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公募私募期货:从四大派系看中国量化投资人才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券商、公募、私募、期货:从四大派系看中国量化投资人才
现状
近几十年来,从赌桌上演化而来的宽客一直在华尔街上傲视群雄,并且时而兴风作浪。

随着2008年的一场金融海啸,不少华人宽客转战中国资本市场。

而随着2010年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相继推出,中国资本市场上宽客身影正日渐活跃,量化投资也开始如火如荼。

量化投资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形成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期货界四大派系。

虽然这是从行业上划分的,但在策略运用以及交易风格上,这四大派系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近几十年来,从赌桌上演化而来的宽客一直在华尔街上傲视群雄,并且时而兴风作浪。

随着2008年的一场金融海啸,不少华人宽客转战中国资本市场。

而随着2010年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相继推出,中国资本市场上宽客身影正日渐活跃,量化投资也开始如火如荼。

但限于金融工具创新和制度完善等因素,量化投资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萌芽到转折点1971年,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

也就是说,量化投资在境外已有40
多年的历史了。

但在国内,量化投资的历史还非常短暂。

“某种意义上,是2005年开始的ETF套利拉开了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序幕。

”长江证券金融衍生部总经理陈皓告诉第一财经
日报《财商》记者。

陈皓当时就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从事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

在ETF套利之前也有些机构进行可转债套利,但显然是小荷连尖尖角还没露出来。

2010年前,ETF套利可以说是国内量化投资的主流品种,但随着进入的淘金者越来越多,套利空间日渐狭窄。

2009年前后,数位券商衍生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业务日渐难做。

也就是在2005年左右,一些卖方研究机构开始进行量化投资研究,但限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所开发的策略无非就是量化选股、量化择时等。

同时,由于当时A股市场持续低迷,机构在量化研究上的投入也是捉襟见肘。

“当时在量化研究方面做得还不错的某家机构团队一度濒临解散,成员四处求职,但也没什么机构愿意接纳。

”一位资深金融工程分析师向本报透露。

转折点是在2009年左右,当时随着金融海啸的爆发,华尔街华人中最优秀的交易员江平、当时就职于巴克莱的李笑薇等一批海外量化投资人才相继回国。

紧接着,诸如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等采用量化方法进行投资的产品也相继推出。

群雄逐鹿:四大派系2009年量化投资热潮之后,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量化投资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形成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期货界四大派系。

虽然这是从行业上划分的,但在策略运用以及交易风格上,这四大派系也存在不小的差异。

目前,券商行业中从事量化研究与投资的人占多数,而且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形成了一家
券商内部共存几个量化投资团队的局面。

以海通证券为例,该公司研究所的量化团队主要针对机构客户,经纪业务部门下属的量化团队主要针对大额零售客户,当然这两者属于卖方性质,此外,资产管理部门的量化团队主要针对所发的集合理财产品,衍生品团队则接近于自营性质。

量化投资的崛起,正悄然改变着卖方研究的业务结构,一般实力雄厚的卖方研究机构都形成了宏观、策略、行业研究、金融工程四马齐驱的研究格局。

目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采用量化投资的有10只产品,其中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有6只产品,但规模不大,都只有2亿元左右。

公募基金中,第一只量化基金出现在2004年,但直到2009年开始才出现加速迹象。

2009年,指数型基金发行井喷,指数基金经理一将难求。

本报统计,目前共有13家基金公司推出了15只主动管理型量化基金,总规模约241.04亿元,仅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百分之一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基金业绩排名都相对靠后。

当然,一些公募基金还有专户产品,主要通过股指期货量化对冲,但相关数据外界不得而知。

私募一直可谓“船小好调头”,虽说也存在诸多限制,但在量化投资方面也开始了较早的试水。

特别是股指期货出炉后,私募向对冲基金的转型尤为便捷。

2006年9月,深圳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晓阳发行了深国投·天马,这是有记录的第一只阳光化量化私募产品。

