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意识多元化的情况下,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心理压力加大,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

目前,中国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心理亚健康,约1/5的青少年出现抑郁、自闭、心理障碍和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

高中是学业压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学校普遍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科学有效的落实。

实践表明:仅靠几次心理辅导,远远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因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心理健康;因素;策略
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行为异常。

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

例如,校风学风不正、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

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

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根据教育部统计表明,“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

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此外,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
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

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崭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

2.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开展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主动性,加上政治课不是主科,思想认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偏差,认为政治课太抽象和过于空洞,从而对学好政治课缺乏兴趣,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政治课的教学难度。

本人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慢慢地改变以往的说理方式,转向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本地学生虽然来自农村的居多,但本地农业资源较好,农民收入水平较高,有不少学生很有经济头脑。

面对这种情况,我在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讲到“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容时,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学生反应相当强烈,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在讲到“市场交易原则”时,则和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把生意做好,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讲“诚信”的重要性。

总之,只要结合地情、校情、生情、科情,努力探索,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最终真正学好、用好政治课。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视。

所以,政治教师需要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断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