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勺之战”的历史背景
齐鲁乾时之战以后,大获全胜的齐军在鲍叔牙的带领下进入鲁国,直逼曲阜。
这让鲁庄公惊慌不已。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齐军前来,并不是要攻灭鲁国,而是索取人质。
鲍叔牙给鲁庄公写了一封信,其中希望鲁国处死公子纠,并将召忽和管仲送回齐国。
虚惊一场的鲁庄公面对着齐军大兵压境,并未多想,便将公子纠杀死,召忽闻听此事,也自杀成仁。
而管仲则被鲁庄公抓起来,派人押送至齐国。
其实,鲁庄公又一次上了齐国的当。
鲍叔牙和管仲交情莫逆,怎么会加害于他呢?这个主意其实是鲍叔牙的建议,当齐桓公打算拜他为相的时侯,鲍叔牙毅然决然地以能力不足为理由推辞了,他明白只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的管仲才能辅佐雄才大略的齐桓公成就霸业。
于是他建议齐桓公拜管仲为相。
原本齐桓公还在为管仲的一箭之仇耿耿于怀,但在鲍叔牙的一再推荐下,他对管仲的才能也起了兴趣。
便借口要手刃管仲报仇,将其从鲁国要了回来。
管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自认明白鲍叔牙的一番苦心。
经过三天的斋戒、沐浴、更衣之后。
齐桓公亲临驿馆,恭恭敬敬地将管仲请到宫中问政,而管仲自然顺水推舟,决定为齐桓公效力。
管仲任相之后,向齐桓公提出一系列治国强军的大政方针。
经过君臣等人的共同努力,齐国形势蒸蒸日上。
当时的齐国受制于宋、鲁等国,齐国要争霸天下,必须先制服这两个国家才行。
急于求成的齐桓公在齐国,不顾相国管仲的阻拦,任命鲍叔牙统领大军,于公元前684年再次向鲁国发动了战争。
齐国大军压境,刚刚从乾时之战中恢复过来的鲁国,此时确实不是齐国的对手。
倘若再次失败,大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从此沦为齐国的附庸。
这个时候,鲁国大夫施伯向鲁庄公举荐了谋士曹刿(详见《曹刿与曹沫》一文)。
曹刿要去见鲁庄公,他家乡的人都说:“这些打仗的大事都由那些食国家俸禄的官员来操心,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曹刿不屑地说:“那些食肉的官员不足以深谋远虑。
”他坚持自己的看法,于是入朝去拜见鲁庄公,称自己有制敌取胜的良策。
鲁庄公请他面谈,问曹刿:“齐强鲁弱,我们凭什么来打赢这一仗呢?”曹刿反问:“请问鲁侯凭什么让百姓和您同心同德,来打这一仗呢?”
鲁庄公说:“寡人不敢苟言尽职尽责,但还是时时会想到百姓。
衣食从来不敢独享,常常分给人们。
”曹刿说:“这很好,不过仅靠这点小恩小惠,百姓还不会真心实意随您冲杀战
场。
”鲁庄公赶紧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器、锦帛,寡人从来不敢妄加虚报,必定诚实以告。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神灵不会因此赐福保佑您的。
”
鲁庄公想了想说:“寡人还能时刻关心百姓疾苦,凡重要诉讼案件,都亲自考察。
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扰乱律法的公平,一定按实情做处理。
”曹刿道:“这是让百姓同心同德的关键所在,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鲁国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高下了。
”鲁庄公询问计策,曹刿说:“打仗要根据战场形势随机而变。
我愿意一同率军前去作战,到时自有分晓。
”曹刿否定了鲁庄公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求神拜佛求神灵庇佑的做法,而是建议鲁庄公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下属,只有这样才能提振全军的士气。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和齐军交战。
按照春秋时期的作战方法,双方先擂鼓激发士气,然后出兵交战。
齐军在鲍叔牙号令下,首先擂鼓出战,齐军在一片冲杀声中向鲁军阵地冲来。
鲁庄公见状,也欲击鼓迎战。
曹刿连忙制止。
并要鲁庄公传令全军严守阵地,不得乱动和喧哗,擅自出战者斩。
齐军冲到鲁军阵前,鲁军纹丝不动,齐军冲不破阵势,只好退了回去。
鲍叔牙不解,又下令二次击鼓进攻,齐军重振精神,喊杀声震天,再次向鲁军阵地冲来,鲁阵仍岿然不动,齐军大惑不解,又一次退了回去。
鲍叔牙见鲁军两次不出动,以为是怯阵,不免轻敌,下令第三次击鼓进攻。
这时,曹刿才向鲁庄公说:“可以出兵了。
”
鲁庄公点点头,随即向全军下令,全军出击!
鲁国的将士早已按捺不住杀敌之心,听到号令,个个生龙活虎,挥舞着武器,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齐军。
然而此时的齐军因为几次冲锋体力受损,同时对鲁军的戒备也有所放松,突如其来的鲁军迅速将其阵营冲得七零八落,齐军丢盔弃甲,纷纷溃逃。
鲁庄公见齐军败退,欲下令立即追击。
曹刿忙说:“别急。
”他仔细地查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见其车辙凌乱;又登上战车前横木向齐军逃跑方向观察了一阵,望见齐军大旗已倒,这才要鲁庄公下令全力追击。
鲁军一路追杀,斩杀、俘虏了许多齐军,缴获辎重无数,全胜而回。
长勺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鲁国本来在齐国的压制下日渐衰退,但长勺之战却让鲁国国势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