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附通知单)
联系电话:
声明:未经本
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实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
页共
页
试验单位 (盖章)
报告编号 委托单位 设计强度等级
设计稠度 其它技术要求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试验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cm 委托日期
市政试-25
品种 水
泥
强度等级
生产厂名
牌号
出厂日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告编号
砂
原
材 石
料
产地 产地
颗粒级配
细度模数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报告编号
品种
筛分析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报告编号
掺
合
料 其它 材料
品种
等级
试验编号 外 加 剂
名称
水灰比 砂率 (水胶比) (%) 配
材料用量(kg)
合 比
水泥 掺合料 水 砂 石 外加剂
掺量(%)
报告编号
强度(MPa)
d 28d
快测 抗渗等级
备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
注
备
2.见证人(监督员) 注
批准:
审核:
试验:
。 年月日
试验单位地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比例,以配制出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要求的混凝土。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熟悉相关实验设备和操作,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材料1、水泥:选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其物理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含泥量为_____%,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
3、粗骨料:选用_____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为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为_____%,堆积密度为_____kg/m³。
4、水: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选用_____型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_____%。
三、实验设备1、电子秤:精度为_____g,用于称量原材料。
2、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容量为_____L,用于搅拌混凝土。
3、坍落度筒: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
4、抗压强度试模:尺寸为_____mm×_____mm×_____mm,用于成型混凝土抗压试件。
四、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灰比定则”,即在一定的原材料和施工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
同时,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要求,通过调整砂率、外加剂用量等参数,使混凝土达到预期的性能。
五、实验步骤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按照公式 fcu,0 = fcu,k+1645σ 计算配制强度。
其中,σ 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根据经验取值。
2、计算水灰比(W/C)根据水泥强度等级和混凝土配制强度,按照公式 W/C =αa×fce/(fcu,0 +αa×αb×fce)计算水灰比。
其中,αa、αb 为回归系数,fce 为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2006)量认(鲁)字(R0009)号
签发日期:2008-5-16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比检测报告
签发日期:2007-11-23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签发日期:2008-5-16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瓷砖检验报告
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07-05-14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卵石检测报告
400
表观密度(kg/)
堆积密度(kg/)
紧密密度(kg/)
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07-10-26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报告
400
表观密度(kg/)
堆积密度(kg/)
紧密密度(kg/)
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07-10-26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卵石检测报告
表观密度(kg/)
堆积密度(kg/)
紧密密度(kg/)
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
签发日期:2007-05-1
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
D-5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砂=B
石=C
水=D
掺合料=F
六、快速试验记录:
快速试验方法
指标*( )
快速推定结果
X1
X2
X3
X
七、抗压试验记录:
试件号
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
龄期(天)
养护温度(℃)
极限荷载(KN)
极限强度(Mpa)
平均强度(Mpa)
1
2
3
4
5
6
试验: 计算: 复核: 试验日期:
含气量
备注
1次
2次
3次
(%)
实用材料配合比值:水泥、砂、石、水、外加剂=
ABCDE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
五、混凝土容重计算
试模尺寸mm(1)
试模数量(2)
试模容积L(3)
试模重量kg(4)
试模砼重kg(5)
混凝土容重(千克/立方米)F=((5)-(4))/(3)
试拌后混凝土材料用量(千克)
G=A+B+C+D+F
水灰比=水用量=粉煤灰用量=
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
砂率=混凝土假定容重=
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重-水泥量-水量=
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
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用量=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拌记录
