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PWM在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svpwm空间矢量控制原理课件
![svpwm空间矢量控制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fa4d9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4.png)
03
空间矢量调制波形的生成
通过计算得到各相电压的期望值,然后利用SVPWM算法生成相应的
PWM波形。
SVPWM算法实现
SVPWM算法的基本步骤
首先计算出电压矢量的期望值,然后根据该期望 值计算出相应的扇区,再根据扇区计算出相应的 矢量时间,最后生成相应的PWM波形。
矢量时间的计算
根据扇区数和期望的电压矢量幅值,可以计算出 相应的矢量时间。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05
SVPWM控制策略优化
控制策略改进方法
引入滑模控制
通过设计滑模控制器,实 现SVPWM控制系统的快 速响应和鲁棒性。
优化死区时间
通过调整死区时间的设置 ,减小SVPWM控制过程 中的谐波分量,提高控制 精度。
引入重复控制
将重复控制算法应用于 SVPWM控制系统,减小 稳态误差,提高系统跟踪 性能。
SVPWM空间矢量控制原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SVPWM技术概述 • 空间矢量控制原理 • SVPWM实现方式 • SVPWM与PWM对比 • SVPWM控制策略优化 • SVPWM实验与验证
01
SVPWM技术概述
SVPWM定义
SVPWM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的缩写,即空间矢量脉 宽调制技术。
波形生成的实现方式
利用SVPWM算法生成相应的PWM波形,并通 过驱动电路将PWM波形输出到逆变器中,从而 控制各相电压的大小和频率。
波形生成的优点
SVPWM波形生成具有较高的电压输出能力和较 低的谐波畸变率,能够实现精确的电压控制和较 高的功率因数。
svpwm的原理及法则推导和控制算法详解
![svpwm的原理及法则推导和控制算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8d4f0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e.png)
svpwm的原理及法则推导和控制算法详解SVPWM是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常应用于交流电机的无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中。
SVPWM的原理及法则推导涉及到三相交流电机理论、空间矢量分析以及脉宽调制等内容。
下面将对SVPWM的原理、法则推导和控制算法进行详解。
1.SVPWM原理SVPWM的原理是基于交流电机的三相正弦波电流与空间矢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交流电机的电流空间矢量可以表示为一个复数形式,即电流空间矢量(ia, ib, ic) = ia + jib。
空间矢量在空间中对应一个电机角度θ。
SVPWM的目标是控制交流电机的三相正弦波电流,使其与预期空间矢量一致,从而控制电机输出力矩和转速。
SVPWM首先对预期空间矢量进行空间矢量分解,将其分解为两个基本矢量Va和Vb。
然后根据电机角度θ和两个基本矢量的大小比例,计算出三相正弦波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2.SVPWM法则推导SVPWM的法则推导是为了实现精确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和转速。
在法则推导中,首先需要建立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然后计算出三相正弦波电流的幅值和相位。
最后根据幅值和相位生成PWM波形,控制交流电机的动作。
具体推导过程如下:-步骤1:计算Va和Vb的大小比例,根据预期空间矢量和电机角度θ,可以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Va和Vb的幅值。
-步骤2:计算Vc,由于交流电机为三相对称系统,Vc的幅值等于Va和Vb的和,相位等于Va相位加120度。
-步骤3:计算三相正弦波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幅值可以通过输入电压和阻抗模型计算得到。
-步骤4:根据幅值和相位生成PWM波形。
3.SVPWM控制算法SVPWM控制算法实现了对交流电机输出力矩和转速的精确控制。
- 步骤1:通过位置传感器或者传感器less技术获取电机角度θ。
-步骤2:根据预期输出力矩和转速,计算出预期空间矢量。
-步骤3:根据电机角度θ和预期空间矢量,计算出Va和Vb的幅值。
-步骤4:根据Va和Vb的大小比例和Vc的相位,生成PWM波形。
svpwm工作原理
![svpwm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c16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a.png)
svpwm工作原理一、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流电机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技术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SVPW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交流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二、SVPWM原理2.1 基本原理SVPWM是一种通过控制电压的矢量合成,实现对交流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调节的方法。
它通过将三相交流电压分解为两个正交轴上的分量,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SVPWM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三相交流电压转换为αβ坐标系下的矢量;2.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计算出指定的矢量;3.将指定的矢量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压;4.通过调节矢量的大小和相位,控制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
2.2 SVPWM的工作过程SVPWM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矢量选择和矢量合成。
2.2.1 矢量选择在矢量选择阶段,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相位,选择合适的矢量。
一般情况下,矢量选择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大小,确定电压矢量的幅值;2.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相位,确定电压矢量的角度;3.根据电压矢量的幅值和角度,计算出对应的αβ坐标系下的矢量。
2.2.2 矢量合成在矢量合成阶段,将选择好的矢量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压输出。
矢量合成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选择好的矢量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压;2.根据矢量的大小和相位,计算出对应的PWM波形;3.将PWM波形与三相交流电压进行合成;4.输出合成后的三相交流电压。
三、SVPWM在交流电机控制中的应用SVPWM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交流电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
以下是SVPWM在交流电机控制中的几个应用:3.1 速度控制SVPWM可以通过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实现对交流电机的速度控制。
通过调节矢量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实现电机的平稳启动、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功能。
SVPWM的原理讲解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推导与计算
![SVPWM的原理讲解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推导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3a670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6.png)
