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物理选修一综合测试题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
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振动频率是4HzB.0~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
C.在t=4 s时质点的速度为0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相同
答案:B
A.由图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4s,故频率为
f=1
T
=0.25 Hz
A错误;
B.每个周期质点的路程为4A,可知0~10s内质点的路程是振幅的10倍,故路程为20cm,B正确;
C.在t=4 s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故速度最大,C错误;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回复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答案:A
物块A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摩擦力提供A做简谐运动所需的回复力,
由F=-kx知,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中心波源O的振动频率逐渐增大时,可能的波形图为()
A.
B.
C.
D.
答案:A
由v=λf可知,波速由介质决定而不变,而波源的振动频率增大,故波长变短;O点波源的振动同时向两边传播,两边的波形对称。

故选A。

4、如图所示,一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柱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

现让一小球(可认为质点)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与半圆槽相切并从A点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C.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答案:C
D.小球从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槽没有动,与竖直墙之间存在挤压,动量不守恒;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斜槽与竖直墙分离,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全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系统受竖直墙弹力的作用,故全过程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选项D错误;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1
mv02=mgℎ
2
小球和凹槽一起运动到槽口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mv0=(m+m)v
小球离开右侧槽口时,水平方向有速度,将做斜抛运动,选项A错误;
BC.小球经过最低点往上运动的过程中,斜槽往右运动,斜槽对小球的支持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对斜槽的压力对斜槽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B错,C对。

故选C。

5、如图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中,以物体A和物体B为一个系统符合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的是()
A.甲图中,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以初速度v0滑上上表面粗糙的静止长木板A
B.乙图中,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以初速度v0滑下靠在墙边的表面光滑的斜面A
C.丙图中,在光滑水平上面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B相距一定的距离,从静止开始释放
D.丁图中,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光滑的圆弧轨道B
答案:D
A.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以初速度v0滑上上表面粗糙的静止长木板A,物体A和物体B为一个系统的机械能
不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错误;
B.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B以初速度v0滑下靠在墙边的表面光滑的斜面A,物体A和物体B为一个系统的机械
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B错误;
C.在光滑水平上面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B相距一定的距离,从静止开始释放,物体A和物体B为一个系统
的机械能不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错误;
D.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光滑的圆弧轨道B,曲面体问题,物体A和物体B为一个系统的
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守恒,D正确。

故选D。

6、水刀切割具有精度高、无热变形、无毛刺、无需二次加工以及节约材料等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某水刀
切割机床如图所示,若横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形水流垂直射到要切割的钢板上,碰到钢板后水的速度减为零。

已知水的流量(单位时间流出水的体积)为Q,水的密度为ρ,则钢板受到水的平均冲力大小为()
A .4Qρ
B .Qρ
C .16ρQ πd 2
D .4ρQ 2πd 2
答案:D
ABCD .水流速度
v =
Q S =Q π(d 2)2 在Δt 时间内由动量定理可得
−FΔt =0−ρ×Q ×Δt ×
Q π(d 2)2 解得
F =4ρQ 2
πd 2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7、如图所示,M 、N 和P 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球的落点。

已知入射球质量为m 1,被碰球质量为m 2,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则有( )
A .m 1·(OP -OM )=m 2·ON
B.m1·(OP-OM)=m2·O′N
C.m1·(OP+OM)=m2·O′N
D.m1·OP=m2·(O′N+OM)
答案:B
不放被碰小球时,落点为P,则水平位移为OP;放上被碰小球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M点
和N点,则水平位移为OM和O′N;碰撞过程中,如果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m1v1′+m2v2
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
m1v1t=m1v1′t+m2v2t

