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试题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1.放学以后,小李和小王从学校分手,
学校
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李和小王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李用15
小李家
分钟到家,小王20分钟到家,小李
小王家
家和小王家的距离为()
第5题图
A、600米
B、 800米
C、 1000米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略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重庆一中所有校友每天上网的时间
B.调查牛奶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
C.调查深圳大运会金牌获得者的兴奋剂使用情况
D.调查重庆市民对电影《哈利波特》的知晓率
【答案】 C
【解析】略
3.我市某周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表,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最高气温(℃) 23 24 25 26
天数 1 2 1 3
A.26、25B.24.5、26C.26、24.5D.25、2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将表格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3,24,24,25,26,26,26,中位数为:25;众数为:26.
【考点】众数;中位数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全等形的面积相等;
②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④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其中一个三角形一定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旋转得到的.
A.①与②B.③与④C.①与③D.②与④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周长,面积分别相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①③均正确;②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也可能是相似三角形;④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其中一个三角形一定不一定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旋转得到的,故错误.
故选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5.(6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D平分∠ABC,试判断△ABD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ABD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BD=∠ADB,BD平分∠ABC,则可推导出∠CBD=∠ADB,三角形ABD为等腰三角形,AB、AD为它的两条腰.
试题解析:解:△ABD为等腰三角形
理由:∵BD平分∠ABC,
∴∠ABD=∠CBD
又∵AD∥BC,
∴∠CBD=∠ADB
∴∠ABD=∠ADB
∴AB=AD
即:△ABD为等腰三角形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6.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等于下列各组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B.4,5,6C.5,6,10D.6,8,10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62+82=102,可得6,8,10能够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D.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7.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
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BCA=∠F B.∠B=∠E C.BC∥EF D.∠A=∠EDF
【答案】B
【解析】因为在△ABC和△DEF中,AB=DE,BC=EF,所以添加条件A.∠BCA=∠F,因为角
不是两边的夹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EF,所以A错误;添加条件B.∠B=∠E,利用
SAS可判定△ABC≌△DEF,所以B正确;添加条件C.BC∥EF,能得到∠BCA=∠F,因为角
不是两边的夹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EF,所以C错误;添加条件D.∠A=∠EDF因为
角不是两边的夹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EF,所以D错误;故选: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8.时钟在正常运行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会随着时间的变换而变化,设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y度,运行时间为t分,当时间从3:00开始到3:30止,图中能大致表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
象是()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设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y度,运行时间为t分,当时间从3:00开始到3:30止,
∴当3:00时,y=90°,当3:30时,时针在3和4中间位置,故时针与分针夹角为:y=75°,
又∵分针从3:00开始到3:30过程中,时针与分针夹角先减小,一直到重合,再增大到75°,
故只有D符合要求,
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象.
9.如图,OC平分∠AOB,点D,E分别在OA,OB上,点P在OC上且有PD=PE.求证:
∠PDO =∠PEB.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过点P分别作PF⊥OA,PH⊥OB,根据HL证明△PDF≌△PEH,从而得出
∠PDO=∠PEB.
试题解析:证明:过点P作PF⊥OA,PH⊥OB,∵OC平分∠AOB,∴PF=PH,
在Rt△PDF和Rt△PEH中,,∴△PDF≌△PEH(HL),
∴∠PDO=∠PEB.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0.在一次“手拉手”捐款活动中,某同学对甲.乙两班捐款的情况进行统计,得到如下三条信息:信息一.甲班共捐款120元,乙班共捐款88元;
信息二.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是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的倍;
信息三.甲班比乙班多5人。
请你根据以上三条信息,求出甲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答案】甲班平均每人捐款2元
【解析】设甲班平均每人捐款为x元,则甲班的人数是,乙班的人数是,根据信息三.甲班比乙班多5人列分式方程解答即可.
试题解析:设甲班平均每人捐款为x元,依题意得:
整理得:4x=8,解之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2元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11.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的长为6,宽为4,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表示其各个顶点的坐标.
【答案】(答案不唯一)如:A(0,4),B(0,0),C(6,0),D(6,4)
【解析】以长方形ABCD两相邻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长为6,宽为4,可得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试题解析:如图,以长方形ABCD两相邻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4),B(0,0),
C(6,0),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