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的两个效应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管理中的两个效应及其对策
2014年班主任教育交流论文
一.破窗效应和新衣效应及其启示
1.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社区。

停在杂乱社区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另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由这项实验得到启示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如果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去打破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公众就会麻木不仁的,犯罪就会逐步滋生。

这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存在。

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对班上出现的一些看似很小的问题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使问题曼延,直到最后不可收拾。

例如,迟到,上课小声讲话,睡觉,不佩戴校卡、不穿着校服,乱扔纸屑等本是小问题,可是要不加制止,有一个迟到的就会发展为好多个,起初迟到就会发展为旷课,甚至于辍学;小声说话的就会大声说话,甚至与同学争吵,扰乱课堂秩序;几个同学睡觉有可能发展为睡倒一大片,平时课堂上睡觉会发展为连考试也会睡觉;不佩戴校卡,不穿校服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有人查还会认为是小题大做,为蒙混会伪造校卡校牌。

等等。

班级中一旦出现类似的“破窗效应”,这个班级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班主任工作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久而久之,学校、老师乃至其他班级的学生便会对这个班级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个班级的学生也会逐渐认同这种印象,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导致恶性循环。

慢慢地,在这种氛围下,坏风气、坏习惯、坏思想就会乘虚而入,滋长蔓延起来,于是这个班级真的就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不行了。

2.新衣效应
无独有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多人刚穿上新衣服时,对新衣特别爱护,唯恐弄脏撕破,可是穿得久了随着衣服慢慢变旧,人们对衣服就不会像新的时候那样爱护了,甚至于会喜新厌旧。

于是,原来的新衣因为不加爱护很快变旧变破,最后被更新的衣服取代。

我们不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新衣效应”。

在教育中也存在着“新衣效应”。

一种现象是,多数人在子女小的时候对他们的教育高度重视,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又是亲自接送,又是辅导,还要孩子参加好几个特长班,经常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段的提高,教育的难度加大,好多人似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不那么重视了,真正当起了“衣食父母”,觉得管好吃穿,给够钱就行了。

有些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表现,只管头疼感冒等一些疾病。

经常性地不到学校来,开家长会都以种种理由推脱,更有甚者连孩子犯错了老师打电话都叫不来。

而对学校来说,一般都是起始年级管理严格,年级越高管理就有所放松。

“破窗效应”和“新衣效应”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人都有劣根性,就是从众心理。

成人面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都有可能不加分析地接受,何况是未成年不辨是非学生呢?养成一个好习惯也会比形成一个坏习惯要费力。

好习惯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而养成的坏习惯往往瞬间即可。

对第一个闯红灯者不予制止,就会给所有等红灯的人们这样一个暗示:违反规则不会受到惩罚且能获益。

他们还会这样想:反正我不是第一个,再说法不责众嘛!对学生个人而言,犯了错误得不到及时的惩戒,学生本人没法深刻的认识错误,尽管他知道此事是不对的,但潜意识中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误认为老师没有处理就是默许,或者犯的错误不大,很少有主动改正的。

对学生群体而言,错误的出现会起到一个坏的带头作用。

如果老师刚开始就宽容,久而久之,犯错误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就会把犯错误当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不良风气。

这时,老师想纠正这种不良之风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下定决心也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因为一个人堕落的人是很难拉起来的,更何况是一个班级的集体堕落呢?另外,好的班风学风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暗示作用,使班级越来越好,良性循环;相反坏的班风学风也会暗示学生朝坏的方向恶性循环。

综合上述两种效应,从一些实例就可以看出,万事开头难,班级管理中一开始营造的管理严格的气氛和环境,会促进班级各方面有条不紊地良性发展;而一开始就问题百出的班级,将来也很难转变过来,即使转变过来也需要时间和过程,等转变过来高中的大半时间已经过去了。

另外,开始带得好的班级也未必一直能好下去,会因为后期的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当以及人事变动,使原来的好班变差,慢慢地学生也会破罐子破摔,最后成为有问题的差班烂班,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地麻烦。