m1OP=m1OM+m2O′N
变形可得
m1(OP−OM)=m2O′N
故选B。

8、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相同小球A、B,A球自由释放,B球以速度v0平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球落地时动量相同
B.A,B两球落地时动能相同
C.A球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动量改变量相同
D.A球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动能变化相同
答案:C
AC.两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不同,则其动量不同,根据动量定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和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
则有
mgt=△p
可知相同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相同,故A错误,C正确;B.由动能定理
mgh=1
2mv2−1
2
mv02
因h一样,而v0不同,则其落地动能不同,故B错误;
D.在相同时间内因竖直方向下落高度不一样,则其动能的改变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m A=5kg,动量大小为p A=4kg⋅m/s,小球A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与静止
的小球B发生弹性碰撞,碰后A的动量大小为p′
A
=1kg⋅m/s,方向水平向右,则()
A.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 B=3kg⋅m/s
B.碰后小球B的动量大小为p B=5kg⋅m/s
C.小球B的质量为15kg
D.小球B的质量为5kg
答案:A
AB.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碰撞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所以有
p A=p′
A
+p B
解得
p B=3kg⋅m/s
A正确,B错误;
CD.由于是弹性碰撞,所以没有机械能损失,故
p A2 2m A =
p′
A
2
2m A
+
p B2
2m B
解得
m B=3kg
CD错误。

故选A。

10、将模型火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点火,燃气以某一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全部喷出。

火箭在水平面上滑行,在燃气从火箭喷口喷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可忽略)()
A.火箭对燃气作用力的冲量大于燃气对火箭作用力的冲量
B.火箭对燃气作用力的冲量与燃气对火箭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C.火箭的动量比喷出燃气的动量大
D.火箭的动能比喷出的燃气动能大
答案:B
AB.由于火箭对燃气作用力与燃气对火箭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两者的冲量总是大小相等的,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火箭和燃气组成的系统在燃气喷出前后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火箭的动量的大小与喷出燃气的动量大小相等,故C错误;
D.由于火箭的质量大于燃气的质量,由
E k=P2 2m
可知火箭的质量大于燃气的质量,故火箭的动能比喷出的燃气动能小,故D错误。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则()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C.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答案:A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因为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4kg·m/s,可知A球受到的冲击力为负方向,因此A球一定位于左方,A、B两球的动量大小均为6 kg·m/s,根据
mB=2mA
可知
v A>v B
因此A球动量一定为正方向,若B球动量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
Δp A=−Δp B
因此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碰后B球的动量为10kg·m/s,则
v A v B =
p A′
m A
:
p B′
m B
=2:5
若B球动量为负方向,碰后A球的动量为2kg·m/s,碰后B球的动量为-2kg·m/s,则会发生二次碰撞,不符合碰撞规律,故A正确,BCD错误。

12、为研究光的干涉规律,小明用激光做双缝干涉实验。

他用频率为f的红色激光垂直照射双缝,观察到了干涉条纹。

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若将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大
B.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相邻两个亮条纹的间距将变大
C.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则P点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为5c
2f
D.如果将整个装置放到水中做实验,相邻两个亮条纹间距将变大
答案:C
AB.将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则波长变短,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Δx=L d λ
可知,波长变短,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若将双缝的间距变大,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A、B错误;C.光屏上P点出现第三条暗条纹,P点到双缝的矩离之差为
5 2λ=
5c
2f
C正确;
D.真空(或空气)中波长为λ的光,在折射率为n的水中波长变为
λ′=λn
光线到水中时波长变短,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D错误。

故选C。

13、由均匀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的截面如图所示,AB为直径边界,O为圆心,半径为R;有一点光源嵌于P点,
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黄光,该材料对黄光的折射率n=2。

已知PO⊥AB,PO=√3
3
R。

不考虑光在材料内部的反射,则()
A.直径边界与半圆弧边界有光线射出的总长度为2+π
6
R
B.欲使黄光能从半圆形边界全部射出,n不能超过√3
C.若改用红光光源,有光线射出的边界总长度将变短
D.人眼在P点正上方C处观察,看到点光源的像就在P处
答案:B
A.黄光的临界角
sin C=1
n =1
2

