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药理
五谷杂粮的营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食物的营养与医疗价值(二、粮食)二粮食粮食(包括谷类、薯类豆类),谷类薯类主要提供所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
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一)谷类1稻米稻分籼稻、粳稻、糯稻三类。
此外还有红米黑米。
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都比精米高。
在高氟地区,糙米内的氟的含量特别高,严格禁止食用糙米。
谷芽富含B族维生素,具有健脾开胃,下气消食的作用,可用于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等症;可治脚气病。
黑米红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而黑米的含铁量为米类之最。
黑米是贫血营养不良的首选;红米可治脚气,肿胀,营养不良等疾病。
对于先天不足或未老先衰者,用药期间,每天两餐红米粥饭,收效更好。
⑴籼稻米禾本科植物籼稻Oryza sativa L.的种仁。
又称南米、机米。
味甘,性平。
归脾、胃经。
为补益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脾胃、养荣卫、生精髓、充肌肤。
主要有:淀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脂肪以酯型胆甾醇、自由胆甾醇、菜油甾、豆甾醇、谷甾醇、磷酯、廿四酰基鞘氨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及甘油一、二、三酯等形式存在),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钙,磷,铁,钾,钠,镁,氯等无机盐,单糖、有机酸、B族维生素等。
均为人体之必需。
其中蛋白质、磷、镁、钾的含量均较粳米高,以上熟、中熟为佳,晚熟次之。
稻米(籼米粳米)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其所含的各种,均为人体之所需,且米饭粥,有使人久食不厌的特点。
米的各种制成品,能调整食欲使胃扩张增加。
有温中健脉,养胃脾、益气、长肌肤,调理内脏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虚烦口渴,反胃呕吐,湿气,泄泻,小便不爽等症。
若煮硬饭,难以消化,对胃疾病患者不宜。
⑵粳稻米禾本科植物粳稻Oryza sativa L.的种子仁。
又称大米、白米。
性平,味甘。
归脾、胃经。
为补益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状筋骨、长肌肉。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五大类66种)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五大类66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五大类66种)一、谷类豆类1、糯米[性味]味甘,性温粘滞。
[功能]补中益气,暖脾胃,止泻痢,止溲止汗。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泄泻;气虚自汗;消渴口干;夜尿多,小便频数;神经衰弱、贫血等。
[现代研究]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
2、粟米[性味]味甘、咸,性凉。
陈者性寒。
也称秫米,小米。
[功能]益脾胃,除烦热,益肾气,补虚损,利小便。
[主治]脾胃虚弱反胃呕吐及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胃热消渴,口干;热结膀胱,小便不利及病后、产后体弱等。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核黄素及烟酸等成分。
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其所含营养成分与大米相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比大米含量高,因此对于产妇、小儿尤为相宜。
3、小麦[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
[主治]脏躁心神不宁;失眠,烦热口干;肾气不足,小便不利;肠胃不固的慢性泄泻。
[注意事项]小麦陈者平和,新者壅气助湿热。
素蕴湿热者,当慎用。
[现代研究]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糊精、脂肪、谷甾醇、卵磷脂、尿胆素、精氨酸、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及维生素B等。
麦胚含植物凝集素。
4、麦片[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补脾益胃,充饥滑肠。
[主治]病后体虚、纳呆、便秘及糖尿病等。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脂肪及碳水化合物。
5、荞麦[性味]味甘,性凉。
[功能]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清热利湿。
[主治]肠胃积滞,腹痛胀满,湿热泄泻,痢疾,或湿热淋浊及妇女带下等。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服,食之动寒气,发痼疾;不宜多食,多食难消,令人头晕;部分人食之可发生对光敏感症(又名荞麦病)或过敏性皮炎。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及水杨胺等成分。
其对皮肤可产生某些刺激,对某些人亦可产生各种过敏症状。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一、实践活动背景从开始的生命学院到如今的食品学院,有这样一个不止引发一个人疑惑的问题:制药工程专业为什么会属于食品学院呢?这二者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要是以前,我的回答肯定是:“我也不知道”。
但是现在我可以这样回答:“因为食品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是有联系的”。
这样看来,这个问题便很简单了。
这俩这之间的联系简单来理解就是食物中因为含有某种营养成分而可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而食疗指的是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预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所以这二者之间的作用与现代人们所追求的“食疗”有相似之处。
二、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为了调查和探索食物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先我了解了膳食金字塔,人类每天都摄入不同类的食物,以膳食金字塔为标准调查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通过探索比较,不仅会收获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还会了解更多身边一些食物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膳食金字塔的角度来讲,我将从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类和豆类、烹调油和食盐类这五大类来分析。
第一类:谷类食物中有类米营养价值很高,与精白米相比,它所含的的B族维生素含量是精白米的4倍左右;钾、镁大量元素是精白米的4.4倍和6倍,而且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是精白米的1.7倍,3.8倍和1.7倍;这就是——黑米。
