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法宝--错题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高考♦
_
我的法宝一错题集 f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赵睿
指导老师汤连峰
一年前我懵懵懂懂闯进高三的大门,两手空空,惴惴不安.
一年后我坦坦荡荡迈出高三的门槛,硕果累累,念念不忘.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在一年时间内刷新了我对数学的态度,扭转了我对数学的误读,解锁
…改变了我的命运,那一本本伴随着我一天天一页页生长起来 了我对数学的认识,甚至说…
的错题本,必须拥有姓名.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箱倒柜找出高三整年的所有错题本(根本舍不得扔),再重温再看 着自己努力写下的一笔一画,突然万分感慨.不过才两个月不到,怎么就开始想念?
t一、因为想好,所以火急火燎(两本基础错题)
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
数学,是光与未来,是生命与信仰.
在这两本错题集的扉页上,被我文艺腔十足地写下了这两句话,满满的小女生情调.
第一句话倒是常常发生,数学考砸一次,我基本就能“热泪盈眶”一次,然后继续在刷题的路上跌倒再爬起来;写第二句话的时候估计是某次周练数学突然回春,我满腔的春风得意 无处诉说,大笔一挥就是“数学即生命”的豪言壮语.
那时候多希望自己数学能稳定下来啊,所以常常暗地里和自己较劲.高三刚开始做错题 本的时候,汤汤(我们数学老师的昵称)并没有让我们分类,可我一根筋地觉得分类整理能让 我头脑清晰,于是就一个人抱着一大堆活页纸在各种“向量/三角/直线与圆”僵硬且肤浅的 分类里凌乱又兀自骄傲着.
现在呢,我把那种状态概括为“因为想好,所以火急火燎”.没有摸透题目本质,只是凭表 层现象胡乱分类一通,然后捧着一本“系统优化”过的漂亮错题本在那里洋洋得意一结果 是什么?一般都是在周日下午的错题检测里对着投影在白板上的变题欲哭无泪.
我的两本基础错题(日常积累,按时间顺序整理的错题)也是在度过了那段“冒进主义”时期后慢慢走上正轨的.每一天的练习册上,汤汤总会给几道典型题集体打上五角星,备注 上几点注意点,附送上几道同类题,成为全班必整的错题.
“自错题十典型题”就这样成了我错题集的基本构架.标日期,写题号,看着错题集一天 天变厚,看着序号从“1”长到“100”,我在踏实中摒弃一份浮躁,收获一份心安.我不再纠结于 是否有一本“分专题”的错题本.因为我明白,在功力未到,级别未够的初期,所有勉强形成的 “物理分类”徒劳且没有意义,而题量达到之后,题型内隐藏的套路自然而然会成为你的故
39
高考引航
交,见面便会心一笑.
何必浪费时间做无用的表面文章?
t二、寻寻觅觅,为完整且完美的解题(解析几何与应用错题集合)
在所有错题本里,有一本颜色最厚重,我选择了彻头彻尾的黑色,一本从前往后整理应用题,从后往前整理解析几何的专攻本一一我深深明白这两道题对我而言的意义.若攻克下 了,便皆大欢喜,若不能,便一败涂地.
刚开始整理应用题的时候,觉得烦躁,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常常抱怨老天不公平,不给 我多一点儿数学天分,让我轻而易举就能从大段大段的文字介绍里读出命题人设下的玄机.难就难在应用题的题型数不胜数,包装千变万化,一会儿是停车场一会儿是小区公园,一会 儿是三角背景一会儿是图形翻折,有时候好不容易读懂了题意,一下手又被卡在繁杂的计算里.
那为什么要整理?(毕竟才整理过的应用题可能是下场考试的弃儿,才拼命算对的数据 根本不会再出现在往后任何一份练习里)一一为了掌握处理庞大数据的能力,为了提醒自己 不要看漏重要却藏在边角的信息,为了不再犯定义域不求的老毛病,为了建模时的从容,为 了规范而清晰的解题.甚至,不为了什么,只是下一次再遇到题目占了半张纸的应用题时,不 发休,井然有序,见招拆招,内心平静.
