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苜蓿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苜蓿草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浅谈我国苜蓿草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9fcd2e7cd184254b3535ad.png)
浅谈我国苜蓿草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褚苗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非常重视草产业的发展,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
我国草地、沙地以及滩地面积广阔,为牧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
苜蓿草作为草产业中经济效益较好的一种,尤其被重视起来。
苜蓿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相关产业以及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要求,可以说苜蓿草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还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关键词:苜蓿草;现状;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S5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4-0017-01苜蓿草的发展侧面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草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
现针对苜蓿草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开讨论,分析苜蓿草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推动苜蓿草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1 苜蓿草产业的现状奶制品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饲料的品质,而苜蓿草作为国外引进的优质饲料品种,在我国奶制品产业发展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及其适合苜蓿草的种植,并且我国有广阔的平地,这些都为苜蓿草的大量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苜蓿草的种植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奶制品及其他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生产技术落后和设备陈旧都成为阻碍苜蓿草发展的关键因素。
苜蓿草加工设备陈旧,造成产品质量受损,最终造成市场竞争力低下,所以提高苜蓿草产品质量就成为发展的关键。
2 苜蓿草发展前景农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把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或者粮食作为作为主要的农业发展对象,但是现代农业深受化肥和杀虫剂的影响,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安全性,还破坏了土壤营养成分。
为了防止这些因素对农业发展产生阻碍,应当推广将苜蓿草作为主要对象的草产业,这样就可以将农业结构调整的较稳定,并且不再是单一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加入了饲料作物这一元素,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另外,苜蓿草的经济价值也不低,因为其用途广泛,不仅可以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饲料,还可以起到保护土壤结构的作用,逐渐推动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b8731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1.png)
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饲草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甘肃省,苜蓿作为重要的牧草种植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甘肃苜蓿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探讨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甘肃苜蓿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链不完整甘肃苜蓿产业链主要包括苜蓿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
但是,目前甘肃苜蓿产业链还不完整,存在许多环节缺失。
例如,苜蓿种植技术不够成熟,采收方式不规范,加工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甘肃苜蓿产业化的发展。
2.品种不够丰富目前,甘肃苜蓿品种主要以“青海一号”、“甘肃一号”等为主,品种单一。
这样一来,就限制了苜蓿产业的发展空间。
因为单一品种的苜蓿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不同种类的动物的需求。
3.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是苜蓿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是,目前甘肃苜蓿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苜蓿价格低廉,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一方面,市场需求不足是由于苜蓿加工技术不够成熟,加工产品品质不高,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受到了苜蓿生产的季节性、地域性等因素的限制。
4.资金缺乏苜蓿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是,目前甘肃苜蓿产业的资金缺乏,导致苜蓿种植、加工等环节的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市场推广投入不足等问题。
二、甘肃苜蓿产业化的发展趋势1.完善产业链甘肃苜蓿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完善产业链。
完善产业链可以提高苜蓿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完善产业链需要加强苜蓿种植技术研究,规范采收方式,提高加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等。
2.多元化品种多元化品种是甘肃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多元化品种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种类动物的需求,提高苜蓿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多元化品种需要加强苜蓿品种研究,培育适应不同环境的苜蓿品种,提高苜蓿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榆阳区苜蓿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榆阳区苜蓿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8d0ccc9ec3d5bbfd0a7496.png)
关键 词 : 蓿产业 ; 苜 畜牧 业发展 ; 阳 榆
1 苜 蓿 产 业 概 况
.
也 急剧增 加 , 满 足 畜牧业 的长远 发展 , 草产 业 的 要 牧 发展壮 大就 是重要 前 提 。近 年来 , 阳区 以发 展羊 只 榆
苜蓿草质优 良, 为各种家畜所喜食 。苜蓿干草饲 喂家 畜可 以替 代 粮食 ,. 1 6千克 苜 蓿 干草 相 当 于 1千
前 景广 阔 。 苜蓿具 有 较 强 的固氮 能力 ,通 过根 瘤 菌 利用 由 太 阳能转 化 的化 学能 ,能将 空气 中的氮 转 变成 可 被 植 物利 用 的氮 。种植 1 株苜蓿 , 当于建植 了 1 微 相 座
明显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 苜蓿产 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示范项 目,产 的模 式 , 开展 好科 学 种植 管理 和示 范 引导 工作 。
蓿草种植面积虽达到 5. 万亩 ,仍然沿袭着传统的 7 8 小农 经 济 的经 营 方 式 , 家家 种 草 、 户 经 营 、 术 即 户 技
31产 业 发 展 认 识 不 足 .