黑米中所含的的钾、镁等矿物质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黑米的含铁量为米类之首,因而它可以是帮助治疗贫血和营养不良的首选。
第二大类:蔬菜水果类分别是洋葱和香蕉。
洋葱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于身体健康是有很多好处的,洋葱中含有的硒是一种非常好的抗氧化物质,硒能够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的活力和代谢能力,具有防癌防衰老的功效。
它营养丰富,且且气味辛辣,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且洋葱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
洋葱中含有一种名炎“栎皮黄素”的物质,这是目前所知最有效的天然抗癌物质之一。
枸杞的药理作用与开发利用
枸杞的药理作用与开发利用枸杞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广泛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枸杞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
一、营养成分枸杞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
其中,氨基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尤以精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异白氨酸等为多。
这些营养成分对身体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二、药理作用1、免疫调节作用枸杞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在实验研究中,枸杞提取物能够增强巨噬细胞杀伤能力和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促进人体免疫反应,增强机体抵抗力。
2、肝保护作用枸杞还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枸杞对肝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够抑制肝损伤的发展。
此外,枸杞还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对肝功能不良、肝炎等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3、防癌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枸杞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
枸杞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4、抗衰老作用枸杞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
枸杞还能够促进皮肤细胞再生,有助于延缓皮肤老化。
三、开发利用1、制作药品枸杞中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衰老等作用,可以用于制作一些常规的中药制剂。
此外,枸杞还可以直接制成颗粒剂、丸剂等医药制品,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理作用。
2、制作保健品枸杞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
可以用于制作保健食品、营养品等,满足人们日常健康和养生的需求。
例如枸杞饮料、枸杞口服液、枸杞粉等。
3、应用于化妆品枸杞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能够抑制皮肤老化的发生,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年轻状态。
因此,枸杞可以应用于化妆品中,以起到美容的作用,例如枸杞面膜、枸杞精华等。
四、结论枸杞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理作用多样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
在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均有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选择。
药理学补充治疗名词解释
药理学补充治疗名词解释
药理学中的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是指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的治疗方式,也称为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
这种治疗方式旨在纠正发病原因,但引起缺乏症的原发病因并未去除,因此严格讲与对因治疗并不相同。
补充治疗可以纠正发病原因,但引起缺乏症的原发病灶并未除去,因此严格地说与对因治疗还有一定差别。
在临床实践中,对因治疗可以根除病因,而许多对症治疗可解除患者痛苦,维持生命指征,赢得对因治疗的时间。
对因和对症两种治疗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临床实践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肾上腺素能神经药1.拟肾上腺素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2.抗肾上腺素药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胆碱能神经药1.拟胆碱药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2.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3.肌肉松弛药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潘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局部麻醉药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皮肤黏膜用药1.保护剂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2.刺激剂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杨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镇静药和安定药1.吩噻嗪类氯丙嗪、丙嗪、乙酰丙嗪、甲哌氯丙嗪、乙基异丁嗪、丙酰丙嗪、三氟丙嗪、异丁嗪、哌乙酰嗪2.苯二氮䓬类地西泮、氯硝安定、阿普唑仓、氯羟安定、咪达唑仓、氯氮䓬、利眠灵、氟西泮、劳拉西泮、去甲羟安定、羟基安定3.丁酰苯类氟哌啶醇、氟哌利多、氮哌酮、氟苯哌啶酮、氟哌利多、氟苯哌啶酮4.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由大到小:美托咪啶、地托咪定、赛拉嗪(赛拉唑国内研发产品,类似)5.