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事物之所以「如此存在」:如,此物是平的,該 物是方的,此物與彼物是相同的,等等。
– 例如:因為「相同」自身/相同的理相之故,所以 A 與 B ﹝兩件可感的事物﹞是﹝顯現為﹞相同的 。
2. 事物之所以「存在」:如,這個桌子、那個人, 等等。
– 例如:因為「桌子」的理相之故,此可感之桌子 存在。
02.01.2021
第三次敘拉古之遊:361年左右,狄奧尼 修二世再邀柏拉圖來朝教導哲學。柏拉 圖希望調解狄翁與二世之舊怨,勉強成 行,但調解終歸失敗,悄然返回雅典。
02.01.2021
6
柏拉圖的著作
所有文獻有考的柏拉圖著作皆悉數流傳, 並無散佚 。
柏拉圖的著作有兩類:一為學院裡講課 的講稿,未曾公開出版;另一為數十部 對話錄體著作,當時已為公眾轉閱。
02.01.2021
11
成熟時期 (西元前387-367年之間)
代表作:《會飲篇》(Symposium)、《斐多篇》 (Phaedo)、《國家篇》/《理想國》(Politeia/ Republic) 、 《斐德羅篇》(Phaedrus) 等。
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之後,第二次出遊之前。
出遊意大利西西里時認識了一些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 者 (Pythagorean),受其影響而加入了一些新觀念──例 如「輪迴再生」等等。
柏拉圖(Plato)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南華大學哲學系
九十三年度第一學期
02.01.2021
1
柏拉圖 (Plato)的生平──詩人、 哲學家、政治家
原名Aristocles,其後體育老師見其體魄強健(一 說因其前額寬濶),而給予綽號 Platon
出於雅典本土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427年, 死於347年。
02.01.2021
13
柏拉圖的主要哲學學說
1. 理相(eidos, idea)理論 a. 何謂理相? b. 初期的理相理論 c. 中期的理相理論 (一):《城鄰篇》裡的三大比喻) a. 線條比喻 b. 洞穴比喻 (《城鄰篇》卷七) c. 太陽比喻 d. 中期理相理論 (二):分有與模仿 e. 晚期的理相理論 1. 認識論:回憶說 2. 靈魂理論 1. 靈魂不朽理論 (Phaedo) 2. 靈魂三分說 (Republic) 3. 政治哲學 (Republic)
17
價值論涵義 (axiological meaning)
– 尤適用於倫理及其他涉及正面價值的理相 之上,如公正、善、美等等。
– 理相 = 絕對的完美的原本,是可感事物愛 慕追求的理想:idea = ideal
– 例如:個別公正的人力求更加公正,等等 。
02.01.2021
18
理相論的理據
知識論的理據:以 p 述謂不同的個殊物,建立 對於該物之知識,則預設了在某意義下已「見 到」 p 本身是甚麼。
公元前387年受邀到敘拉古(Syracuse)僭主狄奧尼 修一世(Dionysius)之宮庭;一世之妻弟狄翁 (Dion)信奉柏氏的思想,柏拉圖欲借以實現其 政治理想。
02.01.2021
4
然而據傳說,柏拉圖的直率態度和政治 見解激怒了狄奧尼修一世,因而被賣為 奴隸,幸得朋友幫助贖身,才能返回雅 典。
返回雅典時約四十歲;於388/87年於雅 典西北郊外成立「學院」(Akademeia), 為後世學院制度之濫殤,可稱為西方第 一所大學。此學統命脈延綿九百年,至 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 (Justinian) 敕令禁學為止。
02.01.2021
5
柏拉圖晚年曾兩度再遊敘拉古。
第二次敘拉古之遊:西元前367/65年間, 狄奧尼修一世已去世,二世掌政。狄翁 在朝鼓吹柏拉圖哲人王之理想,打動了 幼主的心意,乃邀柏氏再次來遊。然而 不久,狄翁政敵得勢,加上幼主猜忌, 乃放逐狄翁,柏拉圖也歸返雅典。
(eikones) 詩與藝術作品:只是可感事物的影象
B.信念 (pistis) 關於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覺。 信念是真的判斷,但仍並非知識,原因在於其不確定
性 (流變的事物既是又不是甚麼)。
