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翘(qiáo)楚精湛(zhàn)逮(dài)捕量(liáng)体裁衣
B . 锁钥(yuè)倔强(jiàng)证券(juàn)一蹴(cù)而就
C . 辟(pì)谣付梓(zǐ)停滞(zhì)振聋发聩(kuì)
D . 慰藉(jiè)摈(bìn)除蹉(cuō)跎瞠(chēn)目结舌
2. (2分)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 . 酱碗抚摸凋花长蒿
B . 棺材竟然萧瑟团箕
C . 菜蓝辉煌凌侮凄苦
D . 家俱虱子围裙瓦菲
3. (2分)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孑立。

B .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词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 . 袁刚的弟弟袁田虽然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兄长,但作为兄长的袁刚在了解情况之后选择了包容,彰显了举案齐眉的传统美德。

D . 长期以来,一些官员把官场的繁文缛节当成一种为官待遇,习以为常,安之若素。

4. (2分) (2019高二上·潍坊期中) 下面是某同学参加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个词语反复斟酌仍不能确定,请你帮他做出选择。

()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我的自荐信!我叫李明,来自XX中学,能有机会参加贵校的这次面试,深感荣幸。

我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良好,在艺术、体育等方面小有,且一直我校文学社社长,热爱写作,有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

希望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

A . 浏览造诣荣任作品垂青
B . 阅读成绩荣任拙作垂怜
C . 阅读成绩担任拙作垂青
D . 浏览造诣担任作品垂怜
5. (2分)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如果发生疑似心脏病的胸痛,切忌不要盲目走动,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猝死,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静卧。

B . 总结历史教训,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

甲午战争失败的内因,正是清末腐朽至极的观念、制度、官吏所导致的。

腐至而殇,腐盛而败,朽极而亡。

C . 新兴国家群体崛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国如果不能改变高高在上的霸主心态,不能转变传统对抗的零和思维,发展空间就会受限。

D . 法国和平艺术节组委会是一个在全球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每年夏季,都要组织全球上百个艺术团体到法国各地巡回演出。

6.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她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B . 《阿房宫赋》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

C .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D .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7. (2分) (2017高二上·应县月考) 根据自己的积累,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他与门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B . 《天净沙·秋思》表达了羁旅之思。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 .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文章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 .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8. (2分)下列各句中,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账灯。

C . 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D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 (2分) (2017高三下·南京月考)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是静谥的。

B . “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

C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
D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

10.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

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B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范仲淹,在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 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D .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擅长史论,文笔纵横姿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1. (13分) (2019高二上·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妪每谓余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 . 大母过余曰无乃尔是过与
C . 吾家读书久不效故夫智效一官
D . 瞻顾遗迹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呱呱而泣余扃牖而居
B . 尝居于此室西连于中闺
C . 娘以指叩门扉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 . 儿之成,则可待乎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长号不自禁”的原因有对亲人的怀念,有对自己屡试不第的悲伤,有对有负于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感慨。

B . 作者通过老妪之口来叙写母亲往事,从正面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寄托自己刻骨铭心的哀思。

C . 项脊轩的庭院在叔伯分家后情况大变,作者寥寥数语便将兄弟之间毫无天伦之乐的尴尬景象勾画出来,蕴含了家道中落的浓浓悲伤。

D . 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于细微处充满浓郁的人情美,妙趣天成,不着痕迹,以小见大。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 (10分) (2017高三下·石嘴山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唐)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1)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

B . 本诗首联中的“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意丰富,给人想象空间。

C . 颔联“闻道”“更言”两词有不确定之意,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

D .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E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以多于八句。

(2)
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3. (6分) (2018高一上·清远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4. (15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

”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

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结合得起来。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惊心动魄的风景。

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

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这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地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着。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

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

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

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文章开头提到“近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以及曾国藩的“求阙斋”,有何用意?
(2)散文构思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请联系全文说说这一构思的体现。

(3)请赏析划线语段的语言艺术。

(4)这篇散文处处透露着辩证的人生哲思,请综合全文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蕴,说说从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六、小作文 (共1题;共2分)
15. (2分) (2019高三上·朝阳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晚上睡前烧了一杯白开水,太烫了,放了一晚上,①________?有人说,烧开的水隔夜不能喝,隔夜水不卫生,有毒,会致癌。

不管是烧好的凉白开,还是纯净水,开盖放置在空气中的那一刻起,菌落数会不断增加。

而茵落数是衡量水体是否被污染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放置的时间越长,菌落的数量也会增加,而出现致病茵的可能性也越大。

这种②________,即使不是隔夜水,也是不能喝的。

之所以认为隔夜水有毒,主要是隔夜水亚硝酸盐含量高。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盐转换而来的。

合格的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很低,正常情况下,转化成亚硝酸盐的量也会很少,③________。

只有当撮入量达到0.2~0.5;克时,才会导致中毒,而一两杯隔夜水是完全达不到中毒的剂量的。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6. (1分) (2019高一上·潍坊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o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

在必修上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独立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行走在乡野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遇见站立在柜台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张秉贵,遇见屹立在高原上“立心天地厚”的钟扬,领悟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等诗意地相逢。

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

请以“假如我与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③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生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11-1、
11-2、
11-3、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2-1、
12-2、
四、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13-1、
13-2、
13-3、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4-1、
14-2、
14-3、
14-4、
六、小作文 (共1题;共2分)
15-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