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纸木餐具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甲烷的电子式:B.丙烯的键线式: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乙醇的结构式: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裂化B.分馏C.干馏D.变性
4.用钠熔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氯、溴、硫、氮等元素。

下列有关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各元素的转化结果正确的是
A.碳元素转化为NaCN B.氯元素转化为高氯酸钠
C.溴元素转化为溴化钠D.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钠
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一二甲基丙醇和2一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一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溶液、KOH溶液一一区分的是
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4种无色稀溶液:乙醇、苯酚、AgNO
3
A.自来水B.FeCl3溶液C.BaCl2溶液D.稀硫酸
7.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苯酚(浓溴水)B.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
C.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D.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饱和NaHCO3溶液)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将苯逐滴滴入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并用沸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
C.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人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
D.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9.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方法,可用于测定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历程,下列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有机化学反应历程的是
A.同位素示踪法B.核磁共振法C.红外光谱法D.质谱法
10.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
A.C2H2B.HOCH2CH2OH C.C2H6O D.CH3OCH3
1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氟氯代烷化学性质稳定,排放到大气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用来消毒;
③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可能掺入苯酚;
④各种水果之所以有果香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酯类物质;
⑤2,4,6-三硝基甲苯又叫TNT ,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 ⑥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可用来制作生物标本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②④⑤⑥
12.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C .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
D .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
13.某羧酸衍生物A ,其分子式为C 6H 12O 2。

实验表明:A 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 和C ;B 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 ;C 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 ;D 、E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由此判断A 的可能的结构有 A .6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重氮甲烷(CH 2N 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 2N 2→R -COOCH 3+N 2。

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 A .H-CHO B .C 6H 5OH C .C 6H 5CH 2OH D .C 6H 5COOH
15.举办“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右式,下列有关该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稳定的共存在一个平面中
B .1mol 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 2反应时,最多消耗Br 2和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7mol
C .遇FeCl 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D .滴入酸性KMnO 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分子中存在双键
16.已知酸性:
> H 2CO 3 >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B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 2CO 3溶液
C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 2
D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 2SO 4
17.在下列有机物中,若某个碳原子边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已知右面给出的物质具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NaOH 水溶液共热
C .与银氨溶液作用
D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
18.高温下丁烷完全裂化生成四种气体,将混合气体用溴水处理后,剩余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1.6,则原四种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是 A .21.6 B .27.6 C .29 D .36.4
19.某醇和醛的混合物0.05 mol ,能从足量的银氨溶液中还原出16.2 g 银,已知该醇为饱和一元醇,该醛的组成符合C n H 2n 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此混合物中的醛一定是甲醛
B .此混合物中的醛、醇可以是任意比
C .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 .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20.化合物A 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C 8H 8O 2。

A 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

关于A 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科
A .A 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
C .符合题中A 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一种
D .与A 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二、填空题
1.(6分)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制取TNT 炸药: (2)苯甲醛的银镜反应: (3)合成酚醛树脂:
2.(12分)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
(1)写出C 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G 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反应类型:④ ,⑦ 。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c .石蕊试液
3.(11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

烯烃复分解反应实际上是在金属烯烃络合物的催化下实现C=C 双键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

如下图表示了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丁烯和乙烯。

现以石油裂解得到的丙烯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 和G 。

I 和G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
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⑥: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⑤中有一反应是与HCl 加成,该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 ,物质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2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 2SO 4
HBr+NaHSO 4 ① R-OH+HBr R-Br+H 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浓硫酸氧化为Br 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

(填字母) a .圆底烧瓶 b .量筒 c .锥形瓶 d .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

(填字母) a .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 .减少Br 2的生成 c .减少HBr 的挥发 d .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 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

(填字母) a .NaI b .NaOH c .NaHSO 3 d . KCl
四、计算题
(9分)有机物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200,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 2和H 2O 。

