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五年级下册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经典题型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刮骨疗伤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
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
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
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
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
”关羽笑着说:“不用捆。
”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
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
”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
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
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
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
(1)关羽的胳膊是怎样受伤的?
(2)华佗计划怎样给关羽治疗胳膊?实际上是怎样治疗的?
(3)仔细阅读本文,分析一下本文的写作手法。
解析:(1)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
(2)华佗计划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关羽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关羽的眼睛,然后开刀治疗。
实际上华佗在给关羽刮骨疗伤时,关羽边喝酒,边下棋。
(3)本文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关羽虎将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神医的高明医道。
【解析】【分析】(1)、(2)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选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夸张的写作手法,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
故答案为:(1)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
(2)华佗计划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关羽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关羽的眼睛,然后开刀治疗。
实际上华佗在给关羽刮骨疗伤时,关羽边喝酒,边下棋。
(3)本文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关羽虎将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神医的高明医道。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章的夸张的写作手法。
2.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勇于“自责”的荷兰人
①提起荷兰,我们不禁会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那里有旖旎的风光、转动不停的风车和成片的各色郁金香。
当我真正到了荷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
②一天,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责”的电话。
③“您好,请问是梁先生吗?”
④“是啊,您是?”
⑤“我是电力公司的。
”
⑥“请问有什么事?”
⑦“您家这个月的电费比以前多了26欧元,我可以知道原因吗?”
⑧这是什么意思?我有点儿生气,这个工作人员可能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
在荷兰,能源有限,电力紧张,按照规定,居民要使用节能灯具。
⑨“您是在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吗?”我的声音有点儿高。
⑩“不不,您误会了。
我发现您的电费上涨了,担心是哪里漏了电,所以想请您注意一下。
如果您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们就上门去检查一下。
”
⑪原来是这样,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脸红,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我不说话,对方就不停地道歉,说马上派人来检修,并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表示歉意。
半小时后,两个身着工作服的人来到我家,对房间里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线路没有问题。
⑫这件事让我想起最近收到的一封信,信是警察局寄来的。
信中说,我对荷兰的一些交通规则不太熟悉,曾两次违规。
信末尾的一段文字让我很是意外:“尊敬的先生,您的车两次违规,我们想知道原因,是不是红灯等交通设施所处的位置不合理,或者是发生了故障?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希望您能将您的意见告诉我们,谢谢!”
⑬我送两位检查线路的工作人员出门时,看到了邻居爱德华。
他老远就朝我挥手。
爱德华是来“忏悔”的。
⑭“我听说您的车因为违规被警察处罚了。
”
⑮“是的。
不过,这与您有什么关系呢?”
⑯“您忘记了吗?前段时间我借过您的车。
”几天前,爱德华借我的车去接孩子,前后也就半个小时。
他的话让我大跌眼镜:“虽然我只用了一会儿,但是红灯有可能是我闯的;即使与我没有关系,我也有责任,我应该时常提醒您!”此时的我,惊讶得瞠目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⑰遇到事情时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责怪别人,这也许是荷兰人的习惯。
他们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忏悔:________ 难以名状: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填空。
在第①自然段中,荷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度,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
本段用一个“却”字,点明了文章的________ 。
在②一⑪自然段中,“我”的情绪先是生气,这是因为________;后来为自己的态度脸红,这是因为________。
第⑫自然段,信的末尾让“我”很是意外,把“意外”换成一个成语可以是________ 。
第⑯自然段________ 、________ 两个四字词语写出了“我”由于意外而感到十分惊讶。
(3)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写的三件事。
(4)通过阅读全文,你知道荷兰人的“自责”实际指的是什么?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谈淡你的感悟。
解析:(1)认识了过去的错误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2)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中心
;电力公司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我误会了电力公司
;出乎意料
;大跌眼镜
;瞠目结舌
(3)①“我”电费上涨,电力道歉。
②“我”两次交通违规,警察局道歉。
③“我”两次交通违规,借我车的邻居道歉。
(4)荷兰人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谈自己的理解,回答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难以名状: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2)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中心;电力公司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我误会了电力公司;出乎意料;大跌眼镜;瞠目结舌
(3)①“我”电费上涨,电力道歉。
②“我”两次交通违规,警察局道歉。
③“我”两次交通违规,借我车的邻居道歉。
(4)荷兰人的“自责”,时而是一种潜意识的善意呵护,时而又是彼此难以名状的信任,给人带来温馨,带来社会的和谐。
荷兰人这种勇于自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
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
在新垦的
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
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
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
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
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
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
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
”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
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
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A.郁金香
B.风信子
C.百合花
D.薰衣草
(2)“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A.有环保意识
B.天生爱土地
C.土地来之不易
D.世界上地势最低
(3)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________(静态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
解析:(1)A
(2)C
(3)D
(4)动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解析】【分析】(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4)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
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A;
(2)C;
(3)D;
(4)1、动态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点评】(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课外阅读。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
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
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
卞和跛着一条腿,再次入宫去献玉。
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
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
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
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受,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
”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
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________ 贡献——________
(2)短文一共写了________个人物,________是主要人物。
(3)短文用一件物品贯穿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_______,它是全文的写作________。
(4)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
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
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
解析:(1)欺骗;奉献
(2)四;卞和
(3)和氏璧;线索
(4)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蒙骗:欺骗或哄骗。
贡献:进奉;进贡。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欺骗、奉献(2)四、卞和(3)和氏璧、线索(4)C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选文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故都饱含秋意的景观,其中有五处景观用笔极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这样一笔带过的原因是()。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以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笔极简
(2)作者在写北国之秋的时候,经常提及南方的秋天,这样写的用意是()。
A.故都和南国的秋都富于特色,二者放在一起才能表达作者对秋的怀念
B.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进行对比,更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C.写出了故都的秋和南国的秋都是好的,作者难以取舍
D.将所有自己怀念的故都的秋和南方的秋都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二者的喜爱
解析:(1)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B (2)B
【解析】【分析】(1)①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第3自然段第二句话),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②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1、陶然亭的芦花 2、钓鱼台的柳影 3、西山的虫唱 4、玉泉的夜月 5、潭柘寺的钟声;B(2)B
【点评】(1)①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②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1)选文主要刻画了________(人名)的形象。
开篇人物还未出场就先描写了她的________,这样的出场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紧接着浓墨重彩描写了她的________,突出了她身份________,生活__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其表达的含义不包括()。
A.夸赞林黛玉标致、不俗 B.讨贾母欢心
C.间接赞美贾母的嫡亲孙女 D.为来晚了赔罪
(3)结合选文,从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解析:(1)王熙风;语言;外貌;高贵;奢华
(2)语言;D
(3)从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中,我能感受到她身份高贵,生活奢华。
从她的语言、动作中,我能感受到她八面玲珑、泼辣爽利的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①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②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王熙风、语言、外貌、高贵、奢华(2)语言;D(3)从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中,我能感受到她身份高贵,生活奢华。
从她的语言、动作中,我能感受到她八面玲珑、泼辣爽利的特点。
【点评】(1)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②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7.古典名著阅读精选。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
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
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
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
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
”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
”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
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
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
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
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
”行者笑道:“我是个做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
”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