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积累多音字“都”“作”“乘”“笼”。

2.能从第2—4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说出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能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能说出《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我国“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什么?作者是谁?
2.根据“阅读提示”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小组交流)
3.赏读,展开想象。

(1)张贴挂图或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

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尽情地欣赏《清明上河图》。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边读边做批注。

2.选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1)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行业的人物?(通过读句子,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再引导学生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功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板书:人物多)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内容丰富。

板书:街市热闹)
(3)桥北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

教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板书:情景传神)
四、看图交流,内容拓展
1.《清明上河图》中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谁能看图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师生评议。


2.教师小结: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北宋人民生活的情景,所以它被称为“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4.为什么这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呢?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搜集资料,在下节综合性学习课上交流分享。

[教学板书]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人物多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紧扣阅读提示,半扶半放地进行本课的教学,努力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我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图文对照、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这样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