况且应用题并不是不存在相似点,在整个高三里,令人头疼的翻折问题总不停出现,我 最惨出现过14分全被扣的状况(空间想象能力真的是欠缺啊).最终还是听了汤汤的悉心讲 解后把“翻折问题变与不变”的小窍门总结在错题本上,这才消灭掉了对此类题型超大面积的心理阴影.
熟练都是在磨炼中形成的.谁也不懂何时才能等到一份回报,而至少,错题本的记录是努力争取过的痕迹.
至于解析几何的整理又是另一种心情.记得汤汤曾经神采奕奕地同我们讲:其实啊,做 解析几何会上瘾的!”那个时候讲台下一片哀号:这玩意儿还能上瘾??”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大概到了五月中后期,大家解题已经没有了硬伤,汤汤每个中午会送上一份“营养套餐”一一 十四道填空加一道解几.从那时我不知不觉开始期待(感觉全班都很期待)每天中午的一道 解几,期待一场与自己的挑战,期待拿正确率与时间赛跑,期待心里只装着数字和符号的纯粹.我敢说是错题本上一题又一题的积累,是那个由红蓝黑构成的世界(蓝色抄题,黑色解 题,红色标注)给了我们期待的底气.
所以对我来说,爱上数学是从爱上应用和解几开始,这两题让我享受埋头付出的时光,让我看到了自己够一够就能拥有的未来.
笛卡儿曾在《谈谈方法》里说: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只是为了寻找那个确定无疑的东西我斗胆改用于此:错题本?不是为了整理而整理,只是为了寻找完美无疑的解题.”
t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导数与数列的错题集合)
我常常羡慕.羡慕数学大神们与压轴题仿佛有神交,羡慕他们做到最后一小问仍然是一副40
兵来将挡的从容模样.而我的一般定律是卡在第二小问不上不下,抢个一两分都那么心酸苦楚.
专门找一本本子整理压轴题已经是高三后期,纯粹是出于心里憋着一股不甘的劲儿和不想再次经历讲完就忘光的空虚感.刚开始整理时,痛苦得很,野心也大,想全都一口吞.困境一般是自己在家对着卷子上第三问记的龙飞凤舞的零星关键词敲脑壳:‘我这到 底写得是啥?为什么像啥都没听过?啊啊啊!”基本所有有关抓狂的词都可以运用在那时的我身上.
慢慢地,经历过几次考试死掰着第三小问不放导致分数惨不忍睹的惨案,我开始明白人 的精力有限,一张卷子不可能题题一碗水端平,超出能力范围的就应该果断放弃.于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二问方法的最优化和完整化上(例如求导之后什么时候要通分,数列什么时候要 检验首项……),力求能拿到的分一分也不丢.错题本的要求也不再是题题都能完整解出,而 是把重点题型磨炼到本能反应(印象最深刻的有结构式的处理还有数列的错位).
高三所有名句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是我的喜爱t〇P,因为它满足了我对自己 不足的全部诉求——单纯羡慕太容易导致心态的失衡,羡慕过后的弥补才真正让人稳中有进.
t四、“试卷上的错题,你真正搞懂了嘛?”(回炉重造的试卷题摘编)高三一整年绝对是浸泡在试卷和讲义中的.一沓沓的试卷在让人心生“妈耶我真是了不 起”感慨的同时也会制造一股莫名其妙的恐慌感“我到底错了多少题”!
就数学来说,每周的周练卷和去年各地同学的38套大试卷已经囊括了大部分的题型.每次评讲过后我们班的惯例是用大白纸形成一张订正卷(用来完整解析错题).看着大白纸 上满满的记录和五颜六色的注意点提示,难免会心生已经全部掌握它们的美好错觉……直 到后期,全班开始集体摘写试卷错题重做的时候(一般老师会勾11〜14的重点题和17、18 题),我的这种美好错觉就逐渐灰飞烟灭了.每晚回家,我自信满满地拿出白天抄好的题目,望着如此熟悉的题目如此眼熟的图形,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从头开始形成一条完整的解题逻辑链,只是部分解题片段还有印象,仅此而已.一切都得从头再来,把订正卷上所有重 点再内化成自己的,又是一段漫长艰难的历程.
