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台湾的蝴蝶谷》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指名读。 (2) 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 样?他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黄蝶谷
彩蝶谷
黄蝶谷:山谷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 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请同学们说说“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的意思。
文中分别介绍了两种情况下的景色。
黄蝶谷
彩蝶谷
彩蝶谷: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 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 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蝴蝶比作花瓣。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方,那儿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 就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蝴蝶到山谷里来聚 会,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台湾的蝴 蝶谷吧!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欣赏图片
学习课文
课外拓展
看完之后,说说你的感受吧!
我会认
zǔ yuán mào jì cónɡ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祖 源 茂季 丛
祖国 源泉 茂盛 季节 草丛
我会认
ɡǎn jǐnɡ
赶景
赶紧
风景
sǎ pī
撒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撒网 批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 一想为什么说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方。
因为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 草茂盛,所以它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它四面临水,岛 上有淙淙流淌的泉水,还广泛分布着湖泊河 流,真是水源充足。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 山谷里来聚会。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蝴蝶多? 2.用“ ”标出蝴蝶动作的词语。
蝴蝶谷的景象怎样呢?请同学 们默读课文第三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2.文中介绍了几种情况下的景色?
文中分别介绍了两种情况下的景色。
齐读本段
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现 在咱们就去蝴蝶谷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山谷”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山谷是指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方, 中间多有溪流。
台湾因为山多,所以山谷也多,谁 来读读这句话?
人们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
(3) 教师范读。 (4) 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大声朗读本段
蝴蝶谷的景象是多么的迷人啊, 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那么蝴蝶是怎 样欢迎前来观光的游人的?自由读课 文四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 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按课文内容填空。
祖国的宝岛台湾(
蝶生长水的好源地方充。 足
气候温暖 ),(
),(
),是蝴
花草茂盛
台湾的蝴蝶谷是多么迷人的 地方啊!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 会怎样向人们介绍这个地方呢?
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 (4) 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 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 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 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 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给盲婆婆送蝈蝈。
(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 4 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1) 图上画了什么人? (2) 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 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 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 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 ) 郊( ) 您(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黄蝶谷
彩蝶谷
黄蝶谷:山谷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 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请同学们说说“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的意思。
文中分别介绍了两种情况下的景色。
黄蝶谷
彩蝶谷
彩蝶谷: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 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 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蝴蝶比作花瓣。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方,那儿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 就有许多五彩缤纷的蝴蝶到山谷里来聚 会,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台湾的蝴 蝶谷吧!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欣赏图片
学习课文
课外拓展
看完之后,说说你的感受吧!
我会认
zǔ yuán mào jì cónɡ
(4) 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a.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b. 在盲婆婆的周围是一片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c. 指名自由说说图意。 (5).指名二人分读本节两个字词对称的句子,联系图意,体会一下。 (6).小
结。齐读。
第四节 (1) 指名读。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和第二小节第一句说 法完全
祖 源 茂季 丛
祖国 源泉 茂盛 季节 草丛
我会认
ɡǎn jǐnɡ
赶景
赶紧
风景
sǎ pī
撒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撒网 批评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 一想为什么说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 方。
因为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 草茂盛,所以它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它四面临水,岛 上有淙淙流淌的泉水,还广泛分布着湖泊河 流,真是水源充足。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 山谷里来聚会。
1.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蝴蝶多? 2.用“ ”标出蝴蝶动作的词语。
蝴蝶谷的景象怎样呢?请同学 们默读课文第三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2.文中介绍了几种情况下的景色?
文中分别介绍了两种情况下的景色。
齐读本段
台湾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现 在咱们就去蝴蝶谷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本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山谷”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山谷是指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方, 中间多有溪流。
台湾因为山多,所以山谷也多,谁 来读读这句话?
人们为什么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相同,但是意思就不完全相同,你们能体会出来吗?
过渡:蝈蝈到底能不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呢?请看第二句。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4).指名有感情地读
第四节。 (5).小结。 三.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 表现了少年儿童对残疾人的爱心。 你们读了,有什么体会?你们也关心残疾人么,可以说说。 第三课时 一. 朗读指导 1. 教师范读。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标点符号歌》。 (2).指名试读
。
(3) 教师范读。 (4) 教师讲解。 3. 练习。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大声朗读本段
蝴蝶谷的景象是多么的迷人啊, 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那么蝴蝶是怎 样欢迎前来观光的游人的?自由读课 文四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 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按课文内容填空。
祖国的宝岛台湾(
蝶生长水的好源地方充。 足
气候温暖 ),(
),(
),是蝴
花草茂盛
台湾的蝴蝶谷是多么迷人的 地方啊!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 会怎样向人们介绍这个地方呢?
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 这么说? (4) 小结,齐读。 第三节
(1).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 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 什么
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 不见东 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 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 想,上 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 使人想到 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1).会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 邻居 送给 田野 欢乐 童年 清波 替 (3)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读。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段读课 文。 3. 分小节,理清脉络。
(1)这首诗共 16 行,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有几行?
(2)看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给盲婆婆送蝈蝈。
(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3)指名学生填写。 (4).小结。
(5).分 4 组读课文,每组读一节。 5.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精读训练 1. 看图。
(1) 图上画了什么人? (2) 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神情怎样?他右手提着什么/ 蝈蝈是什么颜色的? (3) 盲婆婆神情怎样?她的手势、动作说明了什么? (4).小结图意。 2. 分小节学习。 第一节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2. 学生练读。 3. 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背诵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 ) 郊( )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