其他水合氯醛、苯巴比妥、萝芙木全碱、丁螺环酮、溴化钙、硫酸镁镇痛药吗啡、可待因、二甲基吗啡、盐酸罂粟碱、乐克平、氢化吗啡酮、羟氢吗啡酮、海洛因、环丁甲羟氢吗啡、烯丙吗啡、纳洛酮、阿朴吗啡、羟氢可待酮、二氢可待因酮、埃托啡、丁丙诺啡、环丙啡、环丙羟丙吗啡、美沙酮、丙氧芬、哌替啶、芬太尼、苯乙哌啶、羟甲基吗喃、环丁羟吗喃、烯丙左吗喃、氢吗啡酮、镇痛新、纳曲酮全身麻醉药氧化亚氮、环丙烷、麻醉乙醚、甲氧氟氯乙炔、恩氟烷、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醚--吸入麻醉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硫喷妥、硫戊巴比妥、甲己炔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巴比妥类氯胺酮、噻环乙胺、苯环己哌啶、特拉唑尔--分离麻醉药异丙酚、依托咪酯、阿法双酮、氯醛糖、丙潘尼地、苄咪甲酯--其他中枢兴奋药咖啡因、茶碱、氨茶碱、可可碱--甲级黄嘌呤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多虑平、普罗替林、三甲丙咪嗪、麦普替林--三环抗抑郁药多沙普仓、4-氨基吡啶、育亨宾、妥拉唑林、纳络酮、回苏灵、戊四氮、贝美格、尼可刹米、印防己毒素--呼吸兴奋药氯吉灵、司立吉林、巴吉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右旋苯丙胺--肾上腺素能胺药士的宁--脊髓兴奋药三.血液循环系统药理作用于心脏的药物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哇巴因--强心苷类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肼屈嗪--血管扩张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2.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异丙吡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Ⅰ类钠通道阻滞药普萘洛尔--Ⅱ类β受体阻断药胺碘酮--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维拉帕米--Ⅳ类钙通道阻滞药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1.血液凝固系统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抑制因子3.常用促凝血药维生素K、酚磺乙胺--影响凝血因子的促凝血药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促凝血药安特诺辛--作用于血管的促凝血药*醋酸去氨加压素4.常用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类(华法林)--主要影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形成的药物枸橼酸钠--体外抗凝血药链激酶、尿激酶、组织纤维美元激活剂--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血药铁制剂、促红细胞生成素四.消化系统药理健胃药和助消化药1.健胃药龙胆、马钱子、大黄--苦味健胃药陈皮、桂皮、豆蔻、小茴香、八角茴香、姜、辣椒、蒜--芳香性健胃药中性盐氯化钠、复方制剂人工盐、弱碱性盐碳酸氢钠--盐类健胃药2.助消化药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稀盐酸、稀醋酸、乳酸、乳酶生、干酵母抗酸药1.碱性抗酸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2.抑制胃酸分泌药西咪替丁(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呋喃硝胺)--H2受体阻断药奥美拉唑--H+-K+▪ATP酶抑制药溴丙胺太林、甲吡戊痉平--M-胆碱受体阻断药止吐药和催吐药1.止吐药氯苯甲嗪、甲氧氯普胺、舒必利2.催吐药阿朴吗啡瘤胃兴奋药拟胆碱药物(氨甲酰甲胆碱)、浓氯化钠注射液、酒石酸锑钾、甲氯普胺制酵药和消沫药1.制酵药甲醛溶液、鱼石脂、大蒜酊2.消沫药二甲硅油、松节油、植物油泻药和止泻药1.泻药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溶剂性泻药(盐类泻药)液状石蜡、植物油、动物油--润滑性泻药(油类泻药)大黄、芦荟、番泻叶、蓖麻油、甘汞、酚酞--刺激性泻药(植物性泻药)2.止泻药鞣酸、鞣酸蛋白、碱式硝酸铋、碱式碳酸铋--保护性止泻药药用炭、高岭土--吸附性止泻药苯乙呱定(盐酸地芬诺酯、止泻宁)、复方樟脑酊、颠茄酊--抑制肠蠕动止泻药五.呼吸系统药理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酒石酸锑钾--刺激性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溴己新--粘痰溶解药(粘痰液化药)镇咳药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成瘾性中枢镇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甘草流浸膏--外周性镇咳药平喘药糖皮质激素--抗炎药β2受体兴奋药、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克仑特罗、茶碱类药物(氨茶碱)--平滑肌松弛药阿托品、异丙阿托品--抗胆碱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抗过敏药*色甘酸钠六.生殖系统药理生殖激素类药物1.性激素类药物(睾酮、双氢睾酮)甲基睾丸素、苯丙酸诺龙、丙酸睾丸素--雄激素类药物雌二醇、己烯雌酚、己烷雌酚--雌激素类药物孕酮--孕激素类药物2.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促黄体释放激素、绒促进素、马促进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子宫收缩药缩宫素、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七.皮质激素类药理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氢化泼尼松、甲基泼尼松、地塞米松、曲安西龙、甲基氢化泼尼松、倍他米松、氟地塞米松、泼尼松龙、醋酸氟轻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八.自体活性物质和解热镇痛抗炎药理组胺与抗组胺药1.组胺表9-1 组胺受体的分布与作用2.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氯苯吡胺、吡苄明、去敏灵、阿司咪唑(抗过敏强度与持续时间: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中枢抑制作用:异丙嗪>苯海拉明>扑尔敏)--H1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H2受体阻断药前列腺素地诺前列素、甲基前列腺素F2α、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前列地尔、地诺前列酮、米索前列醇、依前列醇、氟前列醇、氯前列醇解热镇痛抗炎药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2.苯胺类非那西汀、扑热息痛3.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泰松、羟布宗(羟基保泰松)4.吲哚类吲哚美辛、阿西美辛、硫茚酸(舒林酸)、托美丁(痛灭定)、苄达明5.丙酸类苯丙酸衍生物(布洛芬、酮洛芬、吡洛芬、苯氧洛芬)、萘丙酸衍生物(萘普生/萘洛芬)6.芬那酸类甲芬那酸、氯芬那酸、甲氯芬酸、氟芬那酸、双氯芬酸、氟尼新葡甲胺九.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理水盐代谢药1.水和电解质平衡药氯化钠、氯化钾2.能量补充药葡萄糖、磷酸果糖、ATP3.酸碱平衡药碳酸氢钠、乳酸钠、氯化铵4.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氧化聚明胶利尿药和脱水药1.利尿药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布美他尼、吡咯他尼--高效利尿药氢氯噻嗪、氯酞酮、苄氟噻嗪--中效利尿药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阿米洛利--低效利尿药2.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十.营养药理矿物元素1.