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第一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导入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导入新课应遵循新课改背景下思品课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变。
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创设情景法,课前社会调查法,发布新闻法,讲述故事法等等。
但不管采取哪种方法,都应以每位学生参与的程度为检验标准,创造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大胆表现自己。
导入新课也要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变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将教与学贯穿于师生共同合作的始终。
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坚持一个“导”字,把握一个“活”字。
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导入新课要有新意,要体现出“新、巧、齐、乐”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是上下课内容连接的纽带,更是一节新课的开始。
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是从老师的第一句话、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开始的,所以要求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好开头课。
导入新课要有新意,能引发学生好奇心,体现寓教于乐,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入新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反,如果一堂课开始就索然无味,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热情的,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更谈不上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导入新课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性要强。
导入新课要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出发,解决好三类学生对不同成绩的要求,即好学生、差学生和中间学生。
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
相待,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人尊严,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导入新课的设计要注重针对性,不断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捕捉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心理变化,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进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树立和培养他们学好思品课的信心。
第四,导入新课的设置要善于把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促其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效果较差。
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设计中应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
第二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二、怎样摆正“情境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有效性”的位置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情境设置”花了很多工夫,的确使课堂活跃了许多、精彩了许多。
但是某些课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花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却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丢失了课堂教学高效率性。
三、怎样看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很注重学习方式的培养,注意在学生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
四、怎样继承和发展中国数学教学的优秀传统
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已是一种世界趋势,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们都在研究教育。
但是课程改革是教育的不断创新,不是忽左忽右的运动。
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态冷静地看待课改,课程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教学传统。
比如“学生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
预习之前可以给出问题提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或者提出问题:预习之后,你们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其实,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
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第三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
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以求抛砖引玉.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新课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这一点,目标的制定应有梯度,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但要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力所能及。
要做到使能力相对差一些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开放空间。
毫无疑问,制定了准确、明确、有层次的目标,保证了教学的方向,使教学有了现实的可操作性和评价性,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完整性。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同时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
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的学习过程,并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是桥梁。
它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其作用难以估量。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丢弃权威、放下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去,要对学生倾注爱心。
学生如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只能是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
这样以慈爱宽容之心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了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一种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
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知识的先导。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具有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传统教学技术无法具有的优点,特别适用有关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知识的教学。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而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
第四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才是好的教法。
如何实现数学课的有效教学,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的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备课中,应考虑的一些地方。
一、精心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的学习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例如:某一教案设计意图是通过“变化的鱼”,将图形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巧妙地结合,让学生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请看其中的情境引入:师:大家钓过鱼吗?生:钓过.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研究钓鱼中包含的数学问题(情境贴近生活)……
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兴高采烈地拿出一个物件师: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可爱的精灵吗?请大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师:对,那么今天就由这五位奥运使者带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你们喜欢吗?
(学生的兴趣陡增……)
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这一内容时,我们经常设置这样的情境:师:将你的年龄乘以2后加上11,再把结果乘以5减去55,将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会在1秒钟内说出你的年龄“,学生都会感到万分惊异,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他们的一个个问题都被解决时,他们又感到十分的震惊,认为老师是多么的了不起,而当老师将代数式(2n+11)×5-55化简得到10n时,学生则会发出阵阵的感叹,原来奥秘就在于此,同时也认识到把代数式化简后求值是多么得重要!
中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容易关注,在教学中,尽可能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二、精心设计问题,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引导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 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释疑明理的目的。
如:在“平方差公式”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⑴计算下列各题:
①(x+5)(x-5)= ;②(n+3m)(n-3m)= ;③(5a+b)(5a-b)=。
⑵想一想: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⑶你怎样验证这个规律的呢?
总结归纳得出平方差公式:(a+b)(a-b)=a2 –b2;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人而异,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真正参与课堂学习,有所收获。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
数的解析式与它的图象之间关系,并介绍待定系数法。
教学时可把原题拓展,设计成有层次的题组。
个人问题:⑴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5)和(2,5)两点,①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②求该一次函数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③作出该函数图象。
同伴问题:⑵如图根据函数图象,求出函数关系式。
小组问题:⑶如上题中一次函数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BO 的面积。
班级问题:⑷线段AB(包括端点A、B)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几个?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堂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的问题,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激发进取精神,可以起到以点带面,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同伴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三、精选练习和作业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习题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都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学生完成习题不只是为了检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实践活动。
不仅如此,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数学概念、公理、定理及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完成习题所承载的功能。
以提高学生升学应试能力为唯一价值取向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应该摒弃,但摒弃“题海战术”并不等于不要习题,不要应试,而是要寻求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发展应试能力的最佳结合点。
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突出“新素材、新情境、新设计”,要和生产、生活、科技、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兼顾开放性、探究性的前沿性。
练习作业尽量做到精选精练,选择时一切以符合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选取。
选取作业要有针对性,要使大多数学生能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使习题发挥上效能,设计时应突出“五性”:一是目的性,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二是及时性,能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循环反馈,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三是层次性,练习内容既要有梯度和跨度,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使优生“吃得饱”,中下生“吃得消”;四是多样化,做到训练题型多样化,训练形式多样化,以此激发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五是实效性,做到及时反馈,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真正起到练习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3 和创新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感悟数学学习的思考方式。
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使学生从“学”数学逐步走向“做”数学。
让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问题”而生成,更精彩,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郭要红.数学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9.[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乃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4]林则亮.谈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中小学数学,2005.10.
第五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朱叶琳
常州外国语学校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
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
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
然而,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专注性。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
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观念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
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组织教学要有严谨性
所谓组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目光、注意力、情绪、思维集中到课堂上来。
组织教学而应贯彻教学的始终。
其严谨性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所授课程要有严谨的态度。
即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保证授课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正确性。
第二,对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做到周密思考、张弛有致、紧凑有序。
第三,教师对教育对象要严格管理。
从上课起立的站姿,课堂上的坐姿和眼神、回答问题、操作练习等,都要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把问题推给班主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因此,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
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
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政治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首先,要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伦理关系。
其次,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要学会赞赏他们的付出所表现出来的微小的变化及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此外,除了以上几点,笔者还认为,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学过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以上几点,既是“传道、授业、解惑”有效性教学必不可少的内涵,又是一名教师综合实力的反映。
具备这样几点,非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