主要 表 现在 众 多养 殖 户对 牧 草加 工 利 用 知识 的
匮乏。目前全 区 7 %以上的养羊户饲喂方式落后 , 0 以 青秆 玉 米 、 苜蓿 、 打 旺 为 主 , 且 是 直 接 饲 喂 或 者 沙 而 自然晒干后储藏再喂牲畜 ,后者降低 了牧草的适 口 性 和营养价值 ,没有进行深加工 ,牧草的利用率不 高。其次 , 群众种草的 目的就是为养畜 , 喂不完过剩 了才搞储藏 , 根本没有去想牧草加工后 的利润 , 只是
以推 广青 贮 饲料 为例 ,0 1 05年 ,榆 阳区开 2 0 20 展 了大规模 的秸秆青贮推广工作 , 至今收效甚微 , 羊
反思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下)
![反思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下)](https://img.taocdn.com/s3/m/4c168455312b3169a451a4ce.png)
宽领域 全程 服务 。 在促进苜 蓿草外销 障的农户要鼓励他们饲养 草食 畜禽 , 把种 次 、 的 同时 , 积极引导 当地养殖 业改善饲草饲 起来的苜蓿 利用好 , 发展畜 牧业 等后 续产
实 延 业 ;把优质 饲草基 地 建设 与畜牧养 殖小 料结构 , 现就地 转化 , 长苜蓿产业链 区 、 准化养殖 场、家庭牧场建设结 合起 条 ,带动产业升值 。 标 来, 作为畜产 品基地建设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有 力支撑 苜蓿产业 的健 康发展需 这些支撑 抓紧 、 抓好 ;为满足畜 牧业 发展对优质饲 要 良好 的外部环境 和支撑体系。 草的需要 , 要把苜蓿生产纳入优 质耕地 作 体系是多方 面的, 主要包括 草业科技研究 物生产 的范 畴, 防止为增粮 而毁 苜蓿田的 教育支撑体 系、金融财税保 险体 系、产业
平方米 ) ,种粮收入 为 10 ~1 0 元 ;种 益 。 60 80
植棉花收入 10 元1种植曹蓿产干草 l 60 ~
粗放 的种植和 管理影 响 了苜蓿 的产
15 收购价 平均每吨 9 0 0 0 , . 吨, 0 ~10 元 收 量和质量 许多地方在种植和管理上非常 尤 入也就 1 0 ~1 0 元 。 0 0 5 0 不仅如此 , 苜蓿种 粗放 , 其是 肥水利用 技术 、杂草控制技 植 的第一年 ,只能 割一茬 ,产量一 般为 术 、收割 加工技术 、干草晾晒技术等技术 相 3 0 0 千克 , 0 ~4 0 收入和效 益较低 , 第二年 实 际采用少 , 当一部分农 民没掌握 ,影 以后 才产生较高的效益。 比较效益偏低导 响 了苜蓿的生产能力和苜蓿草的品质。
相 互的关系 ,谋求共同发展 , 现全面共 实
赢。
正确组织
通过建立草业合作社 、 草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20d28db9d528ea81c77971.png)
农业经济
2 1/ 023
国苜 蔫严业 反展 现状 & 问题 嘶 琵
◎刘 晓宏 杜 桂 娟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我 国苜蓿产业化 的发展现状和存在 问题 ,并对如何发展我国苜蓿产业提 出了对策建议 。
产业发展 对 策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紫花苜 蓿是世界上栽培最 早 、分布最广 的多年生豆科牧 4 、苜 蓿生产 是解决 畜牧业 发展 中蛋 白饲料 资源短 缺的 草 ,堪 称 “ 牧草之王 ” 。具有高产 、品质 优良 、营养 价值高等 重要途 径和有效方法 。据 我国动物营养 专家 测算 ,当我国人
一
二、我 国苜蓿产 业 的现状及 存 在 问题
l 、我国苜蓿产业的现状 自 20 年 以来 ,我国苜蓿产业 的发 展经 历了发展——停 00
、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其富合各种氨基 酸 、维生
素 、胡 萝 卜 、叶黄素 、钙 、磷 、异黄酮 类物质 ,可消化纤 滞—— 再发展 的过程。第一个发 展阶段从 20 素 0 0~20 年 ,自 04
公斤 。
草数量 的不断增长 ,再 次认 识到 我国发展苜蓿产业 的重 要性
2 、苜蓿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政 策与认 识 问题 。由于 国家对 草业发 展 的政策不 1
3 、苜 蓿种植 有显著 的 “ 本增 效”作 用 。种 植苜蓿 可 和紧迫 _ 节 生。
以提 高粗蛋 白质 的产 出 ,每亩苜蓿 比同等面积的谷食 类作物
量的 2 倍 ;同 时苜 蓿所合的粗蛋 白质消化率 可达 7 %以上 , 年 ,这一 阶段是苜蓿发展 的停 滞期 ,主要是苜蓿种植 的比较 3 0 是羊草的 3 倍 。苜蓿粗蛋 白的氨基酸组成全面 ,中J 2 性洗涤纤 效益 下降 ,国家取消农 区退耕 还林的补贴和农业税 ,增加 粮 维含量较高 ,易被草食家畜转化利用 。 食补 贴后 ,我国农区种植 的苜蓿没有任何政府补 贴 ,苜蓿的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9057e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8.png)
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趋势引言苜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牧草和饲料作物,被广泛用于牧草和畜禽饲料的生产中。
随着全球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增加,苜蓿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国内外苜蓿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一、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的苜蓿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是全球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总面积的30%以上。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