本报不完全统计,目前阳
光私募量化产品共有26只,从成立以来的业绩看,14只产品净值在面值之上。

期货界也是量化投资的主要阵营。

国内期货市场最早的量化投资者以现货商为主,主要做一些内外盘的对冲套利。

2008年熊市之后,市值保值需求凸显,一些私募开始对一些与期货相关的证券进行套保。

此外,期货公司也纷纷成立了金融工程部。

申万期货研究所副所长何小明告诉本报,鉴于期货市场存在主力品种投机性强、流动性好、套利机会多等特点,期货市场更适合做量化交易。

尴尬:数据、工具、监管、制度没有什么新鲜事物发展是一帆风顺的,量化投资亦不例外。

“量化投资可运用的方面很广,但这两年市场低迷是很大的一个制约,有些机构出于成本考虑,已经在控制量化团队的人数,甚至减员。

”上述金融工程分析师告诉本报。

除了市场环境因素外,数据的准确性、金融衍生工具的匮乏、金融监管的制约以及相关制度的滞后,都是量化投资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尴尬。

“和华尔街相比,国内量化投资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金融衍生工具太少,很多策略无法运用。

”郑旭告诉本报。

郑旭曾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任教,后又在华尔街任职,2006年回到中国,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主任。

他表示,金融管制也在制约着金融创新,而且量化投资人才也是很欠缺的。

做量化投资,毫无疑问,数据是基石。

但富国基金另类投资部总经理李笑薇告诉本报,国内数
据的不精确一度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

长江证券首席金融工程分析师范辛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从事量化宏观的研究,数据的制约使得研究有时难以进展。

金融创新工具的匮乏,令很多策略无法运用。

“国外对冲基金操作手法有很多种,但国内也就是2010年以后才有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些工具来做些对冲,而且融资融券的业务规模还明显局限于现行制度。

”海通证券量化投资高级分析师何国凌对本报表示。

工具匮乏也使得很多量化投资人才有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

江平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平回国后,于2009年5月成立了江平超级价值1期,但产品业绩一直表现平平。

江郎才尽?更多的人认为这不过是水土不服而已。

因为江平在华尔街大部分投资标的是债券、外汇和金融衍生品等相对容易通过量化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品种,而在国内,这些还基本属于空白。

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丝曙光的,2月1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另有消息称该机构正在酝酿推出沪深300指数期权。

“量化投资在制度上也存在很多尴尬。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员戴军表示,从大的方面来说,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标的都是大股票而无小股票,因此并不能完全对冲市场风险;从小的方面来说,公募基金受法规限制只能做套保,目前更多地只能进行指数基金的自动化管理。

戴军还表示,目前证券研究员不能涉及期货,这就对卖方研究机构开展商品期现套利策略也形成了
阻碍。

券商资管宽客:寻觅“独立天空”[ 目前,直觉投资者依然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以基本面研究和价值投资理念为主导的券商行业中,量化部门更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小分支] “我们需要能够忍受寂寞。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李玉刚回忆起十年来与公司量化团队探
索券商资管量化道路的过程时,不禁感叹道。

目前,直觉投资者依然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以基本面研究和价值投资理念为主导的券商行业中,量化部门更多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小分支,券商对这一分支能在未来有多大的空间并没有太上心。

“很多机构里的金融工程部沦落为装点门面的工具。

直至今日,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原先做过金融工程研究的同行,仍然在问量化投资到底有啥用?”李玉刚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

而其中,一些宽客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期冀着在充斥着直觉投资者的券商资产管理行业中找到自
己独立的天空。

券商宽客:数量化研究起步2011年3月,国泰君安发行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的第一只量化对冲基金——国泰君安君享量化,一日售罄,募集资金5.08亿元。

随后的7月~8月,更是创下一月内连发5只对冲基金的发行纪录。

作为首家将量化基金推进公众视野,用集合理财这一公开发行产品的方式在A股实践量化投资的券商,国泰君安在量化研究上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已经进行了长达12年的探索。

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章飚领导的量
化投资团队创建了券商资管中的第一个量化投资部,也率先将套利策略、结构化产品成功应用于客户资产管理。

