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精品】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6ba47a7375a417866f8fb1.png)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一单元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
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149页,全册)(精品)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149页,全册)(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578236852458fb770b56fe.png)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只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第 1 课时第 5 课时第 6 课时第 8 课时第9--11课时第一单元减法测试与讲评一、口算7+8=15-9=9+8=11-6=16-9=3+8=15-7=12-5=11-3=12-6=8+7=15-6=14-5=7+7=14-6=4+9=8+8=12-9=13-7=14-8=17-9-4=16-7+8=14-8-5=6+7-9=二、填()9+()=17 8+()=15 7+()=166+()=13 3+()=12 5+()=14三、填□四、在○里填上“>”“<”或“=”14-9○6 18-8○9 12-6○6五、填空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3.8+7=□ 9+8=□□+□=□□+□=□15-8=□ 17-9=□□-□=□□-□=□4、在()里填上“+”或“-”.(1)12()8=20 (2)8()6=14 (3)11()7=4(4)12()6=18 (5)10()3=13 (6)9()4=13 (7)8()8=0 (8)18()9=9 (9)8()8=16(10)7()7=0 11)19()10=9 (12)13()8=5 5.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6.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六、解决实际问题1、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2、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3、小红和小丽共画了15只蝴蝶,小红画了7只,小丽画了多少只?4、橘子和苹果共16个,有苹果9个,有橘子多少个?5、小华有18支彩色水笔,小飞借去了9支,小华还有几支?第 12 课时第 14 课时第 15----16 课时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检测与讲评得分_____一、选一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2c676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开心的嬉戏和现实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观看、比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效劳员。
这一天,餐厅来了很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
”小猴和小狗急赶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
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
”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
”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二、学问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3、试一试:263167498990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以下计数器上的数。
(第6页)5、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的数一样,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6、试一试:比大小。
(第6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稳固练习1、连一连。
(第7页第2题)2、按规律填数。
(第7页第3题)⑴按挨次填数。
(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再说说有什么特点。
⑶依据填好的表,把下列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依据规律填数)3、按规律画图。
(第7页第4题)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五、总结六、作业板书设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拟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26〈31 67〉49 89〈90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再比个位,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2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稳固100以内数的挨次;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进展学生的数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f35b4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c.png)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约1222字)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二)导入:“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写作:24读作:二十四)(三)新课: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板书:写作:43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读作:四十三3、练习巩固:(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
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
(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
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dd2c21b4daa58da1114a09.png)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 (8)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10)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3)第五单元元、角、分 (40)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5)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
9+()=119+()=17 9+()=149+()=159+()=169+()=13 9+()=189+()=12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故事导入。
画面: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声音: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猴妈妈拿出13个桃,对小白兔说)“小白兔,欢迎你到我这儿来买水果,不过我想出个问题考考你,看看你数学学得怎么样?”启发:小朋友们,请你猜猜猴妈妈会向小白兔提出什么问题呢?2、筛选出有效信息。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好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摆一摆、算一算。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算一算13-9。
(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等进行计算。
对独立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2、说一说、听一听。
提出要求: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并认真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全册107页)【最新精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全册107页)【最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4b4f55c5901020207409cf3.png)
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bca44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a.png)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确定空间中物体间左右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是有趣和有用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确定空间中的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参照物不同,方位不一样,所看到的物体也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引出课题。
1. 健康操比赛。
(出示主画面)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巧、小亚、小胖来到课堂里,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街。
大家高兴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健康操。
(通过游戏,复习左与右)2. 师举手表扬大家:大家做的真棒!我举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
二、创设情境,展开探究。
(一)确定参照中心,判断其左右事物。
1.(出示“在街上”主题图) 街上到了!瞧!街上车来人往。
司机和行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你对交通规则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2. 师:小巧过马路,先看哪一边? 向左看,她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又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告诉旁边的同学。
3. 师:看,小巧的对面是谁?她也要过马路,如果你是小亚,向左会看到什么,向右会看到什么?4. 比较,发现不同点。
小结:小巧和小亚站的位置不同,所以两人的左右也不同。
5. 师:小胖和小丁丁也要过马路,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小朋友轻轻的说一说,向左看,看到了什么?向右又看到了什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出来站一站。
三、联系生活,巩固深化。
1. 摆一摆。
(课件摆学习用品)(1)把学习用品排成一排,师说要求。
(2)学生做小老师,说要求,其余同学摆。
2.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福娃图)关于福娃,你知道多少?(介绍福娃的相关知识。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本领说说福娃的左与右分别是谁吗?3. 看一看(课件出示)师:看,谁来了? 出示小丸子和侦探柯南:“在马路上有一元钱,小丸子说在他右边,可柯南却说在他的左边,这是为什么?”4. 师:“超级变、变、变”,超女周笔畅来到我们课堂上,要和大家一起学本领。
202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
![202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308aa3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5.png)