钙、磷和其他常量元素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硼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乳酸钙、磷酸二氢钠、磷酸氢钙--钙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镁、氧化镁--镁含硫氨基酸、无机硫酸--硫2.微量元素硫酸铜、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蛋氨酸铜--铜硫酸锌、碳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蛋氨酸锌--锌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锰亚硒酸钠--硒碘化钾、碘化钠、碘酸钾、碘酸钙--碘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钴维生素1.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2.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B1、B2、硫胺酸、核黄素、泛酸、烟酸--烟酰胺、B6、H(生物素)、叶酸、B12)、维生素C、胆碱十一.抗微生物药理抗生素青霉素类(青霉素G/V、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头孢噻呋、头孢喹诺)、非典型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β-内酰胺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潮霉素、越霉素A--氨基糖苷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四环素类甲砜霉素、氟苯尼考--酰胺醇类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林可胺类杆菌肽、黏菌素、维吉尼霉素、硫肽菌素--多肽类制霉菌素、两性菌素B--多烯类泰妙菌素、沃尼妙林--截短侧耳素类黄霉素、大碳霉素、喹北霉素--含磷多糖类化学合成抗菌药1.磺胺类及其增效剂表12-4常用磺胺类药物的分类和英文缩写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奥美普林(二甲氧甲基苄啶)、阿地普林、巴喹普林--抗菌增效剂2.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氧氟沙星(氟嗪酸)、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洛美沙星、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氟哌酸)、达氟沙星(单诺沙星)、二氟沙星(双氟哌酸)、沙拉沙星、麻保沙星、奥比沙星、依巴沙星3.喹嗯啉类卡巴多司(卡巴氧)、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4.其他甲硝唑、地美硝唑、替硝唑、氯甲硝唑、硝唑吗啉、氟硝唑--硝基咪唑类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呋喃妥因、呋喃西林--硝基呋喃类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抗生素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唑类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十二.消毒防腐药环境消毒药1.酚类苯酚、甲酚2.醛类甲醇(溶液)、聚甲醇、戊二醇3.碱类氢氧化钠、氧化钙4.酸类盐酸、硫酸5.卤素类含氯石灰、复合亚氯酸钠、二氧化氯--无机含氯类消毒剂(氯胺类为主)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甲基海因类(溴氯海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有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盐为主)葵甲溴铵溶液、辛氨乙甘酸溶液、月苄三甲氯铵--季铵盐类消毒药6.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药1.醇类乙醇2.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醋酸氯己定3.卤素类碘、聚维酮碘、碘附、碘仿、氯胺T4.有机酸类醋酸、苯甲酸、山梨酸、戊酮酸、甲酸、丙酸、丁酸、水杨酸、乙酸5.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6.燃料类乳酸依沙吖啶、甲紫十三.抗寄生虫药抗蠕虫药1.驱线虫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美贝霉素肟、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抗生素类噻苯咪唑、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氧苯达唑、甲苯达唑、非班太尔、氟苯达唑、芬苯咪唑、康本咪唑、丁苯咪唑、本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三氯苯咪唑--苯并咪唑类左咪唑、四咪唑--咪唑并噻唑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四氢嘧啶类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萘肽磷--有机磷化物类哌嗪、乙胺嗪(哌嗪乙胺嗪)、硫胂胺钠、碘噻青胺--其他驱线虫药2.驱绦虫药吡喹酮、依西太尔、氢溴酸槟榔碱、氯硝柳胺、硫双二氯酚、丁奈脒、溴羟苯酰苯胺(雷琐仓太)、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芬苯达唑、奥芬达唑)3.驱吸虫药吡喹酮、硫双二氯酚、硝氯酚、碘醚柳胺、氯生太尔、双酰胺氧醚、硝碘酚腈、海托林、三氯苯达唑、氯舒隆4.抗血吸虫药吡喹酮、硝硫氰酯、硝硫氰胺、六氯对二甲苯、呋喃西安、呋喃丙胺抗原虫药1.抗球虫药莫能菌素、盐霉素、拉沙菌素、马杜霉素、山杜霉素、那拉霉素--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二硝托胺、尼卡巴嗪、氨丙啉、氯羟吡啶、常山酮、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乙氧酰胺苯甲酯--化学合成抗球虫药2.抗锥虫药三氮脒、苏拉明、喹嘧胺、锥灭定3.抗梨形虫药(抗焦虫药)双脒苯脲、间脒苯脲、硫酸喹啉脲、青蒿琥酯4.抗滴虫药甲硝唑、地美硝唑杀虫药1.有机磷类二嗪农、倍硫磷、辛硫磷、敌百虫、敌敌畏、皮蝇磷、氧硫磷、巴胺磷、马拉硫磷2.拟菊酯类胺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3.大环内酯类阿维菌素类、美贝菌素类4.其他双甲脒、氯苯甲脒、丙环氨嗪、非泼罗尼十四.特效解毒药依地酸钙钠、二巯丙醇、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青霉胺、去铁胺--金属络合剂碘解磷定、其他胆碱酯酶复活剂(氯解磷定、双复磷、双解磷)--胆碱酯酶复活剂亚甲蓝--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氰化物解毒剂乙酰胺--其他解毒剂。
药理营养素
对鱼油的最初研究起源于 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的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
格陵兰人及爱斯基摩人
低发病率: • 血栓形成 • 冠心病
• 心肌梗塞
传统饮食中鱼油含量较高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二十碳五烯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α的过表达,减轻应激时器官和细胞的损害。
—— Singleton KD, et al. Nutrition 2005; 21(2): 214-223. Pollheimer J, et al. Ann Surg 2005; 241(2): 349-55.