C=30°
做出临界光线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EPF=120°,∠HPG=60°,所以在直径边界与半圆弧边界有光线射出的总长度为
s=1
3
πR+
2
3
R=
2+π
3
R
选项A错误;
B.从P点射向半圆形边界的光线在I处的入射角最大,欲使黄光能从半圆形边界全部射出,则n的最小值
n min=
1
sin∠PIO
=√3
选项B正确;
C.若改用红光光源,红光的折射率小于黄光的折射率,红光的临界角大,有光线射出的边界总长度将增大,选项C错误;
D.人眼在P点正上方C处观察,看到点光源的像被抬高,选项D错误。

【注:可推导垂直看水下物体的深度ℎ
视探=

实际
n

故选B。

14、某透明均匀介质的截面图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BC与半圆形直径重合,半圆形的圆心为点O,一束绿色光线从AC面上的E点射入该介质,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O点,且OE=OC,折射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刚好发生全反射。

若不考虑二次反射情况,则()
A.若只将光线换成蓝光,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点将下移
B.若只将光线换成红光,光线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点将下移
C.增大光线与AC面的夹角,绿光将从半圆形界面处射出
D.增大光线与AC面的夹角,绿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将变大答案:B
AB.在同种介质中,n
红<n
绿
<n

,由折射率
n=
sini
sinr
可知,在E处有r
红>r
绿
>r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A错误,B正确;
CD.增大光线与AC面的夹角会使绿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变小,同时也会增大绿光在半圆形界面处的入射角,则绿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变小,且仍旧在半圆形界面处发生全反射,CD错误。

故选B。

15、三块相同的木块A、B、C,自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其中B在开始下落时被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击中并嵌人其中,木块C在下落一半高度时被水平飞来的一子弹击中并嵌人其中,若三个木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分别为t A、t B、t C,则()
A.t A=t B=t C
B.t A=t B<t C
C.t A<t B<t C
D.t A<t B=t C
答案:B
木块A做自由落体运动,木块B在刚要下落瞬间被子弹射中,并留在其中,木块B与子弹一起做平抛运动。


直方向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且下落高度相同,故二者下落时间相同,即
t A=t B
木块C落下一定距离后被同样的子弹水平射中,也留在其中,在子弹击中木块过程中,竖直方向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子弹进入木块后总质量变大,所以木块竖直方向的速度变小,木块落地时间延长,木块C在空中的运动时间比A、B时间长,即
t A=t B<t C
则AB同时落地,C最后落地。

故选B。

多选题
16、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之比m A∶m B=3∶2,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

当弹簧突然被释放后,则以下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A.若A、B与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组成的系统
B.若A、B与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C组成的系统
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组成的系统
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组成的系统
答案:BCD
A.若A、B与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被释放后,A、B分别相对C向左、向右滑动,它们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A向右,F B向左,由于m A:m B=3:2,所以根据
F=μF N=μmg
可得
则A、B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故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D.对A、B、C组成的系统,A与C、B与C间的摩擦力为内力,该系统所受的外力为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合力为零,故该系统的动量守恒,和A、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或摩擦力大小是否相等无关,故BD正确;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B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故其动量守恒,故C正确。

故选BCD。

1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细杆PQ水平固定,质量为m的物块A穿在杆上,可沿杆无摩擦滑动,质量为
0.99m的物块B通过长度为L的轻质细绳竖直悬挂在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A、B可视为质点。