202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课标)简介该教案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0-100的认识、简单加减法、时间、长度、重量、容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各种趣味的研究方式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02. 掌握0-20的加减法运算3. 了解时间、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4.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数字的认识- 十以内数的认识- 二十以内数的认识- 以十为界限的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排列2. 加法- 0-10的加法- 10-20的加法3. 减法- 0-10的减法- 10-20的减法4. 时间- 整点的认识- 半点的认识- 一刻钟的认识- 时间练5. 长度- 厘米的认识- 分米的认识- 米的认识- 长度练6. 重量- 千克的认识- 克的认识- 重量练7. 容积- 升的认识- 毫升的认识- 容积练教学方法1. 游戏方法:比如快乐连连看、数学课堂老师说等2. 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做实际的操作来研究3. 情景方法: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 认识数字0-100,包括数字的大小、顺序排列等2. 0-20的加减法运算3. 时间、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如用游戏形式让学生认识数字0-100并掌握数字大小、顺序排列等基本知识。
2. 告诉学生0-2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用具体例子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练。
3. 让学生通过操作测量器材的方式了解时间、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
4. 针对每个计量单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应用练。
5. 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如自己画几个长方体并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等。
教学评估1. 考试评估: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听从指导的程度等。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8070e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c.png)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页。
教学案例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1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
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看着一黑板乱七八糟的卡片,你现在最想对它们做什么?谁愿意帮这个忙?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
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
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1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18-9=39+ =14 49+ =1714-9= 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d43c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a.png)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
27《图形拼组》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
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
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
新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77552d4028915f814dc238.png)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我们认识的数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单元元、角、分小小商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七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课题:十几减9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先学提纲】1.观察书本P1例1,思考:13-9=?想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尝试完成想想做做第1、第2题。
二、交流共享(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猴哥哥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水果店,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课件出示),店里有几个桃子啊?生:13个。
师:怎么一下子就看出有13个的?生:盒子内有10个,加上盒子外的3个一共有13个。
师:对!10和3合起来就是13。
你看小猴子蹦蹦跳跳跑来买桃子了,它对猴哥哥说:“我买9个”。
如果你是这只猴哥哥,你准备怎么卖呢?还剩多少个?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9=□(二)探究交流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桃子,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师:你是小猴子你能把12个桃子卖掉9个桃子的实际操作过程描述出来吗?生方法一:我是这样卖的,从13个桃子里一个一个去掉9个桃子,1、2、3···9,还剩下4个桃子,所以13-9=4。
(师了解班上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生方法二:我是这样卖的,我先把10个桃子里拿出9个,还剩1个,再把1个桃子和外面的3个桃子合起来还剩4个桃子。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31782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9.png)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2、说一说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1、看图讲故事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2、说一说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3、观察、讨论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
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全册教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58deb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2.png)
全册教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数的顺序,数的组成,读数、写数。
2. 量的认识:长度、重量、面积、体积、时间等。
3. 加法和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4. 认识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5. 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
6. 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认识图形,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图形的分类,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2. 内容:数的认识,量的认识,加法和减法,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
3. 插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插图,如数字、图形、人民币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2. 提高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有提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2793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9.png)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目标: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2.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教学活动,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经验。
3.培养观察、表达、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八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并知道名称。
教学准备: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学具、橡皮泥一盒教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各一个,PPT课件师:认真观察,找一找两幅图有几处不同?一动手动脑,感受新知。
1.师: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出示立体图形图片)。
你要是认识它们就和它们打声招呼,说出它的名字。
(生说说立体图形的名字,师贴在黑板上)2把这四种图形分成两类,你怎么分?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3.课堂活动二:感受立体图形。
(1)看一看师:(拿出长方体实物)请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先数一数它有几个面。
(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学生自己数正方形的面(2)比一比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评价。
)2.展示学生的比较方法。
3.课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4.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圆柱体和圆(3)课堂活动三:摸一摸师:闭眼睛,摸一摸,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感觉?再说说他们的名字三、课间活动四、课堂活动四:认识和欣赏生活的图形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与所学四种立体图形连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最新精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最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1555394998fcc22bcd10df0.png)
十几减9教学内容:第1---2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求异精神。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共同合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相应的CAI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练习一教学内容:第3---4页教学要求: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计算策略。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两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多张十几减8、7教学内容:第5---6页教学目的: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2.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通过题组计算、比较,体会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的计算规律,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练习二教学内容:第7---8页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通过题组计算、比较,寻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善于与同伴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测试》p8 和p9教学要求: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苏教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dc68d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f.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以及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2.第二单元:数的运算3.第三单元:认识图形4.第四单元:分类与排序5.第五单元:测量6.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数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顺序、大小比较。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运算规律。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1课时:数的读写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10。