SVPWM的原理讲解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推导与计算SVPWM(空间矢量调制技术),是一种电机调速技术,通过在三相电流中引入一个辅助电流,将三相电流分解为一个基础正弦波电流和一个辅助电流,然后根据基础正弦波电流和辅助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控制电机输出的磁场方向和大小。
SVPWM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控制精度,并减小电机的振动和噪音。
1.电机模型分析:首先,对电机进行建模和分析。
通过将电机抽象为一个旋转矢量图,分析电机的磁场分布和电流控制。
2.空间矢量图:根据电机模型分析,可以得到电机的矢量图。
矢量图用于描述电机的磁场方向和大小,有助于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
3.矢量控制:根据矢量图,可以控制电机的磁场方向和大小。
通过控制电流矢量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可以控制电机的输出磁场。
4.空间矢量调制:SVPWM通过将电流矢量分解为一个基础正弦波电流和一个辅助电流,再根据它们的大小和相位关系,控制电机的输出磁场。
辅助电流可以用来改变电机的输出磁场方向,基础正弦波电流用来控制电机的输出磁场大小。
5.SVPWM计算:为了实现SVPWM,需要对电流进行计算和控制。
首先,根据需要的输出磁场向量,计算出对应的辅助电流和基础正弦波电流。
然后,根据电机的控制策略,计算出实际的电流指令。
在计算辅助电流和基础正弦波电流时,可以采用矢量旋转和空间矢量分解的方法。
通过将输出磁场向量进行数学运算和变换,可以得到电流矢量的大小和相位。
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需要的输出磁场向量的大小和相位。
2.将输出磁场向量进行矢量旋转和变换,得到一个新的矢量。
矢量旋转和变换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电机的控制策略和转子位置来确定。
3.将新的矢量分解为一个基础正弦波电流和一个辅助电流。
辅助电流用于改变输出磁场的方向,基础正弦波电流用于控制输出磁场的大小。
4.根据基础正弦波电流和辅助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计算出实际的电流指令。
根据电机的控制策略,可以使用速度环、电流环等控制器来计算输出的电流指令。
svpwm的调制原理及其应用
![svpwm的调制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8b43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f.png)
SVPWM的调制原理及其应用1. 什么是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制法?SVPWM是一种常用于交流电力电子变换器中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控制电压的矢量和宽度,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SVPWM调制法具有高效、精确以及低谐波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机驱动和变频器控制系统中。
2. SVPWM的原理SVPWM的原理基于空间矢量图。
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通过控制三个相电压,可以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
SVPWM将矢量分解为两个相邻矢量和一个零矢量来表示,通过适当的矢量合成和特定的PWM技术,可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SVPWM的基本原理如下:1.将输入的三相电压转换为旋转矢量。
2.计算出所需的电机磁通矢量。
3.将磁通矢量分解为相邻矢量和零矢量。
4.通过调整相邻矢量的宽度,控制电流大小。
5.通过控制PWM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控制电机输出的转速。
3. SVPWM的应用SVPWM调制技术在电机驱动和变频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SVPWM调制法的几个常见应用:3.1 电机驱动SVPWM技术可以精确控制三相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通过调整矢量合成和PWM 波形,可以实现电机的平稳运行,并且降低失去步的风险。
此外,SVPWM调制法还能够减小电机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
3.2 变频器控制系统SVPWM调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频器控制系统中。
变频器可以将输入电源的频率和电压转换为所需的输出,以满足不同的负载需求。
SVPWM调制法能够提供高效、可靠的控制方式,使得变频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负载。
3.3 电网接口SVPW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网接口中。
电网接口是将分布式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与电网进行连接的装置。
SVPWM调制技术可以控制电能的输入和输出,实现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的平衡,并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4 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SVPWM调制技术可以有效管理电能的转换和输送。
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
![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83ae5c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7.png)
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感测矢量控制电机驱动系统中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合理地调节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矢量,实现对电机转矩和速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可以进一步优化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
首先,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需要对SVPWM算法进行深入研究。
该算法在TI公司的DSP例程中已经得到了实现和应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者需要深入分析SVPWM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了解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机制。
此外,还需要研究SVPWM算法的优缺点,确定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其次,基于研究的结果,研究者需要进行SVPWM技术的实现。
通过对SVPWM算法的实现,可以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实现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的精确调节。
在实现SVPWM技术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到逆变器的硬件条件和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开关频率和调制周期,确保电机驱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研究者需要对实现的SVPWM技术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通过对SVPWM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性能评估,可以了解其对电机转矩和速度控制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研究者可以对SVPWM技术进行优化,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基于TI公司DSP例程算法的SVPWM技术的研究及其实现可以进一步推动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SVPWM算法,并将其实现在电机驱动系统中,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电机控制的需求。
这一研究对于推动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提高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24a0e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高压直流输电(HVDC)
