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饰的起源和发展及咏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钗饰的起源和发展及咏诗
钗饰的起源和发
文:网络编
“钗是一种顶端有装饰雕纹、底部有两股插针的插发饰物,它最
头部,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
钗在古代曾被叫做“笄”和“簪”,是女子束发盘髻的工具,而其最大的作用
时代的发展,钗饰的形制、质地也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金钗、银钗、玉钗还是荆
分的关系,诗人陆游的一阕《钗头凤》千古流传。
而在唐诗宋词中,还有大量对钗
钗饰的历史起源入手,讲述这种装饰品在古人审美品位中的重要地位。
钗饰之演变
起源结发需用簪钗固定
簪的本名叫做“笄”,是中国古代束发盘髻的工具。
在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
礼制,女子年十五,如已许婚,则结发上笄,古称“及笄”,须行“笄礼”,以示
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曾经发现过陶笄。
笄是簪的一种,先秦文献中
这些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锥形、丁字形和圆柱形的骨笄和骨簪。
商代,簪的首部
在骨簪上镶有绿松石,显得更加精致美观,另外也逐渐出现了玉制的发簪。
春秋时
改称“簪,而钗是发簪的一种变体。
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首饰》中说:“钗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生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侧,以营怜”,因此“钗光鬓影”、“玉钗横斜”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意象。
流行唐代妇女多戴花钗
钗依其功能可分为素钗与花钗。
东汉妇女流行花钗制,常于发间斜插六钗,或
四方高一尺”,在真发中掺入假发,梳成浓密高耸的发髻,是当时贵妇的流行发式
以较长的发簪固定。
假髻的流行使得汉代妇女发簪使用数量增多,形制增大,出土
24厘米。
两汉经魏晋一直到隋唐,盛行双股素钗的形制,这与高髻的持续风行密不
唐代妇女的发饰极为丰富,常见的有簪、钗、梳、篦、步摇、翠翘、珠翠、金
极多,而花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发饰推向极致,从传世的绘画中可略见当时花钗礼
华服,梳高髻,配以满头的金银花钗、梳篦宝钿,让人不由得感叹盛世衣妆的繁复造型宋代发钗出现雕花
曹丽芳介绍,宋代发展出一种造型新异的发钗,“是在金钗或银钗的钗脚上部
的花,或者是梅花,或者是菊花,而两只钗脚则几乎贴在一处。
”元代又流行在
常是并蒂花或并结的果儿。
明朝以后,高髻之风日渐式微,当时典型的高髻名为“牡丹头”,其高度已明
用晦《冠约》记载,“妇人之髻,时样屡易,有金髻、银髻、珠髻、玉髻、发髻、
有一岁而三易新样者”。
可见当时妇女发式种类繁多,复杂多变,随之而来的是心”,用于侧面的称为“掩鬓”,用于顶部的称为“顶簪”,用于发髻后部的称为
钗饰之质地
美人最爱昂贵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