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1】
【引入新课】同学们在河边玩耍的时候不知注意到如图中所展示的场面没有?(注意到了)那么同学们知道图中A、B、C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吗?
(不知道)它们的名称简单的讲可以统称为河流地貌。

至于它们的具体名称和形成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
【介绍】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1、分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过渡】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2、河流侵蚀地貌
【介绍】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83倒数第二段,添出以下表格。

【播放幻灯片2】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概念
河流的影响
【播放幻灯片3】(学生回答时教师逐渐点击总结)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
深方向发展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
流向横向发展。

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
【板书】(1)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教师总结】实际上河流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到底
是如何经过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

【二次备课】
【板书】(2)河谷的形成原理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84部分,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播放幻灯片4】
【教师讲解】这幅图片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从这幅图可以看出,它的集水面积比较小,横剖面呈“V”字形。

它刚开始形成时一般为沟谷。

当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

若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

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

【播放幻灯片5】
【教师讲解】从这幅图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它就是当“V”字形河谷形成后,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

【播放幻灯片6】
【教师讲解】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最终将河谷展宽,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泥沙。

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

从图中可以看出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横剖面呈槽形。

这样一条成熟的河流最终形成。

【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河流侵蚀作用下,沟谷最终发育成了一条河流,那么,在刚上课时我们留下的问题A、B、C的名称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是否为我们刚才讲的河流的侵蚀地貌呢?(不是)那么它们是什么地貌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
问题。

【板书】3、河流的堆积地貌
【介绍】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引导读书】【播放幻灯片7】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5~86部分,思考:
1、冲积平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上图中的A、B、C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A、B、C所表示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板书】(1)冲积平原的组成
(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
【教师总结讲解】
图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一冲积平原。

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板书】洪积一冲积平原
【教师总结讲解】
图中B所代表的就是河漫滩平原。

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板书】河漫滩平原
【教师总结讲解】
图中C所代表的就是三角洲平原。

它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板书】三角洲平原
【播放幻灯片8】轻松一刻: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

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
平原上。

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

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成沿海岸聚落带。

板书设计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地貌
1.分类: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2.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2)河谷的形成原理 3.河流的堆积地貌 (1)冲积平原的组成 (2)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 洪积一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漫滩平原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条件 聚落分布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