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B .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 . 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 . 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2)
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3)
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2)修改:。
(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划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要求:不得改变愿意。
)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我们为什么要过生日?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当然是为了庆祝自己又大了一岁。
”
“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感谢母亲给了我们生命。
”
“我认为是与朋友分享自己生日的快乐。
”
……
对同学们过生日的缘由各不相同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20字左右。
)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2016·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幽默权
陈彤
如果我说幽默和权力是有关系的,一定会有很多人不同意。
因为很多人喜欢神化幽默,把幽默说成是一种天生的性格中的东西,而且认为这种东西和智商相关。
其实,普通小民百姓像贫嘴张大民那样的不能叫幽默,他们那叫“贫”叫“损”。
幽默是什么?幽默的外在表现是风趣,内在实质是优越感。
好好想一想,我们听的长工愚弄财主式的故事那不叫幽默而叫笑话,为什么?因为幽默必得是口吐莲花,把人家含含蓄蓄地装进一个套子而自己一点损失没有,类似武侠小说中的高人——杀人不见血,中原一点红。
要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好笑,也是笑话,不是幽默。
为什么我认为幽默和权力是相关的呢?因为在权力社会,你能随随便便就把自己表现得比上司聪明吗?我手边有一本幽默集锦,发现大部分收录在册的幽默大师除了艺术家(其中包括文学家)就是政治家了。
而艺术家的幽默大部分是和调戏妇女有关的,比如萧伯纳在一个舞会上邀请一位大龄妇女跳舞,那位妇女激动万分,以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萧伯纳及时打消了她的“愚蠢想法”,他说:“我请你跳舞是因为这是一个慈善舞会,不是吗?”其实这个级别的幽默还不如贫嘴张大民的,但是因为出自萧伯纳之口,也就成了经典。
这至少说明幽默有趋炎附势的特征,从张大民嘴里出来就是“臭贫”,但是从萧伯纳嘴里出来,那就成了“象牙”。
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以谈吐不俗名传于世。
据说伊丽莎白一世不赞成神职人员结婚,有一天接见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夫人,开口就说:“我不能称您为主教夫人,可是我又羞愧称您为情妇;不过尽管我不知道究竟怎样称呼您才是正确的,我还是要谢谢您的到来。
”真是妙语连珠呀!主教夫人能怎么样?在一个权力社会,即使主教夫人有足够的智慧,她也只有被女皇幽默的份,如果她要表现幽默,必须找比自己等级低或者至少是和自己同一个级别的人。
我手边的这本幽默集锦是我的一个口无遮拦、为人风趣的朋友送给我的。
他说自己买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希望自己能像书中的政治家、艺术家一样幽默风趣,可是后来一件事情教育了他,让他懂得自己必须要先成为权力的拥有者,才有可能像权力拥有者一样口吐莲花。
有一天他的领导突然心血来潮地想寻他开心,故意问他:“你昨天在哪儿过的夜?”我的朋友要是老老实实回答说“在家”也就算了,可是,他偏偏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幽默感,于是他说:“难道你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过夜吗?”结果呢,一年过去了,别人该加薪加薪该提升提升,他什么都没有,问来问去终于知道他的问题所在——目无领导。
知道什么叫幽默等级了吧?领导幽默下属那叫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幽默领导罪过就大了。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2)
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分析。
(3)
结合对文章结尾画线句子“领导幽默下属那叫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幽默领导罪过就大了”的理解,阐释本文标题“幽默权”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12分) (2017高三下·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建立在直觉论上的,在《人间词话》中,他进一步把直觉论运用到文学批评实践中,提出了“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
当代学术界也有许多文章论述到这一对范畴,然而看法却很不一致,褒贬不一。
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对“不隔”持肯定态度,对王国维的“隔”论持否定态度,甚至主张对“隔”都须具体分析。
朱光潜从诗的“隐与显”的相对性出发,批判了王国维对“隔”的贬斥态度。
在这一点上叶嘉莹先生已对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
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支持“隔”与“不隔”的分界和批评标准,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直接展示在人们前面,使‘语语都在目前’”。
诗词的创作实际上就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美,人必须通过直觉才可以把握,对于艺术美也同样如此。
诗人把引起自己审美感受的美“镌之于不朽之文字”便是诗歌艺术的创作目的。
诗歌创作也就是对美的摹写,如果诗人在创作前没有与自然通过审美直觉而和谐地统一起来,那么,他的作品就难以引起读者的审美感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就不存在境界。
另外一种情况,即诗人对自然之美已深切地感受到了,然而他在创作时却“文不逮意”,用词不当,因而其作品到读者那里,读者不能直觉其境界,这两种情况在以直觉论为前提理论系统中都被称作“隔”。
什么是“不隔”呢?王国维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只有“语语都在目前”,人才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它,如果不在“目前”,就得用“目”去搜索,经过“目”的搜索,这语语才进入了人的意识,这是一个渐近过程,在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因此,不是“须臾之物”,也就与“境界”无缘了,也就“隔”了,“语语都在目前”的意义在于,通过语言所组成画面不需要更多理性分析,这“语语”形成的画面是人的直觉对象,从语言到意象到美的过程是瞬时的,只有如此,诗才在“不隔”。
诗的创作,首先关系到诗人的感悟能力,诗人须得有一颗无尘垢的赤子之心,这样,通过直觉他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本质,王国维评周邦彦的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云“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评稼轩词:“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事,与科学上密合,可谓神悟”。