苜蓿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苜蓿的生长。
国内苜蓿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和人们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良好的饲料质量是保证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苜蓿饲料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氨基酸和矿物质,以及良好的消化性能,因此备受畜牧户和养殖业主的青睐。
二、国内苜蓿产业发展趋势1. 种植品种优化目前,国内种植的苜蓿品种多数来自国外,存在适应性差、抗逆性弱等问题。
因此,培育适应中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新品种对于苜蓿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方面,新品种可以提高苜蓿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
另一方面,新品种也可以提高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业主的收益。
2. 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技术是苜蓿产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内苜蓿种植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科学配方少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加强苜蓿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如精确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控等,可以提高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工技术革新苜蓿作为饲料作物,其加工技术对于饲料品质的保留和提升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苜蓿加工业存在技术水平偏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苜蓿饲料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发展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619e4fd33d4b14e852468c5.png)
***县发展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国家也将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县草食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草养畜、草畜平衡”的产业发展原则在实际生产中得指导作用到不断体现。
***县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随着畜牧得快速发展,草产业也到了较快发展,现就***县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提出意见建议。
一、草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鼓励下,在“退牧还草”工程及“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的带动下,全县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生产管理不断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草产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局面。
1、天然草原保护情况***县现有天然草原1586.1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2819.87万亩的56.2%。
2006年酒泉市根据80年代国土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确定我县覆盖度在15%以上的草原面积为364.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9%。
***县草原主要分布于***、鼎新两绿洲的边缘、田间、荒滩、河谷地段及戈壁山地低洼处。
***绿洲草场分布于西南部、西部、北部边缘地带及山间低洼地和东部沙漠边缘。
草场土壤由南向北盐渍化逐渐加重,植被以旱生盐生草为主,种类有红柳、白砂蒿、芦草、白刺、红砂蒿、花花柴、木本猪毛菜、刺蓬、灰蓬、珍珠、盐爪爪、骆驼刺、骆驼蓬、墅茴香、盐穗木和冰草、茅草、灰菜、马蔺、天旋、苦豆子、甘草、苦曲、芨芨、败酱草等,亩产鲜草量150—200公斤,个别地片可达300公斤,全县草原年鲜草产量为31.15万吨,折合干草11.53万吨,理论载畜量为17.56万个羊单位。
2、人工牧草建设情况近年来,***县积极引导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大力提倡养殖户利用三荒地种草,夏收闲田复种牧草,鼓励种草大户扩大苜蓿种植规模;引进优质苜蓿新品种,开展地埋滴灌、喷灌等节水措施,苜蓿干草调制、苜蓿收获、贮藏、加工等试验示范,积极争取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组织实施3000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人工种草规模,推进苜蓿草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瓶颈在哪里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瓶颈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9ffd541b55270722182ef700.png)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瓶颈在哪里作者:林伟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2期苜蓿是一种优质的奶牛饲料,振兴奶业首先要大力发展苜蓿种植业。
