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看完期中考试10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4单元知识点,看完期中考试100分!
01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部分
一、复习内容: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数的概念(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位: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
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
(个)”,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
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
(如:68,
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
例:5个十和8个一是( 58 )
5个一和4个十是( 45 )
76里面有(7 )个十和(6 )个一
89里面有( 9)个一和( 8)个十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4,个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4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4,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 74 )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4,个位数比十位数多5,这个数是( 49 )
4、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读数用语文字书写,如34,读作:三十四)
5、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数位外,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
(写数用数字书写,如二十七,写
作:27)
6、数的顺序: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
个数,10个10个数,
正着数,倒着数,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如:78 、76 、74、72、70 、68
(方法:先看两个相邻的数字,确定规律为2个2个倒着数,再填数)
7、一个数的前面一个数指比它小1的数,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指比它大1的数。
(如:60前面一个数是59,后面一个数是61.)
8、37和42之间的数有( 4 )个。
(不包括37和42)
从37到42有( 6 )个数。
(包括37和42)
9、47往后数5个数:48、49、50、51、52
从47开始往后数5个数:47、48、49、50、51
47后面第5个数:52
从47开始往后数第5个数:51
8、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9、用估测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根据情境信息中的数据,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这样的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数的计算方法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计算可以用“想加算减法”计算;也可以用“破十法”计算,把被减数分成10和个位上的数,计算时,先算10减几,再用得数加个位上的数,就是差;还可以用“连续减”的方法,就是把减数分成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被减数减去这两个数,就可求出差。
(熟记课本P23 退位减法表,易错题:14-
5=9 15-4=11 个位不够减时才要退位)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60+7=67 7+60=67 67-7=60(易错题:7+60=67 有的学生会算成76)
四、解决问题
(方法: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看问题求的是什么数,再列式,写单位。
)
1、求总数,用加法。
2、求部分数,用减法。
3、求够不够的问题,先列式求总数,再比较大小,最后写答。
(如课本P43 第6题:40+3=43(个) 43<
45 答:够。
)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方法: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5、提出数学问题:(如课本P22 第7题)
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一共有几只鸭子?9+4=13(只)
黄色鸭子有几只?13-4=9(只)
灰色鸭子有几只?13-9=4(只)
02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一、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二、位置
1、认识上、下。
(1)确定上、下的标准:上是指位置在高处,跟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跟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来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2、认识前、后。
(1)确定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2)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在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在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
(3)比赛的前后:离终点越近的为前面,离终点越远的为后面。
3、认识左、右。
(1)确定左、右的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面是左,与右手对应的一面是右。
(2)判断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判断左右要注意以谁为标准。
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