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1. (2分)下列各项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宅子—拿来—文化遗产
B . 姨太太—遣散—供剥削阶级享乐的腐朽的东西
C . 鸦片—毁掉—文化糟粕
D . 烟灯烟枪—送博物馆—有害但可作反面教材的事物
2. (18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泽厚自传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困顿。
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为供我兄弟二人上学,惨淡经营,备尝艰苦。
当时有人说,等儿子长大,你就可以享福了。
母亲回答:“只问耕耘,不求收获。
”此话今犹在耳,却不幸竟成谶语。
每念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免泫然涕下。
每当年春节,亲戚家大鱼大肉,热闹非常;而我们母子三人,冷冷清清,相依为命。
鲁迅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我初中时所以酷爱鲁迅和冰心,大概也与自己的家境和母爱有关。
鲁迅教我冷静地、批判地对待世界;冰心以纯真的爱和童心的美给我以慰藉和温暖;而母亲“只问耕耘”的话语,则教我以不求功名富贵,不怕环境困苦。
我最近讲,搞美学应具备两方面条件:清醒的思辨能力和比较敏锐的感受能力。
我放弃中学时代成绩一直很好的数理化,而搞上了美学,不知是否也应追溯到自己那个孤独的、清醒的、感伤的少年时代?
1945年秋,我初中毕业,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那个时代进步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时局日趋动荡,学校却充满复古气氛,死气沉沉,保守到连《大公报》都少见。
我只好每星期天,到城里的书店站上一整天,饿着肚皮贪婪地翻阅着各种杂志、书报,其中主要读物就是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新书。
我的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就是在书店里站着读、在课堂上偷着读、甚至冒险读着“禁书”得来的。
也许正因为这样,比被动灌输的东西印象要深得多。
在这样的阅读中,我逐渐培养和增强了判断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不喜欢人云亦云,比较注重科学上的争议、论辩,这恐怕要追溯到自己的这个时期。
1950年,我考上北京大学哲学系。
大学时期,我生活仍然非常穷困;加上得了肺结核,我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了。
我独住在宿舍顶楼的一间“阁楼”里,利用藏书极为丰富的北大图书馆,翻阅、抄录和整理了
许多原始资料。
我1979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还利用了当年所作的资料卡片。
我虽已发表不少文章,但面临的环境压力很大,非议颇多。
下乡劳动和工作,我是单位里时间最长的一个,身体上、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也是最多的一个。
这使我抑郁和孤独的性格一直延续下来,但也让我学会了思想不受外界影响。
我沉默而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信念,走自己认为应该走的路。
毁誉无动于衷,荣辱在所不计。
“文革”时我在干校,读书非常困难,只能偷偷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972年回家后,我便利用在干校时偷做的笔记暗暗写起来。
因为我坚信政治灾难终会过去,只要一念及“只问耕耘”的话,我就会坚持干下去。
1976年发生地震,我就在条件简陋的“地震棚”里写完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一书。
有人说,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和《中国近代思想史论》里,我的好些思想远没有充分展开,只是点到为止。
其实,“语焉不详”的还包括我的美学著作《美的历程》、《美学三题议》等。
因为我喜欢先画一个“粗”线的轮廓和框架,等有时间和机会再去“工笔细描”。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也”。
我也曾搞过“小”的试验,结果愈积愈细,不能自拔,与我的兴趣、个性颇不合。
治学之法有多途,各人宜择性之所近。
“见木不见林”和“见林不见木”虽都有偏颇,但毕竟要有所偏重。
科学事业需要大家分工合作,不能一人独揽,不妨各就性之所近,发挥所长。
也有人说我“杂”,说我又搞中国思想史,又搞外国哲学,又搞美学等等。
今天固然不可能再出现像如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科学分工愈来愈细。
但也要看到,如今边缘科学方兴未艾、各科知识日益融合。
社会科学亦然。
中国文史哲素来不分,就是好传统。
当今学界主要问题,恐怕也不在于杂。
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名家都是知识极为广博,能多方面著书立说的。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节选自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吾友黄振中,治中国哲学有年。
其于并世之学人,独服膺于李泽厚,且誉为半世纪以来,气象最博大之学人。
每问余之意见,吾则以为不然:夫李氏者,乃思想界之陈涉也,非学术界之项王也。
——选自困学纪闻、荆楚风云《与友人论李泽厚》,来自李泽厚的博客
②李泽厚是中国大陆当代人文科学的第一小提琴手,是从艰难和充满荆棘的环境中硬是站立起来的中国最清醒、最有才华的学者和思想家。
像大石重压下顽强生长的生命奇迹,他竟然在难以生长的缝隙中长成思想的大树。
——选自《二十四名学者眼中的李泽厚》之刘再复评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李泽厚放弃了中学时代成绩一直很好的数理化而选择从事美学研究,他少年时代的家庭环境和母亲的言传身教起了决定性因素。
B . 李泽厚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时代已在变化,而学校的教学仍笼罩着死气沉沉的复古气氛,教学方式仍是灌输式的。
C . 李泽厚是单位里下乡劳动时间最长的一个,身体上、精神上所受的折磨也最多,这反而使他成为中国最清醒、最有才华的学者和思想家。
D . 有人说李泽厚著作里的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而是点到为止,李泽厚承认这固然有“见木不见林”和“见林不见木”的偏颇,但却认为是科学分工的不同。
E . 有人认为李泽厚的治学特点是“杂”,可李泽厚认为自己追求的是“博”,他把知识广博的第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名家作为自己的理想目标。
(2)李泽厚的治学观念主要有哪些?请简要分析概括。
(3)本文作为学术性质的自传,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4)李泽厚是我国著名学者,根据全文,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李泽厚的治学道路。
3. (18分) (2015高二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一条鱼的狂奔
周海亮
①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
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
那里还有一个空位。
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
②他已经累了一天。
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
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
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陆地上奔跑的鱼。
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
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把他烤干。
③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
他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
没有用,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
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
④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
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
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
姑娘
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
他看了姑娘很久。
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
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
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
⑤他上了公共汽车,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
是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
⑥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
他把脑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
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抚摸和刺透一切。
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
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
⑦车厢里越来越拥挤。
所有站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
姑娘倾斜着身子,一只手扶住身边的钢管。
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个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触着姑娘。
⑧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
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
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
汽车突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
⑨于是他站了起来。
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
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
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
姑娘看看他,表情懵懂,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
他只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
⑩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
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