年 月 日 温度
试拌
(kg)
水泥
(kg)
砂
(kg)
石
(kபைடு நூலகம்)
水
(kg)
外加剂
(kg)
坍落度测定结果(mm)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编号:)D-50
建设项目: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嵩县至栾川段合同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样本1. 引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满足。
本报告旨在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2.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某规模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多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和公共设施。
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施工环境温度为25,施工方式为浇筑。
基于以上背景信息,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原材料选择3.1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按照相关国家标准,C30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使用32.5号水泥。
3.2 粗骨料:采用碎石,直径为5-20mm,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并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3 细骨料:采用天然河砂,按相关标准进行筛分,保证骨料的洁净度。
3.4 水:采用自来水,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及相关规范,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4.1 确定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水灰比。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灰比为0.50。
4.2 确定砂率:根据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砂率。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砂率为42%。
4.3 确定骨料用量:根据砼的配合比公式,计算得到骨料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骨料用量为1700 kg/m³。
4.4 确定水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到水用量。
经过试验和计算,选取水用量为200 kg/m³。
5. 配合比设计结果根据上述计算和选择,得到以下配合比设计结果:- 水泥用量:390 kg/m³- 砂用量:860 kg/m³- 碎石用量:840 kg/m³- 水用量:200 kg/m³- 水灰比:0.50- 砂率:42%6. 验证试验为了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实际施工前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施工性能良好,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7. 结论本报告对某项目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2.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测试和评估:2.1.混凝土配合比采样2.2.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室试验取得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我们首先进行了外观检验,评估混凝土的颜色、杂质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骨料试验,包括骨料密度、骨料含水率等参数的测定。
然后,我们进行了水泥试验,包括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等参数的测定。
最后,我们进行了混凝土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3.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数据:3.1.外观检验混凝土外观呈均匀浅灰色,无明显杂质和麻面现象。
3.2.骨料试验骨料密度为XXXXX kg/m3,骨料含水率为XX%。
3.3.水泥试验水泥标准稠度为XX.X mm,凝结时间为XX小时。
3.4.强度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XXXMPa,抗折强度为XXXXXMPa。
4.检测结论根据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外观检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外观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和麻面现象。
4.2.骨料密度和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骨料的质量和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4.3.水泥的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水泥的质量和凝结特性符合要求。
4.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满足工程需求的性能指标。
5.建议基于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和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继续使用当前的配合比,并在施工前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本文是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为___,检测编号为2008-HP-40-1,工程部位为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抗渗等级/强度等级为C30,砼种类为普通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mm,检测依据为55-2000,送样日期为2008年4月17日,检测日期为2008年5月16日。
材料名称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和掺和料。
其中水泥生产单位为___,品种为PO32.5的普通水泥;砂产地为泰安,品种为黄中砂;碎石产地为济南,规格为5-25mm的洁净碎石;水为饮用水;外加剂1未注明生产单位和产地;掺和料未注明生产单位、产地、品种规格型号等信息。
实测结果显示,水泥含泥量为0.4%,外加剂1含泥量未注明,掺和料未检测。
