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图表题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图表题专项训练

1.读下表,回答问题。

表1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 000 hm2)

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

2001 686.9 53.8 2 609.5 3 350.2

2003 541.0 22.1 2 627.2 3 190.3

2004 600.1 11.4 2 901.5 3 513.0

2005 654.0 9.5 2 775.2 3 438.7

(2)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________,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2 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 000 t)

年度产量年度总

需求量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

2001 10 600 11 813 8 380 771 1 180 1 482

2002 11 136 12 410 8 327 737 1 380 1 966

2003 12 130 13 789 9 020 828 1 450 2 500

2004 11 400 13 077 9 156 792 1 540 1 589

2005 12 160 13 181 9 360 820 1 730 1 271

2006 13 000 13 400 10 000 --600

(3)根据表2中玉米产量与需求量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4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5804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

(4)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不如美国。造成此生产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源条件 D.机械化水平

2、(2013四川卷)图6 和图 7 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 年12 月 1 日一 2013

年 4 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图 6 和图 7 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 分

(2)据图 6 和图 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10 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 分

(2013·青岛质检)城市化过程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

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大城市1949~2002年发展统计图

材料二该城市中心与郊区平原的数据比较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2)据材料一中的图乙,说明该城市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3)据材料二,运用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地理图表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1、答案:(1)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 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松嫩

(2)先降后升82.6% 0.28%

(3)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量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量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

(4)D

2、

(1)图6: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区域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

图7: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

(2)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

3、(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紧张。

(3)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大,易形成城市洪涝。措施: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特征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据图示信息回答即可。图示信息涉及城市的有非农业人口、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用地面积三方面。第(2)题,注意从利弊两方面回答。从利看,主要是促进郊区农业大发展,从弊看,主要是占用耕地。第(3)题,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作为城市,因地表径流增大造成的城市洪涝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该环节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