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调节 和电流控制。
电机控制
用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永磁 同步电机(PMSM)等电机的控制。
不间断电源(UPS)
用于不间断电源系统的电压调节和能 量转换。
智能电网
用于智能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和 能量调度。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的特点
高电压输出
高效节能
易于数字化实现
降低谐波干扰
能够实现高电压的输出, 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
(HVDC)等应用场景。
通过优化PWM脉冲宽度 和角度,实现更高的电 压输出和更低的损耗。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等 数字技术,实现SVPWM算法
的快速计算和控制。
通过优化PWM脉冲的形 状和角度,降低对电网
电磁干扰
SVPWM控制技术产生的 电磁干扰较小,对周围环 境的影响较小。
04
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控制优 化策略
电压空间矢量分配优化
考虑电机参数
根据电机的具体参数,如电感、 电阻等,优化电压空间矢量的分 配,以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降低谐波影响
通过优化电压空间矢量的分配,降 低PWM控制过程中产生的谐波, 减小对电机和整个系统的负面影响。
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 控制技术
目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技 术概述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算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性能分析
目录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优化策略
• 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 制技术发展趋势
电流输出精度
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的svpwm控制方式应用_概述说明
![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的svpwm控制方式应用_概述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7e1f0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f.png)
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的svpwm控制方式应用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的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方式的应用。
逆变器作为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交流电力传输和各种工业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而SVPWM控制方式作为一种高效的逆变器控制方法,具有优秀的性能和效率,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概述和介绍;第二部分是正文,介绍逆变器及其基本原理;第三部分是专门介绍SVPWM控制方式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以及在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和优点;第四部分将着重讨论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的特点,并与其他类型逆变器进行比较;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前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SVPWM控制方式在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中的应用,并分析该控制方式的优点和适用性。
通过全面介绍和剖析,读者可以对SVPWM控制方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了解其在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中实际应用的效果与意义。
同时,本文还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易于理解的资料,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相关领域的技术。
(以上内容均为草稿,仅供参考)2. 正文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力供应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
而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是逆变器中一种常见且性能优越的拓扑结构。
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采用了多级拓扑结构,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可以实现对输出交流波形的精确控制。
在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中,只能产生两个电平的交流输出;而在三电平逆变器中,通过合理选择开关管的组合方式,可以产生三个不同高度的输出电平。
这使得三相桥式逆变器具备更好的输出波形质量,并提供了更宽广阶梯数模拟交流信号。
而在控制方法方面,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被广泛应用于三电平三相桥式逆变器中。
矢量控制与SVPWM的关系
![矢量控制与SVPWM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fc66d1aa00b52acfc7ca4f.png)
SVPWM是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的意思,翻译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它是一种PWM技术的调制方法,他的思想是通过pwm调制形成的pwm波在接入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中时,使电机的定子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从而带动电机旋转,这里的空间矢量指的是三相定子电压的合成矢量(具体了解你可以看看交流传动方面的书我这里就不解释了),SVPWM说白了是一种逆变方法是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一个特例。
而矢量控制是电动机调速的一种控制方法,他的目的是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控制分开使控制更精确,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性能。
矢量控制最终算出来的就是三相定子电压的数值,该数值作为SVPWM调制的目标,再反推SVPWM各桥臂的开关导通时间(Ton),进而去控制IGBT的驱动信号。
你根据这个数值再运用SVPWM就可以驱动电机达到你的控制要求了。
其实这两种方法就是名字上有点类似,SVPWM是一种逆变方法,而矢量控制是一种控制算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回答完毕。
svpwm矢量作用时间计算
![svpwm矢量作用时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d1eb5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8.png)
svpwm矢量作用时间计算SVPWM矢量作用时间计算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是一种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广泛应用的调制技术,它能够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控制。
在SVPWM中,矢量作用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形状和频率。
本文将对SVPWM矢量作用时间的计算进行详细介绍。
在SVPWM中,矢量作用时间是指每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它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相位。