谷氨酰胺与免疫功能
1.人类单核细胞的功能依赖于机体谷氨酰胺的含
结 果
危重病患者
383.2±107.2μmol/L
健康对照组 586.7±125.2μmol/L r = -0.572,P <0.05
危重病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与APACHEΠ评分的关系
结 果
r = 0.704,P<0.05
危重病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与CD4/CD8比率的关系
结 果
单核细胞HLA-DR百分比平均为33.9±11.2%
ω-3 脂肪酸和AA对细胞内炎性介质合成的影响
肠外鱼油制剂增加多形核中性粒细胞 中EPA含量
5天肠外营养后多 形核中性粒细胞中 EPA含量明显增加
P.Furst. Clinical Nutrition 2000; 19(1): 7-14
短期鱼油制剂输注增加人血和组织细胞膜中 EPA和 DHA 含量
Straaten HMO, et al. Intensive Care Med 2001; 27: 84 Umpleby AM, et al. Nutrition 2002; 18: 127
肠内外营养制剂说明书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sp)短肽型肠内营养剂副作用;别名:百普力、百普素、Peptison、Pepti2000 Variant;短肽型肠内营养剂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有损失,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主要用于:1.代谢性胃肠功能障碍如胰腺炎、感染性肠道疾病、放射性肠炎及化疗、肠瘘、短肠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感染。
2.严重疾病如严重烧伤、创伤、脓毒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
3.营养不良患者的手术前喂养。
4.肠道准备。
本品能用于糖尿病患者。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药理学作用:本品的蛋白质为乳清蛋白水解物,小肠有运输氨基酸体系也有运输低聚肽体系,低聚肽受小肠黏膜刷状缘的肽酶格利福斯甘油磷酸钠副作用;别名:格利福斯、Glycophas、Glycophos、Na Glycerophosphate;甘油磷酸钠适应症:1.用作成人静脉营养的磷补充剂。
2.用于磷缺乏患者。
;甘油磷酸钠药理学作用:本药为静脉磷补充剂,属营养药。
磷参与糖代谢中的糖磷酸化,构成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质,是组成细胞内RNA、DNA及许多辅酶的重要成分之一。
磷还参与能量的转换、贮中-长链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副作用;别名:卡路、力保肪宁、力能、力能MCT、脂肪乳中链及长链复合剂、Lipofundin、Lipovenoes MCT、Lipovenos、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long Chain Triglycerides;中-长链脂肪乳适应症:用于必需脂肪酸缺乏及需补充能量的患者,如胃肠外营养者等。
;中-长链脂肪乳药理学作用:本药为营养药,可提供机体所需的热量和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脂肪酸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酸氧化是人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在氧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脂肪酸可在体内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水并释出大量能量,以ATP形式供机体利用。
百合的药理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百合的药理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百合的药理成分及其营养价值
原作:龚蕾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泛酸、胡萝卜素、秋水仙碱等。
山谷百合是一种欧洲草药,与洋地黄有些相似。
含有糖苷等,可以减轻心脏工作量,英国人把百合用于治疗轻度心力衰竭和心动过缓,美国人对潜在抑制毒素作用有研究。
心脏糖苷对心脏衰竭的心脏发挥肌力租用,新鲜血液进入心脏,心脏糖苷增加心脏肌肉能力。
据研究,百合含有皂苷类、芬酸甘油酯,丙酸脂类,多糖、生物碱、磷脂类成分、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淀粉、蛋白质、谷甾醇等。
百合药理作用:第一,抑制肿瘤细胞。
第二,止咳。
第三,抗疲劳。
第四,降血糖。
第五,提高免疫能力。
在中医药学中,百合可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
百合与冰糖煮食可以清热润肺,滋补益中,清心安神。
1、养肺养胃。
新鲜百合食用方法较多,百合与冰糖蒸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有助于慢性咳嗽的治疗。
百合与梨一起蒸也可以。
2、防癌抗癌。
百合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存在。
3、美容养颜。
百科含有黏液质和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
4、增强体质。
百合不仅可以抗癌,止咳、而且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生物碱,营养丰富,滋补妙品。
5、提高睡眠质量。
百合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作用,睡前服用百合汤,有助于
提高睡眠质量。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自考本科
五谷杂粮的营养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食物的营养与医疗价值(二、粮食)二粮食粮食(包括谷类、薯类豆类),谷类薯类主要提供所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
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一)谷类1稻米稻分籼稻、粳稻、糯稻三类。
此外还有红米黑米。
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含量都比精米高。
在高氟地区,糙米内的氟的含量特别高,严格禁止食用糙米。
谷芽富含B族维生素,具有健脾开胃,下气消食的作用,可用于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等症;可治脚气病。
黑米红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而黑米的含铁量为米类之最。
黑米是贫血营养不良的首选;红米可治脚气,肿胀,营养不良等疾病。
对于先天不足或未老先衰者,用药期间,每天两餐红米粥饭,收效更好。
⑴籼稻米禾本科植物籼稻Oryza sativa L.的种仁。
又称南米、机米。
味甘,性平。
归脾、胃经。
为补益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脾胃、养荣卫、生精髓、充肌肤。
主要有:淀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脂肪以酯型胆甾醇、自由胆甾醇、菜油甾、豆甾醇、谷甾醇、磷酯、廿四酰基鞘氨葡萄糖、自由脂肪酸及甘油一、二、三酯等形式存在),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等氨基酸,钙,磷,铁,钾,钠,镁,氯等无机盐,单糖、有机酸、B族维生素等。
均为人体之必需。
其中蛋白质、磷、镁、钾的含量均较粳米高,以上熟、中熟为佳,晚熟次之。
稻米(籼米粳米)不仅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其所含的各种,均为人体之所需,且米饭粥,有使人久食不厌的特点。
米的各种制成品,能调整食欲使胃扩张增加。
有温中健脉,养胃脾、益气、长肌肤,调理内脏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虚烦口渴,反胃呕吐,湿气,泄泻,小便不爽等症。
若煮硬饭,难以消化,对胃疾病患者不宜。
⑵粳稻米禾本科植物粳稻 Oryza sativa L.的种子仁。
又称大米、白米。
性平,味甘。
归脾、胃经。
为补益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状筋骨、长肌肉。
药理营养素PPT课件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
总结词
药理营养素对神经退行性疾 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详细描述
总结词详细描述Fra bibliotek一些药理营养素如B族维生 素、维生素E和Ω-3脂肪酸 等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 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 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发 展。
科学补充药理营养素有助于 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合理 补充某些药理营养素可以降 低特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 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 摄入某些药理营养素也可能 带来副作用,因此需要在专 业指导下进行补充。
注意药理营养素的剂量与使用时间
按照说明使用
在使用药理营养素补充剂时,应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过量或不 足。
长期使用需谨慎
长期使用药理营养素补充剂应谨慎,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安全有效。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与处方药同时使用