姑娘没有动,也没有理他。
姑娘说,哈。
他的表情便僵住了。
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
他没有坐下。
他把脸扭向男人。
他对男人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
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的卑微和真诚。
男人笑了。
他不知道男人为什么笑,但男人的确笑了。
男人的脸上瞬间堆满了快乐的细小皱纹。
男人没有动,甚至没看那个空位。
男人盯着他。
男人说,哈。
声音是从鼻子挤出来的,——那声音有些失真。
他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
那座位就那样空着,没有人去坐,包括他。
很多人都在看他,面无表情。
他感觉自己被他们一下一下地撕裂开来,每个人都拿到其中一块,细细研究。
他提前两站逃下了车。
他提着那个沉甸甸的冲击钻,慢慢走向宿舍。
他感到很累,似乎马上就要瘫倒。
他把冲击钻换到另一只手。
他感觉自己是一条即将脱水的鱼,正被太阳无情地炙烤。
他想明年,自己应该不会再来这个城市了。
因为在乡下,淌着一条温暖的河。
一缕熟悉的清香悄悄钻进他的鼻孔。
突然,他再一次紧张起来,他感觉姑娘就站在不远处,盯着他看。
他转过身。
他第一次面对姑娘。
他看到姑娘迷人的脸。
他的身体开始战栗不安。
姑娘说刚才是你吗?他点点头。
姑娘说哦,转身走开。
姑娘走了几步,再一次停下。
姑娘扭过脸,说,谢谢你啊。
然后转身,走进一家服装店。
他开始了无声的狂奔,泪洒成河。
他感到安静和幸福。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在炙热的陆地上不停地奔跑。
他不能停下,他需要汗水和眼泪的濡染。
他想他明年,可能,还会留在这里。
他知道这个城市需要他,用极度别扭和危险的姿势,将坚硬的混凝土外墙,钻磨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 . 文章开头对“他”进行了外貌描写,交代了“他”的农民工身份,并突出其工作的艰辛和劳累。
B . 第9段画线的句子中,“他对自己说”表明“他”说话声音很小,只有自己能够听见,表现出“他”的紧张和自卑。
C . “他”要把座位让给那个男人是想化解被人误解和鄙夷的尴尬,只是想证明自己没有“肮脏”的动机。
D . “冲击钻”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对“他”的形象形成了很好的烘托。
E . 本文的心理描写传神逼真,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肖像描写部分对表现人物心理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2)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姑娘”和“男人”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设置有哪些作用?
(4)“一条鱼的狂奔”作为小说标题,意蕴丰富。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过秦论
贾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楚师深入,战于鸿门,
曾无藩篱之艰。
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
秦使章邯将而东征。
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
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
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
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
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
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
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
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
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
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不患不得意于海内。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
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D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B . 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
C .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
D . 大夫,在夏、商、周时是职官等级名,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
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 . 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 . 秦国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国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D . 秦朝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
②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 (7分) (2020高一下·绥化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①
白居易
遥夜凉风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③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④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⑤欲荐谁?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
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
②楚客,指贾谊。
③袍,官袍。
④烟霄:喻显赫地位。
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 . 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 . 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
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 . 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由“________,________。
”从怀古转为伤今,家国破败触目伤情。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展示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B . 广州亚组委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办好本届亚运会,提高广州亚运会的软实力,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南粤大地上广泛留传。
C . 2010年10月16日晚发生在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车祸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一句“我爸是李刚”更是被网友编排的别开生面。
D . 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你的这种到处刺探他人隐私的行为,是很不道德的。
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8.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
A . 重庆“扫黑除恶”行动受到全国关注,自2009年8月7日重庆市司法局长文强因涉黑被调查开始,扫黑行动如潮好评。
B . 史诗战争巨片《金陵十三钗》,不同于之前反映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单色调,以崭新的视觉、斑斓的色彩征服了不少颇为挑剔的观众的口味。
C . 大学生当村官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一方百姓负责,他们履职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当地村民的
拥戴上。
D . 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9.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是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是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 . ③④⑤②①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④⑤③②①
D . ③⑤①②④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
10. (3分)(2016·新课标Ⅲ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選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 ________ 。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________ 。
因此,______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1. (2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期中) 铺天盖地的大众化广告常使人们感到乏味与麻木。
但一些独具创意的
广告也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
觉。
请阐释下面这则广告的深意并说明理由。
深意:________
理由: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20高二上·天津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
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轻松。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针对负重和减重、前行和止步等谈谈自己的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答案:3-3、答案:3-4、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答案:4-4、
考点:
解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5-1、
答案:5-2、
考点:
解析: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
解析: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5分)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2-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