2.讲解:讲解数字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练习:让学生独立读写数字,并进行小组比赛。
第2课时:数的顺序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排队游戏,引导学生认识数的顺序。
2.讲解:讲解数的顺序,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练习:让学生独立排序,并进行小组比赛。
第二单元:数的运算第1课时: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
2.讲解:讲解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进行小组比赛。
第2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
2.讲解: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进行小组比赛。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平面图形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
2.讲解: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练习:让学生独立识别平面图形,并进行小组比赛。
第2课时:立体图形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立体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图: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里去买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妈妈的水果店去买桃,(小白兔对猴妈妈说)“阿姨,我要买9个桃。
”问:小朋友,你们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13个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全班交流解决这个问题用哪种运算方法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你是怎样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主动探究,用(小棒,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看谁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
板书:13-1-1-1-1-1-1-1-1-1=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板书:10-9=1 1+3=4方法3:先减3,再减6,得出4。
板书:13-3-6=4方法4:想加算减。
(因为9+4=13,所以13-9=4)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试一试。
计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题)。
(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进行计算)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题意,再说说是怎样计算出结果2.“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想加算减”的快捷,较快地算出得数,但不必强求统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题(游戏:小蚂蚁推木块)。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12-9=10-9=14-9=18-9=11-9=19-9=16-9=13-9=17-9=15-9=4.出示算式: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17-9 16-9 13-9 12-915-9 11-9 14-9 18-9计算结果。
你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9)板书设计:十几减9方法一:一个一个地减.13-9=4 方法二:10-9=1 1+3=4方法三:先减去3,再减去6.方法四: 9加(4)等于13.练习一(1)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的内容作准备。
3.初步感知加、减法计算间的联系,渗透辩证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9)计算十几减9有哪些方法?请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二、计算方法练习1.练习第1题学生观察第1题图,交流并了解题意:9只老鼠做游戏,3只老鼠跳绳,一共有12只老鼠。
让学生填写算式,再交流算式和得数并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第2题: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三、口算练习1.第3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2.第4题:(1)出示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全班练习:老师说出树桩上的数,学生说出减9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3)指名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四、计算应用第5题: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副图的意思,交流图意。
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五、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十几减9进行了练习,你巩固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认识?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多练习,争取以后看到这样的减法题,就能马上算出结果。
练习一(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14 9+()=1714-9=() 17-9=()9+()=13 9+()=1613-9=() 16-9=()3.口算卡片二、口算练习第6题、第7题(1)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
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
(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1.第8题(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2.第9题(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明确单位名称:只进行小结四、总结评价1.引导小结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交流结果和想法,先思考什么,再讨论什么。
十几减8、7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7。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共有15把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怎样列式?根据回答板书:15-8=□你想怎样计算呢?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讲述:如果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5-5=10 10-3=7方法二:10-8=2 2+5=7方法三:8+()=15 8+(7)=15这么多种算法,小朋友觉得哪一种最容易算?试一试。
书上P5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这种最容易的方法来计算,好吗?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集体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出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比较。
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
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交流时可以根据学会的错误说说计算方法。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过独木桥”:同学们,如果你们算对了就可以过桥了,看谁先过桥。
(1)小组合作口算。
(2)比较十几减8和十几减7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十几减8、7)板书设计:十几减8、715 - 8 = 7 方法一:15 – 5 = 10 10 - 3 = 7方法二:10 – 8 = 2 2 + 5 = 7方法三: 8 + ( 7 ) = 15练习二(1)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口算水平。
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计算方法练习1.7根小棒 6根小棒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
根据小棒的摆放提问:(1)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一共12根小棒,拿走9根,还剩几根?先列算式,根据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并且写出得数。
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2、2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
12-9 15-9 13-9 17-912-8 15-8 13-8 17-812-7 15-7 13-7 17-73、填数计算。
8+()=14 7+()=1414-8=() 14-7=()7+()=12 9+()=1212-7=() 12-9=()二、进行练习1.第1题:(1)让学生独立填写。
(2)学生汇报答案,说说是怎样想算出来的。
(3)提问:仔细观察一下,每组中上下两道题填出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第1题8加几等于16,16减8就等于几。
(4)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题时,只要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就可以做到又对又快。
2.第2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写答案。
(2)组织反馈交流,说说计算的思考过程。
(3)观察:每组题中左边一排数和算出的结果,看是怎么变化,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小结。
3.第3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指名练习: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左边和右边的小蚂蚁,老师演示推木块,让学生说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3)同桌两人进行练习。
(4)小结,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4.第4题:让学生先在书独立完成,然后进行校对,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和所用的时间,对做错的题进行分析。
5.第5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
(2)提问:这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3)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
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
练习二(2)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比大小、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