其次,诗的创作还关系到诗人的表达能力,也就是他能否使文辞达意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王国维提出要少用替代字,如桃用红雨、刘郎,柳用章台、灞岸所替代,“宜其为《提要》所讥也”。
这原因是:“盖语妙则不必代,意足则不暇代。
”这说明诗人直觉感受能力是一个方面,表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代字能够影响读者的直觉感受,代字代的是什么,这就使直觉渗入杂念,因此,诗也就“隔”了。
(选自李铎《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有删改)
(1)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隔”与“不隔”的提出,是王国维先生直觉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产生的结果,这对概念在其文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B . 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持一分为二的态度,既肯定“不隔”,又对“隔”论持否定态度。
C .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用“隐”与“显”来套“隔”与“不隔”是不妥当的。
D . 李泽厚先生认为“不隔”是有形象、生活的真实才能以即目可见具体可感的形态直接展示在人们面前,使“语语都在目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诗歌艺术的创作目的是诗人通过直觉把引起自己审美感受的自然美,“镌之于不朽之文字”从而引起更多读者对美的真实感受。
B . 所谓“隔”是指诗人在创作之前没有深切地感受到自然之美,无法通过审美直觉把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和谐地统一到他的作品中来。
C . 所谓“不隔”是指诗人通过语言所组成的画面不需要读者更多的理性分析,物化在作品中的艺术信息,能被读者快速而明晰地感知得到。
D . 诗的创作,不仅关系到诗人的感悟能力,还关系到诗人的表达能力,因此要成为一个诗人仅靠有一颗无尘垢的赤子之心是远远不够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代学术界虽然有许多文章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论褒贬不一,但许多美学大家都主张这一理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 周邦彦的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通过直觉见到了宇宙人生的本质,因此被王国维评为“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C . 人的意识中“语语”不是“瞬时”占据人的意识的,只有“语语都在目前”,人们才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它,这是一个渐近的过程。
D . 在诗歌创作中,王国维提出要少用替代字,如桃用红雨、刘郎,柳用章台、灞岸所替代,这样影响了作者的表达作用,因此,诗也就“隔”了。
4. (9分) (2018高一下·广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忠诚院士:当个好医生不容易
李舒亚
1952年,王忠诚从朝鲜战场回到天津。
碰巧国家卫生部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培训班,他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
“人脑就像豆腐一样,很软,一捏就坏了。
里面集中了人体20%的血液,神经纤维比头发丝还细,线路非常复杂。
”王忠诚上大学时解剖课曾考满分,可学习脑神经外科还是明显感到有难度。
“大脑是人的生命、思想、行动的中枢系统。
神经系统一旦患病,通常表现都较严重,轻则瘫痪、痴呆,重则往往有生命危险。
”
那时,学习科研条件艰苦。
王忠诚白天上班,晚上学习。
由于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他和同事们只能靠着少得可怜的翻译材料进行摸索。
一年后,王忠诚首次为脑部肿瘤患者实施手术,获得成功,这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
当时,中国能初步掌握的脑部疾病诊断办法是气体造影,这种方法有2%~3%的危险性,且病人要承受头疼欲裂巨大的痛苦。
此时,国外已有较先进的脑血管造影技术,危险性降至0.1%~0.3%,病人基本感受不到痛苦。
为此,整整一个夏天,王忠诚和同伴泡在医院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反复在尸体上进行研究和试验,终于自主成功掌握脑血管造影技术。
又经多年临床实践和不断完善,他于1965年出版了《脑血管造影术》。
这本专著被视为中国神经外科划时代的进步标志,使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同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30年。
然而,由于那时隔离防护措施较差,王忠诚长期几乎是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他的白血球数降至3000多,不及正常人的一半。
为此,他特别怕感冒发烧,曾先后八次患肺炎,两次险些丧命。
可他说:“豁出去了!外国人能做,我们也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来。
”自此,数不清的病人受益。
2001年9月16日,在悉尼召开的“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第12次国际大会”上,王忠诚被授予“最高荣誉奖章”。
几十年如一日,始终面对脑部造影和手术台,会不会觉得乏味?王忠诚说:“人的情况太复杂,每个病例都不一样,都是全新的挑战。
每天都在进步。
”
20世纪80年代,CT技术、显微手术等引进中国,王忠诚的神经外科医疗技术也日臻完善。
他曾是世界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这个数字曾被国外同行误以为多写了一个零,王忠诚也因此被誉为“万颅之魂”。
王忠诚又试着向一直被国际医学界视为手术禁区的“脑干”进行探索。
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在这里“动刀子”,被称作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可能关系到生死存亡。
经过十几年的公关,王忠诚终于循序渐进地突破了这个禁区。
1995年11月,他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作了题为《脑干肿瘤250例》的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
至今,他已做了600余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所谓“好医生”,不是不犯错,而是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尽可能少犯错。
”尽管手术死亡率已经是全世界最低,但王忠诚仍然说,人的实际情况太复杂,每个案例都不尽相同,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即使非常小心有时也难免出错。
说起从事一生的事业,王忠诚皱着眉说:“当医生太不容易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所以,他总是告诫学生:“下诊断永远别说百分之百。
”
“病人也对我们的成长做出很大贡献。
”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
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
”
他还强调,对于医生而言,一重技术,二重品质,“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也发挥不出来。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大脑的特点和作用,又以王忠诚上大学时满分的成绩作衬托,突出了学习脑外科的难度。
