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9篇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1
一、激qing导入课文:
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激qing导入)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
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摇曳生姿,争香斗艳。
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读悟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了第一句,知道梅花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开放的。
那时候,盛开的花很少,人们觉得梅花特别漂亮。
)
(生:我读到“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我好象看到整座山上都是梅花。
梅花很多很多,美极了!)
2、指导交流、朗读第一句。
(生:我喜欢“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霞。
”梅花多得挤在了一起。
)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
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在一起,挤在
一起,一定很热闹。
)
(生:我好象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有鲜红鲜红的梅花,有雪白雪白的梅花,还有粉红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一片彩色的云。
)
3、指导交流、朗读第二句
(生:我读到“晶莹透亮”,觉得梅花像玉那样透明的,闪着亮晶晶的光。
)
(生:我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好象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生:我读了第三句,我闻到了梅花很淡的,令人舒服的香味。
)
4、指导交流、朗读第三句
三、读悟第二段:
1、师:我太喜欢梅花山上的梅花了!如果我是南京人,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
一到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梅花山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去看看吧。
读读第二段,说说。
(生:我从“喜爱”这个词中知道人们喜爱梅花。
)
(生:“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化的人流。
”人多得像水流一样,还涌来涌去。
梅花山真热闹,真美!)(生:我还从这句话里知道,人们太喜欢梅花了,一有时间就去看梅花。
)
(生:因为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
所以书上
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
(生:人们一定会一边看梅花,一边笑着赞美梅花。
他们说“……”)
2、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师总结课文
析: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
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
想一想讲了什么?
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
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
"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
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
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
你喜欢吗?
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
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
5、指导朗读
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
7、学生配乐朗读。
三、学习生字:
1、挨:注意右边"矣"的写法。
2、息:认识"心",说说怎样记住它?
3、休:你怎样记住它?注意木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旁。
4、淡:注意左边的"火"中"捺"的变化。
四、写字。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3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
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呢?
二、初读指导
1、(课件播放梅花开放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件播放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hán háiāipiàn fā xiū xī
寒气还没有挨着一片散发休息
huān shèng jīng yíng tòu yǒng
欢乐盛开晶莹透亮涌动
(2)让学生同桌互读,个别读,集体读。
5、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1)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6、齐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3、指名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②“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表演一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开放的梅花?(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表演盛开的梅花,并对着坐着的学生说“瞧,他们这个样子,就是一个挨着一个。
”教师自己也凑过去和他们紧挨着,然后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看,我们成好朋友了!”让互相挨着的小朋友说。
“满山的梅花,现在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亲密地开放吧!”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梅花们争芳斗艳,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远远望去,出示图,看,你觉得像什么?"像蓝大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师小结:梅花竞相开放,密密麻麻,热热闹闹,令人兴奋不已!刚才,我们远远欣赏了梅花,现在我们再走近一点,仔细欣赏一下。
(过渡到第三句话)
比较句子。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一朵一朵。
说明了什么?(数量多)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梅花"晶莹透亮" 说明什么?(颜色鲜) 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用喜爱、赞赏的语气读)
四、细读第2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
2、"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谈第 1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3、你在什么地方也见过“人流涌动”?引导加深对“人流涌动”的理解。
(节日的集市上、双休或过年时人们到大超市购物、电影散场时、著名景点观光。
)
4、梅花山上人流涌动,人多得像水流一样,涌来涌去。
这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梅花山真热闹,真美!)指名朗读前半句。
看着那朵朵绽开笑脸的梅花,人们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所以作者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梅花山上欢乐,热烈的气氛把老师都给感染了,谁愿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
5、如果现在你就在这群看花的人群中,眼望着这美丽的梅花,尽情享受着阵阵清香,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上书上的语句。
6、大家的发言真精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这热闹,欢快的气氛。
学生朗读第二段。
五、总结全文,朗读深化
今天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梅花山上的梅花真是太美了,难怪有那么多的人不远千里来观赏。
现在让我们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好吗?(配乐,学生齐读课文)
六、布置课外实践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读。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4
作者:佚名转贴自:湟小教育教学网点击数:79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作者赵文娟
【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址是】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
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
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
(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老师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
(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
(生说出词语时,师点
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
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
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二)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址是】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
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四、指导写字(略)
转载自湟小教育教学网
【您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址是】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对吗?