C. 數理知識 (dianoia, mathematika) 低級的知識,介乎「意見與理智之間」的居間位置。 數學的中介性在於:
– 理智最終認識的原則是統攝一切的、最高的「善理相」(Idea of Good)
02.01.2021
29
洞穴比喻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父母皆為貴族之後,繼父更是當世著名政治家 伯里克利(Pericles)之好友。
早年接受在伯里克利主政下的民主政治傳統的 教育,二十歲左右開始追隨蘇格拉底,受其思 想薰陶,鄙棄民主政治理想,改倡貴族政治。
02.01.2021
2
柏拉圖青少年時期是希臘戲劇的黃金時代的尾 聲,還能直接觀看到一些著名悲劇和阿里斯托 芬的喜劇之公演。
在界定何謂「虔敬」) 。
大部分對話錄都是經過反覆辯難後,最終未能
達致結論,故又被稱為 aporetic Dialogues (aporia 是沒有出路的意思) 。
02.01.2021
10
過渡時期
代表作:《美諾篇》(Meno)、《高爾吉亞 篇》(Gorgias) 等。
柏拉圖思想的萌芽時期,理相理論、回 憶說已見雛型。
存有論的理據:可感的 x 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X 理相之實現 → 後期柏拉圖的宇宙論,以神 性工匠「狄米奧吉」 (Demiurge) 的設計與製 造說明萬物的存在:狄米奧吉依理相為典範, 將質料形塑或刻印於容受一切的場地 (chora) 當中。
02.01.2021
19
理性與可感事物之對比
普遍 (universal) 首出的實在 完美的典範
9
早期對話錄/蘇格拉底式對話錄
代表作:《申辯篇》(Apologia)、《拉凱斯篇》 (Laches)、《歐緒弗洛篇》(Euthypro)等。
約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以前,即西元前387 年以前。
在蘇格拉底的哲學精神籠罩之下寫成。
論題多以探討個別美德的定義為主(如 《拉凱 斯篇》旨在界定何謂勇敢, 《歐緒弗洛篇》旨
偉勳:《西洋哲學史》;傅氏所論的形相四種涵義中,重要者為
首三種。)
02.01.2021
15
邏輯涵義 (logical meaning):理相即通名或種類概念 (generic concept) 所意指的存在事物之共相 (universals),如:
「蘇格拉底是人。」
「孔子是人。」
「歌德是人。」
「X 是人。」……
(DL, vol. III, 5)
02.01.2021
3
本欲從政,但先不願與三十僭主同流合汚,後 又繼而掌握的民主黨對蘇格拉底「合法謀殺」, 頓使柏氏放棄在雅典從政之念頭。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飲鴆就死。柏拉圖是 年28歲,他與其他蘇氏從遊者一樣,暫時避居 國外,先後到麥加拉、埃及(傳說)、北非的居勒 尼、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遊學,歷時長達十 二年之久。
02.01.2021
25
認知層級
哲理知識 (noesis)
善理相
存有層級
理相或觀念
D
(eide, ideai)
知識 (episteme)
意見 (doxa)
數理知識
(dianoia, C mathematika)
信念
(pistis)
B
妄念/幻覺 A (eikasia)
數學對象 (mathemata)
02.01.2021
28
1. 數學尚保留感性的色彩:研究對象(數量與形狀)雖有普遍、恒 定之性質,但研究過程中,心靈往往需要借助可感的圖形與事 物,方能認識數的理相。
2. 數學包含假設:從前提到結論;最高前提乃僅具假設地位的公 理與定義 (如「一切數皆可通約。」)
3. D. 理智 (noesis)
今天,在柏拉圖名下流傳下來的作品共 五十五部,包括四十一部對話錄,十三 封書簡,及一部名為《論定義》的著作。
02.01.2021
7
文獻學問題分兩組:一、作品真偽問題; 二、作品時序問題。
共分四期:
晚期
02.01.2021
8
02.01.2021
包括柏拉圖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以理相論 (Theory of Idea) 為基礎,建構其成熟的理論體系。
論題有所擴充,除探問美德的定義以外,還涉及其它 不同的議題 (例如愛、死、靈魂不朽、藝術等等)
不再是aporetic 的對話錄,反而嘗試通過理相論,去解 答定義問題。
02.01.2021
12
02.01.2021
14
何謂理相?
