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说课稿:《中国近代现代史》戊戌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说课稿:《中国近代现代史》戊戌变法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新编教材上册)第二章的第七节,内容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地位非常重要。
一方面,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继续: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饱受痛苦和屈辱的同时,希望通过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来寻求救亡图存之路。
但最终,由于维新思想的宣传和变法的措施触及到顽固派利益,变法运动遭到扼杀。
这样的结果,又进一步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反思,为之后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作了铺垫。
另一方面,“戊戌变法”也标志着中国人开始跳出了“中体西用”的迷局,越过学习“器物”的层面,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又一个重要步骤;同时,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虑到本课的内容比较多,有变法的背景,兴起,高潮(百日维新),结果,评价等,本课教学准备用两个课时。
第1课时主要解决变法的背景、兴起;第2课时,继续完成变法的高潮、结果以及评价。
为了教学内容、过程的连贯性、延续性,应安排连堂课。
本课的重点有两个地方,一是康、梁的维新思想。
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
它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它的产生发展也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
另外,变法的内容也是重点。
学生通过对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变法的本质,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维新思想与变法内容的差异。
从而体会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以及社会改革的不易。
从难点来看,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
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
授课时需要教师精心设问启发诱导,在适当补充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得出正确的认识。
戊戌变法的评价也是难点。
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弱点。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探究,同时给学生以一定的提示。
根据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从知识与能力来看:
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兴起、内容、结果。
理解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以及变法的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2、从过程与方法来看:
通过查找和阅读资料以及分组讨论有关问题,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发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潜能。
3、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
了解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部分是方法的问题。
首先是教法。
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
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戊戌变法的兴起、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变法的评
价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其思维也逐渐趋于理性化,为本节课开展探究提供了条件;此外学生对自主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让他们亲自动手寻找发现更,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表现欲,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
同时结合教学目标的实现、的需要,也考虑到本人优于课堂组织和多媒体教学的长处,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再就是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而我们经常提到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同样也是要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让学生自己掌握一把金钥匙去开启知识和智慧宝库的大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本课的设计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能够有效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和历史学习的方法。
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体,以情境问题为任务驱动
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完成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主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按照“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设计。
从具体的教学流程来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探究——提出问题,初步探究——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总结反思,拓展探究四个环节。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以一则诗歌为主线,围绕诗歌提问,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质。
在进入正式的教学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师要做好知识储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也需要观看相关影片、阅读相关资料做好情境准备,通过预习教材,做好知识准备,并且按要求分组。
在第一个环节里,以多媒体呈现诗歌,并请学生朗诵诗歌,从而将学生带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这样一个历史时刻。
制造一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历史氛围为学生的探究创设情境,并提供探究的材料。
并且提出这样的问题:“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假如有一台时光倒流机,让你回到“那个多事之秋”,你将有何感受?
由已掌握的知识导入探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能充分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探究的动机,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由“多事”来总结变法的背景,由“感受”来引入变法的兴起。
在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初步探究)里,教师再就诗歌提出问题
1、落日的紫禁城为什么热闹起来?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热闹起来意味着变法运动从维新思想的传播已经开始兴起。
2、“几个读书人”“呼号”些什么?在他们之前,有没有人提出类似的呼号?他们的主张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明确思维的方向,使学生理解维新思想的内容。
康梁的维新思想是重点,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早期维新派的主张、评价的表格,利用多媒体适当介绍康有为、梁启超的生平,找出康、梁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以及早期维新派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对维新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在提到康梁维新思想的时候,肯定会从教材中找到,“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话,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正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那么,请学生看问题
3、康有为为什么要在宣传变法思想的时候,贴上孔子的标签呢?
这个问题是教材的难点,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介绍《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的内容。
引导学生一方面理解“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可以减少变法宣传所遇到的阻力,与康有为的出身经历也分不开;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注意提醒这个特点也反映了康有为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和思想上与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后来是政治上倒退的一个原因。
此外,可以通过问题
4、“几个读书人”除了呼号,还做了些什么?
提示学生掌握变法兴起的其它内容。
如“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与顽固派进行论战等。
对“公车上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显示画面,并提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举人都挣着上书光绪帝。
假如你也是当时的应试举人,你会在上面署名吗? 为
什么? 使学生思维进一步延伸,理解变法由思想宣传变成了爱国救亡运动。
同时,教师展示《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分布示意图》进行简单介绍。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则要求学生掌握内容、实质和影响,注意它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
第三个环节(发现问题,深入探究),关键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当变法已经兴起,各种准备都做好之后,就意味着变法高潮的到来。
并通过这样的提问,
1、“一个苍老的声音”指的是哪些人的声音?为什么终于要“改”?
理解高潮到来的原因。
包括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等内容。
改的标志就是光绪帝《定国是诏》。
另外变法的内容也是重点,所以,学生自主学习了变法的内容后,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2、“改”了些什么?这些变化到底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从而引导学生逐条分析变法内容的作用。
通过问题
3、“改”的内容与维新派“呼号”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维新思想与变法内容的差异,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注意提醒学生光绪帝与“维新派的关系。
从而形成对变法内容
的正确评价。
4、“杀”字指的是什么?
反映变法的结果——戊戌政变。
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只需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经过即可。
第四个环节是总结反思,拓展探究的部分。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思考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在这里沉思”,沉思什么?为什么“眼角”会“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的是什么?“感动”的又是什么?从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角度思考。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各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后,教师点评:“沉思”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近代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滑落一行浊泪”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痛心,为辛亥革命的进一步探索埋下伏笔;而通过“感动”和“悲哀”来引导学生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正确评价。
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得到锻炼。
此外,教师还还可以提供一组关于谭嗣同的材料,指导学生对谭嗣同的言行进行辩论、评价,从而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最后是教学预测。
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与探究活动,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尝试指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组织课堂讨论。
期望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辨析能力,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同时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