在使用药理营养素补充剂时,应避免与处方药同时使用,以 免产生不良反应。
养素缺乏或过量。
04
药理营养素与疾病预防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总结词
01
药理营养素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 用。
总结词
03
合理摄入药理营养素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02
药理营养素如抗氧化剂、叶酸等能够降低血液 中的胆固醇和血压,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详细描述
04
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补充,保证身体摄入足 够的药理营养素,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维护心血管健康。
癌症的预防
01 总结词
药理营养素在癌症预防中具有 积极作用。
02
原山茶花花粉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原山茶花花粉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山茶花是一种十分有益的植物,不仅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而且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除了山茶花本身,山茶花的花粉也是极为有价值的营养保健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原山茶花花粉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
一、原山茶花花粉的营养成分原山茶花花粉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包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
其中,蛋白质是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
原山茶花花粉中的蛋白质主要包含有丝球蛋白、游离氨基酸等,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此外,原山茶花花粉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铁、锌等,这些元素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防止贫血等疾病。
此外,原山茶花花粉中还富含维生素类物质,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这些元素可以有效地防止眼疾、促进骨骼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二、原山茶花花粉的药理作用1、提高免疫力原山茶花花粉中的游离氨基酸和丝球蛋白等成分,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据研究表明,原山茶花花粉中的丝球蛋白可以刺激人体T细胞的活性,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帮助人体抵抗疾病的侵袭,增强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2、抗氧化作用原山茶花花粉中的丝球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据研究表明,原山茶花花粉中的丝球蛋白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的老化和破损,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3、减轻炎症原山茶花花粉中的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据研究表明,原山茶花花粉中的游离氨基酸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体发生炎症的程度,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帮助人体更快地恢复健康。
4、抗癌作用原山茶花花粉中的丝球蛋白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
据研究表明,原山茶花花粉中的丝球蛋白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帮助人体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
结语总之,原山茶花花粉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营养保健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通过使用原山茶花花粉,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减轻炎症、抗癌等多种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用原山茶花花粉等方式获取这些营养成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浅谈肠内营养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浅谈肠内营养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肠内营养系指通过胃肠道给予机体所需要量的营养物质,肠内营养的内容包括人体每日所需的液体总量、电解质、微量元素、蛋白质、( 氨基酸)、脂肪、糖、维生素等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肠内营养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29-01肠内营养( E N ) 系将可直接经消化道吸收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制剂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造口注入到胃肠道内,供应患者日常所需的营养素的方法。
在肠道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首选肠内营养。
目前,肠内营养商品制剂及自制制剂越来越多。
了解肠内营养用制剂的重要特性有必要制定评价准则,以便选择性质、价格适合病人实际需要的肠内营养用制剂,以达到最佳效果。
1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本品由结晶氨基酸、热源、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质等组成,几乎不需经过消化,就可直接通过上消化道被吸收,每千克含谷氨酰胺24.15g。
2 L-酪氨酸138mgL-丙氨酸1.2mg2.1 药理作用完全吸收、无渣,大便排出量很少。
氨基酸、糖及脂质等营养素在体内合成蛋白质,并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2.2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氮源为氨基酸,可经肠黏膜吸收。
在标准配置下,1ml 可提供0.004kJ,每袋包装共提供1.3kJ 热量。
渗透压不太高(500mO sm / L ),有助于防止胃肠道不良反应。
适用于短肠综合征病人、胰腺炎病人、白蛋白低下病人( 小于2.5g / 100m l )、慢性肾病病人、放射性肠炎的癌症病人、手术后病人。
根据病程及病人耐受性,调整滴速、用量及浓度。
按标准配置,以防高渗性腹泻。
目前未见到损害器官功能的副作用。
配制时应注意防止污染。
禁止静脉使用。
另外,肠道完全梗阻者、有高血糖倾向者( 以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控制)、肾衰未进行透析者,都应慎用本品。
3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本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作用,由水解蛋白为氮源所组成,经肠黏膜可吸收。
药理营养素
应激状态下体内谷氨酰胺的代谢
Muscles
Lung
GLN pool
Liver Macrophages Lymphocytes Erythrocytes Intestine
Kidneys
中等手术后3天,外周血谷氨酰胺浓度可减少20%!
危重patient谷氨酰胺的变化
muscle Gln mmol/kg wet wt
国际研究: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0例,TPN 7天
(RCT, aged, Ala-Gln 0.3g/kg/d)
内毒素血症
P<0.05
0.09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 Pre-O +4d +7d
肠通透性
L/M ratio 0.12 0.1
P<0.05
* P <0.05 。
王晓云,黄维宁,朱明炜等。谷氨酰胺对喉癌术后患者内毒素血症和免疫功 能的影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14(4)。
添加Gln的PN使谷胱甘肽水平的增加
P>0.05
血浆还原性谷胱甘肽
红细胞还原性谷胱甘肽
樊跃平,于健春,康维明等。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 谷胱甘肽水平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1383-1387
添加Gln的PN使喉癌患者细胞免疫指标改善
PN组(n=19)
术前 CD3 术后1d 术后7d 术前
GLN组(n=20)
术后1d 术后7d
48.6±10.2 37.2±8.9 20.1±5.3 1.67±0.43
47.3±9.2 34.5±10.1 21.5±7.9 1.72±0.32
药理营养素
腹部大手术后患者血Gln的变化 及对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25例腹部大手术患者,对照组、Gln0.3、Gln0.6. — 肠道通透性
99mTc-DTPA排泄率
结果:对照组血Gln浓度明显下降 静脉补充Gln浓度恢复正常,肠道通透性下降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5:3-5.