理相 (eidos, eidn, idea) 來自動詞「看」(ide),原意指 「所見之物」,「所看到的東西」;
荷馬(Homer)和早期自然哲學家如恩培多克勒、德謨克 利特等人的著作中,這個詞都不過是指有形事物的 「顯相」和「形狀」而已。
三重涵義:邏輯涵義、存有論涵義、價值涵義。(參傅
個殊 (particular) 派生的實在,非實在 不完美的實例/ 摹本
理智性 (intelligible) 一
感觸性 (sensible) 多
A. 就數目而言
B. 就顯現方式而言
02.01.2021
20
早期的理相論
理相即定義所要揭示者。 理相未分離於其所成就之物事
如《歐緒弗洛篇》論聖潔的 eidos及《美 諾篇》論及使各種德性成為德性之普遍 性質時,皆未提出分離說
青年時熱愛文藝創作,有詩作流傳。傳說在結 識蘇格拉底後,便矢志從事哲學,於是當眾燒 毀少年的詩稿。我們今天可從柏拉圖的對話錄 一窺其文學才華。
又傳說:有一天晚上蘇格拉底夢見一隻小天鵝 飛停在他的膝蓋上,發出嘹亮美好的鳴聲後便 沖天飛去。第二天人們剛好將柏拉圖介紹給他, 蘇格拉底就把柏拉圖看作是他夢見的那隻天鵝。
晚期 (西元前367年以後)
代表作:《辯士篇》(Sophista)、《巴門尼德篇》 (Parmenides)、《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等
從德性討論轉向形而上、邏輯、辯證法等較為 概念性和技術性的議題。
反省中期對話錄的不足,特別針對理相理論, 提出釐清與修訂。
在風格上,文學性戲劇性元素減少,對話成份 也大幅減少,改為以申論的方式陳示義理;部 分對話錄不再以蘇格拉底對話的主角 (如《辯 士篇》)。
純粹的知識、哲學知識;
辯證法 (不同於數學的推理法):
– 辯證法排除所有假設:數學的推理法:從假設下降到結論,而是 由假設上昇到原則;辯證法:從假設的定義出發,以蘇格拉底式 的對話,逐步剔除假設成分,修正為新的定義,並在最後達致最 完善、最確定的定義。→ 把假設當作「梯子和跳板」而已。
– 辯證法不含感性:「全過程不摻合任何可感世界中的事物,而只 在從理相移動到理相,並最後終結於理相。」(Rep. 511 b-c)
萬物成長的本源 光的本源
給予感觸對象「可見」 的性質
給予眼睛「能見」的能 力
視覺機能
理智的世界 善
實在(reality)的本源 真理的本源
給予思維對象﹝理相﹞ 「可知」的性質
給予心靈﹝的眼睛﹞ 「能知」的能力 知識機能
02.01.2021
24
線條比喻
參趙敦華著:《西方哲學通史》,頁112-5, 但注意線條分段 D 所對應的「對象」應準確規 定為理相。
理智的實在 (to noeton)
現象/知覺對象 (zola, etc.)