若把A
固定,让质量为0.01m的子弹以v0水平射入物块B后,物块B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且B不会撞到轻杆。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子弹射入时间极短且均未穿出物块)
A.在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中,子弹和物块B构成的系统,其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
B.子弹射入物块B的初速度v0=100√5gL
C.若物块A不固定,子弹仍以v0射入时,物块B上摆的初速度将等于原来物块A固定时的上摆初速度
D.若物块A不固定,要使物块B上摆的最大高度与A等高,子弹的初速度应为200√gL
答案:BCD
A.在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中,子弹和物块B构成的系统,其动量守恒,由于摩擦发热,所以机械能不守恒,
A错误;
B.子弹射入物块B的过程
物块恰好运动到最高点
mg=m v12 L
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
−2mgL=1
2
mv12−
1
2
mv2
解得
v0=100√5gL
B正确;
C.若物块A不固定,子弹仍以v0射入时,瞬间不受A的影响,所以子弹和物块B动量守恒,物块B上摆的初速度将等于原来物块A固定时的上摆初速度。

C正确;
D.若物块A不固定,要使物块B上摆的最大高度与A等高,则有
0.01mv0=mv
0.01mv0=2mv2
1 2mv2=
1
2
×2mv22+mgL
解得
v0=200√gL
D正确。

故选BCD。

18、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质点Q的平衡位置位于x=3.5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3s时间内,质点P向右移动了3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20m/s
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t=0.1s时,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E.t=0.25s时,x=3.5m处的质点Q到达波谷位置
答案:CD
A.据波的传播特点可知,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而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λ=4m,T=0.4s,则波速
v=λ
T
=10m/s
故B错误;
C.由乙图读出,t=0时刻质点P的速度向上,则由波形的平移法可知,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C正确;D.当t=0.1s时,质点P处于最大位移处,据简谐运动的特点可知,此时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此时不在最大位移处,所以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故D正确;
E.经过0.25s波沿x轴正向传播2.5m,则此时质点Q到达波峰位置,故E错误。

故选CD。

19、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像,波速为v=10m/s,此时波恰好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s
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
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当t=5.1s时,x=10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时
E.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
答案:ABC
A.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m,则
=0.4s
T=λ
v
故A正确;
B.质点B、F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波长,振动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可知,I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正确;
D.波从x=0传到x=10m的质点的时间
t′=x
=1s
v
T,所以此时处于波谷处,故D错误;
当t=5.1s时,x=10m的质点又振动了4.1s=101
4
E.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振动情况相反,所以位移的方向不同,故E错误。

故选ABC。

20、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O点为它的平衡位置,关于振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从A点运动到C点时位移大小为OC,方向向右
B.振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C.振子从C点运动到A点时位移大小为CA,方向向右
D.振子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B
A.振子从A点运动到C点时的位移是以O点为起点,C点为终点,故大小为OC,方向向右,故A正确;
BD.振子的合外力为弹簧的弹力,振子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和从A点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弹力都在减小,故由公式a=-kx,可知加速度都在减小,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故速度在增大,故B正确D错误;C.振子从C点运动到A点时的位移是以O点为起点,A点为终点,故大小OA,方向向右,故C错误;
故选AB。

21、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4 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右
B.t=0.8 s时,振子在O点和A点之间
C.t=0.6 s和t=1.2 s时刻,振子的速度完全相同
D.t=1.5 s到t=1.8 s的时间内,振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BD
A.t=0.4 s时,振子由B向O运动,振子的速度向左,故A错误;
B.t=0.8 s时,振子由O向A运动,振子在OA之间,故B正确;
C.t=0.6 s和t=1.2 s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故C错误;
D.t=1.5 s到t=1.8 s时间内振子从B运动到O,加速度逐渐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22、关于以下四张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疾驰而过的急救车使人感觉音调变化,是由于多普勒效应引起的
B.图乙所示竖直的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水平彩色横纹,是由于光的衍射产生的
C.图丙所示现象说明光具有干涉的特性
D.图丁所示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是由于光的全反射引起的
答案:AD
A.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或小于波源的实际频率,音调即声音的频率,A正确;
BC.肥皂薄膜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牛顿环,镜头镀增透膜、增反膜,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摄影师拍橱窗里
面的景物时加一个消除反光的装置、立体电源、液晶屏幕是光的偏振,BC错误;
D.气泡特别明亮是光线从水射向气泡里的空气,是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发生全反射,D正确。