继国泰君安之后,中航证券、东方证券和浙商证券也在去年陆续发行量化集合理财产品,据Wind数据估算,目前10只量化券商理财产品的规模为16亿元左右。

虽然,相比起整个券商资产管理行业近300只产品和1300多亿元的规模,券商宽客们仅仅分食了一小块的蛋糕,但是,券商宽客的力量正在成长。

除了公开的集合理财产品之外,一些券商的资产管理部也在非公开发行的客户资产管理领域进行量化投资尝试。

广发证券在2006年就成立了一个产品创新部,部门的负责人章早立以及他的团队也成为了广发证券资产管理部量化研究团队的开拓者。

2009年,章早立带领结构化金融产品团队推出系列结构化资产管理产品,而这一系列的产品所运用的,正是量化投资策略。

据了解,目前,多家券商都已经设立了量化投资部门,包括国信证券、华泰联合证券等券商都已经在量化投资中进行尝试。

“经过多年的非公开化实践之后,我们也想把自己的量化策略放在集合理财的平台上。

”章早立说。

在公开化平台上与其他投资人一较高低,多年来埋头于数据库建立和模型研究的券商宽客们正逐渐走向台前。

量化产品业绩崭露头角“我们是一群在市场中孜孜不倦地寻求低风险收益的人。

”李玉刚说。

低风险收益,也是当前券商量化产品的主流。

这一点也在10只券商
量化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中得以体现。

在去年股债双杀的市场环境中发行的10只券商量化理财产品中,除了东方红量化1号的净值为0.999元之外,其余9只产品净值均处于面值之上,其中国泰君安君享套利1号、国泰君安君享量化和国泰君安君享套利2号成立以来收益率均在3%以上,排名居前。

而在22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以近6个月的业绩来看,获得正收益的产品仅有34只,其中运行时间超过半年的6只量化集合理财产品悉数入列,均获得正收益。

其中国泰君安君享套利1号和2号的收益率在全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名列第二和第三。

海通证券评价道,券商量化型理财产品在国内仍是新事物,由于风险控制上的优势,因而在今年低迷的市场背景之下备受关注。

从这一类型海外对冲基金的表现来看,在市场低迷之时确实能体现出其优势,但是牛市里其表现则远落后于其他类型产品,长远来看这类产品更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

追求低风险收益如何获取低风险收益?套利、量化选股及市场中性是其中主要量化策略。

以套利策略为主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有国泰君安证券的君享套利系列以及第一创业证券的创金策略尊享。

创金策略尊享主要通过股指期货套利获取低风险收益,在套利机会减少时主动投资,优选股票、基金等品种构建现货组合并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对冲系统性风险,获取稳健收益。

而这套套利策略的基础则是基于第一创业证券自行开发的一套
程序化交易系统,能够进行无风险套利与套期保值等对冲策略。

此交易系统直接联系券商行情中心,能根据行情变动触发交易信号下达至交易服务器,最有效地执行投资交易,获取获利机会。

采取量化选股策略的则有国泰君安君享量化、东方证券的东方红量化1号与浙商证券的浙商金惠套利通1号。

这一策略量化就是开发数量化模型,辨别股票价格的驱动因子,例如PE、ROE等指标,以这些驱动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预测未来股票价格变动从而构造投资股票组合。

例如国泰君安君享量化的驱动因子就包括成长性因子、估值因子、盈利能力因子、市场情绪因子、分析师情绪因子。

市场中性策略是指通过多空反向操作,对冲系统风险而获得Alpha收益。

目前实现市场中性策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指期货做空对冲股票现货头寸,二是发掘股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用价格变动反向的股票构造投资组合对冲风险。

国泰君安君享量化也是将这一策略与量化选股策略相结合。

但是,券商宽客们的目标并不仅限于此,随着量化产品逐渐受到市场欢迎,一些追求更高收益的券商量化产品也跃跃欲试。

记者从国泰君安处就了解到,国泰君安已经在紧密筹划推出另一系列的量化对冲基金君享成长,该基金将采用与国际著名的大奖章基金相似的统计套利策略,通过承担较高的风险,去获得更高收益。

