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岁孩子的成长密码(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易斯·埃姆斯是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该
研究所跟踪孩子们40多年,研究1-14岁儿童行为的变化与发展,得出的最终成果显示,人类行为的成长模式十分有规律,甚至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料孩子在某种行为阶段之后将会是什么行
为阶段。
这些成果汇集在路易丝·埃姆斯等人的著作《你的N岁孩子》之中。
这些成长的密码,您知晓吗?
1岁半到2岁半
反复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
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
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
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不要轻易让孩子讨价还价,尤其重大事情上不可以让步。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
要推倒你的成品,而不肯跟你学。
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
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3岁孩子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虽然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
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他
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
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
语言能力也发展
得更好。
但好景不长,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
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
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
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
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
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
更有趣的是,恋母情
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4岁孩子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
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新书。
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
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灵敏的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
从他的
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
大便之类的话。
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
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好事情的好或者坏。
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
开朗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懂事了、讲理了,一心一意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
他非常在意他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
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
他对新的、陌生的事物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会为了冒险
而冒险。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了、有节制了、更顾家了。
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
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
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
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关键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
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
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
经过一次
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
5岁的小孩会
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自己和父
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
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
6岁孩子
进入了暴风骤雨的人生第二叛逆期,个性极端两极化。
他有本事在转瞬间讨厌刚才还满心喜欢的事情。
他世界的中心不再是妈妈,而是他自己,他希望事事按自己的意愿。
6岁孩子同时在很乖和很叛逆两个极端游走,把笔画或数字反写是很常
见的6 岁现象。
他什么事都争强好胜,难以忍受任何失败。
而且他现在处于很容易受到伤害的敏感期。
噩梦也会给6岁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
最大的问题是他与妈妈的关系也游走于两极之间,他既深深地
依赖妈妈,又同时尝试要自己站起来,心理上希望他不用依赖任何人。
6岁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的分别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顺手拿走别人的、他喜
欢的东西,是惯常现象。
7岁孩子
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
7岁孩子不再像6岁时那样和你顶嘴,却也不那么喜欢与人交往。
他往往记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来磨磨蹭蹭,对帮忙做家务不感兴趣。
别人要他做什么事时,他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
不行动。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充满了感伤的基调。
他会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有意找他麻烦。
7
岁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坏的方面想象。
7岁孩子很在意上学不迟到、作业及时完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从这时候开始,懂得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了。
准确地说,他开始很在意老师怎么看待他,开始有心想做个让老师满意的好学生。
而且,他的心智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间的时候了。
这就是他喜欢把自己的东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
如果能够,这时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屉、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岁孩子不但字迹变得小了很多,还喜欢专门琢磨很细小的东西,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和大脑配合的发育到了这一阶段。
他会喜欢凑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东西了。
7 岁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
虽然道德观念的建立要到8 岁才开始形成,但7岁娃已经开始出现建立道德感的萌芽。
他开始在意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虽然偶尔他也还是会拿);不能说谎、骗人,做错了什么不去抵赖、推委;而且他会很有意愿地遵守规则,恪守无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