SVPWM将三相电压转换为两个正弦波形式的矢量信号,通过控制这些矢量信号的作用时间和大小,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我们需要确定电压矢量的大小和相位。
在SVPWM中,电压矢量通常由两个相邻的基本矢量组成,分别记为V1和V2。
这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a和Tb,矢量的大小可以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得到。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每个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
在SVPWM中,基本矢量有六个,分别记为V1、V2、V3、V4、V5和V6。
这些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可以通过对矢量的大小和相位进行插值计算得到。
假设V1和V2是相邻的基本矢量,它们的作用时间分别为Ta和Tb。
那么V1和V2之间的作用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T1 = (Ta + Tb) / 2类似地,我们可以计算出V2和V3之间、V3和V4之间、V4和V5之间、V5和V6之间以及V6和V1之间的作用时间。
我们需要确定每个矢量的作用时间。
在SVPWM中,每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可以通过对两个相邻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插值计算得到。
假设V1和V2之间的作用时间为T1,V2和V3之间的作用时间为T2,那么V1和V3之间的作用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T13 = (T1 + T2) / 2类似地,我们可以计算出V1和V4之间、V1和V5之间、V1和V6之间、V2和V5之间、V2和V6之间、V3和V6之间、V3和V4之间、V4和V5之间以及V5和V6之间的作用时间。
基于优化SVPWM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基于优化SVPWM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b802b7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0.png)
研制开发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何湘龙(湖南石油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是一种通过改变空间电压或电流矢量来控制变流器的技术,主要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SVPWMMatlab/Simulink上创建控制模型,综合仿真分析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不仅减少了数字信号处理器资源,还大大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空间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算法;数字信号处理Vector Control System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OptimizedSVPWM AlgorithmHE Xianglong(Hunan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YueyangAbstract: SVPWM is a novel technology for controlling converters by changing the space voltage or current vector.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进一步分析,由式(1)、(2)、(3)可以得到:24ππ33s sA sB sC 2π3sA sB 2d e e d 32e 3j j s j U t U U U t ψψψ==++=++∫∫4π3sC e j ψ(4)对电压积分,利用等式两边相等的原则有:s ssA L sB s m s s sC s s sin sin 222sin πsin π33344sin πsin π33t t U t t t t ωωψψωψωωψωω=−=− −−(5)2 SVPWM 控制策略在应用中,PWM 逆变器作为SVPWM 控制的主要对象,可实现较为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图1所示。
变频调速svpwm技术的原理_算法与应用
![变频调速svpwm技术的原理_算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59cf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0.png)
变频调速-SVPWM技术的原理、算法与应用引言变频调速(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VFD)是一种将电机转速与输出频率相匹配的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变频调速技术中,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VPWM) 是一种常用的调制算法,它能够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来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SVPWM技术的原理、算法及应用。
原理SVPWM技术基于矢量控制原理,通过调整电压的大小和相位来控制电机转速。
其基本原理如下:1.矢量空间分解:将三相电压转换为一个大小和方向均可调节的矢量。
这个矢量可以由相量分解法等转换得到。
2.矢量生成:根据所需的电机状态,通过矢量合成算法生成一个控制电压矢量。
生成的矢量包含了相应的大小和相位信息。
3.矢量调制:将生成的矢量转换为三相电压信号,用于驱动电机。
矢量调制通常采用PWM技术,将矢量电压信号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信号。
4.PWM波形生成:通过对调制后的电压信号进行PWM调制,获得电机驱动所需的波形信号。
常见的PWM调制方法有SVPWM、SPWM等。
算法SVPWM算法是一种将参考矢量与实际电机状态进行比较的控制算法。
它通过将矢量和电机状态比较,并调整控制电压以使其接近所需的矢量,从而控制电机速度。
SVPWM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矢量分解:将输入的三相电压信号转换为矢量表示。
常用的方法有相量分解法、Park变换等。
2.矢量合成:根据所需的电机状态,将矢量合成为一个控制电压矢量。
合成的矢量包含了相应的大小和相位信息。
3.矢量选择:选择最接近合成矢量的有效矢量。
这个有效矢量将作为PWM调制的参考。
4.PWM调制:根据选择的有效矢量进行PWM调制,生成对应的PWM信号用于驱动电机。
SVPWM算法能够实现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并具有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应用中。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原理及实现课程作业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原理及实现课程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a7fec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6.png)
• 动态响应快
SVPWM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特性,能够快速跟踪电网电压的变化, 提高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05
SVPWM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SVPWM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向
降低算法复杂度
简化SVPWM算法的计算过程,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性。
SVPWM是一种用于电力转换的调制技术,通过将给 定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具有所需频率和电压幅值的交流
电压,以驱动电机或其他电力电子设备。
SVPWM利用空间矢量的概念,将三相电压源逆变器 (VSI)的输出电压表示为两个分量:磁通分量(d轴分
量)和转矩分量(q轴分量)。
SVPWM通过控制这两个分量来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 和频率,从而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器(APF)等设备中。