2012年初,农业部在《2012年畜牧业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提出,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支持建设3万公顷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加大苜蓿生产加工机械购置补贴支持力度,落实苜蓿良种补贴政策,推进草畜配套,提升奶业整体素质。
中国种植苜蓿的时间很长,面积也不小,但是,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20多万吨。
制约国产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如何突破?带着以上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房丽宁博士。
种植管理技术落后苜蓿是全球主要农作物之一,目前全世界的苜蓿种植面积约3200万公顷,美国、俄罗斯和阿根廷约占70%,其中美国的苜蓿产值达70多亿美元,与小麦产值相当。
中国虽然也是苜蓿种植大国,2009年留床面积达到了366万公顷,但单产低、商品化率低。
房丽宁说,国内大多数苜蓿种植在旱地及盐碱低产田,产量和质量都没有保障。
农户基本上只管种、收,没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主产区平均单产只有300千克左右,粗蛋白含量普遍低于16%。
大多数农户及企业都没有接受过有关苜蓿种植加工的技术培训,田间杂草多、随意施肥或不施肥、收割晚、干草叶片脱落严重等现象非常普遍。
而美国等苜蓿产业发达的国家则从播种、田间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施肥、收割、打捆到储藏、运输都实行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配备完善的灌溉、收割、打捆和打药设备,并与当地的气象、植保部门密切合作,制定田间作业计划。
美国是目前全球苜蓿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20年代起通过优化种植区域、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更新灌溉技术、使用新品种、用新方法防治病虫害、提高肥料用量等一系列农业新技术,保证了苜蓿的单产数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
新品种推广速度慢房丽宁说,美国2012年有220多个经过审定的苜蓿品种提供给种植户,农户主要依据当地农业部门公布的苜蓿品种测试结果,5年左右就进行品种更新。
牧草产业我国面临挑战
![牧草产业我国面临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3b3ba1f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d.png)
牧草产业我国面临挑战我国牧草产业带主要分羊草生产区、苜蓿产业带、禾草种子生产点和南方饲草生产区。
综合来讲,我国牧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如下:2011年,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接近377.5万公顷,干草产量为2300万吨~2500万吨,每年商品草生产约为50万吨。
单产方面,苜蓿产量因地域和生产水平变异比较大,其中一些地区的平均水平每亩为200公斤~1200公斤,但是未形成专门的牧草生产种子带,草种单产每亩仅为30公斤~50公斤。
品质方面,牧草品质比较低,在牧草收获过程中田间损失高达20%以上,储藏损失高达10%~15%,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16%。
目前我国80%以上的苜蓿产品质量仍为一级品以下,经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评估,与美国牧草产值还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方面:2011年,苜蓿干草产值达106.4亿美元,其他牧草干草总产值为71.1亿元。
中国方面:2011年,苜蓿产量均为2400万吨,但商品草仅为107万吨,产值为21亿元人民币。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牧草产业面临挑战。
一是我们对牧草产业的认识不足,定位不准,重视也不够。
牧草作为一个畜牧产业链的中间产品和生态屏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是社会经济中的弱势产业。
二是种养分离,草畜产业关联性不够,国家在扶持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种植配套措施。
另外,在学科上草畜也是分家的,还有就是生产地域上西部产草和东部用草的格局综合造成种养分离的局面。
三是种草风险大,机械配套不足,无法保障生产效益。
需要强调的是,机械是牧草生产体系的关键。
四是牧草生产应该因地制宜,与气候相适应。
随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牧草产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支持。
如“一带两区”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奶牛苜蓿工程和草原保护补偿奖励机制,即每年国家投放20亿元,连续投放5年。