3、简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
每年到
了红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初读课文
1、引导看软件,用自己的话从图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学生: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了解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有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指名认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教师正音,领读生字词。
(3)学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4)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下面这些字?请大家想好办法。
出示生字词: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学生自主记忆,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指名发言。
归纳:
部件法:休息
换一换:吹
歌诀法:尽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停顿。
朗读。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布置作业
1、写写、识记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运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指名领读两个长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讲读课文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检查自读效果。
汇报读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们喜欢。
请选折你喜欢的句子朗读,然后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4)各自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两句话。
请你们组有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归纳:第一句话是总写,第二句话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的。
(3)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三)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在田字格中将生字端正、匀称、美观的书写。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写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填空。
(1)人们喜爱。
(2)梅花山发出。
(3)春风姐姐轻轻( )。
(4)春笋掀翻。
2、用“像”练习打比方,口头说一句话。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说出下列偏旁:
尸字头又字旁提手旁自字头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学习,说说怎样才能把下面这些字写好:发片休息还退挨寒
3、组织交流
片:最后一笔竖折。
发:最后一点别忘了。
休:左窄右宽。
尽:尸字头居中,两点保持一定距离。
还、退:半包围结构。
学生说一个,教师板书一个。
4、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宝盖头三点水走之底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4、春到梅花山
人们梅花
涌动盛开挨着片片彩云
人流一朵一朵晶莹透亮
欢乐的海洋散发清香
(多)(美)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想 6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早春时节,老师听说,梅花山上的梅花已经盛开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去观赏。
老师这个星期天也特地去了一趟南京的梅花山。
一看!满山的梅花都盛开了,五颜六色,清香阵阵。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老师在梅花山拍的照片?老师先给你们几张看看。
2.(出示图片)看,满山的梅花全开放了!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
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
3.看了老师拍的照片,听了老师的介绍,小朋友们,你觉得梅花山的这些梅花怎样?想亲眼去看看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不过,春姑娘刚刚跟老师说了一句悄悄话,她说要想到梅花山上看梅花的小朋友,就要开动小脑筋,先过读字词和课文关。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寒气退尽挨着散发
休息涌动人流
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欢乐的海洋
3.词娃娃们会读了,相信你们的课文也一定读得很棒!挑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好好读读。
三、初读课文
1.过渡:你们顺利闯过了读字词句和课文关,老师这就领你们去看梅花!快,赶紧乘上去南京梅花山的汽车,嘟——,梅花山到了。
2.请小朋友下车先自己上山看看(出示图),不过在看之前,老
师想听听你们准备怎样看梅花?(指生交流:从远到近;先整体看再一朵一朵的看)
3.看了梅花,再读一读课文,并用“-------”划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再把这些句子好好读两遍。
四、品读课文
过渡:下面,老师来做导游,带你们细细观赏一下梅花山的梅花。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来到梅花山脚下,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远远的看山上的梅花,你觉得它们怎样?(出示图片)
(1)看图,指名交流。
(2)用文中的话说说远处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指名读第2句话并出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
①“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做做动作(师:梅花山上的梅花跟人一样的惹人喜爱)②从“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还可以看出梅花山的梅花怎样?(再看图)
(师:梅花山的梅花非常多,开得非常密,非常旺盛,一朵一朵竞相开放,远远看去山上大片大片的梅花就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真美呀!)
③看梅花图和彩云图:你们看,梅花们争芳斗艳,这儿一丛,那
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和天上的云彩简直一模一样。
④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2个人)(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2.师:站在山脚,远看梅花,梅花竞相开放,密密麻麻,真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梅花树下,仔细欣赏起那一朵一朵的梅花。
(1)近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呢?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指名学生读句子。
)
(2)“晶莹透亮”
方案一:(实物)小朋友们,老师特意从梅花山带回几枝梅花,你们看一看,闻一闻。
你们看,梅花的花瓣晶莹透亮,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真让人陶醉。
方案二:(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
再闻闻,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
(3)谁来读读这句话?(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
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
)
3.小结:跟随老师观赏了梅花山的梅花,这些梅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了呢?我们一起来说说。
出示第一自然段,引读:远看梅花山的梅花(生读“盛开的……”),近看梅花山的梅花(生读“那一朵一朵……”)。
4.梅花山的梅花除了美,香外,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了呢?再读一读第一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指名交流(梅花开得早,不怕冷。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早春”两字变换颜色)“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
(2)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3)教师小结:早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
谁来读读这句话?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5.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梅花记在脑海中吧!(背诵第一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人们喜爱这报春的梅花,(出示,生读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