• 高功率因数:通过精确控 制电压矢量,SVPWM能够 实现高功率因数运行,提 高了电力电子设备的效率。
• 低开关损耗:由于SVPWM 采用较少的开关次数,因 此减小了开关损耗,延长 了电力电子设备的使用寿 命。
• 优化的电能质量:SVPWM 能够减小谐波畸变,提高 电能质量,满足严格的电 力质量要求。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技术原理及实现课程作业
•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原 理
• SVPWM技术的数学模型 • SVPWM技术的实现方法 • SVPWM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实例分
析 • SVPWM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 术原理
SVPWM的基本概念
SVPWM的优势与局限性
SVPWM的优势在于其高电压输出能力、低谐波畸变、易于数字化实现以 及能够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SVPWM调制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与仿真
![SVPWM调制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原理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c5dace27e2bd960590c67744.png)
1 引言
和直流 电动相 比, 交流异步 电动机结 构简 单, 使用方便 。
但交流 电动机 是个 多变量 、 非线性 、 强耦合 的被控对象 , 采用参
按转子磁链定 向的三相异步电机在 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 学模 型 ,如式 ( 1 卜 )
数重构和状态重构的矢量控 制理论实现了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的
f r y c n u t r o n h o o sMoo s As r
F ANG u ・h L NG o ・h J nc u, I Y uz u
(lcr a E gn e n De at n h i i t fT h oo yadS i c , h 4 0 0 C ia Eet cl n ie r g p r i i me t An u UnV yo e n lg c n c n eWu u2 10 , hn ) e
动机转速脉动及电流畸变较前者减小 ; ④便于实现数字化控制。 本文在理论分 析的基础上 , 应用 Ma a / i l k构建了 l f b Smui n 基于S P V WM的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系统的的仿真模 型, 并验证理 论分析的结论。
转子磁链 由式 (—1 及磁场和 电流的关系可得 到如下控 制方程式 1 )
转矩。
维普资讯
电 气 传 动
El c r a ies e ti lDr c v
《 自动化技术 与应 用》 2 0 0 6年第 2 卷第 9期 5
SVPWM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SVPWM控制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e7d612fad6195f312ba625.png)
SVPWM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摘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一种控制方式。
SVPWM的原理是利用逆变器各桥臂开关控制信号的不同组合,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矢量的运行轨迹尽可能接近圆形。
SVPWM技术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中不但改善了脉宽调制((PWM)技术存在电压利用率偏低的缺点,而且具有转矩脉动小、噪声低等优点。
本文对SVPAM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SVPWM Control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Fu Rong-b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Abstract: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is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PMSM motor.The principle of SVPAM is using every inverter bridge switch control signal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make the operation of the inverter output voltage vector trajectory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circular. SVPWM technology applied in A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hortcoming of low voltage utilization in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technology , but have little torque ripple,low noise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SVPAM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Key wor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motor Vector control; Frequency control of motor spector1引言SVPWM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比较新颖的控制方法,是由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能够使输出电流波形尽可能接近于理想的正弦波形。
SVPWM原理详解
![SVPWM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de9e7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c.png)
SVPWM原理详解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也称为矢量调制_PWM,是一种现代化的调制技术,广泛应用于三相变频器控制中。
SVPWM的原理是基于空间向量的概念,将三相交流电压转化为两个矢量信号,一个是独立的正向矢量(α轴),另一个是与其呈120度相位差的反向矢量(β轴)。
通过改变这两个矢量信号的幅度和位置,可以调节交流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机的速度和转矩进行控制。
在SVPWM中,先根据所需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差,计算出与之对应的矢量信号的幅值和相位。
然后将这些矢量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得到一个用于调节PWM波形的控制信号。
基于这个控制信号,可以确定每一个PWM周期内不同时刻的占空比,从而控制三相电压输出。
具体来说,SVPWM的实现过程如下:1.确定电压矢量的转换关系:通过逆变器的输出相电压,可以将SVPWM转化为电压矢量。
常用的是三相三线系统,其中每一相电压都可以分解为正向矢量和反向矢量。
2.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计算正向矢量和反向矢量的幅值和相位。
通过之间的线性插值,可以得到实际的矢量幅值和相位差。
3.将这些矢量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得到一个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是由两个相位误差组成的,一个是与正向矢量的相位差,另一个是与反向矢量的相位差。
4.通过控制信号,可以确定每个PWM周期内的占空比。
通过改变占空比的大小和位置,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
5.在每个PWM周期内,根据占空比的变化,调节三相电压的输出。
根据控制信号和电流反馈,可以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例如电流环、速度环等。
然而,SVPWM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计算复杂、实时性要求高、对硬件要求较高等。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适当的PWM 控制技术。
总之,SVPWM是一种基于空间向量的先进调制技术,通过改变矢量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
