:语系(大致10个语系);语族;语支;语种
四、语言的传播和影响:
1、语言扩散特性:
外延性和延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2、语言同化
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两种以上语言同时存在会产生竞争和排他现象,语言作为工具本身在竞争中相互融合,导致自身异化而后趋于
同化。
语言同化就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包括自愿同化和强制同化。
3、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
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往往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通过影响人口迁移流动施加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
行政区划的影响(分化与统一)、经济条件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
五、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1、定义: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2、主要民族宗教:犹太教、道教、印度教
3、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六、宗教传播与分布(宗教主要传播方式)
1、传播方式:移民、交流和转教(婚姻)、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
2、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宗教战争、宗教迫害)
第十部分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一、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P357
1、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得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
(1)产生知觉程度差异的原因:
①决定于人们对于地理环境信息的获取和利用②受个人的认知属性
③获取信息的环境性质④个人在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方式的影响
(2)环境认识的过程:环境感觉—环境知觉—环境认知
2、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人们对于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3、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客观环境—行为环境)(1)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