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仇女神的爱恨情仇——美狄亚与李莫愁爱情悲剧分析
作者:柳娇
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第2期
摘要:,美狄亚与李莫愁,一个是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同名戏剧人物,是被誉为世界文
学史第一位觉醒的女性形象;另一位是金庸笔下让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
她们两位都是
敢爱敢恨的烈性女子,并且都把爱情当作自己的生命来看待,然而都没能避免被抛弃的下场。
与大多数女性不同,她们都采取激烈报复的方式进行了反抗。
尽管这两个形象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但爱情经历和命运却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主要描述了两位女性的共性,通过痴恋、抛弃、反抗三个阶段揭示其爱情的悲剧命运。
在此基础上,着重解读和分析了两位
女性悲剧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和性格原因,虽然国度、时代各不相同,但男权文化的社会环境
和观念是导致她们被弃的共同原因,而她们极端的性格则构成了和男权文化的强烈冲突。
关键词:美狄亚李莫愁悲剧形象悲剧成因
一、引言
《美狄亚》,著名的古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笔下的一部经典悲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
伊阿宋窃取金羊毛的故事。
女主人公美狄亚,是位美艳且法术高强的公主,而且也是国王的左
膀右臂。
超出预料或是命运使然,她与上岛寻找金羊毛的王子伊阿宋一见钟情,他们经历了一
番曲折的艰难险阻,却没有成就好的结果。
她惨被抛弃高调复仇,然后绝望地远离了伊阿宋。
面对一连串的生死别离,最终伊阿宋悔恨地抑郁而亡。
李莫愁,一位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脍炙人口的典型反派人物,一个绝美毒辣、傲
气淡泊的道姑,原本是古墓派弟子,是小龙女的师妹,常年居于古墓,与恰逢受伤的陆家庄主
人陆展元日久生情,决然背叛师门逃离古墓而去,以狠辣手段独自行走江湖。
可悲的是,不久
陆展元爱上何沅君,令无依靠的李莫愁大受打击而性情大变,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赤练仙子”;最后于绝情谷身中情花之毒,在正派人士的围攻下,葬身情花火海的烈焰下。
一个是古
希腊的魔女,一个是南宋的女侠客,但是我们发现两位不同时空环境中的女性的人生经历却有
着惊人的相似性,她们共同上演了一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剧。
二、美狄亚和李莫愁形象分析
(一)专情痴女
情到深处自然痴,对爱情动心的这一方面在东西方女性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爱情来临时,女性一旦陷入爱恋便一发不可收拾。
李莫愁初遇陆展元,带着道家济世救人
的慈悲之心,不顾男女之嫌为其疗伤。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莫愁仙子与他互相暗
生情愫。
但莫愁自小生长环境都是被清修的道家弟子包围,哪里尝过情爱的滋味,面对如此男
子不免内心斗争。
一方面是门规森严;另一方面爱情来临无法自拔,终是爱情战胜了森严的门规,不惜公然忤逆师门,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问红尘天下任逍遥。
在《神雕侠侣》中,
金庸引用了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
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a 这些话用在李莫愁身上简直再适合不过了。
美狄亚,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一位备受宠爱的小公主,也是日神赫利俄斯的后裔,面对爱情
时显得更热烈果断,不计手段不惜任何代价,纵然与莫愁同样身处父权制社会下,否定了女子
自由追寻爱情的权利,但依然敢于大胆执着追求。
身为高贵的异国公主,恋上伊阿宋后,全然
抛弃了这个身份该有的高贵矜持,为了使爱人伊阿宋顺利得到金羊毛,不择手段,更是不惜背
叛了亲生父亲和她的国家。
为了能成功与心爱的人远走高飞,在返回古希腊的途中,运用残忍
的手段杀死了父亲派去拦截她私奔的亲兄弟,只为给她心爱的伊阿宋拖延时间一起逃跑。
这个
行为显然在东西方都违背了作为人的伦理纲常。
一切的阻碍在这个独立自由的美狄亚的爱情面前,哪怕是亲情,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爱情的过度执着、对婚姻的美好期待,确是对爱的
深深执念。
可谓“情痴”至深。
(二)被弃弱女
爱情是不可控的,在爱情里的男男女女褪去初有的热度,未来的一切都存在着未知的变数。
那样坚强的莫愁在等待爱情开花结果时,却不想曾经恩爱的承诺已烟消云散,盼来的是看见爱
人与他人拜堂结发。
在这茫茫江湖上,让这样一个无依靠的女子面对如此大的变故,试问谁人
不爱怜?尽管武功高强形成自己坚硬的外壳,但当时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
爱至深痛越深,正
如黑格尔所言:“爱情在女子身上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
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支撑力;如果她在爱情面前遭遇不幸,
她就会像火焰被一道风吹熄掉。
”b
对于美狄亚来说,尽管在寻求爱情的斗争中,曾为之勇敢反抗过,并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与
社会的叛逆者,然而最终,她的爱情仍然逃脱不过残酷的现实,成了一出悲剧。
成功私奔的美
狄亚经历了一段短暂幸福甜蜜的婚姻,没想到伊阿宋恋上她人,美狄亚成了被爱情遗弃的被动
