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解读26(知识分析+追踪练习):释放数字活力 共享数字红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时政解读26
释放数字活力共享数字红利
参加人数超8000人次,200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数字科技和成果应用,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6个,总投资3316亿元……10月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闭幕。
一组组数据,凸显出峰会取得的累累硕果。
新变化勾勒转型成果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对新冠肺炎诊断预测和治疗的水平,“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初,我们就通过1000多个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大数据,了解病人的疾病潜伏期、临床特征等,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
着眼未来,继续释放数字活力
近期来看,新基建可以稳经济、稳增长;长远来看,新基建可以激发更多的新需求,创造更多的新业态,释放更多的动力和潜力推动经济升级,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大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10年中国数字经济新的标签应该叫做智能经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向都要向智能化发展。
共享数字红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垃圾分类也可数字化。
只要刷脸或扫二维码,垃圾箱就会自动打开盖子,并且实现智能称重、回收物全程跟踪、回收网络体系数据化管理。
智能电网更精准。
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办电服务人员通过供电能力可视化平台,便可高速定位用电报装客户的用电地址,依托大数据“导航地图”,一键生成供电方案。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展示新气质。
“采摘、炒青、揉捻、干燥,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对茶叶生产数据进行全程录入收集。
”福建春伦集团的工作人员,现场展示一片茶叶的数字之旅。
知识分析:
经济生活涉及知识点:
数字经济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①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业态、新经济、新动能。
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④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大财政投入,发展新基建,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⑤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大数据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产品。
有利于企业诚信经营,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⑥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
数字经济推动生产的发展,带动消费的升级,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高消费水平。
哲学生活涉及知识点: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0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数字科技和成果应用,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放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多举措支持数字技术的发展。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医疗领域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方便人们的生活。
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新基建助力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技术重新焕发传统产业活力。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践不断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深化拓展。
辩证法:
1.联系具有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对新冠肺炎诊断预测和治疗的水平,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2.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要向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追踪练习】
1.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初漏端倪,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也是各国竞争新优势的新高地。
材料体现了
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②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数字鸿沟的唯一方案
③数字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
④数字经济必然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①③: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也是各国竞争新优势的新高地,这说明科技革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而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①③应选。
②④:“唯一方案”表述有误,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但也有可能会导致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②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初露端倪,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牛鼻子”,也是各国竞争的新高地。
材料说明
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②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
③数字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培育新动能④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③:材料主要说明,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①③符合题意。
②:发展数字经济会带来发展失衡、数字鸿沟,而不是得到解决,②不符合题意。
④:发展数字经济会激化公平赤字等问题,而非普惠共赢,④不符合题意。
故该题选A。
3.2019年6月,工信部部长在出席G20数字经济部长会议时指出,数字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在开放中发展,在合作中共赢,其蓬勃发展使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
因此,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需要
①提升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
②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③坚持平等开放互利原则,促进互联互通
④坚持科技创新,抢占数字经济的制高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材料未涉及“数字鸿沟”,也就不体现“提升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我国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坚持平等开放互利原则,促进互联互通,②③符合题意。
④:错在“抢占数字经济的制高点”,④错误。
4.数字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
我国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大国,发展数字经济是紧跟时代、着眼全球、立足国情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内在要求。
据统计,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3%,占GDP比重达32.9%,对GDP的贡献达到55%;据预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5%,到2030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过50%,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答案】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全要素的优化配置;
②推动宏观调控模式现代化,转变政府服务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③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
④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
考生需要精读材料,从材料中挖掘知识要点。
(1)由“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中的“生产要素”联想到资源配置,联想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现全要素的优化配置。
(2)由“重构经济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联想到宏观调控,由材料中数字经济发展现状联想到转变政府服务方式等。
(3)由“立足国情推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联想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等。
(4)由“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联想到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化、信息化。
由“全面步入数字经济时代”联想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加快创新,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等。
5.2020年8月21日,商务部投资促进局指导的2020(首届)中国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
论坛在北京召开。
论坛以“数字创新、智慧驱动、远见未来”为核心理念,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共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机遇。
近年来国家对数字经济的相关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采取“先发展、后监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监管策略。
中国拥有独特的数字消费者群体,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使得市场的定制化需求得以生长,各互联网公司尽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变的需求。
中国政府积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在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地打造一流配套设施支持数字化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答案】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我国数字经济的消费者和市场规模庞大,带动了数字相关产业的发展,助推其快速实现规模经济。
②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市场手段的运作,激发了数字生产者投资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国家实施了大数据发展的策略,全力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数字化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
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
然后结合材料中“庞大的消費者群体、使得市场的定制化需求得以生长,各互联网公司尽力满足消費者个性化、多变的需求”可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角度分析。
“中国政府积极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在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地打造一流配套设施支持数字化发展”可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