B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

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46.67%。

B 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

1 molA 水解生成1mol 苯甲酸和1 molB 。

A 溶液具有酸性,但遇FeCl 3溶液不显色。

(1)A 与B 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多少?
(2)写出推断过程,B 分子中应有多少个氧原子? (3)A 的结构简式为?
浙江高一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 .瓷器餐具 B .淀粉餐具
C .塑料餐具
D .纸木餐具
【答案】B
【解析】从保护环境看,淀粉餐具降解快且无污染,故应选B 。

其中A 不是一次性得,C 难降解,D 浪费资源。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电子式:
B .丙烯的键线式: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D .乙醇的结构式:
【答案】B
【解析】甲烷是由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A 正确;
是2-丁烯的键线式,丙烯的键线式应为

B 不正确;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C 不正确;该结构式是甲醚的,乙醇的结构式应为,所
以答案是A 。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裂化 B .分馏
C .干馏
D .变性
【答案】B
【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概念。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则是物理变化。

因此裂化、干馏和变性均属于化学变化,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答案选B 。

4.用钠熔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氯、溴、硫、氮等元素。

下列有关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各元素的转化结果正确的是
A .碳元素转化为NaCN
B .氯元素转化为高氯酸钠
C .溴元素转化为溴化钠
D .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钠
【答案】C
【解析】金属钠在反应中化合价只能升高,即只能失去电子,所以有机物应该得到电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

在选项A 、B 、D 中C 、Cl 、S 的化合价均是升高的,所以是不正确的,因此选项C 符号题意,答案选C 。

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 .2,2一二甲基丙醇和2一甲基丁醇 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2一甲基丁烷和戊烷 D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答案】D
【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根据所给有机物的名称可以看出A 、B 、C 均属于同分异构体,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 2=C(CH 3)COOH 、CHOOC 3H 7,前者分子式为C 4H 6O 2,后者是C 4H 8O 2,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答案选D 。

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4种无色稀溶液:乙醇、苯酚、AgNO 3溶液、KOH 溶液一一区分的是 A .自来水 B .FeCl 3溶液 C .BaCl 2溶液 D .稀硫酸
【答案】B
【解析】水只能鉴别出苯酚(常温下,苯酚难溶于水),A 不正确;FeCl 3溶液和乙醇互溶,遇苯酚显紫色,和AgNO 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和KOH 溶液混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B 可以;BaCl 2溶液和乙醇互溶,和苯酚不溶,和AgNO 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和KOH 溶液无现象,C 不能;同样分析稀硫酸也只能鉴别出苯酚和AgNO 3溶液,但乙醇和KOH 溶液无法鉴别,答案是B 。

7.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 .苯中的苯酚(浓溴水) B .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 4溶液) C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 D .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饱和NaHCO 3溶液)
【答案】D
【解析】苯属于有机溶剂,能溶解产生的2,4,6-三溴苯酚,A 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分液;酸性KMnO 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B 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利用溴水;乙酸乙酯易溶于乙醇,所以不可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 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通过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乙醇答案D 是正确。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 .无水乙酸和乙醇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 .将苯逐滴滴入浓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并用沸水浴加热制取硝基苯
C .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人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
D .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答案】C
【解析】制取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A 不正确;制取硝基苯时水浴的温度应控制在50℃~60℃,B 不正确;加入新制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先加热碱液中和酸,D 不正确。

故答案是C 。

9.借助先进的实验仪器和方法,可用于测定有机化学分子结构和有机化学反应历程,下列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有机化学反应历程的是 A .同位素示踪法 B .核磁共振法 C .红外光谱法 D .质谱法
【答案】A
【解析】B 、C 、D 均属于有机物结构的测定,不正确。

所以答案是A 。

10.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g ,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 。

该有机物不可能是 A .C 2H 2 B .HOCH 2CH 2OH C .C 2H 6O D .CH 3OCH 3
【答案】A
【解析】由题意指沉淀是碳酸钙,其物质的量是0.2mol ,即CO 2的物质的量也是0.2mol ,其质量是8.8g 。

由于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 ,所以生成物水和CO 2的质量为20g -5.8g =14.2g ,因此水的质量是14.2g -8.8g =5.4g ,其物质的量是0.3mol ,即C 、H 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3,所以只有A 是不可能的,答案选A 。