未来我国的饲草产业必将是蓬勃发展期,我国奶业对牧草需求的10%仍需要进口,但90%的牧草需求国内也可以供给。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bc28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9.png)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李栋【摘要】Alfalfa is the king of pasture, it has abundant nutrition, high production and high conversion ratio of protein, is an important coarse fodder of dairy cows. Now there is a shortage of high quality alfalfa in China, domestic demand exceeds supply, the unbalance results in soaring on the prices and the climbing of imports. The main reasons why domestic alfalfa industry develops slowly are shortage of quantity, poof quality, high price, lack of policy supports and matched reaping machines, outmoded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high cost of logistics. To promote our alfalfa industry, our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efinited alfalfa industry strategic position and made a scientific plan. The industry shall be scaled, commercialized, innovat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focus on the research and promotion, enjoy "green pass" policy as well as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give alfalfa industry special subsidy.%苜蓿营养丰富、产量高、蛋白质转化率高,是奶牛重要的粗饲料.目前中国优质苜蓿资源缺乏,商品苜蓿供不应求,供需失衡造成优质苜蓿价格不断攀升,进口量不断增加.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缓慢,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质量差、价格高;苜蓿种植缺乏政策扶持和配套的收割机械;干草加工设备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推进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是明确苜蓿产业战略地位,做好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走规模化、企业化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加大苜蓿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和农产品一样享受“绿色通道”优惠政策;对苜蓿产业实行重点补贴.【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2(039)012【总页数】4页(P208-211)【关键词】优质牧草;苜蓿;奶牛【作者】李栋【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奶业协会,北京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9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不断推进,对优质牧草,特别是对为奶牛提供优质蛋白质的苜蓿需求更加迫切,用苜蓿饲喂奶牛,是植物蛋白质转化为牛奶蛋白质的最理想的技术途径,不仅蛋白质转化效率高、质量好,且从源头上能保证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安全,大力发展苜蓿产业已成为奶牛养殖业安全高效的必由之路。
对我国苜蓿产业化及基地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对我国苜蓿产业化及基地建设的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d8fac80680203d8ce2f2474.png)
汉使 采苜蓿种归 ,益种苜蓿离宫馆旁 , “ 极望焉 ” 史记 ・ 。《
大宛列传 》 记载 :马嗜苜蓿 , “ 汉使取其 实来 , 是天子始 于 种 苜蓿 ” 。苜 蓿被 引人 中国, 最初 在西安一 带种植 , 以后 逐 步推广到北方各地 。 目前 , 苜蓿草 产 品的主要 出口国有 美 国 、 加拿大 、 西 班 牙 、 国及 澳大利 亚 。苜蓿作 为饲料 主要 进 口国有 日 法
肯 定与支 持 。即此 , 中国大地上 又一 次掀起 了“ 在 苜蓿 热” 的浪潮 。在此 种形势下 , 我们 必须清醒 的认 识到 , 与
淮流域。 北方地域很大 , 如何布局 ? 三北防护林 工程” “ 在 苜蓿基地建设 中可供借鉴 : 三北 防护林体 系工 程地跨东 北西部 、 华北北部 和西北 大部分地 区, 括我 国北方 1 包 3 个省( 自治区 、 直辖市 ) 5 1 的 5 个县( 、 、 )建设范 围 旗 市 区 , 东起 黑龙江省 的宾县 , 西至新疆维吾 尔 自治 区乌 孜别里
第3 2卷第 5期
综述 与专论
