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四季樱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 XX/T XXXX—2021 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四季樱草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季樱草工厂化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包装、标识、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四季樱草温室大棚内工厂化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16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8247.4 主要花卉品质等级第4部分:花卉种子
JB/T10594-2006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F1代种子 the first filial generation
是杂交或自交的子一代,性状稳定的种子。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4.1.1 选址
应选择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性好,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两侧没有高大的防风林带。

4.1.2 灌溉水
灌溉水应符合GB5084-2021的要求。

4.1.3 土壤
土壤应符合GB15168的要求。

4.2
设施
4.2.1 大棚结构
生产用的塑料大棚(大棚或联栋)或日光温室的结构与性能应符合JB/T10594-2006的规定。

4.2.2 自动化设备
应配备自动化播种机、光谱催芽室、自动化喷灌等设备。

5 生产管理
5.1
育苗流程
育苗流程应按图1执行。

图1 育苗流程图
5.2
生产准备
5.2.1 种子的选择
种子应选择F1代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8247.4的要求。

5.2.2 设备的选择
自动化播种机播种、光谱催芽室催芽、自动化喷灌设备浇灌。

5.2.3 基质的选择
育苗基质具有保水、保肥及通透性,对花卉根系具有支撑作用。

5.3
播种
采用无污染的育苗穴盘,规格一般为288穴、200穴;挑选无菌含大量有机物的基质,泥炭粗细度一般不高于10mm,pH值控制在5.5~6.5之间,蛭石片径不高于3mm,珍珠岩粒径2mm~4mm,采用三种原材料混合,一般体积比是泥炭75%、珍珠岩15%、蛭石10%;将播种机的吸力、出水量、传送带速度、刷土的刷子高度等参数调试到合适的状态,确保育苗基质穴盘中填充量为穴盘容量的75%~85%。

此时送入催芽室进行催芽。

5.4
催芽
四季樱草种子发芽需光照和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8℃,湿度为接近100%。

催芽期一般在7d左右。

胚根出现,此时进入幼苗期,移至温室苗床。

5.5
幼苗期
进入温室,每天喷雾2次~3次,5d左右子叶完全展开。

逐步降低温度且停止喷雾,生长温度一般控制在20℃左右,待盘重在0.75kg左右,开始喷洒浓度为2000倍的氮肥且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lx左右。

大约每5d施肥一次,浓度每次递增200倍,一般递增到1000倍左右。

每次施肥第二天喷洒一次1500倍的阿米西达、1500倍的吡虫灵、1500倍的除尽。

一般45d左右植株进入大苗期。

大苗期
5.6
进入大苗期后,盘重控制在1.0kg左右开始施肥,此时已进入快速生长期,一般建议使用钙肥(建议水溶肥比例14:0:14或15:0:15交替使用)。

EC值维持在1.0左右。

光照强度一般控制在20000lx左右,并加强通风,加大干湿循环,视种苗生产状况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果植株长势较弱一般使用92%的丁酰肼可溶性粉剂500倍左右来控制其高度(一般不建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药喷洒参照幼苗期。

待植株有了4片真叶和2片新叶时进入练苗期。

5.7
练苗
练苗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6℃左右,夜晚控制在16℃左右,一般温差控制在10℃左右。

湿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

光照强度控制在25000lx左右。

EC值维持在1.2左右且以钙肥为主。

农药喷洒参照幼苗期。

练苗7d左右准备出圃。

5.8
出圃
要求生长整齐、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徒长现象及病虫害。

出圃前喷洒一次杀菌剂,一般建议1500倍阿米西达。

5.9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技术见附录A。

6 包装、标识、运输
6.1
包装
采用定制的专业包装容器,按照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每批产品所用包装单位质量应一致,规格一般为53cm×53cm×28cm,每箱装5盘或6盘。

包装容器要求夏季防晒,建议使用冷藏车运输,运输途中避免严重颠簸,建议48小时内送达。

6.2
标识
因本品种系列颜色繁多,每一包装上应标明系列、颜色,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包装上面印有“严禁重压,切勿倒置”字样,侧面应标有明显的方向箭头,以免装货和卸货时倒置。

6.3
运输
发货装箱前注意控制水分,一般盘重控制在1.2kg左右且叶片干爽。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