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9页word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考专项: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
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译文】
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城里来卖,遇到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只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门户”税,还强要(农夫)用驴把木柴送到内廷去。
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把柴送到内廷。
”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
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回去,你还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以死相拼了!”农夫就殴打了宦官。
(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
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
)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 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
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
法。
【参考答案】
1.(1)给 (2)眼泪 (3)通“值”价值 (4)就
2.A
3.略
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二、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
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选自《礼记·学记》)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品,不吃,就不知道它味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
也不知道它好。
所以学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
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
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
进的。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知困(4)教学相长也2.翻译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证了____和___的关系,说明了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
1.(1)味美(2)即使(3)困惑(4)增进,促进
2.(1)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2)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3.教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三、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选自《齐民要术》序)
【注释】樊重:人名。
梓漆:梓树和漆树。
【译文】
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
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
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子;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说的就是这件事呀!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然积以岁月(2)向之笑者(3)咸来求假焉
2.翻译
(1) 时人嗤之。
(2)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3.“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1)但是(2)从前(3)都
2.略
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造作准备,有长远打算。
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四、王充博览
王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译文】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赞扬他很孝敬。
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拜扶风班彪为师。
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
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浏览人家所卖的书,
看一遍就能背诵。
天长日久,于是(他)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乡里称孝(2)师事扶风班彪(3)一见辄能诵忆 (4) 遂博
2.翻译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
3.上文中“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
1.(1)赞扬(2)以……为师(3)就(4)就
2.略
3.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
五、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
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其人嗔恙①,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
然前六饼,唐②自捐弃。
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
(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嗔恙:责怪自己有病。
②唐:空,徒然。
【译文】
比如有个人因为肚子饿的原因,要吃七个煎饼。
他吃了六个半时就停下了,觉得很饱了。
这时,他就责怪自己有病,用手打着自己,说了这样的话:“我现在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都白白地浪费了。
假如知道这半个饼就能吃饱,我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
”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因其饥故(2)食六枚半已(3)设知半饼能充足者
2.翻译
我今饱足,由此半饼。
然前六饼,唐自捐弃
3.这个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原因、缘故(2)停止(3)假如 2.略
3.讽刺了那种不究因果而钻牛角尖、徒生苦恼的糊涂虫(愚蠢的人)。
六、何梅谷之妻
何梅谷,鄱阳人也。
其妻垂老,好事佛,自旦至夕,必口念“观音菩萨”千遍。
何梅谷以儒学闻于时,止之则弗从,弗止又恐贻笑士人。
进退狼狈。
一日,呼妻至再三,随夜随呼勿辍。
妻怒曰:“何聒噪若是耶?”梅谷徐答曰:“仅呼半日,汝即我怒,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妻子顿悟,遂止。
(选自明·程文宪《中州野录》)
【译文】
何梅谷,是鄱阳人。
他的妻子将要老了,喜欢拜佛念经,从早晨到黄昏,一定要嘴里念“观音菩萨”上千遍。
何梅谷凭着儒学好而在当时出了名,(他想)阻止他的妻子做佛事,可是妻子不听从,不阻止呢,他又怕给当时的读书人留下笑柄,(这样使得他)进退两难。
一天,他三翻两次地喊他妻子的名字,一直到晚上也呼喊个不停。
妻子生气地说:“为什么这么
吵闹呢?”梅谷慢慢地回答说:“(我)才喊了你半天,你就对我生气,观音菩萨一天被你呼喊上百遍,怎么能对你不生气呢?”妻子顿时明白了,于是停止做佛事。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垂(2)夕(3)止之则弗从(4)贻
2.翻译:
观音一日被尔呼百遍,安得不汝怒耶?
3.何梅谷为何“进退狼狈”?
【参考答案】
1.(1)将(2)黄昏(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观音菩萨”这件事。
(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听,不阻止她呢,又恐怕会让读书人见笑。
七、晋人好利
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
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吾)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
”攫已,即去。
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
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
”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
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选自明·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攫(jué):夺取。
②羞:通“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
③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
④直:通“值”。
⑤哂(sh ěn):讥笑。
⑥戟(jī)手:竖起中指与食指如戟形。
这是骂人时侮辱人的动作。
【译文】
有个贪财的晋国人,走进市场。
碰到东西就取,说:“这个东西我可以吃,这个东西我可以穿,这个东西我可以收藏,这个东西我可以用。
”拿了就走。
管理市场的官吏追出来和他要钱,这个晋国人说:“我刚才利欲熏心,两眼晕眩、发热,天下的东西都好像是我本来就有的,不知道是你的东西了。
幸好你给了我,我如果以后发了财就还你钱。
”管市场的官吏生气了,用鞭子抽打他,把他拿的东西夺回来就离开了。
旁边有人讥笑他,晋人伸手指着他骂道:“世上贪财的人比我还要严重,(他们)往往想方设法用阴谋抢夺财物,我还只不过是白天去抢,难道不是比他们好多了吗?有什么好笑的?”
【阅读训练】
1. 解释:
(1)即去(2)索(3)予(4)甚于
2.翻译:
(1)皆若己所固有。
(2)何哂之有?
3.就短文最后晋人的话,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离开(2)求取(3)给(4)比……严重
3.虽然强抢不是什么值得表扬的,但晋人的辩解却也令人深思。
好利是人类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表面君子风范,说起廉洁慷慨激昂,而暗地里却贪得无厌,为自己利益费尽心机者,实在比这晋人还要差!因为他们多了一条更卑劣的品行——虚伪!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