1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氟氯代烷化学性质稳定,排放到大气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②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用来消毒;
③苯酚有毒,所以日常所用的药皂中不可能掺入苯酚;
④各种水果之所以有果香味,是因为水果中含有酯类物质;
⑤2,4,6-三硝基甲苯又叫TNT ,是一种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 ⑥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可用来制作生物标本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②④⑤⑥
【答案】D
【解析】氟氯代烷化学性质虽然稳定,但会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空洞,①不正确;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用来消毒,②正确;苯酚虽然有毒,但是其稀溶液可直接制作防腐剂和消毒剂,所以在药皂中可掺入苯酚,③不正确;同样分析④⑤⑥均正确,答案是D 。

12.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B .最多只可能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C .有7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
D .只可能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
【答案】D
【解析】因为结构中含有甲基,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A 不正确;因为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共平面的,而碳碳三键是直线型的,所以10个碳原子均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不正确;由
可知C 不正确,D 正确。

答案选D 。

13.某羧酸衍生物A ,其分子式为C 6H 12O 2。

实验表明:A 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 和C ;B 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 ;C 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 ;D 、E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由此判断A 的可能的结构有 A .6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B 属于羧酸钠,C 是醇,D 是羧酸。

因为C 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 ,而D 、E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D 不可能是甲酸,C 中至少含有3个氢原子,最多有4个碳原子。

若C 为丙醇,只能是2-丙醇,此时D 为丙酸,则A 为CH 3CH 2COOCH(CH 3)2;若C 中含有4个碳原子,则C 只能是2-丁醇,此时D 是乙酸,A 为CH 3COOCH(CH 3)CH 2CH 3,因此答案是D 。

14.重氮甲烷(CH 2N 2)能与酸性物质反应:R-COOH+CH 2N 2→R -COOCH 3+N 2。

下列物质中能与重氮甲烷反应但产物不是酯的是 A .H-CHO B .C 6H 5OH C .C 6H 5CH 2OH D .C 6H 5COOH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

由R-COOH+CH 2N 2→R -COOCH 3+N 2可知该反应的本质是酸中的氢原子与CH 2结合生成甲基,然后再与有机物剩余的部分结合。

选项A 和C 不显酸性,不正确。

C 6H 5OH 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物是苯甲醚,结构简式为C 6H 5O CH 3,B 符号题意;C 6H 5COOH 与重氮甲烷反应生成物是苯甲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 6H 5COO CH 3,D 不正确,答案选B 。

15.举办“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右式,下列有关该物
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稳定的共存在一个平面中
B .1mol 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 2反应时,最多消耗Br 2和H 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7mol
C .遇FeCl 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D .滴入酸性KMnO 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分子中存在双键
【答案】B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看出,该化合物分子内含有饱和碳原子,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存在一个平面中,A 不正确;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3个酚羟基、2个碳碳双键,但与苯酚不属于同系物,C 不正确;因为酚羟基,以及苯环上相连的烷烃基均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因此选项D 不正确。

2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需要7分子l 氢气加成,酚羟基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还有3个,因此可与3分子溴发生取代反应,1个碳碳双键需要1分子溴发生加成,所以选项B 正确。

答案选B 。

16.已知酸性: > H 2CO 3 >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B .与稀H 2SO 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 2CO 3溶液
C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 2
D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 2SO 4
【答案】C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如果先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所得产物是
,若再加入加入适量H 2SO 4,由酸性强弱可知,羧酸钠将生成羧酸,D 不正确;因此只能是先通入足量CO 2,C 正确;如果与稀H 2SO 4共热,所得产物是
,若此时再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则羧基和酚羟基都将变成羧酸钠和-ONa ,A 不正确;同样加入足量的Na 2CO 3溶液,羧基和酚羟基也都将变成羧酸钠和-ONa ,B 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

17.在下列有机物中,若某个碳原子边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已知右面给出的物质具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NaOH 水溶液共热
C .与银氨溶液作用
D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
【答案】C
【解析】A 中反应的有机产物是
,因此没有活性,A 不正确;B 中的有机产物是
,B 不正确;C 中的产物是
,因此C 正确;D 中的产物是
,D 不正确。