影象 (eikones)
可感的存在 (to horaton, doxasta)
線條比喻的說明:
AB = A = C = 1 CD B D 2
認知與存有層級之對應:巴門尼德的影 響
02.01.2021
27
A. 妄念/幻覺 (eikasia): 個人的想象和印象,是事物因人而異所呈顯的「影象」
S 是p 主詞 繫詞 謂詞、賓詞 某個體存在物 含攝於 某個共相之中
邏輯句式 語言層面 邏輯層面
普遍定義(definition)即用以表徵共相本身之內容,如: 「人是理性動物。」
02.01.2021
16
存有論涵義 (ontological meaning):存有之 本原或原理 (arche),從兩面說:
02.01.2021
21
中期的理相論
分立理相與可感事物為兩個層次的實在, 己見於 Phaedo,明確展示於 Republic。
Republic 提出三個比喻來闡釋一種四重 層級的知識與存有觀,即太陽比喻、線 條比喻、洞穴比喻。
02.01.2021
22
太陽比喻
02.01.2021
23
可見的世界 太陽
– 例如:因為「相同」自身/相同的理相之故,所以 A 與 B ﹝兩件可感的事物﹞是﹝顯現為﹞相同的 。
2. 事物之所以「存在」:如,這個桌子、那個人, 等等。
– 例如:因為「桌子」的理相之故,此可感之桌子 存在。
02.01.2021
第三次敘拉古之遊:361年左右,狄奧尼 修二世再邀柏拉圖來朝教導哲學。柏拉 圖希望調解狄翁與二世之舊怨,勉強成 行,但調解終歸失敗,悄然返回雅典。
02.01.2021
6
柏拉圖的著作
所有文獻有考的柏拉圖著作皆悉數流傳, 並無散佚 。
柏拉圖的著作有兩類:一為學院裡講課 的講稿,未曾公開出版;另一為數十部 對話錄體著作,當時已為公眾轉閱。
02.01.2021
11
成熟時期 (西元前387-367年之間)
代表作:《會飲篇》(Symposium)、《斐多篇》 (Phaedo)、《國家篇》/《理想國》(Politeia/ Republic) 、 《斐德羅篇》(Phaedrus) 等。
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之後,第二次出遊之前。
出遊意大利西西里時認識了一些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學 者 (Pythagorean),受其影響而加入了一些新觀念──例 如「輪迴再生」等等。
柏拉圖(Plato)
西洋哲學史
吳俊業
南華大學哲學系
九十三年度第一學期
02.01.2021
1
柏拉圖 (Plato)的生平──詩人、 哲學家、政治家
原名Aristocles,其後體育老師見其體魄強健(一 說因其前額寬濶),而給予綽號 Platon
出於雅典本土的哲學家,生於公元前427年, 死於347年。
02.01.2021
13
柏拉圖的主要哲學學說
1. 理相(eidos, idea)理論 a. 何謂理相? b. 初期的理相理論 c. 中期的理相理論 (一):《城鄰篇》裡的三大比喻) a. 線條比喻 b. 洞穴比喻 (《城鄰篇》卷七) c. 太陽比喻 d. 中期理相理論 (二):分有與模仿 e. 晚期的理相理論 1. 認識論:回憶說 2. 靈魂理論 1. 靈魂不朽理論 (Phaedo) 2. 靈魂三分說 (Republic) 3. 政治哲學 (Republic)
17
價值論涵義 (axiological meaning)
– 尤適用於倫理及其他涉及正面價值的理相 之上,如公正、善、美等等。
– 理相 = 絕對的完美的原本,是可感事物愛 慕追求的理想:idea = ideal
– 例如:個別公正的人力求更加公正,等等 。
02.01.2021
18
理相論的理據
知識論的理據:以 p 述謂不同的個殊物,建立 對於該物之知識,則預設了在某意義下已「見 到」 p 本身是甚麼。
公元前387年受邀到敘拉古(Syracuse)僭主狄奧尼 修一世(Dionysius)之宮庭;一世之妻弟狄翁 (Dion)信奉柏氏的思想,柏拉圖欲借以實現其 政治理想。
02.01.2021
4
然而據傳說,柏拉圖的直率態度和政治 見解激怒了狄奧尼修一世,因而被賣為 奴隸,幸得朋友幫助贖身,才能返回雅 典。
返回雅典時約四十歲;於388/87年於雅 典西北郊外成立「學院」(Akademeia), 為後世學院制度之濫殤,可稱為西方第 一所大學。此學統命脈延綿九百年,至 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 (Justinian) 敕令禁學為止。
02.01.2021
5
柏拉圖晚年曾兩度再遊敘拉古。
第二次敘拉古之遊:西元前367/65年間, 狄奧尼修一世已去世,二世掌政。狄翁 在朝鼓吹柏拉圖哲人王之理想,打動了 幼主的心意,乃邀柏氏再次來遊。然而 不久,狄翁政敵得勢,加上幼主猜忌, 乃放逐狄翁,柏拉圖也歸返雅典。