综 述 对 我 国苜蓿产业化 及基地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 与 _ 常根柱 , 学辉 , 周 杨红善 专论
( 中国农 业科 学院兰州畜牧 与兽 药研 究所 , 州 7 0 5 ) 兰 3 0 0
摘要: 文章在对 国 内外苜蓿 产业发展水 平予 以一 定分析 的基础 上 , 论证提 出了我 国苜蓿产 业 尚处 于“ 级阶 初 段” 水平 , 出“ 走 草粮 争地” 的误 区, 将苜蓿纳入农耕 范畴和 以企业为核心 , 带动我 国苜蓿产业发展的观点 ; 出 提 了在我 国“ 三北地 区” 西北 、 ( 华北和 东北 ) 建立 5大苜蓿基地(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 区节水型苜蓿基地 、 黄土 高原 干旱 、 半干旱 区苜蓿基地 、 内蒙古鄂 尔多斯 高原草地农业 苜蓿基 地 、 南疆 温润盆地低产 田提 升 改造 苜蓿基地 、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苜蓿种植效益及苜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苜蓿种植效益及苜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b509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8.png)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苜蓿种植效益及苜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苜蓿种植效益及苜蓿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西北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苜蓿作为一种旱地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并且在西北地区广泛种植。
本文旨在探讨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苜蓿种植的效益,并提出苜蓿产业发展的对策。
首先,苜蓿种植的效益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紧缺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苜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够适应西北地区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
相比其他牧草,苜蓿的产量更为稳定,并且能够在有限的水资源下生长良好。
由于苜蓿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其作为牧草可以为牛、羊等畜禽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此外,苜蓿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减轻干旱对土壤的侵蚀,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苜蓿产业在水资源紧缺条件下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苜蓿的种植技术问题。
在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和水资源都相对匮乏,因此苜蓿的种植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以减少水的浪费。
同时,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和耕作方法,保持土壤的湿润和养分含量,提高苜蓿的生长质量。
其次是苜蓿的市场推广问题。
虽然苜蓿的种植在西北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苜蓿的销售仍然面临困难。
在这方面,政府、农民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推动苜蓿产品的市场化以及加工和销售渠道的建设。
为促进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苜蓿的种植技术和品质。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参与科研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维修设备。
其次,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扩大苜蓿产品的销售渠道。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减少投资风险,同时鼓励农民和企业开展合作,扩大苜蓿产品的销售网络。
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政府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反思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上)
![反思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上)](https://img.taocdn.com/s3/m/6692ed00bb68a98271fefa7c.png)
进 一步 扩大大 豆种植 面积和 提高 大豆产 有 10 0 万吨左右 , 中苜蓿干草仅有 l 万 其 0 量 ,来增加蛋 白饲料资源供 应外 , 大力发 吨左 右, 口很 大。二是解决畜牧生产 中 缺