23、如图所示,绳长为l,小球质量为m1,小车质量为m2,将小球向右拉至水平后放手,则(水平面光滑)()
A.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小球与小车的动量等大反向
C.小球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m1l
m2+m1
答案:BD
AB.根据题意可知,系统只是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零,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零,故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而总动量不守恒,即水平方向任意时刻小球与小车的动量等大反向,A错误、B正确;
C.以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且小球和小车水平方向的合动量为零,当小球的速度为零时、小车的速度也为零,所以小球能向左摆到原高度,C错误;
D.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初始时总动量为0,设小车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则小球向左运动的位移为2l - x;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水平方向平均动量守恒有
m2x
t
−m1
2l−x
t
=0
可得
x=
2m1l m2+m1
D正确。

故选BD。

24、质量为M的带有1
4
光滑圆弧轨道的小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上小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的左端,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球以后将向左做平抛运动
B.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C.此过程小球对小车做的功为1
2
Mv02
D.小球在圆弧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02
2g
答案:BC
AB.从小球冲上小车到小球离开小车的过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且无摩擦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设小球离开小车时候的小球速度为v1,小车速度为v2,根据动量守恒有
Mv0=Mv1+Mv2
根据机械能守恒
1 2Mv02=
1
2
Mv12+
1
2
Mv22
联立解得
v1=0
v2=v0
即作用后两者交换速度,小球速度变为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A错误,B正确;C.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对小车所作的功
W=1
2
Mv22−0=
1
2
Mv02
C正确;
D.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与小车相对静止,有相同的速度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 0=2M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2Mv 02=2×(12Mv 2)+Mgh 联立解得
h =v 024g
D 错误。

故选BC 。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B .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频率等于其自由振动的频率
C .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
D .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振动就是无阻尼振动
答案:ABC
A .某物体做自由振动时,其振动频率等于固有频率,与振幅无关,A 正确;
B .某物体发生共振时的频率等于其自由振动的频率,B 正确;
C .某物体做受迫振动时,其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C 正确;
D .某物体发生共振时可能受到阻力作用做阻尼振动,D 错误。

故选ABC 。

填空题
26、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回复力
①定义:使振动物体回到______的力。

②方向:总是指向______
③表达式:F=______
(2)简谐运动
如果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______的大小成______,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
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答案:平衡位置平衡位置 -kx位移正比
(1)[1]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使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回复力是一种按效果命名的力;
[2][3]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回复力与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关系式满足
F=-kx
(2)[4][5]如果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7、如图所示,三小球a、b、c的质量都是m,都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b、c与轻弹簧相连且静止,小球
a以速度v0冲向小球b,碰后与小球b黏在一起运动。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三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总动量
_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总机械能______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

答案:守恒不守恒
[1]运动过程中,三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系统总动量守恒;
[2] 小球a与小球b碰撞过程中,黏在了一起,根据动量守恒
mv0=2mv

1 2×2mv2<
1
2
mv02
碰后机械能小于碰前机械能,有机械能损失,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28、如图所示,一直角三棱镜横截面AB边垂直荧光屏,底边BI长为L,∠A=30°。

一束光线由BI中点垂直BI 射入棱镜,该棱镜对该光线的折射率为√2,最终在荧光屏上得到两个比较亮的光斑,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______,光线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最长时间为______。

(不计光线在棱镜中的第三次反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答案:√3+3
3L√6L
c
[1]光路图如图所示,两个光斑所在位置为G、F点,由
sinC=1 n
可得该光线在棱镜中的临界角为
C=45°
光线第一次射到AI界面时的入射角为
i=60°
大于临界角,光线发生全反射。

经AB界面反射的光线恰好垂直AI射出,射到荧光屏上的F点,另一束光线在AB界面发生折射,此时的入射角为30°,折射光线射到荧光屏上的G点。

由折射定律有
n=
sinr
sin3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