其原理详解包括确定电压矢量转换关系、计算正向矢量和反向矢量、比较矢量信号和参考信号、确定占空比、调节输出电压等步骤。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https://img.taocdn.com/s3/m/f17c86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6.png)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摘要:一、矢量开关顺序1.简介2.矢量开关顺序的种类3.矢量开关顺序的应用二、相电流波形1.简介2.相电流波形的性质3.相电流波形的作用4.相电流波形的应用正文:一、矢量开关顺序1.简介矢量开关顺序(Switching Vector Processor Waveform,简称SVPWM)是一种在电机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调制技术。
它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电压的矢量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矢量开关顺序在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使得交流电机能够实现高性能、高效率和低噪音的运行。
2.矢量开关顺序的种类矢量开关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两电平SVPWM(2)三电平SVPWM(3)多电平SVPWM3.矢量开关顺序的应用矢量开关顺序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动汽车(2)风力发电(3)工业机器人(4)家用电器二、相电流波形1.简介相电流波形是指电机控制系统中三相电流的波形。
它是电机运行状态的重要表征,对电机的性能、效率和噪音有着重要影响。
2.相电流波形的性质相电流波形具有以下性质:(1)正弦性(2)周期性(3)幅值和相位差的可调性3.相电流波形的作用相电流波形在电机控制系统中主要有以下作用:(1)调节电机转速和转矩(2)降低电机噪音(3)提高电机效率4.相电流波形的应用相电流波形在以下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1)电机控制(2)电力电子(3)电气传动(4)能源转换综上所述,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在电机控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https://img.taocdn.com/s3/m/a05189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f.png)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摘要:一、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概念二、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三、SVPWM技术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四、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关系五、如何根据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进行电机控制正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电机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SVPWM(Sinusoidal Vector PWM)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电机控制技术,它通过控制矢量开关的顺序和相电流波形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电机控制。
一、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概念矢量开关顺序是指在SVPWM技术中,三相逆变器中各功率开关的开通和关断顺序。
这种顺序能够产生一定的磁场,进而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相电流波形是指在SVPWM技术中,流过电机绕组的电流波形。
这种波形能够影响电机的效率和电磁力。
二、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SVPWM技术是一种基于矢量控制原理的PWM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绕组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在SVPWM技术中,首先需要计算出矢量控制量,然后根据这个量来控制电机绕组的电流。
三、SVPWM技术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SVPWM技术在电机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电梯控制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SVPWM技术,可以提高电机的效率,减小电机的体积,提高电机的寿命。
四、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关系在SVPWM技术中,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是密不可分的。
矢量开关顺序能够控制相电流波形,而相电流波形则能够影响矢量开关顺序。
通过改变矢量开关顺序,可以改变相电流波形,从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五、如何根据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进行电机控制在进行电机控制时,首先需要根据电机的负载情况,计算出合适的矢量控制量。
然后,根据这个矢量控制量,来控制矢量开关的顺序和相电流波形。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https://img.taocdn.com/s3/m/69fb9f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1.png)
svpwm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
摘要:
1.SVPWM 技术简介
2.矢量开关顺序
3.相电流波形
4.SVPWM 与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关系
正文:
一、SVPWM 技术简介
SVPWM,全称为Sliding Mode Power Control,滑动模式功率控制,是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的电力电子转换器控制策略。
其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策略中采用矢量变换,将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六维空间问题转化为二维空间问题,简化了控制问题,同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二、矢量开关顺序
矢量开关顺序是指在SVPWM 控制中,电力电子转换器中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顺序。
这个顺序决定了电力电子转换器输出电压的波形,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性能。
矢量开关顺序的选择需要根据电力电子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控制目标进行优化。
三、相电流波形
相电流波形是指电力电子转换器输出电流的波形。
在SVPWM 控制中,相电流波形的形状由矢量开关顺序决定,其主要特点是具有高频分量和谐波分量。
相电流波形的优化可以提高电力电子转换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四、SVPWM 与矢量开关顺序和相电流波形的关系
SVPWM 控制是通过矢量变换实现的,矢量变换的结果是得到了一个二维的矢量,这个矢量的两个分量分别对应电力电子转换器的两个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也就是矢量开关顺序。
而矢量开关顺序决定了电力电子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从而影响到相电流波形。
因此,SVPWM 控制策略的优化,实际上就是矢量开关顺序的优化,其目标是得到一个能使电力电子转换器工作在最佳状态的矢量开关顺序,从而得到一个优化后的相电流波形。
矢量控制与SVPWM的关系
![矢量控制与SVPWM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fc66d1aa00b52acfc7ca4f.png)