展苜蓿生产将是扩大高蛋 白饲料资源供给 蛋 白质饲料资源短缺需要 。目前,我国每 的有 效方 法 和 途 径 。 年蛋 白质饲料缺 口约为10 万吨, 50 其中, 对 5苜蓿在提 高畜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方 苜蓿草粉 的年需求量 在 20 ~30万吨。 . 0万 0 面的作用是其他饲草不可比拟的。一些乳 广东、四川和海 南三个南方省份每年需要 品加工企业纷纷宣传其应用优质牧草作为 优质草粉分别为 9 万 、 0 0 3 万和 l 万吨 , 0 但 奶源 ,这表明乳品加工企业对 牧草在奶牛 目前全国草粉的年产量不足 2 万吨 , 0 远远 养殖中的重要性有了前瞻性的认识,这也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三是科学开发利用可 引导乳品消费者形成一个新的理念 ,即单 纯依靠农作物秸秆不能生产出高 品质牛奶 ,
_ - _ _
黎
。 疆 监 识 勰 养暖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一
: 一
—
==
—
=:
—
— :=
一
—
一
~
、 一
饲 草饲 荆
30 万吨的缺 口。 00 要解决 蛋白饲料 资源短 草计算 , 就需要苜蓿干草 17 万吨。但 目 91 缺和饲料 原料存在 的结 构性 矛盾 , 除依靠 前 国内市场上 ,所有干草产品的销售量只
国农区耕地中有 30的低产田可 以间作或 0o / 轮作苜蓿 , 达到既改土肥 田提高粮食单产 , 又增加苜蓿草生产的 目的;全国3 0 万 公 00
河西走廊苜蓿产业化发展思路
![河西走廊苜蓿产业化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5c6bd03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9.png)
梳理和分析当前河西走廊现实资源禀赋,笔者认为,苜蓿产业可以发展为和玉米制种业相提并论的优势特色产业。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苜蓿市场的实际,现对河西走廊发展苜蓿种植、贸易产业进行如下分析。
随着乳业进入上升周期,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都出台了支持奶牛养殖发展的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
预计到2023年,新增奶牛不低于30万头。
因此,市场对苜蓿的需求持续增长,一级以上苜蓿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卖方市场的局面5年内不会改变。
而当前河西走廊苜蓿产量不能满足需求。
2021年,河西走廊的苜蓿产量在持续上升9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主要原因是2020年玉米价格暴涨、棉花涨价、洋葱持续保持高效益、蔬菜面积激增,导致流转土地费用每亩上涨了100-150元,新增苜蓿面积大幅萎缩,到年限的苜蓿地几乎没有复播苜蓿的可能。
为保证粮食安全,部分地区限制在基本农田种植牧草。
同时,上世纪80年代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导致的碎片化,严重制约了苜蓿规模化连片种植,导致收获效率低下,一级草收获比例仅占总产量的约40%。
严格的控水政策使水资源费逐年上升,部分地区甚至连高价水都不能满足,严重限制了规模扩大。
不可否认,目前部分国产苜蓿存在着质量水平不高的现象。
受种植技术、管理水平、收获机械、加工能力、储存运输、质量检测等总体产业体系不完善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国产苜蓿的粗蛋白含量较低、相对饲喂价值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
一级草(CP18/RFV150)产出率不到40%,而美国的平均水平为60%以上。
而且国内苜蓿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较少。
全国年产3万吨以上苜蓿干草种植企业不到10家,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机械化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全国产能最大的企业为甘肃农垦的田园牧歌草业集团,技术也处于一流水平,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公司也是规模较大、技术较高的企业。
这些企业出产的苜蓿,品质至少不下于美国一级标准,甚至更高。
但国内很多牧场对国产苜蓿存在偏见,同质不同价的现象比较普遍,挫伤了国产草的发展积极性。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苜蓿草产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968591e53a580216fcfe99.png)
尊称为牛奶生产“ 第一车间” 的苜蓿草产业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 苜蓿需求量 的大幅度增加和价格的不断上涨 , 有力地
拉 动 了 国外 苜 蓿产 品的进 口和 国 内苜 蓿 的种 植 。 有 资 料显 示, 我 国进 口的美 国苜 蓿 数量 从 2 0 0 8 年的 4 0 0 0 t 增 加 到
201 4. 1 1 B
总第 2 9 8期
家, 苜蓿 排 在 主要 的 “ 农 作物 ” 之列 。 在美国 , 苜蓿 就 是 三大
3 . 1 选 好 品种
农作物之一 , 而我国尚处于草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加之苜
蓿 的种植条件或立地条件国内外相差甚远 , 如果苜蓿种植 技术 、 装备 、 市场等与发展苜蓿产业不能相互配套 , 就会 出 现投入和资源的浪费。因此 , 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种植技
术 和装备 , 根据国情 、 省情 、 县情 , 因地制宜发展苜蓿产业 ,
才是最佳途径。
1 . 3 发 展 苜蓿 草产 业 需 要处 理好 相 关工 艺 技术 问题
1 . 2 因地 制 宜发 展苜 蓿草 产 业
就苜蓿草产业而言, 为了“ 草业现代化 ” 而盲 目追求规
模( 特别 是泛 美模 式 ) 不一定 是 件 好事 , 因 为在 很 多西 方 国
作者 简介
李
宝( 1 9 6 1 一) , 男, 山西人 , 畜牧师 , 研 究方向 : 牧草 生产加工和草原建设与保护。
