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缩短了恢复时间。

标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的情况,在临床医学上被称之为疝[1]。

在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以往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在治疗后因为出现了严重疼痛的情况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

因此本文选取8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80例患者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为(60.25±5.28)岁,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

对照组年龄26~72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8~75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外科学会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的诊断及分类标准。

其中斜疝为65例,直疝为15例。

经诊断,80例患者中没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在哺乳期妇女和孕妇。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治疗对40例患者采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的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 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口,寻找到病灶部位后进行传统的bassini疝修补术。

1.2.2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40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首先对患者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做好术前常规准备,然后选择患者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地方做一个斜切口,切口的长约为4-8cm,然后将提睾肌切开,寻找到
疝囊后,游离至腹膜外脂肪。

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小则不宜切开,如果患者的疝囊较大,则需要从中间进行横断,在远端疝囊上做好止血措施,在近端进行封闭然后形成小的疝囊。

接着将在高位游离的近端疝囊回纳到腹腔中,于腹股沟内环置入填充物,并进行固定,缝合4~8针左右。

若疝环较紧可以剪掉2~3片的内瓣,如果是出现内环口比较大的情况,则可同时填入2个网塞。

最后在确认已经充分止血后,再在腹股沟管内后放置已经成型的网片,这样可以使精索或圆韧带能够从补片的缺孔通过,并将补片平整的铺放后与腹股沟韧带以及联合肌健进行缝合固定,再逐层的将切口关闭缝合。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复发率。

1.4统计学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两组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2例为术后疼痛,1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2例,止痛药使用率为5.00%;无术后复发。

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其中7例为术后疼痛,2例为尿潴留,1例为低热,1例为阴囊水肿;使用了止痛药物的为10例,止痛药使用率为25.00%;出现了术后复发的为4例,复发率为10.00%,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2]。

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虽然能够缝合缺损的腹壁,但是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常常因为疼痛而长期卧床,至少3 d不能下床进行活动,还需要采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感,这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调查研究显示,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的复发率高达10%~25%,因此在临床上逐渐被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取代[3]。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于加强腹部沟管后壁的一种修补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传统治疗方法的张力问题,解决了术后多例患者出现疼痛的情况,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特点,改善患者术
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在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了其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復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创伤较小,且缩短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佟建秋,张颖,张振文,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复发疝4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53-2254.
[2]丁汝刚.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4):42-43,45.
[3]林福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226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6):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