SVPWM是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的意思,翻译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它是一种PWM技术的调制方法,他的思想是通过pwm调制形成的pwm波在接入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中时,使电机的定子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从而带动电机旋转,这里的空间矢量指的是三相定子电压的合成矢量(具体了解你可以看看交流传动方面的书我这里就不解释了),SVPWM说白了是一种逆变方法是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一个特例。
而矢量控制是电动机调速的一种控制方法,他的目的是把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控制分开使控制更精确,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性能。
矢量控制最终算出来的就是三相定子电压的数值,该数值作为SVPWM调制的目标,再反推SVPWM各桥臂的开关导通时间(Ton),进而去控制IGBT的驱动信号。
你根据这个数值再运用SVPWM就可以驱动电机达到你的控制要求了。
其实这两种方法就是名字上有点类似,SVPWM是一种逆变方法,而矢量控制是一种控制算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回答完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VPWM在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潘高超(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推出,交流电机控制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和高效节能效果,已逐步取代直流电机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应用。
而基于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因具有直流电机无可比拟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和更快的响应速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本文在了解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算法实现,并以DSP作为主控芯片,从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两方面详细分析SVPWM在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交流变频调速,SVPWM,矢量控制,DSP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矢量变换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思想。
它通过将定子电流分解成相互独立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从而使交流电动机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直流电机,大大简化了控制的难度,并获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很难对电机的转矩与转速进行实时控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了突破性进展,首先是随着电子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相继出现,为交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并且因其价格低廉,在工业生产中被大量采用。
其次是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等,为交流调速传动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变频调速技术涉及电子、电力、电工以及信息与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驱动下,以变频调速技术为代表的交流调速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交流变频调速克服了直流调速传动的一些固有缺点,发挥了交流电动机诸如结构简单、经济可靠、坚固耐用、动态响应好的优势,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交流电动机非线性、高耦合等问题。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拥有优异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能效果以及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广泛适用性,代表着现代电气传动的发展方向,它为改善电机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节能降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途径。
其中,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因具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等特点,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以微型计算机装置为控制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在现代自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组成交流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以达到控制异步电机位置或转速的目的。
异步电机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很难对电机的转矩与转速进行实时控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了突破性进展,首先是随着电子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相继出现,为交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高性能的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并且因其价格低廉,在工业生产中被大量采用。
其次是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理论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非线性解耦控制方法等,为交流调速传动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
异步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除了有赖于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的发展,还需值得一提的是脉宽调制技术。
它是通过利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与关断把直流电压变成一定规律的电压脉冲序列,实现变频、变压控制以及达到消除谐波的目的。
交流调速系统中采用PWM技术不仅可以准确的实现控制要求,并且能够抑制逆变器输出电流或电压中的谐波分量,从而降低或消除电机在变频调速过程中的转矩脉动,进而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扩大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
就目前而言,采用高速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电压型PWM变频器的主要控制技术有:①基于正弦波和三角波脉宽调制的SPWM控制;②基于消除指定次数谐波的HEPWM控制;③基于电流滞环跟踪的CHBPWM控制;④电压空间矢量SVPWM或称磁链轨迹跟踪控制。
三相SPWM控制方式原理简单、通用性强、控制与调节性能,是目前国内外在电机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式,这种方法减少了流入电动机的电流谐波分量,电机振动较小,对变频压缩机的控制效果较好,相对应的硬件与软件技术也较为成熟。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直流电压利用率低、谐波含量大、电机转矩脉动比较大等等。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脉宽调制方法,其将逆变器和电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建立在电压空间矢量的概念上,用基本的电压空间矢量合成所期望的电压空间矢量,使逆变器功率器件处于相应开关模式下,并根据电机的定子电压与定子磁链矢量之间的关系,控制电机定子磁链矢量幅值近似于恒定值、顶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形、平均速度可调,这样就可以实现异步电机近似恒磁通的变频变压调速。