砂、碎石和水的重量配合比分别为1.50、2.25和0.37,砂率为40%,坍落度为40mm。
外加剂1和外加剂2的7天强度分别为25.9MPa和39.4MPa。
检测说明包括:本试验仅对见证来样负责;本配比为常温干料设计。
见证人为___,封样人为___。
此外,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委托单位为___,检测编号为2007-HP-80,工程部位为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抗渗等级/强度等级为C25,砼种类为普通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mm,检测依据为55-2000,送样日期为2007年10月25日,检测日期为2007年10月26日。
材料名称包括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1和掺和料,其中水泥生产单位为___,品种为普通水泥;砂产地为泰安,品种为黄中砂;碎石产地为济南,规格为2/5的洁净碎石;水为饮用水。
实测结果显示,水泥含泥量为0.4%。
以下是格式错误已经删除的段落:无改写后的文章:本文是两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实测结果。
第一份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材料名称为碎石5-25mm/洁净,生产单位和产地不详。
混凝土中含泥量为0.2%,掺和料和外加剂1为空。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精心整理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2006)量认(鲁)字(R0009)号委托单位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报告编号2008-HP-40工程名称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检测编号2008-HP-40-1工程部位装饰抗渗等级/强度等级C30 砼种类普通混凝土坍落度30-50mm检测依据JGJ55-2000 送样日期2008-4-17环境条件温度22℃湿度73%检测日期2008-5-16试验室地址长清区平安办事处驻地邮政编码250306检测内容材料情况材料名称水泥砂碎石石子2 水生产单位、产地济南世纪创新水泥有限公司泰安济南/ 饮用水品种等级规格普通水泥PO32.5黄中砂碎石5-25mm / 洁净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细度模数2.8 / / //含泥量(%)2.5含泥量(%)0.4含泥量(%)/ 材料名称掺和料外加剂1 外加剂2 生产单位、产地/ / /品种规格型号/ / /砼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kg)水泥砂石子水掺和料外加剂1外加剂2 420 679 1174 152 / / /重量配合比 1 1.50 2.25 0.37 / / /水灰比养护方法坍落度(mm)砂率(%)7天强度(Mpa)28天强度(Mpa)抗渗、抗冻等级0.56 标养40 40 25.9 39.4 /检测说明1.本试验仅对见证来样负责。
2.本配比为常温干料设计。
3.见证人:张磊封样人:李吉国批准:校核:主检:检测单位:(盖章)签发日期:2008-5-16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混凝土配比检测报告鲁建试资字第号共1页第1页委托单位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报告编号2007-HP-80工程名称东方美郡东区小高层地下车库检测编号2007-HP-80工程部位基础抗渗等级/强度等级C25 砼种类普通混凝土坍落度30-50mm检测依据JGJ55-2000 送样日期2007-10-25环境条件温度19℃湿度65%检测日期2007-10-26试验室地址长清区平安办事处驻地邮政编码250306检测内容材料情况材料名称水泥砂碎石石子2 水生产单位、产地章丘市第二水泥厂泰安济南/ 饮用水品种等级规格普通水泥PO32.5黄中砂碎石5-25mm / 洁净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细度模数2.9 / / //含泥量(%)1.5含泥量(%)0.2含泥量(%)/ 材料名称掺和料外加剂1 外加剂2 生产单位、产地/ / /品种规格型号/ / /砼配合比每立方米材料用量(kg)水泥砂石子水掺和料外加剂1外加剂2 387 677 1154 182 / / /400表观密度(kg/)堆积密度(kg/)紧密密度(kg/)400表观密度(kg/)堆积密度(kg/)紧密密度(kg/)表观密度(kg/)堆积密度(kg/)紧密密度(kg/)。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班级:10工程管理2班组别:第七组组员: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CW ) C W =ce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
s β=30%5.计算水泥用量(co m )co m =C W m wo /=48.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goso som m m +×100%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 7、每立方米混凝土用量:co m =385Kg so m =549Kg go m =1281Kg wo m =185 Kg质量比为:co m :so m :go m :wo m =1 :1.43 :3.33 : 0.48三、实验步骤: (1)、材料用量水泥用量: 1.95 kg 砂用量:2.78 kg 碎石用量:6.49 kg 水用量:0.94 kg (2)、实验仪器 坍落度筒、捣棒、直尺、磅称、玻璃量筒、混凝土搅拌设备或工具等。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2006)量认(鲁)字(R0009)号
签发日期:2008-5-16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混凝土配比检测报告
签发日期:2007-11-23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签发日期:2008-5-16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瓷砖检验报告
签发日期:2007-05-14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卵石检测报告
400
表观密度(kg/)
堆积密度(kg/)
紧密密度(kg/)
签发日期:2007-10-26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报告
400
表观密度
(kg/)
堆积密度
(kg/)
紧密密度
(kg/)
签发日期:2007-10-26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卵石检测报告
表观密度(kg/)堆积密度(kg/)紧密密度(kg/)
签发日期:2007-05-1
济南市泉景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审核:
试验:
年
联系电话:
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第页共页
月日
试验单位 (盖章)
报告编号 . 委托单位 . 设计强度等级 . 设计稠度 . 其它技术要求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试验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部位 . cm 委托日期 .