公募量化基金:半量化、同质化、业绩平平? [ 目前公募量化
基金和传统基金相比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对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并没有应用,创新不足,和其他方法相比量化投资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每天早上开盘之前,量化系统会提交所有被动指数产品的当日交易清单,基金经理只需要根据不同基金的一些投资限制进行细节调整。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这就是量化投资管理指数基金带来的变化。

这只是量化投资在公募基金运用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4年光大保德信基金就推出了首只采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

那么,经过7年多的发展,公募基金在量化投资领域的进展如何呢?15只主动量化产品公募基金的第一只量化基金早在2004年就诞生,但起初阵营扩张非常缓慢,直到2009年开始才出现加速迹象。

根据记者统计,目前已有13家基金公司推出了15只主动管理型量化基金,2009年以后成立的就有12只。

目前量化投资在公募产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利用量化投资管理纯被动指数基金,控制跟踪指数误差;第二是主动管理的增强指数量化基金,以富国基金为代表;第三是主动管理的量化产品,择时、选股等都通过量化模型完成。

这三个方面的应用其实也反映了量化投资的三个层次,选股是最低的层面,之后是行业配置,最上面是仓位选择。

上述指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在纯被动指数基金方面,采用量化投资成本较低。

对于已成立
运作的指数基金来说,在系统建立起来后,相同管理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共用一套系统,基金经理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对细节进行微调。

“增强指数基金其实也是一种主动管理基金,只是不进行择时,仓位和一般指数基金相同,始终不高于95%,不低于90%。

”国内第一只量化增强基金富国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李笑薇告诉记者,增强主要是通过对股票的选择和行业的选择。

具体怎样选择股票和行业,主要是通过阿尔法因子量化模型。

完全主动的量化基金相当于增强指数基金的“升级版”,在利用量化模型选股和行业的同时,增加择时模型,股票、行业和仓位都通过量化模型来决定。

目前市场上这类基金共有12只。

从去年开始,公募基金的量化投资从普通公募产品扩展到专户理财产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华宝兴业、易方达、银华、博时、大摩华鑫、银河、纽银梅隆等基金公司都已经推出量化投资相关的专户产品。

这类产品大多采用量化投资选股并结合股指期货对冲,以实现绝对收益。

半量化?不过,无论从公募基金量化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来看,都仍然是市场上的“冰山一角”。

根据2011年四季报数据,目前15只主动管理的量化基金的规模仅241.04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1%左右,但美国量化基金占市场份额可能在30%左右。

“公募量化基金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而且目前纯粹的量化基金并不多。

”好买基金研究员曾令华对记者表示,很多产品仓位调整、行业
配置并不完全是基于量化模式,量化投资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调整。

“观察这些量化基金的契约和季度报告可以发现,基金或者是不进行择时,或者就是根据主观经验进行择时,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体现出模型选股产生的效果。

”上海金融学院一位专家对记者指出,目前公募量化基金采用的量化投资都是“小儿科”手法,甚至算不上量化投资。

“有一个基金公司量化产品采取的是对股票的6个基本面因素进行打分,打分排名靠前的股票就进行投资,这其实根本不是量化投资。

”“另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量化模型同质化。

”曾令华指出,目前大部分量化基金采用的选股逻辑有很多相似之处,普遍采用的选股模型是多因子模型,出发点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量化,输入数据来源也相同,对因子权重分配则掺杂着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

“所以,最后模型输出的结果差异更多源于主观判断的差异。

”目前公募量化基金和传统基金相比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对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并没有应用,创新不足,和其他方法相比量化投资并没有显示出优势。

业绩平平公募量化产品更大的问题在于从目前的业绩来看,量化基金的业绩排名都相对靠后。

12只非指数量化基金成立以来,仅有2只正收益,其他10只仍处于亏损状态。

“当然有一点需要强调,不能一提到量化投资就是成功。

”上述上海金融学院专家指出,目前90%基金经理都是采用基本面
投资,但也有很多都是亏损,量化也是一样,最终盈利的一定只是少数。

“每一种投资方法只有掌握了精髓才能成为佼佼者,目前公募基金中尚未看到佼佼者。

”“量化投资基金在国内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相对短的评价期给量化投资基金定性并不科学和客观。

