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提出 “三纲五常”,提倡“孝
道”
——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道外儒糅家合、 内 法家、
阴阳五
法 行思想
改造儒 家思想,
济 从而形
成了具
之 有时代
特点的
以 新儒学
体系


阳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
五 行 学
皆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
说 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
起源和变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的评 价
①大一统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 积极作用,但充满了唯心主义色彩,形成了文化专制, 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学说,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 限制了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
• ③汉武帝的这些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 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思想:肯定新儒学思想
措 施
2、政治:启用儒家参政
3、教育:兴办太学
汉 1、儒家经典被规定为正规教科书。教科书:儒家经典—
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代 2、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学
③“限田”“薄赋,省役”虽然是从维护封建 统治秩序着想,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批判。五常推崇仁
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 重要组成部分,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 依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 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生平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
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
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有为”
原因 (1)道家 “无为而治” 不利于加强 中央集权; (2)当时出现了边疆危机、王国问题 和土地兼并问题等社会危机; (3)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
推荐——策问(成为定制)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孝子)、 廉(廉吏)各一人”(《汉书·武帝纪》)。
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
为“
无为
汉 战争 初 破坏
Hale Waihona Puke 与百家“无为” 民 宽松 复兴
形 势
社会 凋弊
黄老之学 休 (道家) 息
儒学 复苏
面汉对兴汉,初接秦如之此敝形,势诸侯,并如起果,民你失是作刘业邦而大, 饥 你馑会。怎凡样米石做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 民从得严卖法子,治就国食的蜀法、汉家。到天无下既为定而,治民的亡盖道臧家,自
消极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 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 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知识拓展题
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
控制(2000年津赣卷) 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3、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 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参考答案:
有道理。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 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地位大大提高
——凭儒学入仕
教 3、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儒学在郡县推广,在民间独
育尊 4、私家儒学教育受鼓励
——儒学在民间独尊
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 《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 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 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 《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 《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 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 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 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 切实际的举措。
• 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 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 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 代需要。
•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 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 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谢谢
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 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评价新儒学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
评价 积极
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