因此,古人说,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

作为任何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如此也未必能达到要求。

另外,一个现在的好班级也不能放松管理,要当成新班一样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应对策略
1.健全制度,预防为主。

一开始就营造良好的班级教育环境,并且要坚持执行下去。


在的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给学校管理极大的不便。

你放得多松,他们都会觉得是应该的,而你稍微严格一点他们就会怨声载道。

上学期,为了抓学业水平考试,经和班委会商量,决定我班早晨7点20分到校,背诵文科的一些东西。

结果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当时就无理取闹,说你老师早晨都不来,我们凭什么要那么早来?人家6班的陈老师6点半就来了。

我下去一了解,果然邻居班级学生6点半就要求来了。

我把那个学生找来问他:“你7点20都里不了,还和人家6班比什么?你实际就是要和我老师比。

那好,我已经结婚有老婆有孩子,你要也能如此,我也天天陪你7点20来学校。

”这个学生当时就哑口无言。

我又把他家长叫来共同批评教育了一通,最后才饶了他。

人都有随大流的从众心理,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学生就会慢慢适应,形成好习惯;否则,松散的管理导致的就是恶性循环,等到想纠正时候就已经很难了。

像高三10班,文老师管理那么严格,班级秩序有条不紊,也没有听那个学生反对的。

管理要一如既往,善始善终。

当然严格管理也要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不能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

2严格管理,小题大做。

我们都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趾之疾,坏七尺之躯。

小毛病不及早对治就会发展为大祸患。

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不能培养出素质好的学生。

对于学生中发现的“小问题”要及时制止,才能防微杜渐。

虽然我们预防为主,但如果真的出现违纪,只要处理得有理有据,我们就要果断及时处理,决不能过于心慈手软,姑息养奸。

防止不良习气的扩散,要做到抓好每一件小事,不放过每一个小错。

班规班纪一旦制定,在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不能走样也不能减量,否则规定将成为摆设。

高一我刚接上班时,就有一个女生喝得酩酊大醉,吐得一塌糊涂。

当时考虑到刚接班,又是女生。

本着批评教育,只是把家长叫来,让她写了检查,就不了了事。

谁知道还没有到放假,又有一名女生居然做出了更为可耻的事情。

在学校准备劝退的时候,家长的死乞白赖的纠缠下也曾经心软想再给一次机会,但是反复斟酌,为了教育班级其他学生也只能狠下心来,按规矩办事,让她走人。

这个处理结果换取了班级半学期的安静。

可见,严格管理按规矩办事是多么重要。

难怪有位主任说,对于学生的管理无论多严都不为过!
3. 树立典型,正面教育。

在班里要大力宣传班级好人好事,弘扬和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在班里坚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成为一个做高尚的人。

同时,在评优树模,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向这些人倾斜,让表现好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奖赏;对于那些违纪违规的除了批评教
育班级通报外,还要适当惩罚。

使人人向好的学习看齐,对不好的要引以为戒。

这样班级形成好的风气,一些歪风邪气就无立足之地。

像我班的班团干部基本上都是学习好品行好的同学担任,个别虽然学习弱些,但在品行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因此,班级风气正,学习风气浓,班级情况越来越好。

三.几点思考
1.工作要有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一个班主任不能像外科医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样工作势必显得十分被动。

班主任工作一定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及早安排,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一些事情的发生。

2.对待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冷静处理,做好补救工作。

对于班里发生的不良行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一定结合学校的处理意见,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学生中进行讨论,兼顾班级学生的意见。

处理要及时,教育要到位,惩罚要够火候,决不手软。

防止事态蔓延,把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底、范围减到最小。

同时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宣传教育,防止类似问题发生。

3.对过错学生的处理要适当兼顾个性特点,适当体现人文关怀。

对过错的惩罚要狠,要有一定力度,并不意味着就是把过错学生一竿子打死。

相反的,我们应以“爱心”为原则,以教育挽救为准绳,在教育中始终要以最终能使过错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教育的本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功能和教育者的作用。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平时的预防抓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在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多动脑筋,及时发现和解决班级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使班级永远光鲜如新,平稳、健康地发展下去,使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教育管理心理学/朱新秤主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