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师资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公共管理硕士(MPA)师资介绍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人口学系主任, 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兼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开放促进会理事、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教授委员会委员。

兼任《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编委, 《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

汪同三著名经济学家, 国策咨询教授, 经济学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主任,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 数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文件起草工作, 是现代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估计方面最权威教授之一。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授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学会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以及十几所高等学校兼职教授。

关键研究领域为宏观财政理论。

曾分别于1997年4月和1月为国务院领导和省部级关键领导干部作税法专题讲座和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座。

张宇燕著名经济学家与公共政策分析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际经济评论》杂志副主编,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亚太学会副会长, 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倪鹏飞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经济贸易研究所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关键从事城市经济、城市竞争力、房地产金融与房地产经济以及企
业制度和融资等方面理论与实证研究。

多年来相关中国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引发了国际和中国部分学者、官员、企业家和社会公众热情关注。

10月, 被聘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项目评定教授。

沈骥如国际战略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国际战略、大国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

郝时远著名民族学家、政府高级智囊,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教授。

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0月21日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主讲教授, 就中国民族关系方面问题进行了讲解。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兼任《民族研究》、《世界民族》杂志主编。

另担任哲学社会科学计划领导小组民族研究学科计划组副组长,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实施会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人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

魏后凯研究员, 博士, 工经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兼职有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理事; 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 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国土经济研究院等顾问。

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异青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异青年称号; 享受国务院颁布政府特殊津贴教授。

关键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

朱玲女,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1951年12月生于宁夏银川。

1988年在联邦德国STUTTGART市HOHENHEIM大学农经系取得博士学位。

国际农经学会-期实施委员会委员, -期亚洲奖学金基金会理事会委员。

关键研究领域为收入分配、乡村发展和贫困问题。

王德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研究室副主任、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副主任, 博士。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杨光西亚非洲所所长, 研究员, 中国中东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常务副会长和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 经济发展和能源问题。

李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81、 1984、 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8~199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

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若干省、市政府顾问。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教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曾四次取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

李培林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

1987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 获博士学位。

关键研究领域: 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李少军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政治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是国际政治学, 研究领域包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以及现代全球问题
王逸舟1984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前后任马列研究所现代研究室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职。

现为世经政所副所长、研究员,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曾经到过30国家及地域作学术访问和客座研究。

在美国福特基金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支持下, 前后组织和领导了《中国与国际组织: 加入与适应过程》和《中国与非传统安全》两个重大项目研究。

张蕴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院亚太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亚太学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问题; 荣誉称号: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教授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人民大学劳感人事学院兼职教授,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暨社会保障研究所兼职教授。

李林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工作, 1990年8月取得法理学博士学位; 1993年8月至1995年3月,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 并在哥大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1999年担任法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9年2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兼科研处长, 担任宪法与行政法专业博士生导师, 2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