承受者,她在异国他乡孤立无依。
美狄亚对于自己所遭受的被抛弃的命运悲伤不已:“她躺在
地下,全身都浸在悲哀里,自从她知道了她丈夫委屈了她,她便一直在流泪,憔悴下来,她的
眼睛不肯向上望,她的脸也不肯离开地面。
”c 曾是万众瞩目的高贵公主,那样的坚强,在困
难面前从未屈服的她,如今流下伤心的泪水,可见爱情的背叛于她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面对伊
阿宋的情变, 她绝望痛呼:“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
”d 在遭受爱情的不幸时,两位褪去坚强保护壳的女性内心何尝不是一个小女人。
(三)反抗烈女
在《神雕侠侣》中提到小龙女修炼的“十二少、十二多正反要诀”,其中十二少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e。
可以看出,这种古墓生活就是要不断压抑所有的人生欲望和人性本能。
这种长久被压抑了的人性本能的欲望一
旦突然爆发了,它会比一般人正常的情感表现得更猛烈。
爱的极端是疯狂,恨的极端也是疯狂。
她开始疯狂报复这个“虚伪的世界”,强烈的仇恨推进着她报仇的步伐。
陆展元与何沅君大婚
之时,大闹婚礼却报复未果,一生心高气傲但怨毒极深的她并未放弃,反而心火更烈,没来由
地将满腔怒火发泄到别人身上,将湖南沅江两岸二十六处货栈码头一夜烧毁,只因货船上都标
有她的情敌何沅君同样姓氏的“何”字;杀了陆家满门一个不留;更残忍的是她杀死了何拳师
全家老小二十几口人。
李莫愁丧心病狂的行为使江湖怪人疯癫魔头武三通都心有余悸,女性的
失望转而嫉妒引发的嗜血,一旦爆发不容小觑。
东方相较于西方,在女性意识方面开化略弱,西方有着更强的自我意识。
美狄亚身上有着
一种霸气外露的野蛮气质,一切行为多出于自己的原始本能,她的行为来得比李莫愁更狠,更
不顾一切。
当知道自己心爱的良人要另娶别国公主,她的表现更加纯粹。
她的仇恨之火一发不
可收拾,更波及了她的孩子,骨肉亲情都可舍弃。
李莫愁尽管同此疯狂,却还残存一丝天生女
人的母性,对待小郭襄尚存怜爱之心。
对于美狄亚来说,孩子就是她与伊阿宋婚姻的一部分,
脱不了干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显然在美狄亚身上没有什么效用,不单设计毒死
伊阿宋的新欢,而且更残忍的是她亲手杀死了两个她的亲生儿子。
美狄亚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
实质上是对伊阿宋最大的复仇,让他断子绝孙。
尽管在杀子过程中有过动摇,最终还是仇恨大
于一切,受情绪的控制毅然决然地杀死了亲生骨肉。
三、爱情悲剧成因分析
(一)社会伦理和男权文化造就女性悲剧
很多人认为李莫愁与美狄亚的爱情是一出常见的家庭悲剧,都是由于爱人厌旧喜新造成的,可是,当把作品中所反映的内容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悲剧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女性的不幸命运的形成与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歧视与压制有直接的关系。
《美狄亚》所发表的年代,正值古希腊奴隶民主制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伴随着奴隶主民主制的没落,传统的道德标准被摧毁了,整个社会笼罩在道德危机的阴霾下。
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一切行为都充满了主观随意性,男权主义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妇女的地位
却在逐渐降低,丈夫抛弃妻子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在男权主义盛行下司空见惯,传统女性的精
神和肉体受到强烈的压制。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 女性之所以被沦为“第二性”他者的
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男性将女性困在家庭之中。
其实通读整个故事,不难看出作者借了
美狄亚之口诉说着男女不平等这个社会现象。
在现在看来更过分的是,男子可以为了所谓的前
程随意毁弃婚约、抛弃妻子,而女子只有被动地接受。
可见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多么低下,致
使伊阿宋更加有胆量抛弃美狄亚。
小说《神雕侠侣》中的李莫愁生活在南宋末年,受儒家文化影响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形成了一整套的封建礼教思想和观念,对女性有着严格的束缚。
男权传统赋予男人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他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追逐成功。
男人通过科举的方式获得社会地位,而女性则只能按照
男权社会的要求,成为男人的附庸。
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和女子贞烈价值观影响下的传
统女性,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不仅体现在人格、生存等方面,也体现在女性的思想意识中。
一方面,她们只能一切依附于男人,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他人手中,处于被领导支配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她们自己也往往自觉地按照男权社会的要求在塑造自己。
在这种特有的社会文
化环境之下,那种健康、强壮、有活力的女性不符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认知;而温柔娇弱、美
丽顺从的女子成为男性追求女性的标准。
李莫愁显然是传统女性中的另类,她恰恰违背了这种
传统价值观,其所表现出来的强势果断掩盖了陆展元作为男子的光彩。
受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
