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食品能吃不等于有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尿酸食品能吃不等于有用
在美容市场上,“注射玻尿酸”“玻尿酸面膜”已经风行很久。

而最
近引爆市场的,是“口服玻尿酸”。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是一种很特别的黏多糖。

它最大的特点是
吸水性极强,1克玻尿酸能吸收1000克的水,形成极为细腻润滑的凝胶。

早在1934年,美国科学家就从牛眼睛的玻璃体中把它别离了出来,随后
确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在很长时间里,它都是从牛眼、鸡冠等动物
组织中提取出来的,获取不易,自然也就非常昂贵。

所以,它的用途主要
是在医疗上,比方晶体植入、角膜移植和抗青光眼等眼科手术中。

玻尿酸行业以及爱好者或明或暗地暗示:既然国家批准了它,那么它
就是“有用”的。

这是对“新资源食品”的错误理解。

后来,科学家们开发出微生物发酵生产玻尿酸的技术,使得它的生产
本钱大为降低,应用领域也就扩展到了医美注射、关节炎、皮肤保养等等。

消费领域的应用也催生了生产技术的开展。

尤其是中国,近年来的产量已
经超过了世界总量的80%。

相对于医疗、医美和护肤美容,“吃”无疑具有更大的市场和吸引力。

于是,玻尿酸行业开展到“口服”。

在国外,“玻尿酸”早已被批准口服,中国也在2022年批注其作为保健品食用。

2022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批准玻尿酸作为“新资源食品”,可
用于普通食品中,开启了玻尿酸市场的新篇章。

但消费者不清楚、而商家也有意无意混淆的是:“能吃”跟“吃了有用”完全是两码事。

玻尿酸行业以及爱好者或明或暗地暗示:既然国家批
准了它,那么它就是“有用”的。

这是对“新资源食品”的错误理解。

国家法规《新资源食品管理方法》中明确指出,所谓的“新资源食品”有四类: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微生
物中别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
物新品种;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玻尿酸,正是从动物〔或者微生物〕中别离出来的“在我国无食用习
惯的食品原料”。

所以,通常是等其他国家食用了多年之后,才批准食用。

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核心是“新”和“能吃”,完全不是认可商
家宣称的“成效”。

为了防止这种错误认识,该管理方法的第23条明确
规定“生产经营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或者暗示其具有疗效及特定保健功能”。

也就是说,被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仅仅是说它“能吃”。

想要说明
它“有用”,需要其他直接可靠的科学证据。

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这样
的科学文献。

在2022年,欧洲有公司向欧洲食品平安局申报“口服玻尿
酸护肤”的成效,专家委员会深入审查提交的证据之后,做出了“没有人
体实验支持所申报的功能”“口服玻尿酸和保护皮肤之间无法建立因果关系”的结论,明确否决了这项申请。

在此后的这些年中,虽然有零星的
“科学实验”发表,但在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存在漏洞,算不上有
说服力的科学证据。

简而言之,如果市场上有食品宣称“通过食品、保健食品等口服透明
质酸可改善人体皮肤水分,具有体内抗氧化,改善关节功能骨质疏松、修
复胃黏膜损伤等作用”的说法,消费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好自己的钱包——不管是哪位明星代言还是哪位专家站台,都只是一种营销噱头。

某电商平台销售的口服玻尿酸产品〔金明大/摄〕
“功能食品”有噱头
除了玻尿酸食品,市场上还有形形色色的“玻尿酸产品”。

比方玻尿
酸的衣服和裤子,号称布料中含有玻尿酸,随着布料与身体的接触,释放
出玻尿酸并且被吸收;还有玻尿酸的被子,称在睡梦中就能够吸收玻尿酸,“睡着就能护肤”的美梦确实很能满足不少人的梦想;还有玻尿酸的牙膏,宣称能保护牙龈。

且不说布料里有没有、有多少玻尿酸,即使是有,也需要跟水结合才“有可能”对皮肤有一定影响。

再考虑一下玻尿酸的吸水能力〔1克玻尿
酸能吸收几百甚至上千克水〕,如果穿着这样的衣服不小心溅了一点水或
者遇到下雨,那就是“无法直视的画面”了。

至于玻尿酸牙膏“保护牙龈”就更不知从何说起——牙膏保护牙龈的关键是防止牙齿上细菌的生长,而
玻尿酸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除了“新资源食品”的噱头,在市场上还经常看到“功能食品”的说法。

“功能食品”,总是让消费者觉得“很高级”“很科学”。

其实,功能食品不是一个法定概念,而只是一个行业概念。

在中国的
法规中,食品有常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分别,但没有“功能食品”的分类。

“保健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保健品”,通过防止“食品”二
字来淡化它其实是食品的本质。

一般来说,保健食品不是常规食品的形态,根本等同于国外的“膳食补充剂”。

消费者在吃它们的时候,不太在意他
们的“营养成分”,目的是“特别的保健成效”。

——虽然有些保健品也
提供“营养成分”,但只是“附带”的,并不是消費者吃这些食物的原因。

比方燕窝阿胶之类,它们本身也是蛋白质,但吃这些食物的消费者,没有
人是为了其中的蛋白质——因为,从蛋白质的角度,价格远远比它们廉价得多的肉蛋奶,其蛋白品质要比它们好得多。

最后,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功能食品”只是针对特定的需求才有意义,而不是许多人理解的“功能食品对健康有好处,比普通食品有益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