从节能方面来讲,这种控制方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SVPWM相比SPWM控制方式而言,电压利用率高出15%,并且也更适合微处理器数字控制。
所以,本文会将重心放在对SVPWM矢量控制系统的探讨。
2 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现状及发展2.1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发展也存在着瓶颈,主要原因是交流电机为高阶、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电磁转矩难以像直流电动机那样通过电枢电流施行灵活的控制。
针对这样的问题,各国的学者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德国首先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德国学者在1997年首先提出了矢量控制技术,通过坐标变换,把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用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转矩和磁通。
这样就可以将三相异步电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来控制,同样可以获得与直流调速系统相仿的高动态性能。
然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涌现,微处理器的进步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不断创新,矢量控制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实用化。
(1)电力电子技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力电子技术是直流电动机实现无刷的基础。
从早期GTO、GTR等半控型器件唱主角,到MOSFET、IGBT等全控型器件的相继问世,直到现今的IPM(智能功率模块)等新型功率器件。
新型器件的不断发展,使各种功率器件的功率等级和性能得到不断提高。
正是这些功率器件组成的换流装置替代了直流电机上的电刷和换向器,使得各种PWM 调制方式得以实现。
而较高的开关频率(频率大于10kHz)也使得电机的动态性能更加完善可靠,降低了开关噪声。
IPM就将IGBT封装为一个完整的逆变器模块,且封装了驱动和保护电路,使得电路设计变得简单,实现小型轻量化和智能化,目前的伺服驱动器中大多都应用IGBT和IPM模块。
(2)微计算机技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令人瞩目的当属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厂商基于各种单片机,设计了大量的电机专用控制芯片,从8位机、16位机发展到32位机,运行频率由几兆赫兹到现在的上百兆赫兹,运算速度的成倍提高,使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已逐渐被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控制方法所取代,因此各种先进复杂的控制策略得以现实。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原是用于信号处理领域的芯片,由于其极强的数字处理能力,现在也被用于电机控制性能要求高的领域,来完成日益复杂的控制算法。
TI、AD、Motorola等DSP厂商将用于电机控制的各种外围器件封装于DSP中,生产出电机控制的专用DSP芯片,简化了硬件设计电路,提高了可靠性。
2.2国内外研究现状1971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F.Blascheke提出了异步电动机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方法,把原本复杂的异步电动机等效为简单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解耦,使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性能与直流电机相媳美。
矢量控制理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开创了用交流调速系统代替直流调速系统的时代,激发了人们研究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的积极性,八十年代很多新的控制策略和方法也相继提出并被采用。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Depenbrock教授首先提出的新的交流电机控制理论一直接转矩控制,它与以往的矢量控制的解耦控制方法不同,不需要把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而只是通过控制PWM型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切换方式,控制异步电动机的瞬时输入电压,在保持电机定子磁链恒定的条件下,控制异步电机定子磁链的瞬时旋转速度,来改变它对转子的瞬时转差率,直接控制电机的瞬时电磁转矩及其变化率,得到电机的快速动态响应。
1986年日本学者Takahashi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控制方案,并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除此之外,很多学者还把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例如状态观测器、滑模变结构控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非线性反馈解耦控制等方法用于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以获得更好的交流传动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在控制技术方面,早期的交流调速系统都是采用模拟控制器,因为要完成比如坐标变换等复杂的在线运算,所以电路十分复杂。
从八十年代开始,控制器经历了8位微机、16位微机到32位微机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系统,不但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还使系统的可靠性、可使用性、可维修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使交流调速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
目前大容量和特大容量的调速对象已经可以被应用到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中,装置的功能指标问题和高压变流技术问题也都随之解决,填补了直流调速系统在特大容量传动方面的空白,同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连续运行的能力,可连续运行数万小时而不用停机检修,满足了某些对可靠性有特殊要求和长期不能停机检修部门的需要,并且能实现高性能、高精度的转速控制,调速精度可以达到0.1%。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电机控制系统不断地更新,成本不断地降低,新型电机不断地出现,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正不断地取代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也越来越快。
3 矢量控制原理矢量控制也称为磁场定向控制,其实现原理是通过测量和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再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其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方法就是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经过坐标变换转变为产生磁场的励磁电流和产生电机转矩的转矩电流,然后分别对两个分量的幅值和相位进行控制,其控制效果就是实现了对定子电流矢量的控制,故称之为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的本质就是将三相异步电机模型等效转化为直流电机模型来控制,从而使它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能够直流调速系统一样优越。
矢量控制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矢量控制原理框图异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技术的核心是坐标变换,如图2所示,其坐标变换由CLARK 变换、PARK 变换组成。
进行坐标变换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坐标变换前后的系统电机功率相等;在不同的坐标系下电机绕组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