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教材景观照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版八年级教材景观照片分析
作者:刘晓华赵伟
来源:《地理教育》2013年第12期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教材图像系统丰富,除传统普通地图外,还有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统计图、素描图等多种类型,整个图像系统信息容量大、知识精度高。
与旧版教材相比,人教新版最大亮点之一是在教材中精选使用大量精美景观照片,与教材图文系统结合成有机整体,丰富教材内容,增添教材趣味。
一、景观照片所占比例提高
笔者对八年级人教旧版(2001版)和人教新版(2013版)两个版本上下两册教材图像系统分别进行粗略统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发现,人教版教材图像系统中,景观照片数量是各类图像中比例最大的,其中人教旧版教材上册景观图片约占总图幅的35.5%,下册约占总图幅的43.9%,而人教新版教材其比例更是上升到51.2%和64.3%。
显然,地理景观照片的比例在新版教材中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也体现编者力求通过直观教学降低教材难度、引导学生乐学地理的良苦用心。
二、景观照片呈现形式多样
人教新版教材地理景观照片的呈现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独立式即教材中最常见的呈现方式,如八上教材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的图1.16“中华民族大家庭”、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图2.4“山区牧业——四川广安山区的山羊养殖”及图2.5“山区旅游业——福建武夷山景区”、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图3.17“天津引滦入津纪念碑”和图3.18“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的图4.25“…中国的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等。
再如八下教材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图6.1“华北平原的夏收景象”和图
6.2“长城的雪景”、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图6.9“哈尔滨的冰灯”和图6.10“林海雪原”等。
图组式即教材中常见的另一种形式,如八上教材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的图1.18“中国几个民族的节庆活动”、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第二节气候的图
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和图2.3“两种不同特色的民居”、第四节自然灾害的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图
3.6“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的图
4.6“主要农业部门”等。
再如八下教材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图6.46“北京旅游名胜”等。
附图式即依托一幅主图呈现景观照片并验证拓展主图内容。
如八上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图2.22“中国的干湿地区划分”、第三节河流的图2.34“长江流域水系”和图2.41“黄河流域水系”及图2.45“黄河的忧患”等。
再如八下教材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图6.43“北京文化机构和设施的分布”、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图8.4“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等。
三、景观照片教学运用分析
(1)导入新课学习。
人教新版教材(特别是八下新教材)一改原来教材直奔主题写法,学习每个区域之前增加一页篇幅的导引内容,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对所学区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地理学习兴趣,成为新教材一大亮点。
其中地理景观照片成为导引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两幅分别侧重反映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景观照片(包括照片注释),给学生视觉震撼,再配以一段文学性较浓且对所学区域内容高度概括的文字,激起学生对所学区域的关注。
例如,八下教材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材选择侧重反映北方自然景观特征的冬季万里长城雪景(图6.1)和侧重反映北方人文地理特征的华北平原小麦丰收景观(图6.2)两幅照片,结合教材正文引用“沁园春·雪”中的一段诗文概括北方地区独特的冬季景观而导入新课。
再如,八上教材图2.12春节期间南北两个城市的节日景观照片,通过春节时广州花市和哈尔滨冰灯景观对比,导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学习。
八下教材相当部分图像均有相同功用。
(2)理解地理概念。
许多地理概念比较抽象,仅凭干巴巴的文字叙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教新版八年级教材充分发挥地理照片优势,把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利于学生理解与把握。
如新版八上教材第二章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把相对抽象的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及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通过直观照片呈现,再辅以文字说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再如第四章第二节农业的主要部门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对农村学生可能好理解,但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就比较陌生,教材通过图4.6“主要农业部门”的直观照片配以相应文字解释,使学生一目了然。
(3)诠释地理联系。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决定其想象理解能力比较弱,初中地理中一些地理过程与联系仅靠文字叙述,学生难以把握,而人教新版教材通过使用景观照片很好地化解这一难题。
如八下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对水土流失导致黄土地貌景观的变化过程,仅靠文字描述难以捉摸,教材通过图6.29“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和图6.30“黄土高原的川”辅以文字说明,很好地诠释这一问题。
再如,对于黄土高原治理措施“打坝淤地”,仅从字面意思学生不好理解,而教材通过图6.37“打坝淤地示意”一组照片,直观呈现修坝—拦土—成田的过程,易于学生把握。
另外,八上教材第四章图4.17“工业生产举例”也较好诠释了工业生产上下游的联系。
(4)印证地理结论。
总览教材不难发现,大多数地理景观照片是作为印证地理结论而出现。
如人教新版八上教材第一章图1.16“中华民族大家庭”让学生通过照片直观感知印证我国有56个民族,第二章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通过新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及东南丘陵五幅照片直观印证我国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齐全的特点。
除上述两例外,八上教材中图2.4、图2.5印证我国山区发展优势,图2.23印证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图2.29通过对比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以南景观,印证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图2.37、图2.39印证我国对长江综合治理的成就。
(5)构建活动平台。
一些地理照片成为教材活动的载体,为学生课堂活动搭建合适平台,对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非常重要。
如人教新版八上教材第一章图1.18“中国几个民族的节庆活动”是P17“活动”2的基础,依托此图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连线练习,了解我国不同民族文化,可开阔学生视野。
再如,人教新版八下教材第六章图6.28“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是P25“活动”的依托,在利用该图认识黄土高原特有民风民俗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民风民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构建地理知识间相互联系,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与能力。
(6)拓展知识内容。
人教新版八年级教材有相当部分景观照片是作为教材文字内容拓展而存在,这些照片是对课文文字的有机传承与延伸,可拓宽学生知识面。
如八上教材第二章图2.7“珠穆朗玛峰”与图2.8“艾丁湖”两幅照片结合文字叙述,引导学生识别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海拔最低的艾丁湖;再如,八下教材第六章图6.28“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独特民风民俗。
四、几点疑问商榷
人教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材采用地理景观照片大多特点鲜明、易读易用,对改善教材结构、降低教学难度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有些照片值得商榷。
一是个别照片典型性不强,给学生判读造成混乱。
如八上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图1.18“中国几个民族的节庆活动”中,图b与图d的特点不明显,学生甚至部分教师也难以确定哪一幅是藏族节庆活动、哪一幅是蒙古族节庆活动。
二是个别照片与主题内容关系不紧密。
如八下教材第六章第三节图6.26“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与黄土高原“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这一主题内容联系不明显;再如,第七章第三节图
7.37“南海广场(港资控股)良好的购物环境”与阅读材料“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关系也不太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