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必修三真题分类汇编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必修三真题分类汇编
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宋明理学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2018·全国Ⅰ卷·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
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都是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相关,所以排除A,B选项不符合史实;D说法错误,科技技术成果应该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所以答案是C。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2018•全国Ⅱ卷•27)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官腔”,“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高雅”,可知昆曲在官员士大夫之中非常流行,因此答案是D;A,与材料无关;B,京剧形成于清朝;C,材料未能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戏曲-昆剧
例:(2018·全国Ⅲ卷·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由国家制定”“多部官修本草”“由朝廷颁行”,说明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支持,因此答案是B;A,宋朝并未统一全国;C,与材料史实无关;D,宋明理学形成于宋明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例:(2018·全国Ⅲ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胸无墨、眼无丁者”“士大夫间也流行”,说明不同类型的人群喜欢出著作和进行谈论,此种风气比较浓厚,因此答案是D;A,说法过于绝对,“胸无墨、眼无丁者”(胸无半点墨,目不识丁的人都出书);B,材料并未提及士大夫的地位;C,经世致用说的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考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
例:(2018·全国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看法:班固对于历史人物级别的高低明显受儒家思想(仁、德治)的影响。

(注意仅供参考)
说明: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等级比较高,其中尧、舜、周文王等人实行仁政,体现儒家的思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而秦始皇、夏桀、商纣虽然是皇帝,但都实行暴政,苛刻老百姓,明显违背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仁、民本思想。

因此他们的等级很低。

这种划分的标准很明显,跟汉代的政策有关。

汉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

解析:首先我们捉住时间东汉,史学家班固,再来观察表格具体的内容,根据表格可知,把历史上的不同人物分成了不同等级,既然分成不同的等级,那么我们
就要思考是分成不同等级的依据是什么(或者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而言会从个人的贡献大小、品格高低、能力大小、阶级属性、历史发展趋势、社会性质等等角度来进行思考。

根据这个等级标准,我们既可以此说明划分等级的原因,也可以对这个标准提出异议。

考点: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1、(2015•全国Ⅱ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C
解析:材料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实际上是表明他们的政治要求希望君主实行仁政,所以答案是C;A、汉代儒学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B、材料无法体现;D、属于片面理解,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并不意味要恢复以前的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2、(2016•全国Ⅰ卷•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汉代崇尚儒学,故尊崇五经,五经是由孔子整理的儒家经典,是孔子思想的基础,并不是为了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论语》的出现时间晚于五经,排除A,答案是C;B、不符合史实,汉代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儒学;D、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
3、(2015·全国Ⅱ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5分)
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5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6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6分)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分)
解析:第(1)问,法制观念可以根据材料的关键词或句,进行概括即可。

根据材料“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我们可知孟子重视法律对治理国家的作
用,“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事情忘掉。

”但法律跟人伦反生冲突,要服从人伦。

根据材料二“都认为判决不公……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有罪,虽然都认为判决不公,逃走是一种正义,但还是无论如何都应该遵循法律,法律之上,否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的统治。

第(2)问,关于产生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根据孔子和苏格拉底(春秋战国、古希腊的雅典)所处的时代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一般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论述;而共同的历史价值,我们主要从两人的思想对中国和西方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来考虑。

考点:中国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4、(2015·全国Ⅰ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

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

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

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5分)(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8分)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7分)
解析:第(1)问,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主要是结合课本的汉代的董仲舒和孔子、孟子的思想主要来回答。

(汉代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等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主张,孔:仁与礼、为政以德、教育,孟:仁政、民贵君轻、教化)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它的形成的背景主张、特点、影响来论述。

首先,“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可知继承并重视孔孟儒学;结合课本,宋理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提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使儒学变的更加具有哲学思辨性,更加强调人的个人修养的完善。

第(2)问,根据材料的信息以及所学知识,从两人的时代特征、目的、儒学的态度、实质进行概括。

根据“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中已经断绝。

”、“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可归纳:都认为汉以后是伪造的;都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都认为真正的儒学是孔孟之学;再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韩愈是为了复兴儒学;康有为是为了推行变法。

第三问,结合政治学科-文化生活,就可以找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一般从批判、继承、发展、创新的角度来回答。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唐朝韩愈·理学;维新思想·康有为5、(2016·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答案:论点一: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论点二:两宋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对外的传播
论述: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中外交流频繁,而此时中国的科技文化取得重大的进展,更传播海外。

两宋时期,儒学有重大发展,出现程朱理学,它还流传到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都在这时候传入欧洲,对欧洲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火药的传入有助于打败封建骑士阶层,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选择自己的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角度,再结合所学知识,确保有足够的史实进行论证,然后再确定自己的观点。

接着我们再根据材料可以确定方向:西学东渐-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唐玄奘向外国学佛法);东学西渐-西方向中国学习(鉴真东渡);中西方的交流与学习;从中选择一个方向,结合所学知识确定观点,进行说明。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程朱理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第8课笔墨丹青
第9课诗歌与小说
第10课梨园春秋
1、(2017·全国Ⅲ卷·2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字形变得更加的简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交流交往增多,字形变简单,是为了书写的方便,所以答案是A;B、这时期书写材料不没有太大的不同,而且也不是主因;C、与材料关系不大;D、是在秦始皇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2016•全国Ⅱ卷•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曹魏时期经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按顺序刻写,反映出汉字演变的过程,所以答案是B;A、错误,秦始皇统一文字;C、秦朝流行小篆、汉朝流行隶书;
D、商甲骨文的出现,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3、(2016•全国Ⅲ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A、B说法太过绝对,排除;皇帝的好恶与朝代更替会影响艺术,但不是主要的因素,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既跟他本人的成就有关(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也跟时代环境(唐太宗的欣赏)有关。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书法艺术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
第14课理性之光(启蒙运动)
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瓦特、爱迪生)
例:(2018•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表明好人即使是贫穷也不愿意把道德与富人的财富交换,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可知答案是D;A,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C材料未有体现。

考点:人文精神的起源
例:(2018·全国Ⅲ卷·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
《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严复煞费苦心把自然界进化规律与人类社会对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严复希望借助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激发国人的救国热情,因此答案是D,A,说法错误,材料也并未涉及;B,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的政体;C,“中体西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

考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派严复
例:(2018·全国Ⅲ卷·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20年和内容,一些人认可应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即革命的方式),深入工人群众而不是进行社会改良,结合所学,可知应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得到广泛的传播,1919年李大钊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之争,因此答案是C;A,民主与科学,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这些人不主张社会改良);B,实业救国思想,是在19世纪末;D,批判传统礼教与材料无关。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例:(2018·全国Ⅲ卷·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地点,18世纪前半期法国,参加沙龙聚会,思想极为活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因此答案是A;B,材料并未社会宫廷文化普及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C,材料并未涉及专制主义的衰落,而且法国当时仍然处于在封建王朝统治下,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至少得等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材料并未涉及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平等问题。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启蒙运动
1、(2017•全国Ⅰ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强调诸神的人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出人文精神,答案是B;A、C与材料无关;D、雅典还没开始建立民主政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2017•全国Ⅱ卷•33) 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强调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所以答案是A ;B 、虽然材料“高贵的心灵相一致”体现人文精神,但广泛传播不符合史实,文艺复兴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才出现;C 、无法体现材料;D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
3、(2016•全国Ⅲ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普罗米修斯为了维护人类遭到神的惩罚,雅典人喜爱他说的“憎恨所有的神”,因为神并没有关心或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强调人的价值,答案是D ;或者直接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起源地,出现智者学派,即可判断出答案。

A 、B 和C 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4、(2017·全国Ⅰ卷·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