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词强记练习1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
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次要,“先推后究等”;“本原”虚化
9而抑为本“其本成来败、之原迹来”之义。推究本源、考查
32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 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
边界地方
庸俗,浅陋,鄙俗鄙人
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轻视
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 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 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 人”。
23
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使老弱女子乘城。 不以外夷见忽。 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24
九、代入检验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 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 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 者即为正确答案。
最实用方法
多读多练
注重积累
25
学有所成
祝你成功
26
27
22
八、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 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 辟公府不就”中的“辟”;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 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
“城之不拔者二耳”基本与 “拔石城”
同; “齐人追亡逐北”完全同《过秦论》
中的“追亡逐北”同
诚
1帝感其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真心真意 实在,的确 果真,如果
推导提示:“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 出“ 真实的 ”;进一步虚化为副词 “ 实在,的确 ” “果真”等义。
40
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2为汉家除残去秽 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6扶辇下除
6差:差别(不同),差之毫厘(差 别)差可告慰(稍微,尚),差强人意16 ;
7文:甲骨文(文字),散文(文章),
半文半白(文言),繁文缛节(礼节仪式)
,文武双全(非军事的),文雅(柔和,不
猛烈),文过饰非(掩饰),分文不取(旧
铜钱单位),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或回答
问题的话);
8风:风刀霜剑(流动的空气),闻风而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通“背”,背叛
德
通“现”,出现
2.风吹草低见牛羊
通“邀”,邀请
10
3.张良出,要项伯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试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一 (“趣”通“促”,催促) 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一、 字形推断法(形训 法)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 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
秉,“手”抓“禾”,会握、持的 意思。秉烛夜游、秉笔直书、秉公处理。
0
有些部首是某些字的变形
月,在左边或下边是肉,多与人的 肢体、器官、骨骼或肉食有关。
如:肌、腹、肢、胃、肾、股、肱 (gōng 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 的部分)、肯(本义:着骨之 肉) ……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
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固,形作名,险固的地势
12、、据将殽军函身之披固 坚, 执拥 锐雍坚州、之锐地,形作名,坚锐硬利的的盔武甲器2、1
楚王贪而信张仪 信义著于四海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亲也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也 使章子烛之 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之,黝之。
7、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带—腰,佩带)
(固:险固的地13势
8、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五、成语对应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 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 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 文言词义。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31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 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
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
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
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 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
信
6若止印三二本
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推此导之提谓示失:其“本本心”是指事字天,赋指的草善木心的根,(今有词
8语本“末根倒本置”)比喻为“基础树、根本,原树”梢之,义引;申事为物主的“本
绐(dai)曰:“左.” 左, 乃陷大 19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应:和着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深:刻毒 盛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的作用,人的主观努力。
20
七、语法分析法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 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推断词义提供 了依据。
动(消息,风声),移风易俗(风俗,习俗
),风言风语(传说的,没有根据的),雷
厉风行(像风,名誉),
世界名著(出名的,有名声的),
莫名其妙(说出),不名一钱(占
有);
10明:灯火通明(明亮),黑白
分明(清楚),精明强干(眼力好
,对事物看得清),深明大义(懂
得,了解),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4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36
朝cháo
1朝服衣冠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 5两朝开济老臣心 6期年不听朝 7坐南朝北
zhāo 早晨 上朝 朝见,朝拜 朝廷 朝代 朝政 对、向
推导提示:“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
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
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
台阶 清除,去掉 清除,去掉 整修,修理 拜官, 授职 门屏之间
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
安慰”等义。
29
被
1禹,汤被之矣
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 ,穿在身
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覆盖
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
38
乘chéng
1乘犊车,从吏卒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3自京师乘风雪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驾车,坐车,骑马 趁着凭借 冒着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
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
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 shèng四
推导提示:“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 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 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 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 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39义
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
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
在身上吗?
30
倍
1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通“背”, 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焉用亡邻以倍郑 4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 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 义项意义与“背”同。
33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用兵策略,战略 用兵器杀人 兵符,复合词, 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 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 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 “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37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4是高、曾时为一户 5曾益其所不能
用作加强语气,有时 相当于“连…都…” 或“竟、竟然” 曾经 竟然 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通"增",增加
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 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危险),正襟危坐(端正),危言
危行(正直);
15
4暴:暴露(显露),暴风骤雨(突
然而猛烈),暴行(残酷,残忍),暴 躁(急躁,刚烈),暴虎冯(píng)河 (徒手,徒手打);
5墨:墨水(书画用的黑颜料),墨 宝(写的字和画的画),胸无点墨(学 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墨吏(贪污) ,墨守成规(战国人墨子);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2
1、追亡逐北
(亡—北,逃亡者)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逸豫,安逸享乐)
试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敝,疲敝)
一 4、通五经,贯六艺 试 5、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通—贯,通晓) (除—攘,排除)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
试
(“蚤”通“早”,早点)
5、复之以掌
(“复”通“覆”,覆盖)
6、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7、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从”通“纵”,放纵)11
三、结构观察法
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 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 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 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
在右边是月,多与月亮、光亮、时间
有关。
如:期、朗、朔、朦胧……
7
与手有关的有: 爫(爪)、手、、扌、
与心有关的有: 心、忄(xīn)
与脚有关的有: 止、足、彳( chì 象形。从“彳”
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本 义:慢步行走) 、走、辶(chuò)……
8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烤)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鞭打) 3、抚军亦厚赉成名 (赏赐)
的”(如“爱女”)
28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3然后得一夕安寝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7衣食所安 8既来之,则安之
安稳 安全 安逸 安抚,抚慰 安置、安放 哪里 养生 使…安
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
“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
35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仔细看,观察 详审 了解,弄清楚 察察 ,洁白的样子 看清楚 精明
推导提示:“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 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 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试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财物) 一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绳索) 试 6、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踏)
7、可以独飨白粲 (吃) (粮食) 8、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失明)
9、有牧人御众之才 (统治) 10、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箱子9 )
二、通假推断法
通假是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 用了通假的词语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才 符合语境。 通假字有同音和近音两种。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
借助熟悉的成语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
加点的词义。
14
1安:坐立不安(安定),安居乐
业(安心于),安步当车(安闲,引
申为慢慢地),不安好心(存着,怀
着);
2刊:创刊(排印或出版),副刊
(刊物或报刊的专门内容的版面),
不刊之论(削删,修改);
3危: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
(公开的,暴露在外),双目失明
(视觉)。
18
六、借助语境法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 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 仔细研释。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 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 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 推断出其意义。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