(eikones) 詩與藝術作品:只是可感事物的影象
B.信念 (pistis) 關於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覺。 信念是真的判斷,但仍並非知識,原因在於其不確定
性 (流變的事物既是又不是甚麼)。
C. 數理知識 (dianoia, mathematika) 低級的知識,介乎「意見與理智之間」的居間位置。 數學的中介性在於:
– 理智最終認識的原則是統攝一切的、最高的「善理相」(Idea of Good)
02.01.2021
29
洞穴比喻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父母皆為貴族之後,繼父更是當世著名政治家 伯里克利(Pericles)之好友。
早年接受在伯里克利主政下的民主政治傳統的 教育,二十歲左右開始追隨蘇格拉底,受其思 想薰陶,鄙棄民主政治理想,改倡貴族政治。
02.01.2021
2
柏拉圖青少年時期是希臘戲劇的黃金時代的尾 聲,還能直接觀看到一些著名悲劇和阿里斯托 芬的喜劇之公演。
在界定何謂「虔敬」) 。
大部分對話錄都是經過反覆辯難後,最終未能
達致結論,故又被稱為 aporetic Dialogues (aporia 是沒有出路的意思) 。
02.01.2021
10
過渡時期
代表作:《美諾篇》(Meno)、《高爾吉亞 篇》(Gorgias) 等。
柏拉圖思想的萌芽時期,理相理論、回 憶說已見雛型。
存有論的理據:可感的 x 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X 理相之實現 → 後期柏拉圖的宇宙論,以神 性工匠「狄米奧吉」 (Demiurge) 的設計與製 造說明萬物的存在:狄米奧吉依理相為典範, 將質料形塑或刻印於容受一切的場地 (chora) 當中。
02.01.2021
19
理性與可感事物之對比
普遍 (universal) 首出的實在 完美的典範
9
早期對話錄/蘇格拉底式對話錄
代表作:《申辯篇》(Apologia)、《拉凱斯篇》 (Laches)、《歐緒弗洛篇》(Euthypro)等。
約寫於第一次出遊西西里以前,即西元前387 年以前。
在蘇格拉底的哲學精神籠罩之下寫成。
論題多以探討個別美德的定義為主(如 《拉凱 斯篇》旨在界定何謂勇敢, 《歐緒弗洛篇》旨
偉勳:《西洋哲學史》;傅氏所論的形相四種涵義中,重要者為
首三種。)
02.01.2021
15
邏輯涵義 (logical meaning):理相即通名或種類概念 (generic concept) 所意指的存在事物之共相 (universals),如:
「蘇格拉底是人。」
「孔子是人。」
「歌德是人。」
「X 是人。」……
(DL, vol. III, 5)
02.01.2021
3
本欲從政,但先不願與三十僭主同流合汚,後 又繼而掌握的民主黨對蘇格拉底「合法謀殺」, 頓使柏氏放棄在雅典從政之念頭。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飲鴆就死。柏拉圖是 年28歲,他與其他蘇氏從遊者一樣,暫時避居 國外,先後到麥加拉、埃及(傳說)、北非的居勒 尼、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遊學,歷時長達十 二年之久。
02.01.2021
25
認知層級
哲理知識 (noesis)
善理相
存有層級
理相或觀念
D
(eide, ideai)
知識 (episteme)
意見 (doxa)
數理知識
(dianoia, C mathematika)
信念
(pistis)
B
妄念/幻覺 A (eikasia)
數學對象 (mathemata)
02.01.2021
28
1. 數學尚保留感性的色彩:研究對象(數量與形狀)雖有普遍、恒 定之性質,但研究過程中,心靈往往需要借助可感的圖形與事 物,方能認識數的理相。
2. 數學包含假設:從前提到結論;最高前提乃僅具假設地位的公 理與定義 (如「一切數皆可通約。」)
3. D. 理智 (noesis)
今天,在柏拉圖名下流傳下來的作品共 五十五部,包括四十一部對話錄,十三 封書簡,及一部名為《論定義》的著作。
02.01.2021
7
文獻學問題分兩組:一、作品真偽問題; 二、作品時序問題。
共分四期:
晚期
02.01.2021
8
02.01.2021
包括柏拉圖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以理相論 (Theory of Idea) 為基礎,建構其成熟的理論體系。
論題有所擴充,除探問美德的定義以外,還涉及其它 不同的議題 (例如愛、死、靈魂不朽、藝術等等)
不再是aporetic 的對話錄,反而嘗試通過理相論,去解 答定義問題。
02.01.2021
12
02.01.2021
14
何謂理相?