念的束缚,男性与女性相处中的被动地位,满足不了陆展元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换了其他男人
可能也同样接受不了这样阳刚的女子,会觉得是对大男子的羞辱,因此陆展元转而追求温婉知
性的何沅君。
在男权文化观念的主宰之下,男性和女性在婚姻中的追求往往体现出严重的错位,而这种
错位也导致了女性悲剧的结局。
在男权社会,男人因为要追求社会地位的成功,因此不可能成
为爱情至上主义者;而女人的角色因为只被限定在妻子、母亲的身份上,没有其他的社会出路,因此,她们往往成为爱情至上主义者,生命的全部意义往往都投入到爱情之中。
女人将爱情当
作自己人生的全部,成了自己人生的唯一支柱,当某一天这个支撑倒塌了,自己的人生以及所
有美好的幻想也都随着倒塌而破灭。
男女的认知不能统一的时候,经济上没有独立地位的女性
往往成为被动与弱小的一方,形成“痴情女子负心汉”式的悲剧,这种悲剧是典型的男权文化
的衍生物。
(二)女性自身的性格因素
现代心理学指出,“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格角色应该有生命、社会、异性审美三个层次,一个完整的人格角色应受到这三方面制约。
”f 人是处于历史之中的,因此他们的命运必然受到
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而一个人所谓命运的形成,除了社会文化的原因之外,生命属于个体因素,每一个个体的性格与生命形态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悲剧的造成是内外合力作用的结果。
李莫愁与美狄亚的爱情悲剧与自己的性格有着很大的联系。
李莫愁的性格在无形之中受到
其祖师林朝英的深刻影响。
林朝英曾在感情上经受过挫折,在林朝英的身边,李莫愁自幼就受
到这样的灌输——天下男儿皆是负情薄幸之人,因此这种影响已经成为无意识,深藏于李莫愁
的内心。
而常年居住古墓,严格要求和管束着自身的情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使她渐渐退化
了某些正常人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去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形成性格上的某些孤僻之处。
但没想
到在这样极端思想的教育下,带来的却是悲剧的结果。
不正常的教育和影响导致李莫愁形成了
偏执和孤僻的性格,这为悲剧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古希腊文化处于文明尚未开化的初民时代,人的身上自然残留着些许的兽性与野性,美狄
亚的残酷与暴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初民时代未完全进化成为文明人的原始性格特征的体现。
于她
而言,爱情相较于其他显得更为重要。
为了爱情背叛自己的国家、杀了自己的亲兄长帮伊阿宋、惨遭背叛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也能痛下杀手,美狄亚所做的一切,疯狂吞噬理智,残酷横扫一切,这种极端和残忍的性格,体现了某种人性的原始色彩,有值得反思之处。
中国内地“金学研究第一人”的陈墨也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g 在男权文化观看来,
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太过于坚硬的女性是不可爱的,女子可爱之处则应展现恰
到好处的温润柔弱,给男子一种小鸟伊人的依赖感,让他感受到被需要。
因此李莫愁和美狄亚
刚硬的性格,让男人在她们面前展现不出他们的价值,因此她们的性格和男权文化的要求有较
大的出入,两位女性性格与男权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导致了其悲剧命运的形成。
四、结语
爱恨情仇,演绎了两个不同时空中女性的悲剧性人生,美狄亚与李莫愁的悲剧是生活在男
权社会下所有女性的共同生存悲剧。
两个尽管不完美并且存在着些许缺憾的复仇女神,恰恰是
以这种“不完美”和“缺憾”体现了女性对男权意识的反抗,她们是敢于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
的“女战士”,她们不是以精神的觉悟而是以性格的本能选择了反抗,以高调的复仇表达内心
的情绪。
美狄亚和李莫愁的爱恨情仇,一方面体现着男权文化赋予女性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她们又以其坚韧、自由和机智, 证明着女性的能力和反抗男权的意志,这两个形象在客观上显
现了女性解放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她们的悲剧也值得我们对女性自身及其中西文化进行反思。
人类历史发展了上千年,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的精神世界也有了不同的觉醒,但女性解放的道路仍然漫长,李莫愁尤其是美狄亚的悲剧永远值得警惕和反思。
ae 金庸:《神雕侠侣》,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9页,第2497页。
b 〔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7页。
cd 〔古希腊〕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罗念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2页,第
5页。
f 吴晓群:《〈美狄亚〉与女性历史地位的再思》,《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
g 王敬三:《阅读金庸世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作者:柳娇,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辑:张晴 E-mail : zqmz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