答案选C 。

18.高温下丁烷完全裂化生成四种气体,将混合气体用溴水处理后,剩余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为21.6,则原四种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是 A .21.6 B .27.6 C .29 D .36.4
【答案】C
【解析】高温下丁烷完全裂化生成四种气体分别是甲烷CH 4、乙烷C 2H 6、乙烯C 2H 4、丙烯C 3H 6,方程式为。

混合气体用溴水处理后,剩余气体应是甲烷和乙烷,根据十字交叉可计算出甲烷
和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所以由方程式可知甲烷、乙烷、乙烯、丙烯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2︰3,故原四种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是
,即答案是C 。

19.某醇和醛的混合物0.05 mol ,能从足量的银氨溶液中还原出16.2 g 银,已知该醇为饱和一元醇,该醛的组成符合C n H 2n O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此混合物中的醛一定是甲醛
B .此混合物中的醛、醇可以是任意比
C .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 .此混合物中的醇、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
【答案】A
【解析】根据银镜反应的方程式可知1mol 醛基可生成2molAg ,16.2 g 银的物质的量是0.15mol ,所以饱和一元醛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 ,但混合物一共才有0.05 mol ,所以该醛只能是甲醛,因为1mol 甲醛可生成4mol 银,所以甲醛的物质的量是0.0375mol ,醇是0.0125mol ,醇和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正确的答案是A 。

20.化合物A 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C 8H 8O 2。

A 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与红外光谱如图。

关于A 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科
A .A 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B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
C .符合题中A 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一种
D .与A 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答案】D
【解析】A 的分子式C 8H 8O 2。

且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即该有机物的基本结构是C 6H 5-C 2H 3O 2。

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含有C -H 、C =O 、C -O -C,、C 6H 5-C ,所以其结构简式是C 6H 5-CH 2OOCH 或C 6H 5-COOCH 3。

又因为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4个峰,所以其结构应是后者,因为前者应该会出现5组峰。

A 是苯甲酸甲酯,与A 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还有C 6H 5-OOCCH 3、C 6H 5-CH 2OOCH 以及
,共5种。

答案是D 。

二、填空题
1.(6分)按要求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制取TNT 炸药: (2)苯甲醛的银镜反应: (3)合成酚醛树脂: 【答案】(1)
(2)C 6H 5-CHO +2[Ag(NH 3)2]OH C 6H 5-COONH 4+2Ag↓+3NH 3+H 2O
(3)
【解析】(1)制取TNT 炸药:
(2)苯甲醛的银镜反应: C 6H 5-CHO +2[Ag(NH 3)2]OH C 6H 5-COONH 4+2Ag↓+3NH 3+H 2O
(3)合成酚醛树脂:
2.(12分)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可合成阿司匹林、香料和一些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
(1)写出C 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G 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反应类型:④ ,⑦ 。

(6)下列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 。

a .三氯化铁溶液 b .碳酸氢钠溶液 c .石蕊试液 【答案】(1)
(2)
(3)
(4)
(5)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6)a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合成。

由转化图可以得出水杨酸的结构简式是
,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
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G 的结构简式是。

苯酚通过氢气的加成可生成环己醇,即D 的结
构简式为。

环己醇通过消去反应即生成环己烯E ,结构简式为。

环己烯和溴水加成得到
,然后通过消去反应生成F ,结构简式为,因为分子内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
应,方程式为。

D 中含有羟基可以和A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 ,故C 的结构简式为。

由已知的信息可知反应②的方程式为。

阿司匹林中含有羧基和酯基,而水杨酸中含有酚羟基和羧基,可检验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水杨酸的试剂是三氯化铁溶液。

3.(11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

烯烃复分解反应实际上是在金属烯烃络合物的催化下实现C=C 双键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