然而最可怕的是,所谓的内化也可能只是短时记忆营造的另一种美好错觉.于是每周日 下午的试卷错题检测成了最后一道检验门槛.时间有限,气氛紧张,竞争对手就在身边,已经 是第三遍甚至是第四遍再做这道题,心里止不住涌上一种不耐烦……如果能在这种“类考试 氛围”里做对并且完美解题,才能算真正过关.
错题是最狡猾的,曾经的错误想法往往根深蒂固,迟到的正确解法却常常从记忆里溜走 不见.所以对待错题的方法不可能是记忆,只能是理解和反复的练习.
我的试卷错题摘编最终也是形成了一本线圈本.而它的意义早超过了把一沓沓的卷子简化成一本薄薄的小本.它赠予我足够的自信,让我明白,我所谓的“掌握”不再是曾经的美好错觉,而是实实在在的拥有.
t五、总有些错误,是你的专属(杂七杂八错误总览表)
就像命中注定一样,有些错误好像就是跟定你了一样.
41
高考引航
区间还在用并号吧?
向量相乘又忘了加点?
应用题的回答是不是不记得加单位?
细节致命啊!“答案正确=只有结果分”一一每次大考总要发生几起这样的血案.阅卷老师读不懂同学解题的艰辛,只认得准评分细则.
所以我有一^本专门记录自己小错误的错误总览,里面一^条一^条标着序号,每条都语气夸 张,恨铁不成钢地写着:辅助线再忘了画在试卷上试试看!两道英语选择题的分呢能随便丢么!
但贵在坚持,有时的确会嫌麻烦而不愿意花半分钟的时间从书箱里掏本子,全凭自律才 能建起一^个专属定制的“错误palace”.每次上战场(考场)之前,翻翻小本子,一^条条过下去,既减压又便于避开低级错误.
既然这几个错误跟定你了,那就要贵宾级待遇对待它们.
高考之前,我们搬了教室,在嘉阴楼的楼顶.那里风景贼好,明亮的窗框住窗外一片一片 的绿意,偶尔还会有零星的鸟鸣.月6日整个下午,除去试座时间,全班集体复习数学.每个 人面前一本专属自己的错题本,每个人经历自己的一分心慌,每一个人在心慌中最终学会独 自坚强,独自闯.
这次,刷最后一遍错题,把心慌刷成心安,把畏惧刷成渴望.
^|_结语
写了五大部分,五种错题本,看起来厉害得很,但实际上所有的错题本都是顺其自然生成的,我也是一点一滴积累下了这些所谓的“经验跟着班级的大节奏,适当修饰点自己的 小旋律,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太多事.只要有心,用来涅槃绰绰有余.其间呢,必然有痛苦,有迷 茫,有眼泪,但回头看的时候收获的全是充实与幸福.就像我现在坐在图书馆里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我的回忆,心里却对高三(16)班的教室想念得要命.
想念什么?
想念心里只装着一个目标并且愿意为之全力以赴.
想念奔跑向食堂时迎面的风.
想念读书声震破天际.
想念阿黄的姜色外衣.
想念所有的曾经.
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想念.
老师点评:错题本不是筒单的错题回收站,而是重塑思路的宝藏.赵睿同学用自己的亲 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错题本的积累过程,使错题本发挥最大的作用!她做到了理清根源、杜绝再犯;定期读“薄”,温故知新;做好分类,及时巩固.我们相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只要实实在在地用好错题本,并且坚持下去,也一定会和赵睿同学一样 收获成功!(注:赵睿同学已被南京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录取)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