肠外脂肪乳剂的发展历史
粒细胞
Morlion B et al. Metabolism 1996 Mayer K. Am J Respir Crit Care 2003 Roulet M et al. JPEN 1997 Carpentier Y. 1995 Mayer K et al. J Immunol 2003
血小板 红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肺
药理营养素
王新颖 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
免疫营养(Immunonutrition)
在普通营养基础上补充有一定药理作用 的特殊营养素
谷氨酰胺 精氨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 PUFA) 牛磺酸 抗氧化剂 核苷 核苷酸 非淀粉多糖
CO(NH2) | CH2 | CH2 | CH(NH2) | COOH
结 论
危重病患者存在谷氨酰胺缺乏并与疾病严重度 及临床预后相关
血谷氨酰胺水平的下降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脏器 功能有一定影响
谷氨酰胺强化的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免疫及 脏器功能作用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谷氨酰胺对重症患者 临床预后的影响
静脉谷氨酰胺补充改善 重症患者6个月预后
144例ICU病人入选:95例实验组(>5dGPN) 49例对照组(>9dPN) 营养方案:L-glutamine 0.3g/kg.d amino acid 1.5g/kg.d CHO 3g/kg.d; Fat 1g/kg.d 观察终点:30d 病死率;6M 病死率 Goeters C, et al. Crit Care Med. 2002; 30: 2032.
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本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学观点和实践经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文化体系。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四大基本理论,分别是营养、药理学、烹饪学和礼仪学。
一、营养学
营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营养和营养物质如何在人体内代谢并作用的学科。
中国营养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强调饮食的不同营养物质的均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中国营养学也着重以食物调养身体和治疗疾病,强调食用食物后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药理学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学科。
中国药理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认为能够改善人体的药物应具有较强的活性,而改善人体的食物应具有较弱的活性,以免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并强调食物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三、烹饪学
烹饪学是一门研究食物的加工处理方法及其影响的学科。
中国烹饪学以“阴阳”思想为基础,认为烹饪要尽量保持食物的本质特性,避免过度加热,以保持食物的营养物质,而烹饪方法也要结合不同食物的特性,如用一些油脂或酱汁来改善口感,以及添加调料和调味料,以增强食物的香味。
四、礼仪学
礼仪学是一门研究尊重、礼节和礼仪的学科。
中国礼仪学以“道德”思想为基础,主张尊重他人,礼节招待,讲究文明、礼貌和礼仪,以保护他人的尊严,以及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本理论是营养学、药理学、烹饪学和礼仪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旨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人们的社会关系。
因此,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基本理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广。
厨房技术要领宝典-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3)
厨房技术要领宝典-食物的营养成分与药理作用水产类1、鲤鱼[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下气通乳。
[主治]产后或病后虚弱;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脾虚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黄疸;产后乳少及咳嗽、气逆等。
[注意事项]痘疹、瘙痒、疥癣等症患者忌用。
鲤鱼胆味苦有毒,勿使污染鱼肉。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胱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等20余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蛋白酶,钙,磷,铁,肌酸等。
2、鲫鱼[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健脾利湿。
[主治]脾虚食少,乏力,浮肿,小便不利等。
本品除内服外,煅灰存性,可以外敷痞肿、乳癌。
其头煮汤可治脱肛,子宫下垂;其子能明目。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氨基酸,钙,磷,铁及维生素A、B1、B2等。
3、黄花鱼[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补虚益精,开胃消食,调中止痢。
[主治]久病体虚,面黄羸瘦,目昏神倦;脾胃虚弱,少食腹泻或营养不良;脾虚水肿等。
[注意事项]黄鱼古称发物,认为“多食发疮助热”。
少数过敏体质者应加注意。
且多食助湿生痰,胃呆痰多者宜慎。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碘等成分。
4、鳝鱼[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补气益血,强筋骨,祛风湿,止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羸瘦弱;产后恶露不尽或久痢;痔疮出血而气虚血亏者;风寒湿痹,肢体酸痛,足痿无力等。
[用法]煎炒,煮食,或作丸、散。
[注意事项]凡病属虚热,或时病前后及痢疾、腹胀满诸实症均不宜用。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烟酸等成分。
经药理研究证实,鳝鱼含有降血糖和调节血糖的物质,故糖尿病人常食有益。
5、泥鳅[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补中,益肾,祛湿。
[主治]脾虚弱,脱肛;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肾气不足,阳痿早泄;消渴;痔疮,疮癣瘙痒等。
本品诸病不忌,是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的食疗上品。
[注意事项]泥鳅忌狗肉。
