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语言素养的形成,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
养的重要渠道。
本文从一节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示范课出发,浅谈学科素养背景下
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使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进他们的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将英语课程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王
蔷教授(2016)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提到,英语
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在于关注学科育人价值以及学生思维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在很
大程度上促进语言素养的形成,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
最近,作为余姚市王爱娣名师工作室成员之一,本人有幸第一次观摩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王爱娣老师呈现的一节高中英语读写课。
王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的读
写任务在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我
第一次感受到了高中英语课堂大容量、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让我意识到学科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课堂不应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应着眼学生未来
的发展。
1、读前活动——找准话题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授这一阅读篇章时,王老师在读前活动中让学生头脑风暴一些国内外著
名的悲伤爱情故事。
学生们也积极地用英语分享了他们所知的一些爱情悲剧,如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
这一读前活动,王老师让学生回忆和分享他们所知的著名爱情悲剧,一方面这与
语篇的主题相契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导入本节课阅读话题。
此外,
教师也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对阅读材料感兴趣,继而引导学生预测阅
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训练学生预测这一阅读策略,也训练了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一读前活动产生了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向学生渗
透了文化常识,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格,而这正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
维度之一。
读前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所占篇幅较小,但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
时还会是一节课的成败关键。
因此在语篇教学前,教师应通过对语篇类型、结构、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解读,找到语篇教学的切入点和主线。
教师应在读前环节恰
当且精准地导入语篇话题,巧妙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的情景和活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以旧拓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对语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进行预测。
2、读中活动——寻找文本支撑点,升华学生能力
在读中环节,王老师设计了多种阅读活动和任务,有略读概括文章大意;细
读寻找文本细节;生生合作讨论文章篇章结构和作者写作手法等。
这一读中活动,王老师抓住了本文作者用李方和胡进之间的爱情故事与牛郎和织
女爱情故事作类比的篇章特点,关注文章主要信息,不苛求字句理解。
同时,王
老师在教学中机智地层层追问,孩子们从字里行间里找出越来越多的线索来证明
他们的观点和理解,在详细的文本解读中步步推进,既锻炼了学生细读,推断,
辩证等阅读策略,也使学生对篇章有更进一步的感知和认识,为之后的读后任务
作好铺垫。
读中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各种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此阶段教学完成的(王
笃勤,2012)。
在读中活动中,教师应在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任务和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探究和领会文章
的主旨及内涵,理清篇章内部关系。
在读中环节,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转换手段,将语篇的主要内容、人物和事件的主要关系、发展过程等用思维导图等形式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既能对语篇的内容、结构等有一个清晰地感知和
储存,也能使得自身的英语思维得到启发。
这些活动从多角度训练了学生的阅读
策略,从而使学生对篇章有更进一步的感知和认识,为之后的读后任务作好铺垫。
3、读后活动——拓展合理想象点,提升学生思维
读后活动中,王老师让学生合理想象故事可能的发展趋向,进行读后续写的活动,学生积极发言,碰撞出了很多思维的火花。
此外,王老师还大胆让学生对于篇章
标题进行评判,以此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启示:
王老师的这一读后活动设计很好地衍生了阅读文本,也使整个阅读过程得以延伸
和扩展。
学生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能熟悉和巩固所阅读的文本信息,也能将有形的
语言与自身的知识、经历、想象和感受相结合,将知识进行内化和迁移,促进思
维能力,同时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的读中活动是学生阅读语篇的过程,主要是理解语言材料,进行文本信息的
加工和处理。
而读后活动则是学生基于对文本阅读、理解,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
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的一个过程。
因此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读后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语篇文本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
起来,进行语言输出。
学生不再只是为了完成几道选择题,判断几句句子的正误,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而阅读。
反之,教师应该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读后活动,使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体验和感悟语言文字带给他们的更多东西,以此提高学生
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不因只停留在语言、内容的教学上,更应注意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渗透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王笃勤.2012.《英语阅读教学》[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葛文山.2013.《做最好的英语老师》[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