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最大排毒、排湿通道―膀胱经,有9大功效,好处甚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最大排毒、排湿通道―膀胱经,有9大功效,好处甚多
膀胱经从头部经背部、腿后方直到小脚趾,是人体最主要的一条阳经,是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也是人体最大的的排毒、排湿通道。
人体三大排毒通道为:大便、小便和汗液,其中小便排毒最为重要,。
人可以不排便、不排汗十天甚至更久,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但如果二三天不小便,生命就危险了。
膀胱经主管汗液和尿液排泄,所以膀胱经对身体非常重要。
人体后背正中间为督脉,中间脊椎骨旁开1.5寸到3寸都是膀胱经所经,它的循行走向是从头到足,共67个穴位。
今天和大家分享膀胱经上几个重要又常用的穴位
一、睛明穴:
是膀胱经的起始穴,做眼保健操第一个就是按揉睛明穴,可以缓解眼睛疲劳。
经常按摩可以很好的预防近视眼和眼部疲劳。
二、天柱穴:
天柱穴在脖颈子后方进发际0.5处,揉的时候不用多想,揉到酸痛点就行了。
揉天柱穴可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
三、背俞穴:
膀胱经在后背有许多俞穴,俞就是通道的意思,都位于脊椎旁开1.5寸。
脏腑的问题都会反应在各自的俞穴上,通过俞穴可治相应的疾病如:咳嗽可以取肺俞穴,胃痛就按胃俞、心血管病配厥阴俞。
越是经久难愈的病,俞穴就越显效。
特别是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疾病往往可以找俞穴治。
1、肺俞: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胸热、气短、咳嗽等症,在肺俞和膻中穴
都有反应
2、心俞:
位于第五胸椎棘突
若有结节伴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
3、肝俞:
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
局部皮肤隆起多有头晕、失眠、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之症。
4、脾俞
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主治脾虚,伴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等。
5、肾俞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头晕、腰痛及耳鸣、血尿、腰痛、浮肿、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如果找不准这些穴位的位置,也没关系,可以用手点按,哪个穴位敏感就可以多刺激哪个穴位,刺激的方法可以按摩、拔罐、针灸,还有刮痧。
比如:心里堵闷的时候,轻轻刮痧,通常在厥阴俞附近会出现黑紫痧
可以根据身体感觉找穴位,当腰痛时爱用手顶住的部位,就是肾俞穴附近。
四、八髎穴。
八髎穴其实是一组穴位,分别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边4个,右边4个,共8个,通常叫八髎,主要在裤腰的下缘和尾骨尖中间这一段旁开2-3厘米处。
主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五、委中穴。
中医有个口诀叫“腰背委中求”,腰有问题,背有问题,腰酸背疼找委中,所以有些人说腰肌劳损,腰酸了,你点按委中都会得到即时的缓解。
另外,小便红黄,味道重,每天用力按揉委中穴(合土穴)20分钟,
配合多喝白开水,即改善症状。
六、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缘,找的时候,要把脚后跟翘起来,这样,小腿肚子上会形成一个窝儿,这个穴位就在这个窝儿里。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等
七、昆仑穴
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
昆仑穴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昆仑穴主治后头痛,项强,目眩;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特别是颈椎疼痛和落枕的现象,每天按揉昆仑穴(经火穴)30分钟,3至5天症状即可缓解。
八、束骨穴
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输穴。
束骨穴在跖区,为第5跖趾关节的近端,赤白肉际处。
穴位速取法:侧坐,在足小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五跖趾关节)后方掌背交界线处可触及一凹陷,即是本穴。
束骨穴的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等头部疾患;癫狂;腰腿痛。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有祛风清热的功效,可通便、防痔疮。
九、至阴穴:
是膀胱经最末端一个穴位。
位于小脚趾旁边。
艾灸至阴穴可正胎位。
白带多而发黄,每天按揉至阴穴可改善症状。
因此经常疏通膀胱经可排毒、排湿、通经活络,从而达到养颜美容、强身健体,防治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