市政试-25
品种 水 泥
产地 砂
强度等级 颗粒级配
生产厂名
牌号
出厂日期 报告编号
细度模数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报告编号
原 材 料
石
产地
品种
筛分折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报告编号
掺
品种
合
料
等级
报告编号
外
加
剂
名称
掺量(%) 报告编号
其它 材料
水灰比 砂率 (水胶比) (%)
配 合 比
水泥
材料用量
掺合 料
水
( kg ) 砂 石 外加剂
强 度(a) d 28d 快测 抗渗等级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
备 2.见证人(监督员)
。
注
批准: 试验单位地址: 声明:未经本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找到一种具有最佳性能指标和经济性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以满足工程需求。
二、试验材料
1、水泥:采用当地某品牌的水泥,强度等级为42.5。
2、细骨料:选用当地河流的天然砂,级配为细度模数0.3-0.6。
3、粗骨料:选用当地的天然碎石,粒径范围为5-20毫米。
4、外加剂:采用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5、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试验方法
1、按照规定的比例将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和水进行混合。
2、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分别制成不同的试件。
3、将试件放置在标准养护室中,保持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90%。
4、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试件进行测试,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的配合比方案,我们发现以下配合比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
1、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 = 1:2.5:5:0.01:0.5
2、坍落度:180-200毫米
3、抗压强度:C30强度等级(平均值达到35.6 MPa)
4、抗折强度:平均值达到7.8 MPa
此配合比方案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经济性,适合于该工程的需求。
五、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找到了适合于该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经济性,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配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主要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
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
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用捣棒捣实,然后取出,测量坍落度。
3.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4.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小梁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5. 表观密度测定: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容量筒,用振动台振动,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18c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满足设计要求。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
4.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³,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对配合比的影响。
3. 学会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水泥:北京水泥厂京都P.O 42.5,28天实际强度54.0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8。
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
4. 水:自来水。
5. 其他:减水剂、引气剂等。
四、实验仪器1. 混凝土搅拌机2. 天平3. 量筒4. 砼试模5. 压力试验机6. 拌铲、拌板等五、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定测定水泥的强度、细度模数、安定性等性能;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性能;测定石子的粒径、表观密度、含泥量等性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C30、C40等。
(2)计算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W/C)。
(3)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单位用水量(mwo)。
(4)确定砂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率(s)。
(5)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mco)。
(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3. 混凝土拌合按照计算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4. 混凝土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判断混凝土的工作性。
(2)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测定其抗压强度。
(3)抗渗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渗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渗试验。
(4)抗冻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冻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冻试验。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完整版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二、试验原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合物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不同的结构要求不同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所以需要进行配比试验来确定合适的比例。
三、试验材料和设备
1.材料:水泥、砂、骨料、水
2.设备:搅拌机、试验块模具、振动台、压力机
四、试验步骤
1.将水泥、砂、骨料按照所需比例放入搅拌机中,并添加适量的水。
2.打开搅拌机进行混合,混合时间约为3-5分钟,混合均匀后停止。
3.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试验块模具中,并用振动台进行振动,以排除气泡和保证均匀性。
4.待混凝土凝固后,取出试验块,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力测试,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统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MPa,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六、结论
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并通过压力测试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满足了设计要求。
七、改进措施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同时,可以对振动台的振动时间和压力机的测试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5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记录(1)
石子级配
水胶比= 水泥用量= 砂率=
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量-水泥量-水量= 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 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用量= 四、 混凝土配合比试拌记录 坍落度、棍度、含砂情况、保水性、粘聚性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年 试拌 (L) 35 月 日 坍落度测定结果(mm) 1次 2次 平均 温度 含气 (kg) (kg) (kg) (kg) (kg) (kg)
