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地理
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QQ是腾讯出品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用户量庞大。

腾讯在I'M QQ官网网站首页上线了《中国区域QQ同时在线分布》,实时提供QQ同时在线人数和分布,如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下列属于QQ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地区是()
A.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B. 东北平原、云贵高原
C.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D.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2.图中大致反映出了我国人口分布可以分为东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悬殊的两部分,东南半壁人口密度较大,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与此递变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 黑河-腾冲一线
B. 秦岭-淮河一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B. 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C.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D. 解决独生子女自理能力较差
的问题
4.1980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 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B. 人口数量保持不变
C.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不变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读下侧中国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5.旅游爱好者从中国与朝鲜交界的鸭绿江出发,沿我国陆地上国界线旅游,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A. 蒙古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印度
6.下列四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读亚洲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7.青藏高原上独特的地表景观是()
A. 林海茫茫
B. 沟壑纵横
C. 雪山连绵
D. 黄沙遍野
8.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相关的板块是()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字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雅砻江
B. b是汾河
C. c是渭河
D. d是桃花峪10.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黄河的源头—唐古拉山脉
B. ②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秦岭
C. ③是二、三级地势阶梯分界线—太行山
D. ④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阴山
11.图中数字⑤所表示的农业区是()
A. 宁夏平原
B. 河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湟水谷地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措施正确的是()
A. 南方开垦山区扩大耕地
B. 北方地区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 南水北调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 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解决北方缺水的长远之策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B.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贫乏
C. 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D. 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丰富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大
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C.总量贫乏,但人均占有量大
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
15.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下图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丙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宜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17.甲处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宜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18.下列铁路干线中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哈大线 D.陇海线
19.下图所示是某三个地区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这三个地区是①东北平原、②长江中下游平原、③黄土高原。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③丙-①
B.甲-①乙-②丙-③
C.甲-①乙-③丙-②
D.甲-②乙-①丙-③
20.下列交通运输方式中,属于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
二、综合题。

(5小题,共60分)
21.读“中国政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④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⑤
__________。

(4)我国位于______洲的东部,______洋的西岸。

(5)领土最南端省的简称是________;最北端省的简称是________。

(6)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_____ ,人口最多的是______。

22.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努力控制碳排放。

(1)读图,碳排放量最低的省区,①是_________省,②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读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碳排放量__________(高、中或低)。

碳排放量高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沿岸及周边地区,这里有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业基地。

(3)读上图,造成我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提出控制碳排放量较合理的建议,生产方面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线是 分界线,a 地比b 地降水少的原因是 。

(2)B 线是我国地势 分界线,此线以东地形以 和 为主。

(3)C 线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按干湿地区划分,
此线以南为 地区。

(4)由于我国的海陆因素,使我国东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图中①是 带季风气候,拉萨属于 气候。

(5)巫山山脉是 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填数字)地区。

24.读黄河流域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大致呈“几”字形自西向
东注入_______海。

从黄河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内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中游的两大支流分别是汾河和________;图中所示的小浪底水电站位于黄河的______游;从图中呈现的地理信息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接纳的支流很少,其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了________河。

(3)“一带一路”的陆上运输线已成为联系东西方经济的重要线路,①是_________线,沿线穿过了C____________高新区。

(4)图中A 、B 两个工业基地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它们能成为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即可)。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2011年2月17日电面对山东省60年一遇的特大旱情,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充分发挥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功能,春节前后利用拦蓄水资源灌溉农田62万多亩,有力支援了全省抗旱保春灌。

材料二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图中南水北调中的_______(填字母)工程为山东省抗旱保春灌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

该调水线路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来实现调水的。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3)从水土资源比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多或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多或少),可见,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B 6.B 7.C 8.C 9.D 10.C 11.A 12.D 13.B 14.B 15.A 16.A 17.B 18.A 19.A 20.B
二、综合题。

21.(1)青海省四川省(2)湘(3)合肥
(4)亚太平洋(5)琼黑(6)俄罗斯印度
22.(1)福建青
(2)中北方津京唐
(3)经济快速增长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多
(4) 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使用私家车、植树种草
23.(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海陆位置(a比b 离海洋远)(2)第二、三级阶梯、平原、盆地
(3)湿润
(4)温带、高山高原
(5)四川盆地
(6)①
24.(1)青藏渤西高东低(2)渭河中地上
(3)陇海—兰新线西安---杨凌
(4)京津唐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和劳动力丰富、现有经济基础好等
25.(1)E;京杭运河
(2)空间;长江;华北;西北
(3)多;少;不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