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区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016·南京市、盐城市一模)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
③人口迁出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①湿地减少②降水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1题,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周围植被遭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

第2题,土地沙化会造成湿地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蓄洪能力减弱等。

答案:1.A 2.C
(2016·河南十校测试)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荒漠化动态变化图,完成3~4题。

3.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
C.冻融作用D.内力作用
4.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B.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环境
C.防护林以及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
D.全球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加
解析:第3题,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B
项正确。

我国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以西、以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以东、以南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冻融作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大山脉的山顶地区。

内力作用对荒漠化的形成作用不明显。

第4题,读图可知,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减少,生态环境转好。

过度放牧、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全球变暖等会导致荒漠化面积变大,与题意不符,故A、B、D项错误。

由于防护林的建设和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内蒙古地区荒漠化防治效果明显,荒漠化面积减少,故C项正确。

答案:3.B 4.C
(2016·福建厦门一模)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6.据图可判断(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解析:第5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率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据此排除B、C、D项。

第6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林草地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小。

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答案:5.A 6.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