理相 (eidos, eidn, idea) 來自動詞「看」(ide),原意指 「所見之物」,「所看到的東西」;
荷馬(Homer)和早期自然哲學家如恩培多克勒、德謨克 利特等人的著作中,這個詞都不過是指有形事物的 「顯相」和「形狀」而已。
三重涵義:邏輯涵義、存有論涵義、價值涵義。(參傅
個殊 (particular) 派生的實在,非實在 不完美的實例/ 摹本
理智性 (intelligible) 一
感觸性 (sensible) 多
A. 就數目而言
B. 就顯現方式而言
02.01.2021
20
早期的理相論
理相即定義所要揭示者。 理相未分離於其所成就之物事
如《歐緒弗洛篇》論聖潔的 eidos及《美 諾篇》論及使各種德性成為德性之普遍 性質時,皆未提出分離說
青年時熱愛文藝創作,有詩作流傳。傳說在結 識蘇格拉底後,便矢志從事哲學,於是當眾燒 毀少年的詩稿。我們今天可從柏拉圖的對話錄 一窺其文學才華。
又傳說:有一天晚上蘇格拉底夢見一隻小天鵝 飛停在他的膝蓋上,發出嘹亮美好的鳴聲後便 沖天飛去。第二天人們剛好將柏拉圖介紹給他, 蘇格拉底就把柏拉圖看作是他夢見的那隻天鵝。
晚期 (西元前367年以後)
代表作:《辯士篇》(Sophista)、《巴門尼德篇》 (Parmenides)、《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等
從德性討論轉向形而上、邏輯、辯證法等較為 概念性和技術性的議題。
反省中期對話錄的不足,特別針對理相理論, 提出釐清與修訂。
在風格上,文學性戲劇性元素減少,對話成份 也大幅減少,改為以申論的方式陳示義理;部 分對話錄不再以蘇格拉底對話的主角 (如《辯 士篇》)。
純粹的知識、哲學知識;
辯證法 (不同於數學的推理法):
– 辯證法排除所有假設:數學的推理法:從假設下降到結論,而是 由假設上昇到原則;辯證法:從假設的定義出發,以蘇格拉底式 的對話,逐步剔除假設成分,修正為新的定義,並在最後達致最 完善、最確定的定義。→ 把假設當作「梯子和跳板」而已。
– 辯證法不含感性:「全過程不摻合任何可感世界中的事物,而只 在從理相移動到理相,並最後終結於理相。」(Rep. 511 b-c)
萬物成長的本源 光的本源
給予感觸對象「可見」 的性質
給予眼睛「能見」的能 力
視覺機能
理智的世界 善
實在(reality)的本源 真理的本源
給予思維對象﹝理相﹞ 「可知」的性質
給予心靈﹝的眼睛﹞ 「能知」的能力 知識機能
02.01.2021
24
線條比喻
參趙敦華著:《西方哲學通史》,頁112-5, 但注意線條分段 D 所對應的「對象」應準確規 定為理相。
理智的實在 (to noeton)
現象/知覺對象 (zola, etc.)
影象 (eikones)
可感的存在 (to horaton, doxasta)
線條比喻的說明:
AB = A = C = 1 CD B D 2
認知與存有層級之對應:巴門尼德的影 響
02.01.2021
27
A. 妄念/幻覺 (eikasia): 個人的想象和印象,是事物因人而異所呈顯的「影象」
S 是p 主詞 繫詞 謂詞、賓詞 某個體存在物 含攝於 某個共相之中
邏輯句式 語言層面 邏輯層面
普遍定義(definition)即用以表徵共相本身之內容,如: 「人是理性動物。」
02.01.2021
16
存有論涵義 (ontological meaning):存有之 本原或原理 (arche),從兩面說:
02.01.2021
21
中期的理相論
分立理相與可感事物為兩個層次的實在, 己見於 Phaedo,明確展示於 Republic。
Republic 提出三個比喻來闡釋一種四重 層級的知識與存有觀,即太陽比喻、線 條比喻、洞穴比喻。
02.01.2021
22
太陽比喻
02.01.2021
23
可見的世界 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