紫花苜蓿栽培历史悠久 , 品种繁多 , 分布区域广阔 , 全 世界有 9 0多种 ,我 国分布有 1 3种 、 6 个变种 、 5 0 多个 品 种, 随着苜蓿专业化研究的不断发展 , 形成了多种分类方 式。按 照美国苜蓿品种的分类 , 苜蓿品种分为二大类和九 级。一类是直立型的以割草为 目的的苜蓿 品种 , 另一类是 以放牧为 目的的苜蓿品种 。归纳起来 , 可用“ 二纵九横”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 术 引进 和 推 服 提 加 务 体 系建设 . 造 良好 的 苜蓿 产 业 化发 展 环 境 创
关 键 词 : 部 苜蓿 产业 化 西 龙 头 企 业 问 题 对 策
然 比种植 小麦 高 . 比种 植 玉米 低 . 是 影 响 农 民积 极 性 的 一个 但 这
重 要 原 因 同时 一些 农 民收 获 后无 法 及 时 加工 出售 . 苜 蓿 失去 使 了饲 片 价 值 . 能 当 柴 烧 火 . 伤 了农 民种 植 苜 蓿 的积 极 性 . j 只 挫 目 前 个 别 地方 已经 出 现 了毁 草 种 粮 的现 象 。 2 促进 苜 蓿 产 业化 持 续 发 展 的对 策
8龄 的 陇东 紫 花 苜蓿 平 均 年 产 干草 1 8 65 W 。以 当地 平 均 _—. h 3 3 收 购 价 格 5 0元/ 计 算 . 益 为 6 0元 一 2 5元, , 效 益 虽 0 t 收 9 36 h 其
1 基 地 规 模 小 . 能 满 足 市场 需要 苜 蓿 种 植 基 地 建 设 规 模 . 1 不 小 、 产 原 料 不 足 、 能 满 足市 场 需 要 . 经 成 为制 约 苜 糟 产 业 生 不 已 化 发展 的瓶 颈 因 素 . 多 苜 蓿 加 工 企 业 出 现 了 “ 米 下 锅 ” 现 许 等 的 象 随 着 畜牧 业 的进 一步 发 展 .一大 批 苜 蓿 加 工 企 业 的 相 继 投 产. 原料 不 足 的 问题 会 更 加 突 出 。苜 稽 原料 不 足 的原 因 . 先 是 首 种 植 基 地 规模 小 。 产量 低 。 其次 是 交通 不便 , 多 山 区 只 能靠 人 许 割 、 背 、 驮 苜 蓿 才 能下 山 , 藏 、 购 难 度 较 大 。 三是 信 誉 缺 人 驴 贮 收 失 . 坑 了 ”订 单 草业 .严 熏 挫伤 了公 司 与 种 草农 民 双方 的积 极 “ 性 方 面 收 购时 节 农 民 随意 撕 毁 合 同不 愿 给 公 司交 草 . 一 另一 方 面 在 菖蓿 收购 旺 季 . 企业 压级 压 价 。四是 在 菖 猪 收 购渠 道 中缺少
1 经 济 效益 不 显 著 . . 4 降低 了农 民种 植 的积 极 性 。缺 乏 良种 、 种
加工、 运 、 用 、 贮 利 销售 为 一 体 的龙 头 企 业 . 推 动 西 部 农 业 经 济 对 结 构调 整 . 进 农业 可 持 续 发 展 产生 了 重要 作 用 但 在 部 苜 蓿 促 产业 化 发 展 过程 中也 出现 了一 些 值得 注 意 的 问 题 .需 要认 真 凋
模 小 , 能 满足 市场 需要 ; 不 科技 含 量 低 、 品 类 型 单 一 ; 械 化 水 产 机
平 差 。 宜 机 具缺 乏 ; 济 效 益 不 显 著 。 低 了农 民 种 植 的 积 极 适 经 降
性 。 解 决上 述 问题 的 对 篆就是 因地 制 宜 .多种 途 径增 加 原料 供
业 虽 然 弓 进 了 一些 大 型 收 割 机 械 . 受 道 路 、 形 所 限 。 了公 I 但 地 除
广应用. 产量 和 品 质有 了很 大 提高 。草 畜结 合 . 动 了养殖 业 快 带
速 发展 。 以草 促加 , 产 品加 工 业从 无到 有 。 成 了许 多 集生 产 、 草 形
杏研究 . 极寻找 对策 , 进苜蓿 产业 化 更进一 步 向高深水平 发展 。 积 促
1 苜 蓿产 业 化 发 展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植 管 理粗 放 、 收割 利 用 不 合理 . 带来 的是 苜 蓿 产 量 低 、 量 低 、 质 价 格 低 、 济 效 益不 显 著 。 2 o 0 4年 在 庆 阳市 调 查 。 市 2 经 据 o 3 20 全 —
苜 蓿 具 有 “ 草 之王 ” 牧 的美 称 . 着 西部 大开 发 的进 程 . 蓿 随 苜
种 植面 积 迅 速扩 大 . 植 初 具 规模 批 新 的优 良 品种 育 成 并 推 种 一
仪 苜 蓿 收 割一 个 环 节 . 果 没有 机 械 参 与 作 业 . 量 的 苜蓿 因不 如 大 能 适 期 收 割而 降 低 或 失 去商 品 价 值 . 成 不 必要 的 损 失 。 造 一些 企
维普资讯
农 村经济与 科技20 08年第0 期, 1 总第19 8期
农 业 产 业 化
西部苜蓿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邓 芸
甘 肃省 陇 东学院农林 科技 学 院・ 甘肃 庆阳 (40 0 750 )
摘 要 :西部 苜 蓿 产 业化 发 展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 基 地 规
配 合饲 料 的利 用 . 更没 有 把 传统 的苜 蓿 芽 、 蓿 蛋 白等 保健 食 品 苜 开 发 出来 。 l . 产 品类 型单 一 . 色 不 突 出 。 有 的苜 蓿 加 工企 业 都 是 在 _3 2 特 现 最 近 2 3年 组 建 的 .绝 大 多 数 仍 处 于 连 续 投 入 的创 业 阶 段 . 资 金 、 械 、 术和管理人员缺乏 , 机 技 主要 生 产苜 蓿 草 捆 、 粉 、 颗 草 草 粒 等初 J 工 产品 . J l l 类型 少 、 产品特 色不突 出 、 不 足 、 较低 。 总量 质量 1 机 械 化 水平 低 . 宜机 具缺 乏 。随 着 苜猪 产业 的 发 展 、 . 3 适 种植 面积 在 不 断扩 大 . 出现 了一 些规 模 化 种 植 基 地 和 一批 种 植 大 户 。
路 沿 线 及 平坦 土 地 外 . 它 地块 很 难 进 入 , 有 限 的 机 械 难 以充 其 使 分 发挥 作 用 所 以 . 论 是 生 产企 业 . 者 是 种 植 农 户 都 迫切 需 无 或 要 苜 蓿 生 产机 械 化 . 要 大量 适 于 山 地 的 小型 收 割机 械 。 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