实用材料配合比值: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外加剂= A B C D E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试 验
(编号: 建设项目:河南省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豫晋界至灵宝段 施工单位 一、 混凝 土标号 坍落度 二、 水泥 标号 砂视 比重 石子 种类 三、 原材料情况 水泥 比重 砂细度 模数 石子 视比重 配合比设计(千克/每立方米混凝土) 水用量= 外加剂用量= 混凝土假定容重= 粉煤灰用量= 此处空白,不填 外加剂 混合材料 (mm) 其他: 试验日期 混凝土配制强度 水胶比 水泥用量 ) 合同号: D-50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
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密切相关,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实验,探究其性能变化规律,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不同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实验材料:1.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细砂。
3. 石子:直径为10mm的碎石。
4. 水:自来水。
实验步骤:1. 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试验配合比。
2. 材料准备:按照配合比计算出各材料的用量,并进行准备。
3. 混合:将水泥、砂、石子和水按照配合比比例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搅拌。
4. 浇筑: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
5. 养护:在模具中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6. 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试验。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 强度试验:通过压力试验机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测试,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抗压强度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
但是当水灰比超过一定范围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开始下降。
2. 抗渗性试验:通过渗透试验,测量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抗渗性能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砂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逐渐提高。
但是当砂含量过高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反而下降。
3. 抗冻性试验:通过冻融试验,观察混凝土的冻融性能,得到不同配合比下的抗冻性能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减少冻融损伤。
实验结论:1. 混凝土的性能与配合比密切相关,不同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
2.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3. 适当增加砂的含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过高的砂含量会降低抗渗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回复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调配混凝土配合比,确定不同材料的用量和配比,以达到要求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各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理是通过试验与实践总结出的,根据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材料的特性来确定其配比。
三、实验步骤1. 确定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根据所用混凝土的用途,确定所需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抗渗性能等要求。
2. 基本材料筛选:根据基本要求筛选出合适的水泥、骨料、砂等材料。
3. 水泥用量确定: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所需的水泥用量。
4. 水灰比确定: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规定的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水灰比。
5. 骨料用量确定: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所需的骨料用量。
6. 水用量确定: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工作性能要求,计算出所需的水用量。
7. 配料混合:将所需的水泥、骨料、砂和水按计算的比例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
8. 试制混凝土试块:将混凝土倒入试模中,压实后进行养护。
9. 试块强度测试: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后,取出试块进行强度测试。
10. 强度计算: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
四、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步骤及配合比计算公式,计算出了所需的混凝土用量及水泥、骨料、砂和水的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混凝土的强度,与所需的强度等级进行对比。
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验结论,评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材料比例计算不准确、搅拌不均匀等,需要及时解决,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理和实验步骤,熟悉了混凝土试制及强度测试的方法,并总结了实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以上是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D-5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实用材料配合比值:水泥、砂、石、水、外加剂=
ABCDE
试验:计算:复核:试验日期:
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
砂率=混凝土假定容重=
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重-水泥量-水量=
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
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用量=
四、混凝土配合比试拌记录
年 月 日 温度
试拌
(kg)
水泥
(kg)
砂
(kg)
石
kg)
坍落度测定结果(mm)
含气量
备注
1次
2次
3次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编号:)D-50
建设项目:合同号:
施工单位试验日期
一、混凝混凝土配制强度
二、 土标号
坍落度(mm)其他:水灰比水泥用量
三、原材料情况
四、 水泥水泥外加剂
五、 标号比重
砂视 砂细度混合材料
比重模数
石子石子石子级配
种类视比重
三、配合比设计(千克/每立方米混凝土)
水灰比=水用量=粉煤灰用量=
【工程文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见证人
样品来源
设计强度等级
收样日期
养护方法
设计抗渗等级
破型日期
拌合物稠度
检验性质
检验日期
稠度
坍落度(mm)
龄期(d)
签发日期
维勃稠度(s)
检验环境温度℃
捣固方法
检验设备
搅拌方法
检验依据
使用原材料
水泥
强度等级
品种
厂家
砂
模
掺合剂1
品种
名称
产地
掺合剂2
品种
名称
产地
外加剂
品种
名称
产地
设计配合比
每立方米
砼各材料
用量(kg)
水
水泥
砂
石
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
水灰比
砂率(%)
稠度(mm或s)
抗压强度
(MPa)
每包水泥
配料用量
28d
重量配合
比例
备注
检验单位
(检验专用章)
批准
校核
检验
本表由检测机构提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