”华宝兴业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徐林明对记者表示,大家对量化基金业绩可能有偏见,其实公募量化投资基金只是2010年表现不理想,这和2010年价值因子长期失效有比较大的关系,因为2010年市场上价值股基本没太大涨幅。

“2011年量化基金整体处于市场平均水平,但业绩分化比较大。

”“一些量化产品半量化、同质化或者业绩分化其实都是正常市场现象,也会有优胜劣汰的过程,好的产品自然会脱颖而出。

”徐林明则指出,相对传统主动基金的充分发展而言,量化基金的发展潜力大,而且在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迅速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在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瓶颈的行业环境下,量化基金将会是重要的产品创新方向和行业增长点。

私募宽客:野草般生长1949年,善于对股票短期波动下注,并将统计分析运用到风险管理中的澳大利亚《时代》杂志作家兼编辑阿尔弗雷德·温斯洛·琼斯创建了第一只对冲基金——琼斯公司,记者出身的琼斯也成为量化投资史上最早的宽客。

无独有偶。

同样是新闻媒体出身的唐伟晔2007年从美国回国之后,也和志同道合的几个同学成立了一只合伙制
基金,并引入了全球资本市场交易中广泛使用的“在险价值法(Value-at-Risk,简称VAR)”量化风险模型,成为国内私募宽客中的早期成员。

私募宽客崛起与公募基金和券商资产管理部门在量化投资领域的谨小慎微、亦步亦趋不同,私募宽客的生命力犹如百折不挠的野草,只要有一丁点的土壤和空气,种子就会拼命汲取营养冒出头来。

早在2002年,原君安证券出身的康晓阳在美国接触了量化投资之后,回国就建立了首个分析师数据库,2006年9月11日,康晓阳又成立了深圳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发行的产品深国投·天马就是当前有记录的最早一只阳光化量化私募产品。

截至2012年2月3日,深国投·天马的累计单位净值为2.14元,回报率达到114%,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40.5%。

唐伟晔在2007年12月31日成立的信合东方则是第一只有限合伙制的量化产品,采取了对冲基金的运作模式,资产组合涉及股票、ETF、股指、外汇、商品、固定收益等各种资本市场产品。

这只在上证指数5000点以上成立的基金历经A股牛熊转换的巨大动荡,如今上证指数回归到2300点附近,下跌超过56%,而信合东方截至1月31日的累计单位净值则达到3.35元,回报率达到235%,在所有2007年、2008年成立的私募产品中排名第一。

根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和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的不完全统计,目前阳光化发行的私募量化产品共有26只,其中有10只是在
2011年之前成立,而进入2011年以来,私募量化产品迅速扩容,短短一年内就增加了16只产品。

从私募量化产品的模式上看,主要分为信托和有限合伙制两种模式,其中有限合伙制产品共有7只,信托产品中除了4只结构化产品之外,其余15只则均为非结构化的信托产品。

从整体业绩上看,当前有业绩记录的25只私募量化产品中,14只成立以来净值处于面值之上,其中回报率居前的除了信合东方和深国投·天马之外,富达一期、深国投·景良能量一期和富锦二期等的回报率也超过10%。

同时,也有6只产品成立以来业绩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亏损幅度最大的是去年8月份成立的广晟财富旗下的中融信托·融新354号,亏损近15%,其他几只产品的亏损幅度则均在10%以内。

这些产品大多是在2011年成立,相比起去年大盘超过20%的跌幅,私募量化产品的风险控制能力尤胜一筹。

多样化量化策略并行私募量化产品不仅规模增长迅速,私募宽客的量化策略也呈现出粗放式发展的特征,多种策略百花齐放。

偏居深圳大梅沙一隅专注量化投资4年多的唐伟晔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系学士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系硕士,曾经在《星岛日报》美国旧金山总部担任财经版编译,带着对证券市场和电脑编程技术的浓厚兴趣,唐伟晔随后进入了美国IBM太平洋开发中心,参与股票交易技术平台方面的项目,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研究和建立起自己的一套量化投资系统。

2007年回国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