如下图表示了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丁烯和乙烯。

现以石油裂解得到的丙烯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 和G 。

I 和G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
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⑥: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⑤中有一反应是与HCl 加成,该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 ,物质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加成反应 ⑵
⑶ ④ 保护A 分子中C =C 不被氧化
(4)
【解析】由反应①前后的有机物结构变化来分析,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根据所给的信息并结合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CH 2=CHCH 2Cl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了烯烃换位,生成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 2=CH 2、CH 2ClCH =
CHCH 2Cl 。

因为A 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 可以和单质溴反应,所以A 是CH 2ClCH =CHCH 2Cl ,B 是CH 2=CH 2。

B 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 ,其结构简式为CH 2BrCH 2Br 。

H 水解得到I ,其结构简式为
HOCH 2CH 2OH 。

根据J 的结构简式并结合I 的结构简式可得出G 的结构简式为HOOCCH =CHCOOH ,所以F 的结构简式为NaOOCCH =CHCOONa 。

根据反应⑥的条件可知反应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E 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 2CHClCOOH 。

因为A 水解得到C ,其结构简式为HOCH 2CH =CHCH 2OH ,根据E 的结构特点可知需要把羟基氧化成羧基,但由于碳碳双键也容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羟基之前要先保护碳碳双键,故通过反应④将碳碳双键先加成,引入卤素原子,即D 的结构简式为HOCH 2CH 2CHClCH 2OH 。

当D 中羟基被氧化成羧基后,再利用消去反应重新生成碳碳双键即可。

三、实验题
(12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 2SO 4
HBr+NaHSO 4 ① R-OH+HBr R-Br+H 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浓硫酸氧化为Br 2等。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1)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

(填字母) a .圆底烧瓶 b .量筒 c .锥形瓶 d .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需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

(填字母) a .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 .减少Br 2的生成 c .减少HBr 的挥发 d .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 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

(填字母) a .NaI b .NaOH c .NaHSO 3 d . KCl
【答案】(1)d (2)小于 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与水分子不能形成氢键 (3)下层 (4)abc (5)c
【解析】(1)布氏漏斗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而溴乙烷和1-溴丁烷均属于液体,因此不需要布氏漏斗。

(2)因为醇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从而易溶于水,但溴代烃分子与水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水溶性小于相应醇的。

(3)1-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的,故在下层。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而生成单质溴,同时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易脱水生成烯和醚,所以为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需要稀释浓硫酸。

又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而造成HBr 的挥发,影响制备。

水并不是催化剂,d 不正确。

(5)NaI 易被溴分子氧化生成单质碘,从而引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容易使溴代烷发生水解反应;KCl 不能除去
单质溴;NaHSO 3具有还原性可以将Br 2还原生成Br -,从而除去单质溴,方程式为H 2O +Br 2+HSO 3-=2Br -

SO 42-+3H +。

四、计算题
(9分)有机物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200,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 2和H 2O 。

B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

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46.67%。

B 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

1 molA 水解生成1mol 苯甲酸和1 molB 。

A 溶液具有酸性,但遇FeCl 3溶液不显色。

(1)A 与B 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多少?
(2)写出推断过程,B 分子中应有多少个氧原子? (3)A 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104 (2)3 (3分)
或。

【解析】(1)因为1 molA 水解生成1mol 苯甲酸和1 molB ,根据反应A +H 2O =C 7H 6O 2+B 可知A 与B 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22-18=104。

(2)因为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200,所以B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6。

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46.67%,所以氧原子的质量分数为53.33%。

B 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因此B 中含有羧基。

又因为B 是A 的水解产物,所以B 中至少含有3个氧原子。

但由于B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6,故B 中氧原子的个数最多是
,即B 中只能含有3个氧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因为B 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
质的量相等,所以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 CnHmOz +(n +m/4-z/2)O 2nCO 2+m/2H 2O 可知n +m/4-z/2=n ,即m =2z 。

由于B 中含有3个氧原子,即z =3,故m =6,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计算得出n =3,所以B 的分子式C 3H 6O 3,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HOCH 2CH 2COOH 或出CH 3CHOHCOOH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A 的分子式为C 10H 10O 4,因此A 的结构简式为
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