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二部分专题四精准突破四文言翻译题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为折杖法以递减得贷死; 惟赃吏弃市,则未尝贳。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 以来诸政》,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B.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重点实词有“坐”(多义词)、“削”(多义词)、 第一步:定采分点 “善”(词类活用);重点句式有“凤鸣者,宝坻人”
为判断句,“坐罪削籍”为被动句 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 第二步:切分句子 诸/佞幸,尤/善/宁 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犯罪取消官籍, 第三步:译准词语 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交好钱宁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精准翻译“4步骤”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 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 六年,入为御史。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 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 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 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 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 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 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 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2.可不译的虚词——不译则删 (1)发语词:夫、且夫、盖等。 (2)补字:之、者(今者、向者)。 (3)句式标志词:定语后置(之、者),宾语前置(是、之),表停顿的语气助 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 三、掌握文言文倒装句“4类型”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而将谓语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翻译时将谓 语调到主语后面。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开宝元年三月,初覆试贡.士.。是科擢进士,合格者十八人,陶谷子邴名 在第六。帝谓左右曰:“闻谷不能训子,邴安得登第!”命中书覆试,因下 诏曰:“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 文衡公器,岂宜私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悉委中书覆试。”
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尝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 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若有邪曲,人皆见之矣!”一日, 罢朝坐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天子容易为耶?早作乘 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永康公主一日劝帝以黄金饰肩舆,帝曰:“我以 四海之富,宫殿饰以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岂可妄用!” 尤注意刑辟,尝读二典,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尊崇先圣、先贤,扩大、修葺文庙,倡导武将读书,形成了臣民重视 文学的风气,体现了他的重文治国理念。 B.太祖选派官员丈量民田,命令州县官员督促百姓种植农桑,并额外收取赋 税设置义仓,体现了他恤民之心。 C.太祖任命不殖货产的范质为相,让中书省对不听从父母教诲的陶邴进行复 试,说明他选拔人才注重品行。 D.太祖察觉到选拔人才、法网严密存在的弊端,并采取了改善措施,表现了 他对公器私用的重视。 解析:B项,“额外收取赋税设置义仓”错误。由原文“官所收二税,每一石 别输一斗”可知,是从收取的赋税中,每一石抽出一斗贮存起来以备荒年。 答案:B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宋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太祖)到国学视察,考量学业。下诏扩大、修葺 祠堂,雕塑先圣、先贤像,亲自撰写赞词,书写在孔、颜塑像的底座,让文 臣分别撰写其他先贤的赞词,并多次亲临国学视察。太祖曾经对身边的臣子 说:“朕想要让所有的武将诵读诗书,懂得整军治理国家的道理。”于是臣 下百姓开始重视文献经典。太祖曾经谋求辅佐大臣,对身边的人说;“我听 说范质在宅第之外,不经营置办货物产业,是真正的宰相!”这一日,他让 范质和王溥、魏仁浦共同辅佐朝政。 建隆二年春正月,丈量民田。周世宗末年,曾经命令官吏到各州丈量民 田,但是使臣大多不称职。到这个时候,太祖对侍臣说:“丈量民田本来是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⑤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 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
⑥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⑦表谦敬——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可不 必译出)。 (2)固定虚词词组。如:所以、奈何、是以、无以、何……为、奈……何 等。 (3)兼词。如:焉(于何/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曷(同“盍”, 何不)、叵(不可)等。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闻范质居第之外,不殖货产,真宰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犯大辟非情理深害者,多得贷死;惟赃吏弃市,则未尝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听说范质在宅第之外,不经营置办货物产业,是真正的宰相! (2)犯有不是情理难容的死罪的人,多数能够免于死罪;唯有贪赃的官吏一律 弃市处死,不曾宽纵。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一、重要实词
精准突破四 文言翻译题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二、文言虚词翻译“2原则” 1.必须翻译的虚词——当译则译 (1)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思的,应译出。主要有: ①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 尤、良、大、绝、特、颇。 ②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 但、止、则、仅。 ③表共同——共、同、并、相。 ④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 方、正、适、会,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 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 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要前置。翻译时将宾语调 到动词或介词后面。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词后。常见类型有:(1)中心词+之+后置 定语;(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后置定语+者;(4)中心词 +而+后置定语+者;(5)中心词+数量词。翻译时将定语调到中心词前面。 4.状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状语后置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介词“于”组成的状语后置; 二是由介词“以”组成的状语后置。翻译时将状语调到谓语动词前面。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视学。诏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贤像,自为赞., 书于孔、颜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屡临视焉。尝谓侍臣曰:“朕欲尽令武臣 读书,知为治之道。”于是臣庶始贵文学。帝尝讲求辅弼,谓左右曰:“朕闻 范质居第之外,不殖货产,真宰相也!”是日,以质及王溥、魏仁浦同辅政。 二年春正月,度民田。周世宗末年,尝命官诣诸州度民田,而使者多不称。 至是,帝谓侍臣曰:“度田盖欲勤恤小民,而民敝愈甚。今当精择其人。”遂 分遣常参官诣诸州。寻诏州县课民种植,长.吏.以春秋巡视,著为令。又置义仓, 官所收二税,每一石别输一斗,贮之以备凶歉。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续上表 薛 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 因 犯罪 被
第四步:连缀成句 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 与钱宁交好
答案:薜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 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乡试中举,进入太学。与同县的崔 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相互勉励,以学问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成为 进士,授官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张士隆)入京任御史。张士隆弹劾锦衣卫千 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亲廖鹏凌虐 河南的旧习气。河南因廖鹏招致民乱,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廖铠父 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众的愤恨。”廖銮,是廖铠所随 从镇守陕西的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 查薛凤鸣的案件时来诬陷他。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 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答案:D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赞,一种以颂扬人物为主的文体,多为韵文。它不同于纪传体史书中篇末 的评论性文字。 B.长吏,文中指县丞、县尉等地位较高的县吏,意思同于“亲故多劝余为长 吏”中的“长吏”。 C.贡士,唐以后的科举考试中,由州县考试合格者称“贡士”,清代会试录 取的才称“贡士”。 D.举人,汉代指郡国荐举者;唐宋时指可应进士考试者,即文中意;明清时 指乡试中试者。 解析:D项,“唐宋时指可应进士考试者,即文中意”错误。文中的“举人” 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答案:D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5.北宋建国之初,政务方面存在很多弊端,请简要说明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样 的措施解决弊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精心选派负责任的官员丈量民田以解决民生凋敝问题;②命令各地 设置义仓以解决凶歉之害;③制定复试之法以解决选才中存在的舞弊问题; ④制定折杖法以缓解法网严密问题。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被判处死刑。刑部怀 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在长安门外哭诉 冤枉(并)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 部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 办(此案),又逮捕薛凤鸣对证,(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他的官职。
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C.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D.叹曰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耶/故定为折杖法/以递减流/ 徒/杖/笞之刑/ 解析:“尧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句中,“止从投窜”的逻辑主语是“尧、 舜”,“四凶”作动词“罪”的宾语,应在“四凶”后断开,排除A、C两项; “以递减流徒杖笞之刑”中“流徒杖笞”是四种不同的刑罚,中间应该断开, 排除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