B . 气体造影诊断脑部疾病的高风险和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促使王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同伴不畏艰难地进行研究和实验。
C . 文本以王忠诚院士在国际上获得的巨大声誉和崇高荣誉,从正面表现出他在神经外科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
D . 文本在叙述王忠诚向手术禁区“脑干”进行探索时,用“循序渐进”一词,体现了他在突破这个禁区时严谨的科学态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 . 王忠诚在研究脑血管造影技术时,长期几乎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曾整整一个夏天都呆在研究室内,这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和专注忘我。
B . 王忠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手术台上,经历过各种复杂手术,是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逾万例的医生,
因而被称为“万颅之魂”。
C . 王忠诚是一个兼顾实践和理论的医学专家,他做过的手术不计其数,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又参与医学研讨,著书立说。
D . 王忠诚的《脑血管造影术》不仅缩小了中国神经外科诊断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对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 . 本文在叙述王忠诚在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时,有详有略,各有侧重,既丰富了传主的形象,又突出了他的一些重大贡献。
(3)结合文本中王忠诚的成长经历,分析成为一个“好医生”的条件。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2019·潮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B .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C .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D .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
设置有专门的负责人员,且“左史记事,右史记言”。
B . 科敛,是古代统治者向老百姓收取钱财的方式之一,非正式税收,而是按有关条文摊派、聚敛。
C . 赍,本义是拿东西送给别人。
在文中的意思是携带。
D . 天兵,汉族神话中指天神的兵将。
言说者喜用它借代己方的军队,如文中指梁王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博学方面胜过宋濂。
B . 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
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 . 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
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 . 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
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②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7高三下·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史惟圆
清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
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①。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
根蔓牵章,又逐郊原春草生。
注:①化用“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作者借用来作词的起拍与过片,成为词的主旨。
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
B . “石破多时”化用了李贺诗“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C . 愁,本无形体,却可以“寄”,这是化抽象为具体,他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下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愁。
D . “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E . 最后一句是说,作者身处在旷野之中,看着眼前的蔓草,悲从衷来,驱车任意行走,直尽头。
(2)
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述。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高二下·云南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8. (5分) (2018高三上·桂林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酒属于物质,但是________。
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和社会的各方面相连,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
酒和政治相连,形成酒政文化。
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借酒夺权;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借酒消患。
周公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教训,________。
《酒诰》成为后世禁酒引经据典的范例。
________,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张旭三杯草圣传”,酒后作书,妙笔生花。
酒与生活相连,形成酒俗文化。
如婚丧嫁娶,摆酒摆宴以示庄重;亲友团聚,推杯换盏表达情深。
9. (2分) (2017高一下·九江月考) 在我国民俗中,婴儿有“诞生礼”,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洗三”仪式,就是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为其洗身,这是婴儿受到的第一次洗礼,请将下列流程图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并说明“小葱轻打”和“锁手足”在这个民俗中的含义。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一下·泉港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通了24小时营业模式。
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读者离开时,一部分人开始走进来。
他们有的是喜欢夜读的市民,有的是自习的大学生,有的是外来务工人者,有的是流浪者和拾荒者。
书店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他们有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但是只要是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也是我们的读者。
甚至有的只是来休息,我们也觉得我们的工作有意义。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