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语前置总结
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

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如:
秦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例如: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

例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

例如: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

好自相扶将。

(《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

慈父见背。

(《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举贤以佐。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

例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

中原北望气如山。

(《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逍遥
1古文中的“相”字,有些义项与现代汉语的“相”字意思是不同的。

相杂然相许的相表交互,彼此之间在此作副词,互相。

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相视的相和这个意思一样”就是这个原因例句: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希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相——(古文)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偏指一方)
A 表自称——我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高中学到这篇课文)“相遣”就是遣相,遣送我。

B表对称——你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相从”就是从相,答应你。

C表他称——他
杂然相许。

——《列子·汤问》
“相许”就是许相,答应他(代指愚公)
又如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聊斋志异·狼三则》
“相向”就是向相,朝着屠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