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8人体和动物的激素调节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集训训(二十八)
A组基础达标
1.(2017·海南高考)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增加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A[由于小鼠是恒温动物,在一定环境下其产热保持相对稳定;由于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因此会使小鼠出现进食量明显增加,体重快速增加,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的现象。
]
2.临床观察发现,人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而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会引起“呆小症”。
上述现象说明( )
A.甲状腺激素促进生长发育的效应比生长激素的效应强
B.生长激素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影响人体的发育过程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是受垂体分泌的激素来调控的
C[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从题干中不能得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受垂体分泌的激素调控。
]
3.“环境激素”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释放到环境中并持久存在的天然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化学污染物,被称为21世纪的公害,如杀虫剂、增塑剂、除草剂、洗涤剂等,在动物体内富集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等症状。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环境激素”可能通过破坏激素的生成和降解导致激素分泌过多
B.“环境激素”可能通过干扰调控类固醇代谢的激素调节导致激素分泌不足
C.“环境激素”只能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
D.受污染的河流中出现雄性化的雌鱼,表明环境中存在类雄性激素
C[由题干分析可知“环境激素”不仅通过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调节机制影响健康,也可引起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系统紊乱等。
]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一项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
B.胰岛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
C.人体的反馈调节中,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完全独立的
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垂体,因此A错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存在密切关系,不是完全独立的,因此C错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的活动会加强,这属于体液调节,因此D错误。
]
5.下列有关体液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
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
B[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A错误;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错误;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不断产生,含量总处于动态变化中,并非剧烈变化,D错误。
]
6.(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
]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①为胰岛素,注射后能降低血糖,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出现昏迷;②为生长激素,注射后能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软骨的生长;③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注射后会引起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
8.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性周期为一年。
下图表示在一个性周期过程中,某种鸟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41780139】
A.鸟类的这种激素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在繁殖季节,激素A的分泌受适宜的日照时间的调节
C.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在非繁殖季节,其分泌量明显减少
D.激素C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既能调节鸟的繁殖行为又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D[这种调节过程,眼球感光,通过神经传导,刺激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在繁殖季节,激素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受适宜的日照时间的调节,B正确;激素B的靶器官是卵巢,为促性腺激素,其分泌量受激素A调控,在非繁殖季节,分泌量明显减少,C正确;激素C为雌性激素,化学本质是固醇,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D错误。
]
9.(2016·天津高考)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
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信号到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 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所以效应器是松果体。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促使其释放的是从传出神经纤维传来的电信号,释放过程中变成化学信号,所以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过程中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其调节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
在HPG轴中,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LH作用于睾丸,
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
(3)LH能够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过量的雄激素会反馈抑制下丘脑的活动,因此血液中由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会降低。
[答案](1)松果体电化学(2)体液(或激素) 垂体(3)降低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10.下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A、B、D和a、b、c 代表相关结构,①②③代表不同的激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血液中________激素(填图中的序号)的含量会增加。
此时人体的耗氧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会刺激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________病。
临床上可以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该器官后能抑制________细胞的发育,使________不能产生,从而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
(3)结构D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的放大结构中,c一般指神经元的________膜,其兴奋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寒冷环境下,机体可通过产生甲状腺激素增强代谢,维持体温的稳定,此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③、甲状腺激素②含量均增加。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根据题意,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形成的,能够产生淋巴因子增强相关免疫细胞的作用,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发育受到抑制,不能产生淋巴因子,进而影响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结构D为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
(4)突触后膜为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的膜,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答案](1)①②③增加
(2)胰岛B 自身免疫T 淋巴因子
(3)单向(或由A到B)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树突或细胞体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B组能力提升
11.(2018·湖南联考)下面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
C.长期注射激素Y可导致性腺衰退
D.该生理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B[激素X是垂体分泌并作用于卵巢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是卵巢分泌的具有促进生殖细胞形成作用的激素,是雌性激素;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导致体内该激素含量过高,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导致性腺衰退;性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
12.(2018·绵阳模拟)下图是某医院甲、乙患者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甲患者
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
T3 4.1 ng/dL 10~200 ng/dL
T4 2.8 μg/dL 5.5~12μg/dL
TSH 22.7 ulu/mL 0.2~7.0 ulu/mL
乙患者
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
T3 345.1 ng/dL 10~200 ng/dL
T4 15.8 μg/dL 5.5~12 μg/dL
TSH 0.1 ulu/mL 0.2~7.0 ulu/mL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
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的分泌
D.遇到紧急情况时甲状腺激素增多,心率加快,内环境的稳态失衡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的TSH量增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使TSH激素量减少,C正确。
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A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产热,寒冷条件下,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进入医院立刻抽血体检,自然甲状腺激素指标偏高,B错误。
]
13.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41780140】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D[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
14.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小鼠并作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的含量。
实验结果及结论:
(6)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
(7)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正确。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影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的因素,所以本实验的检测指标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摘除甲状腺从而使A组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而B组可以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A 组观察的是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而B组观察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3)(4)两组都注射相同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并且都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下培养。
(5)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的衡量指标为TRH的含量。
(6)若A组和B组的结果是一样的,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起到了抑制TRH分泌的作用。
(7)若A组没有变化,则说明促甲状腺激素不会对TRH的分泌产生影响。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
(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4)相同且适宜的环境
(5)小鼠血液中TRH
(6)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
(7)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