[现代研究]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烟酸等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钙、磷
(二)磷的作用:
1、与钙一样,磷也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单纯缺磷 也能引起佝偻病和骨软症。 2、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磷脂,如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是生物膜的 重要成分,对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通透性和物质转 运的选择性起调节作用。 3、参与体内脂肪的转运与贮存。 肝中的脂肪酸与磷结合形成磷脂,才能离开肝脏、 进人血液而被转运到全身组织中。 4、参与能量贮存。 磷是体内高能物质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和磷酸 肌醇的组成成分。
11
二、微量元素
④参与辅酶Q合成。 辅酶Q在呼吸链中起递氢作用,参与 ATP生成,其合成需要硒参与。 ⑤降低汞、铅、镉、银、铊等重金属的毒性。 硒可与这些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硒化物, 明显地减少这些重金属对机体的毒害作用。 ⑥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免疫力。
12
二、微量元素
硒中毒
含硒制剂使用过量,可致动物急性中毒。 经饲料长期添加饲喂动物,可致慢性中毒。 急性硒中毒一般不易解救。慢性硒中毒, 除立即停止添加外,可饲喂对氨苯胂酸或皮下 注射砷酸钠溶液解毒。
1、氯化钙
白色坚硬的碎块或颗粒,极易潮解,易溶 于水,应密封、干燥处保存。 ①用于急、慢性钙缺乏症。(骨软症、佝偻病、 奶牛产后瘫痪)。 ②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各种过敏性疾 病。(荨麻疹、渗出性水肿、痛痒性皮肤病)
(1)刺激性较大,只可静注,不可漏出血管, 以免引起局部肿胀和坏死; (2)静注宜缓,以免血钙骤升,导致心律紊 乱,甚至停搏; (3)应用洋地黄类强心苷期间忌用钙剂。
3
一、钙、磷
(一)钙的作用:
1、促进骨骼和牙齿钙化: 保证骨骼正常发育,维持骨骼正常的结构 和功能。 2、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收缩功能: 无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它们的收缩 都必须有钙离子参加。 3、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 传出神经细胞突触前膜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受Ca++浓度调节。
4
一、钙、磷
9
一、钙、磷
2、磷酸二氢钠
为磷补充剂。主要用于钙磷代谢障 碍引起的疾病。 如:佝偻病、骨软症。也用于急性低 血磷症或慢性缺磷症。
10
二、微量元素
1、硒
作用:
①抗氧化。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分,参与所有过 氧化物的还原反应,能防止细胞膜和组织免受过氧 化物损害。 ②维持畜禽正常生长。 硒蛋白也是肌肉组织的正常成分。 ③维持精细胞的结构和机能。 缺硒,可致睾丸曲细精管发育不良,精子减少。
6
一、钙、磷
5、磷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还参与蛋白质合成,对 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起重要作用。 6、磷也是体内磷酸盐缓冲液的组成部分,参与调节体内 的酸碱平衡。
缺钙,
机体总是先维持血钙,再满足骨钙需要。 常用的钙、磷类药物有: 氯化钙、 葡萄糖酸钙、 碳酸钙、 乳酸钙、 磷酸二氢钠等
7
一、钙、磷
15
二、微量元素
吸收——
内服的钴,一部分被胃肠道微生物用以合 成维生素B12,一部分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可溶性钴盐中的钴,是以离子形式吸收。 和铁具有共同的肠黏膜转运途径,两者存在着 竞争性抑制作用,高铁抑制钴吸收。 单胃动物对钴的吸收能力较低。反刍动物 对钴的利用率较高。
16
二、微量元素
分布——
2
一、钙、磷
常量元素包括:
钙、磷、钠、钾、氯、镁、硫,都是动物 机体所必需的。正常情况下,机体不缺镁和硫。 钠、钾、氯已在水盐代调节药项下介绍。 钙和磷占体内矿物元素总量70%,主要以 磷酸钙、碳酸钙、磷酸镁形式存在。骨骼中的 钙占机体总钙量99%,磷占总磷量80%以上。 体内的钙约1%分布于血清和除骨骼以外的 其他组织细胞中,磷的20%主要以核蛋白和磷 脂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和细胞膜中。
第十一章 营养药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矿物元素 维生素
1
第一节 钙、磷与微量元素
自然界己发现的107种元素,已证明 近1/3是生命所必需,动物体内的矿物元 素约占体重4%,绝大部分分布于毛、蹄、 角、肌肉、血液、体液和上皮组织中。
把占动物体重0· 01%以上的矿物元素 称为常量元素。 占体重0· 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
18
二、微量元素
③参与色素沉着,毛和羽的角化,促进骨和胶原 形成。 ④铜还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促使幼稚红细胞成 熟与释放。
14
二、微量元素
2、钴
作用——
钴是维生素B12的必需组分,通过维 生素B12表现其生理功能:参与一碳基团代 谢,促进叶酸变为四氢叶酸,提高叶酸 的生物利用率;参与甲烷、蛋氨酸、琥 珀酰辅酶A的合成和糖元异生。 瘤胃中微生物必须利用外源钴,才 能合成维生素B12。其他动物的大肠微生 物合成维生素B12,也需要钴。
钴在动物体内的含量极低,主要分布在肝、 肾、脾和骨骼中。
排泄——
主要由肾脏排出。内服的无机钴,80%以 上从粪便排出,10%左右从乳汁排泄。注射的 钴,主要由尿排泄,少量由胆汁和小肠黏膜分 泌排泄。 代表药物为氯化钴。
17
二、微量元素
3、铜
作用——
①构成酶的辅基或活性成分。 铜是许多氧化酶的组分,起电子传递作用 或促进酶与底物结合,稳定酶的空间构型等。 高剂量铜还能刺激断奶仔猪小肠酶及磷脂酶A 的活性,提高其消化利用脂肪的能力。 ②参与造血机能。 适量铜可促进铁在胃肠道吸收,并使铁进 入骨髓。能使无机铁变为有机铁,参与铁的吸 收、运输、释放和利用。
吸收——
硒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胃不能吸收硒。
13
二、微量元素
分布——
硒被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运到全 身各组织中,其中肝、肾、胰、脾、肌肉中的 硒含量较高。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 易通过卵巢和乳腺进入鸡蛋或乳汁中。
排泄——
体内的硒主要通过肾、消化道和乳汁排泄。 从消化道吸收的硒,40%通过肾脏排泄。由非 肠道给药的硒,70%通过肾脏排泄。 代表药物为亚硒酸钠。
4、与镁离子的作用相互拮抗。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钙和镁也是相互拮抗, 镁中毒时可用钙解救,钙中毒时也可用镁解救。 5、致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降低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 症渗出和防止组织水肿,这是钙剂抗过敏和消 炎作用的基础。 6、促进凝血。 钙是重要的凝血因子,为正常的血凝过程 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